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城轨车站半高屏蔽门翻越监测系统设计与研发
1
作者 张劭阳 张岩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或地上高架车站通常采用1.5m左右半高屏蔽门,用于防止乘客候车时不慎掉落站台。由于半高式屏蔽门的门体不能将乘客与铁轨区进行完全隔离,易出现乘客通过翻越屏蔽门方式进入轨行区域,造成人员伤亡及大面积运营中断的运...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或地上高架车站通常采用1.5m左右半高屏蔽门,用于防止乘客候车时不慎掉落站台。由于半高式屏蔽门的门体不能将乘客与铁轨区进行完全隔离,易出现乘客通过翻越屏蔽门方式进入轨行区域,造成人员伤亡及大面积运营中断的运营安全事故。针对该问题,文章基于目前主流的图像智能分析技术,通过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图像识别等方法,设计研发一套半高站台门翻越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乘客翻越行为进行识别、监测和报警,能够有效识别乘客翻越的异常行为,并可同步将报警信息发送至车站综控室,便于车站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置。该系统的应用将有效提升车站安全管理水平、应急处置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半高屏蔽门 图像分析 翻越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乘客换乘心理时间阈值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正 薛元杰 +1 位作者 王丹 张劭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7,123,共4页
通过分析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的基本信息,采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乘客换乘心理-空间时间的模型,最后对乘客换乘心理阈值时间进行模型演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换乘心理时间阈值在5 min以内,而实际的空间时间为5 min... 通过分析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的基本信息,采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乘客换乘心理-空间时间的模型,最后对乘客换乘心理阈值时间进行模型演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换乘心理时间阈值在5 min以内,而实际的空间时间为5 min 45 s。这对改建或新建地铁换乘通道、安抚乘客心情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客换乘 地铁 心理时间 空间时间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操作:概念、架构与评价体系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劭阳 张在龙 吴倩 《网络空间安全》 2017年第12期45-50,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规范业务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组织管理与业务分工的关系,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和"业务孤岛",其信息系统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互...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规范业务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组织管理与业务分工的关系,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和"业务孤岛",其信息系统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互操作是实现信息系统间业务协同、共享信息和交换信息的核心技术,是解决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系统整合问题的有效方法。论文首先解析了互操作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对比分析了互操作与互联互通等相关概念的关系,然后归纳总结了互操作的特征,最后对互操作标准体系的评价体系指标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操作 互联互通 架构体系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操作概念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与多专业系统间的联动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劭阳 左怀远 王丹 《科技与创新》 2018年第18期1-3,5,共4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多系统、多专业间的联动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综合监控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的安全保障系统,其通过集成地铁多个专业系统,实现相关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管控功能。以...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多系统、多专业间的联动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综合监控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的安全保障系统,其通过集成地铁多个专业系统,实现相关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管控功能。以互操作概念为基础,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技术现状,利用系统间底层接口技术,实现综合监控系统与多专业系统间的联动,从而为互操作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为地铁的正常、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操作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监控 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网衔接模式及衔接类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高国飞 闫亚娜 张劭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92,共6页
市域线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主要骨架线路,并将逐渐成为市区与外围城镇(机场、枢纽、组团等)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在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网衔接的城市基本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分层体... 市域线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主要骨架线路,并将逐渐成为市区与外围城镇(机场、枢纽、组团等)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在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与市区线网衔接的城市基本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分层体系和客流因素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阐述各影响因素对衔接模式的影响方式。通过分析市域线和市区线衔接的单点换乘、多点换乘、共线运行3种模式,以及各种衔接模式存在的类型、适应条件及在衔接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线位选择、衔接点选择及其他问题,可以为规划和设计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市域线 衔接模式 衔接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互操作性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测试方法与评估体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劭阳 吴倩 +1 位作者 刘浩然 张在龙 《城市公共交通》 2019年第5期31-34,共4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多系统、多专业间的联动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综合监控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的安全保障系统,其通过集成、互联多个专业系统,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控功能。本文...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多系统、多专业间的联动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综合监控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的安全保障系统,其通过集成、互联多个专业系统,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控功能。本文介绍了互操作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需求及基础,并结合综合监控系统现状,构建了基于互操作性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测试与评估方法,为互操作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互操作 综合监控系统 测试方法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操作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架构设计
7
作者 张劭阳 刘浩然 王丹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139,共5页
首先阐述互操作技术来源及发展,研究互操作技术的应用需求及基础,同时以"技术为基础、功能为需求、管理为目标"的原则,对互操作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现状,基... 首先阐述互操作技术来源及发展,研究互操作技术的应用需求及基础,同时以"技术为基础、功能为需求、管理为目标"的原则,对互操作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现状,基于架构设计的逻辑结构,利用分层结构及对各层含义的诠释,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互操作技术应用架构,为互操作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互操作技术 应用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高丽燃 吴海燕 +2 位作者 郭彧鑫 张劭阳 王丹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15年第2期47-54,共8页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针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量不断增加、客流规律随时发生改变的现状.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基本客流情况,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出轨道交通站点在不同区位、不同用地性质情况下的进出站客流规律,换乘情况及断面...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针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量不断增加、客流规律随时发生改变的现状.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基本客流情况,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出轨道交通站点在不同区位、不同用地性质情况下的进出站客流规律,换乘情况及断面客流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轨道交通 客流规律 换乘 断面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人脸识别系统网络控制方案研究
9
作者 刘京 李宇杰 +2 位作者 李强 王璐 张劭阳 《信息技术》 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该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场景日益显著。规模化部署前端人脸识别摄像机将产生大量数据流,传统的传输网络架构难以满足系统对网络能力的需求。文中面向人脸识别系统网络性能瓶颈问题,解决有限网络性...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该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场景日益显著。规模化部署前端人脸识别摄像机将产生大量数据流,传统的传输网络架构难以满足系统对网络能力的需求。文中面向人脸识别系统网络性能瓶颈问题,解决有限网络性能和大数据传输流量的矛盾,通过时分控制方法,在传统网络架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网络控制架构。研究结果在北京地铁典型车站应用场景示范,通过实测分析,降低24小时平均带宽占用量60%,有效提升了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人脸识别 数据传输 网络控制 降低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化运营发展的北京地铁车辆检修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媛媛 高利华 +1 位作者 张劭阳 汪文健 《城市公共交通》 2019年第11期48-51,共4页
随着北京地铁高速发展,对运营车辆日常维护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车辆检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可以优化车辆维检工作程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解决运营车辆维检标准化、信息处理问题和基础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目前... 随着北京地铁高速发展,对运营车辆日常维护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车辆检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可以优化车辆维检工作程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解决运营车辆维检标准化、信息处理问题和基础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目前车辆检修现状进行需求分析,阐述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描述了系统中的功能模块,并就信息化应用对未来车辆检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网络化运营 车辆检修 信息化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网+”概念下的地铁智能出行服务方式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劭阳 刘正 +1 位作者 胡宇 程晏 《互联网天地》 2016年第8期27-32,共6页
通过将"移动互联网+"概念引入地铁出行,构建地铁出行服务系统平台,利用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向用户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便捷和舒适的体验。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地铁智能出行 服务平台
原文传递
地铁重载型自动扶梯更新改造的思考及案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德 张劭阳 +3 位作者 李建国 徐道志 姚明亮 范景华 《中国电梯》 2018年第17期67-70,共4页
指出了地铁重载型自动扶梯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分析了地铁重载型自动扶梯改造的影响因素及必要条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以北京地铁为例,对重载型自动扶梯的更新改造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 自动扶梯 更新改造 影响因素 改造方案 北京地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