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巴耶尔瓦河及邻近王湾水体溶解甲烷分布、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张自强 杜冠祥 +5 位作者 尹航 朱卓毅 张瑞峰 金杰 张国森 张桂玲 《极地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567,共13页
甲烷(CH4)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北极地区由于快速升温引起冻土带融化,已成为全球释放CH4的热点区域。本文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5年8月北极黄河站考察期间,对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地区的王湾和巴耶尔瓦河(Bayelva River)等不... 甲烷(CH4)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北极地区由于快速升温引起冻土带融化,已成为全球释放CH4的热点区域。本文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5年8月北极黄河站考察期间,对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地区的王湾和巴耶尔瓦河(Bayelva River)等不同水环境进行了调查,对水体中溶解CH4的分布特征、释放通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8月和2015年8月,巴耶尔瓦河表层溶解CH4浓度范围分别为3.9~21.5 nmol·L^(–1)和3.9~21.1 nmol·L^(–1),平均值分别为(12.6±6.4)nmol·L^(–1)和(7.0±6.9)nmol·L^(–1),其CH4浓度大致呈现随河流流向逐渐升高的趋势;王湾表层溶解CH4浓度范围分别为6.3~37.3 nmol·L^(–1)和4.3~22.2 nmol·L^(–1),平均值分别为(13.1±8.2)nmol·L^(–1)和(12.0±5.4)nmol·L^(–1),其CH4浓度水平分布大致呈现从湾顶向湾口方向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13年8月,王湾水体中CH4浓度范围为5.7~37.3 nmol·L^(–1),平均值为(15.1±8.5)nmol·L^(–1),其在水深100~250 m处出现CH4浓度高值,可能是受到峡湾沉积物的释放和湾外海水输入的影响。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峡湾水体中CH4分布受到冰川融水输入、洋流混合和海底沉积物释放等因素的影响,其过饱和特征使该地区水体成为大气中CH4的源。2013年8月和2015年8月,王湾溶解CH4的海-气交换通量范围分别为0.4~12.4μmol·(m^(2)·d)–1和2.0~4.6μmol·(m^(2)·d)^(–1),平均值分别为(3.5±3.4)μmol·(m^(2)·d)^(–1)和(3.2±0.9)μmol·(m^(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冰川融水 巴耶尔瓦河 王湾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北极黄河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地区大气湿沉降中营养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国森 陈洪涛 +1 位作者 张经 刘素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07-1111,共5页
为了解大气湿沉降对于赤潮发生的影响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4月在嵊泗群岛采集了 6 4个雨水样品 ,并分析了其中的N、P、Si等营养盐的浓度 .结果表明 ,营养盐月平均浓度之间相差较大 ,与风向即不同的污染物来源和降水量等因素有... 为了解大气湿沉降对于赤潮发生的影响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4月在嵊泗群岛采集了 6 4个雨水样品 ,并分析了其中的N、P、Si等营养盐的浓度 .结果表明 ,营养盐月平均浓度之间相差较大 ,与风向即不同的污染物来源和降水量等因素有关 ;营养盐季节通量分布不均 ,季节性明显 ,除冬季外 ,其他 3个季节均能成为赤潮的诱发因子 ;NO3 - N、NH4+ N、NO2 - N、PO43 - P和SiO3 2 - Si的年均浓度依次为 2 0 .2 3、30 .14、0 .11、0 .0 4 5和 3.4 3μmol·L-1,年通量分别为 2 .6 7× 10 8、3.98× 10 8、0 .0 14× 10 8、0 .0 0 5 9× 10 8和0 .4 5× 10 8mol,与河流输入量相比 ,湿沉降对营养盐的年输入量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沉降 赤潮 长江口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黄海大气湿沉降中常量阴离子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国森 陈洪涛 +1 位作者 张经 辛惠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嵊泗群岛和千里岩岛两个观测站湿沉降样品中的F- 、NO-3、Cl- 和SO2 -4等 4种阴离子。结果表明 ,它们的月均浓度之间差别较大 ,季节性变化明显 ;与近岸城市相比 ,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征 ;对全年中酸雨的统计表明 ,两... 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嵊泗群岛和千里岩岛两个观测站湿沉降样品中的F- 、NO-3、Cl- 和SO2 -4等 4种阴离子。结果表明 ,它们的月均浓度之间差别较大 ,季节性变化明显 ;与近岸城市相比 ,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征 ;对全年中酸雨的统计表明 ,两个观测站都受到了酸雨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离子色谱法 东海 大气湿沉降 酸雨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非耕地双拱双膜日光温室的建造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国森 赵文怀 +4 位作者 崔海成 杨茂元 殷学云 柴再生 蒋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6-48,共3页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从2005年开始,利用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砂石、盐碱、荒漠等非耕地发展日光温室,并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力量开发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至2010年,肃州区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逾333hm2,...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从2005年开始,利用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砂石、盐碱、荒漠等非耕地发展日光温室,并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力量开发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至2010年,肃州区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逾333hm2,每667m2收入逾20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蔬菜 非耕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应用 双膜 西北 无土栽培技术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耕地节本型日光温室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国森 赵文怀 +1 位作者 殷学云 崔海成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46-48,共3页
河西走廊现有非耕地面积23万hm^2,占全省非耕地面积的73%。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肃州区,辖区内广泛分布盐碱、砂石这类非耕地,改造难度大,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不受地域限制,使开发利用这类非耕地成为了可能。从2005年开... 河西走廊现有非耕地面积23万hm^2,占全省非耕地面积的73%。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肃州区,辖区内广泛分布盐碱、砂石这类非耕地,改造难度大,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不受地域限制,使开发利用这类非耕地成为了可能。从2005年开始,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紧紧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技术力量,以非耕地节本型日光温室结构研究与配套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了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 非耕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节本 技术服务中心 日光温室结构 耕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多层覆盖大跨度拱棚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国森 殷学云 +2 位作者 蒋宏 崔海成 杨茂元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2,共3页
在非耕地上建造双拱双膜大跨度拱棚,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为主推技术,通过多层覆盖保温,蔬菜生产春前秋后各延长1个月,有效提高了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每667 m2产值达20000元以上。
关键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蔬菜生产 大跨度 多层覆盖 拱棚 西北 单位面积产量 覆盖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地区恶性疟原虫MSA-1、MSA-2和Pf60.1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森 杨亚明 +2 位作者 刘慧 张再兴 沈旭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云南 疟原虫 MSA-1 MSA-2蛋白 Pf60.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无土栽培茄子“一接二平三收”高效生产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森 赵文怀 +1 位作者 殷学云 崔海成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6,共2页
肃州区是甘肃省日光温室生产的大区,也是茄子生产集中区。2003年开始,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围绕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开展了茄子栽培试验,总结出了茄子“一接二平三收”技术的成功经验,大幅度提高了产量、效益和产品品质。
关键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高效生产技术 日光温室生产 茄子 技术服务中心 栽培试验 成功经验 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蔬菜土传病害探源及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森 崔海成 李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5年第1期30-30,共1页
土传病害素来被植物界认定为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温室栽培的蔬菜种类单一,栽培面积有限,轮作倒茬困难,连作不可避免.由于蔬菜根系的分泌物质和病株的残留,使土壤微生物逐渐失去平衡,病源菌数量不断增加,生产中又缺乏抗(耐)病品种,土传... 土传病害素来被植物界认定为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温室栽培的蔬菜种类单一,栽培面积有限,轮作倒茬困难,连作不可避免.由于蔬菜根系的分泌物质和病株的残留,使土壤微生物逐渐失去平衡,病源菌数量不断增加,生产中又缺乏抗(耐)病品种,土传根病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加重,尤其是蔓枯病、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疫病等毁灭性病害,对温室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据观察,一般从零星病株到普遍发病只需3~4年,病株率可达100%,减产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传病害 连作 蔬菜 日光温室 病株 根病 轮作倒茬 菜根 生产中 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盐碱、砂石地日光温室建造及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国森 赵文怀 +1 位作者 殷学云 崔海成 《中国园艺文摘》 2009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在盐碱、砂石地发展设施蔬菜,可有效解决粮菜争地矛盾,并通过集成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等实用技术,有效提高产量、效益和产品品质。文章介绍盐碱地、砂石地新结构温室设计建造技术,并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滴灌配套等系列技术。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盐碱地 砂石地 目光温室 有机生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的粉尘法施药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国森 柴再生 蒋宏 《上海蔬菜》 2004年第2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日光温室栽培 蔬菜 病虫害防治 药剂防治 粉尘法施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的木质素分布和有机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杨丽阳 吴莹 +3 位作者 张经 于灏 张国森 朱卓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42,共8页
对长江口邻近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物进行碳、氮元素、碳稳定同位素和木质素测定,以分析其物质来源,特别是陆源有机物的迁移埋藏。结果表明,碳与氮含量的比值为6.2~7.7,δ13C为-19.9×10-3^-22.4×10-3。8种木质素酚单位的总... 对长江口邻近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物进行碳、氮元素、碳稳定同位素和木质素测定,以分析其物质来源,特别是陆源有机物的迁移埋藏。结果表明,碳与氮含量的比值为6.2~7.7,δ13C为-19.9×10-3^-22.4×10-3。8种木质素酚单位的总含量(相对于总有机碳)为0.15×10-2~1.56×10-2mg/mg,显著低于长江口门处的2.50×10-2mg/mg。香草基酚类的酸醛比平均值为0.90,表明该海区的陆源有机物是高度降解的;紫丁香级酚类与香草基酚类的含量之比为(0.78±0.35),肉桂基酚类与香草基酚类的含量之比为(0.13±0.08),表明这些陆源有机物源于草本和木本混合的被子植物。31.5°N以南站位木质素的降解程度比北部的高,草本植物源的贡献更大,被子植物的主导优势也更明显;长江输入的有机物以沿岸堆积为主,具有显著的离岸降低趋势。在31.5°N以北的陆架区,虽然近岸站位陆源有机物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站位,但其他站位并没有离岸递减趋势。这种南北分布差别可能是由海流条件和水深梯度的差异引起的。计算结果显示,该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陆源有机物占总有机物的5%~57%,且主要来自土壤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陆源有机物 长江口 陆架区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及东海海域大气湿沉降(降水)中的营养元素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昌岭 陈洪涛 +1 位作者 任宏波 张国森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0,共5页
于2000、2001两年在黄海的千里岩岛和东海的嵊泗群岛两个采样点共采集了160多个降水样品,测定了pH值和营养盐组份(NH4+,NO3-,NO2-,PO43-,SiO32-)的含量。结果表明,降水样品中营养元素的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的浓度高于夏季。千里... 于2000、2001两年在黄海的千里岩岛和东海的嵊泗群岛两个采样点共采集了160多个降水样品,测定了pH值和营养盐组份(NH4+,NO3-,NO2-,PO43-,SiO32-)的含量。结果表明,降水样品中营养元素的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的浓度高于夏季。千里岩降水中的营养元素的浓度普遍比嵊泗群岛高,尽管降雨量千里岩岛小于嵊泗群岛,千里岩大气降水中营养元素的月沉降通量仍大于嵊泗群岛。两个采样点的大气降水中的N/P值远高于海水中的值,表明大气湿沉降对这些海域的海洋生产力和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岩 嵊泗群岛 湿沉降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河口盐沼湿地食物网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商栩 管卫兵 +1 位作者 张国森 张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盐沼湿地因其在河口及沿岸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而被普遍关注,近年来互花米草在长江口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入侵及迅速蔓延更是引起了广泛重视。由于对维系本区域湿地生态系统运转的食物网结构的了解仍很有限,从而难以准确评估互... 盐沼湿地因其在河口及沿岸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而被普遍关注,近年来互花米草在长江口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入侵及迅速蔓延更是引起了广泛重视。由于对维系本区域湿地生态系统运转的食物网结构的了解仍很有限,从而难以准确评估互花米草入侵后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结果的IsoSource软件估算和聚类分析,对长江口盐沼湿地内不同初级生产者的相对营养贡献大小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在该湿地食物网中,底栖微藻和本土陆源C3植物是主要的营养来源。入侵C4植物互花米草的营养贡献不显著,在本次研究中仅有堇拟沼螺这一腹足类消费者在夏季较为确定地表现出对源自互花米草的富δ13C的有机质的摄取。随着互花米草的迅速扩散,其在长江口湿地的有机质产出中所占比例还将不断增加,这将可能从营养基础的层面自下而上对该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盐沼湿地 食物网 互花米草 稳定同位素 IsoSou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西部春、夏季湿沉降常量离子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雨霏 刘素美 +2 位作者 纪雷 张国森 张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7-619,共3页
关键词 大气湿沉降 特征研究 离子化学 大气气溶胶 西部 黄海 常量 夏季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群岛降水中阴离子及pH值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雨霏 刘素美 +3 位作者 纪雷 张国森 毛旭斌 张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共6页
通过对舟山站点降水中的4种阴离子(F-、Cl-、NO3-和SO42-)及pH值近2a的连续观测,对阴离子和pH值的范围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描述;利用本征矢量投影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并对造成异常样品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因子分析结果显... 通过对舟山站点降水中的4种阴离子(F-、Cl-、NO3-和SO42-)及pH值近2a的连续观测,对阴离子和pH值的范围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描述;利用本征矢量投影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并对造成异常样品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舟山站点降水样本点在阴离子及pH值方面的分布特征可基本确定为2个因子,SO42--NO3-因子(FA1)及Cl-因子(FA2),可将其概括为“人类活动因子”与“海洋因子”,因子分析结果得到的主要因子FA1、FA2与本征矢量投影得到的主成分PC1、PC2基本对应,因子分析的结果对解释影响样品点差异的实际变量方面更具实际意义,即舟山站点样本点的异常值可归为2类,受SO42--NO3-因子(FA1)影响及受Cl-因子(FA2)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降水 阴离子 PH 本征矢量投影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均衡管理对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秋冬茬番茄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国龙 唐继伟 +4 位作者 黄绍文 李春花 袁硕 殷学云 张国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6,共8页
采用日光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均衡管理对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秋冬茬番茄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蔬菜提供科学施肥依据。结果表明,(1)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基质营养主要限制因子是氮和钾,施磷也... 采用日光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均衡管理对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秋冬茬番茄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蔬菜提供科学施肥依据。结果表明,(1)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基质营养主要限制因子是氮和钾,施磷也有一定增产效果,施氮、施钾和施磷平均分别增产31.2%、17.0%和4.1%。(2)氮磷钾均衡管理处理较习惯施肥能显著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平均增产16.3%,增收17.5%;氮磷钾均衡管理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均略高于高氮和高钾处理,产量平均分别增加4.8%和3.0%,经济效益平均分别增加4.9%和3.2%。(3)氮磷钾均衡管理能维持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提高化肥氮磷钾利用率,氮磷钾均衡管理处理的化肥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25.8%、17.6%和35.7%,而习惯施肥处理的化肥氮、磷和钾的利用率分别为15.9%、6.5%和19.7%。(4)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秋冬茬番茄适宜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392、136和455 g/m3基质,生产1 000 kg番茄产品对N、P2O5和K2O的推荐量分别为3.1、1.1和3.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番茄 基质栽培 氮磷钾均衡管理 产量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河、黄浦江水体中有机物、营养盐季节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崔莹 吴莹 +1 位作者 邵亮 张国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5-651,共7页
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期间,每月采集苏州河、黄浦江表层水样,测定有机物及溶解态营养盐含量.苏州河、黄浦江均呈现高有机物,高营养盐含量的特征.有机物含量月际变化不大,夏季稍高.Si、N、P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SiO3-Si的年内变化... 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期间,每月采集苏州河、黄浦江表层水样,测定有机物及溶解态营养盐含量.苏州河、黄浦江均呈现高有机物,高营养盐含量的特征.有机物含量月际变化不大,夏季稍高.Si、N、P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SiO3-Si的年内变化与浮游植物的生长规律一致,冬季最高,春季慢慢降低,春末出现最低值,后夏季慢慢升高,秋季又出现高值.受浮游植物生长、污水排放、物理因素(温度、溶解氧)等多重因素影响,N、P的年内变化较Si复杂.总溶解态无机氮(DIN)为枯水期大于丰水期,下游含量大于上游,三种形态的N所占DIN比例也有季节变化.NO3-N、NH4-N均为枯季高,洪季低,NO2-N则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PO4-P黄浦江月际变化不大,苏州河,尤其下游站位,变化相对剧烈.从输送通量的计算结果来看,由于苏州河径流量较低,对黄浦江的影响不大,而黄浦江对长江口的影响则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 黄浦江 有机物 营养盐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九湖泥炭柱样的木质素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丽阳 吴莹 +2 位作者 黄俊华 张国森 张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9,共7页
根据大九湖泥炭柱样的木质素特征,结合C/N、δ13C和δ15N数据,分析了有机物的来源和降解特征。结果表明,陆地C3高等植物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木质素的S/V和C/V参数指示该泥沼的主要维管植物是草本被子植物。有机碳含量(OC)的变化与这些... 根据大九湖泥炭柱样的木质素特征,结合C/N、δ13C和δ15N数据,分析了有机物的来源和降解特征。结果表明,陆地C3高等植物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木质素的S/V和C/V参数指示该泥沼的主要维管植物是草本被子植物。有机碳含量(OC)的变化与这些植被参数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说明植被变化是控制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Ad/Al)v和(Ad/Al)s参数表明泥炭中的木质素经历了中等程度的氧化降解,而棕腐菌的去甲基/去甲氧基过程是控制木质素含量的主要降解途径。木质素在埋藏后的降解很小,其降解程度更多地受对应年代的环境条件的控制,例如,在温暖湿润的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木质素降解程度显著高于之前的寒冷干燥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木质素 有机物来源 植物类型 降解程度 降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水入侵下长江口南港水域COD和营养盐分布 被引量:8
20
作者 崔莹 吴莹 +1 位作者 张国森 张莹莹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9-552,561,共5页
根据大潮期对从吴淞口到长江口外10 m等深线之间水域的水质调查资料,分析了特枯水情下,长江口南港水域的COD及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潮时,南港受到盐水入侵,可上溯至吴淞口。在调查区域内,COD水平分布呈现口内高,口外... 根据大潮期对从吴淞口到长江口外10 m等深线之间水域的水质调查资料,分析了特枯水情下,长江口南港水域的COD及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潮时,南港受到盐水入侵,可上溯至吴淞口。在调查区域内,COD水平分布呈现口内高,口外低的趋势,垂直方向上,底层略大于表层,分布特征与水平方向相似。除NH4-N外,营养盐呈现口内高,口外低的水平分布特征,垂直方向分布特征不明显。COD和营养盐分布主要受长江径流以及河口沿岸排放废水的影响,盐水入侵时,COD和营养盐受到海水稀释,平均值小于非入侵时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盐水入侵 COD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