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
1
作者 张卫贞 张淑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207-210,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发展的新需求,本文针对电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内容、丰富课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评估等措施,旨在改变教学中存在的... 新工科背景下,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发展的新需求,本文针对电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内容、丰富课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评估等措施,旨在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教与学不协调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符合新工科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路分析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Wiener滤波投影预处理算法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卫贞 王明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研究了一种将小波变换与Wiener滤波相结合用于投影数据预处理的算法。由于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特性,通过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小波系数控制,并结合Wiener滤波具有MMSE上最优性能的特点提出一种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用于投影数据降噪预处理... 研究了一种将小波变换与Wiener滤波相结合用于投影数据预处理的算法。由于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特性,通过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小波系数控制,并结合Wiener滤波具有MMSE上最优性能的特点提出一种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用于投影数据降噪预处理。对该算法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降噪后重建的图像主观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重建图像的噪声得到有效抑制。峰值信噪比方面可比一般的降噪方法提高5-1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WIENER滤波 工业CT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系统基于KDE的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3
作者 张卫贞 石慧 +1 位作者 石冠男 吴斌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91-296,共6页
考虑到机械系统实际运行中参数随时间不断演化,以及自身监测样本数据不够,同类系统故障样本缺少等,导致剩余寿命预测时模型结构假设和参数估计不够准确的问题,推导建立了时变系统基于KDE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与传统数据驱动方法相比,该... 考虑到机械系统实际运行中参数随时间不断演化,以及自身监测样本数据不够,同类系统故障样本缺少等,导致剩余寿命预测时模型结构假设和参数估计不够准确的问题,推导建立了时变系统基于KDE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与传统数据驱动方法相比,该方法既可避免预测模型假设不够准确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动态地预测未来任意时刻的剩余寿命,从而为系统的未来退化趋势提供先期预警,为设备维护维修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系统 核密度估计 寿命预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工件的定点检测快速重建方法
4
作者 张卫贞 王明泉 《信息通信》 2011年第4期6-7,共2页
为提高大尺寸工件的缺陷检测效率,本文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得指定点CT数的定点重建方法,为实现大尺寸工件缺陷区域的快速局部重建提供了有效手段。模拟的断层重建检测结果表明,该定点重建方法局部重建的图... 为提高大尺寸工件的缺陷检测效率,本文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得指定点CT数的定点重建方法,为实现大尺寸工件缺陷区域的快速局部重建提供了有效手段。模拟的断层重建检测结果表明,该定点重建方法局部重建的图像清晰,缺陷分辨率高,重建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无损检测 局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投影预处理算法在局部CT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卫贞 《电子测试》 2013年第3X期256-257,共2页
本文首先对Shepp Logan头颅投影数据低分辨率重建,然后对含噪感兴趣区域相关的投影数据使用一种将小波变换与Wiener滤波相结合的局部投影数据预处理算法进行降噪,最后对降噪后的投影数据局部反投影重建。通过图像平方根误差分析实验结... 本文首先对Shepp Logan头颅投影数据低分辨率重建,然后对含噪感兴趣区域相关的投影数据使用一种将小波变换与Wiener滤波相结合的局部投影数据预处理算法进行降噪,最后对降噪后的投影数据局部反投影重建。通过图像平方根误差分析实验结果可知,重建图像相对原图像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WIENER滤波 局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投影预处理算法在局部CT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卫贞 《电子测试》 2013年第4期82-84,共3页
本文首先对sheppLogan头颅投影数据低分辨率重建,然后对含噪感兴趣区域相关的投影数据使用一种将小波变换与Wiener滤波相结合的局部投影数据预处理算法进行降噪,最后对降噪后的投影数据局部反投影重建。通过图像平方根误差分析实验结... 本文首先对sheppLogan头颅投影数据低分辨率重建,然后对含噪感兴趣区域相关的投影数据使用一种将小波变换与Wiener滤波相结合的局部投影数据预处理算法进行降噪,最后对降噪后的投影数据局部反投影重建。通过图像平方根误差分析实验结果可知,重建图像相对原图像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WIENER滤波 局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BGA焊点分割和提取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杜琨 王明泉 +2 位作者 张卫贞 周晋峰 史步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1-984,987,共5页
对经X射线采集到的BGA焊点缺陷图像进行预处理,传统的迭代阈值和灰度拉伸方法对灰度图像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误分割很常见,针对BGA焊点图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结合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分割改进方法,分割后图像不仅保留了图像的重要信息,而... 对经X射线采集到的BGA焊点缺陷图像进行预处理,传统的迭代阈值和灰度拉伸方法对灰度图像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误分割很常见,针对BGA焊点图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结合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分割改进方法,分割后图像不仅保留了图像的重要信息,而且对于背景复杂、光照不均匀的图像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方法通过正确选取结构元素加快了图像分割的速度,在此基础上,采用连通域进行区域提取的方法能够准确无误的提取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实现了缺陷区域的分割和提取,且受噪声影响很小,为进一步的缺陷特征参量的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A焊点 阈值分割 数学形态学 缺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实时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卫贞 曾建潮 +1 位作者 石慧 董增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94-1801,共8页
现有的许多设备由于自身故障样本数据不足、少有同类故障样本数据等,寿命预测研究时往往需要进行模型结构假设及参数估计。针对这类研究方法估计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非参数实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能表征... 现有的许多设备由于自身故障样本数据不足、少有同类故障样本数据等,寿命预测研究时往往需要进行模型结构假设及参数估计。针对这类研究方法估计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非参数实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能表征部件连续退化的特征量构建退化分布的核密度估计模型,进而得到剩余寿命的概率分布函数。在实时监测不断获得新的退化特征数据后,利用已知样本的核密度估计不断递推更新得到新增样本后的核密度估计,从而进一步实现对预测剩余寿命分布的更新。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剩余寿命预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估计 核密度估计 自适应窗宽 剩余寿命预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微分同胚变换的实时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卫贞 石慧 +1 位作者 曾建潮 张云正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81-2791,共11页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实时剩余寿命预测,不对数据分布形式做任何假设,而从数据本身出发研究其分布特征,避免了现有许多数据驱动方法需要进行模型结构假设及参数估计,但会导致寿命预测不够准确的问题,而传统核密度估计用于有界变量的概率密...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实时剩余寿命预测,不对数据分布形式做任何假设,而从数据本身出发研究其分布特征,避免了现有许多数据驱动方法需要进行模型结构假设及参数估计,但会导致寿命预测不够准确的问题,而传统核密度估计用于有界变量的概率密度估计时,会在区间边界处产生估计偏差,进而影响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核微分同胚估计的实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微分同胚变换将有界随机变量变换到整个实数域,从而转换为传统意义上的核密度估计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最优初始样本数对实时剩余寿命预测准确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估计 核密度估计 核微分同胚估计 自适应窗宽 剩余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明环在呼吸系统重症病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卫贞 《西藏医药》 2021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戴明环(PDCA)在呼吸系统重症病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2月~2020年2月我院呼吸系统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110例为对象。2018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住院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2019年7月~2020年2... 目的探讨戴明环(PDCA)在呼吸系统重症病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2月~2020年2月我院呼吸系统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110例为对象。2018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住院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2019年7月~2020年2月期间住院的55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PDCA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4%(2/55),对照组21.82%(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总使用次数、总使用天数、平均使用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环境卫生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0.91%(50/55),对照组70.91%(39/55),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明环 呼吸系统重症病室 医院感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抗菌、延后抗菌、无抗菌三种疗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卫贞 《临床研究》 2016年第8期39-40,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的抗菌疗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全程抗菌疗法,B组采用延后抗菌...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的抗菌疗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全程抗菌疗法,B组采用延后抗菌疗法,C组采用非抗菌疗法,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经积极治疗,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B总有效率为91.7%(55/60),C组为78.3%(47/60),A、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4例,B组1例,C组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延后抗菌疗法能取得与全程抗菌相近的治疗效果,但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后抗菌 上呼吸道感染 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212名食品从业人员岗前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12
作者 赵秀云 张卫贞 杨墙壁 《广东卫生防疫》 2000年第3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食品从业人员 健康体检 食品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