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射线原油低含水率测量仪 被引量:15
1
作者 白秋果 张学斌 +5 位作者 景春国 王妹香 戈守兰 牛翠兰 姜兴学 张力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9-271,257,共4页
介绍了一种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原油含水率测量仪 ,它利用γ射线穿过介质后强度衰减规律 ,通过测量γ射线的透射计数来计算出含水率的大小。仪器集核技术、电子学、机械加工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 ,是一种先进的高技术产品。它功能强 ,可同时... 介绍了一种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原油含水率测量仪 ,它利用γ射线穿过介质后强度衰减规律 ,通过测量γ射线的透射计数来计算出含水率的大小。仪器集核技术、电子学、机械加工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 ,是一种先进的高技术产品。它功能强 ,可同时在线测量含水率、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闪烁探测器 温度补偿 原油含水率测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γ射线透射法测原油含水含气的分析与计量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白秋果 张学斌 +5 位作者 景春国 王妹香 戈守兰 牛翠兰 姜兴学 张力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7-190,共4页
介绍了利用射线辐射衰减方法实现的原油含水率、含气率在线分析与计量系统。它采用双能 γ放射源和闪烁探测器 ,用计算机获取探测到的γ射线穿过原油的透射计数 ,并由此计算出油、水、气的体积百分数 ,除此之外 ,该系统还能监测温度、... 介绍了利用射线辐射衰减方法实现的原油含水率、含气率在线分析与计量系统。它采用双能 γ放射源和闪烁探测器 ,用计算机获取探测到的γ射线穿过原油的透射计数 ,并由此计算出油、水、气的体积百分数 ,除此之外 ,该系统还能监测温度、压力和流量 ,从而得出产液量、产油量、产水量和产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含水率 含气率 双能γ射线 闪烁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深冲性与织构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晋霞 刘相华 +1 位作者 王国栋 张力勇 《钢铁研究》 CAS 2001年第3期56-61,共6页
对近年来深冲钢板在织构研究方面如 ( 1 )铁素体区轧制的可行性及其工艺制度对变形织构的影响 ;( 2 )冷轧织构的组成 ;( 3 )再结晶织构与前续工序的关系及形成理论 ;4 )织构在板材厚度方向的表现特点等作了评述。
关键词 深冲性 织构 模拟 低碳钢 钢板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移植对脱细胞猪真皮早期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汪道新 张灵 +4 位作者 范锟铻 杨维琦 李伟萍 张力勇 王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对脱细胞猪皮早期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将8只贵州小香猪的背侧去毛后对称性分为4个区,前后交叉分为两组: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每个区均切除皮肤全层至深筋膜,造成大小为5cm×5cm的圆形皮肤缺损区域... 目的探讨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对脱细胞猪皮早期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将8只贵州小香猪的背侧去毛后对称性分为4个区,前后交叉分为两组: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每个区均切除皮肤全层至深筋膜,造成大小为5cm×5cm的圆形皮肤缺损区域,然后移植脱细胞猪真皮封闭创口。实验组在脱细胞猪真皮下注射培养的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1ml,含2×106个细胞,对照组则不注射任何细胞。术后7d和14d分别在每个区切取脱细胞猪真皮不同部位的3个点以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血管生成情况。结果第7天实验组血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第14天时实验组血管数仍然比对照组多,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移植具有促进脱细胞猪真皮早期血管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脱细胞真皮 血管化 脐静脉 人工皮肤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纳米银凝胶修复烧伤创面的实验观察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道新 张灵 +9 位作者 张力勇 朱美抒 王峰 范锟鋙 张悦安 许晓光 李伟萍 余旭明 朱志祥 谢立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8期558-560,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纳米银修复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应用兔高压电损伤模型将新西兰兔45只击伤后分为3组。组1,局部应用复合纳米银凝胶治疗7 d;组2,单用纳米银凝胶治疗;组3,单用纳米级甲壳素溶液。伤后3、7、14、21和28 d分别解剖观察,并取标... 目的观察复合纳米银修复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应用兔高压电损伤模型将新西兰兔45只击伤后分为3组。组1,局部应用复合纳米银凝胶治疗7 d;组2,单用纳米银凝胶治疗;组3,单用纳米级甲壳素溶液。伤后3、7、14、21和28 d分别解剖观察,并取标本做光镜学和电镜学观察;同时进行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相对定量分析。临床应用65例:实行同体对照,一侧肢体(试验组)应用含有纳米银凝胶的纱布覆盖烧伤创面,另一侧(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纱布。观察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第3、7和14天,组1和组2肌动蛋白相对定量无显著差异,但在21 d和28 d,组1和组2肌动蛋白相对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1和组2肌钙蛋白相对定量无显著差异。临床观察结果:在65例患者130例次细菌培养结果中,试验组创面培养均为阴性,对照组有15例次阳性;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5.8)d,对照组为(22±6.3)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复合纳米银凝胶具有防止感染,促进烧伤创面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银离子 磺胺嘧啶银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兔后肢电损伤局部血流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汪道新 朱志祥 +4 位作者 许晓光 王峰 李伟萍 张力勇 关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01-1703,共3页
目的: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局部血流变化以判断高压电损伤程度。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1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兔32只,采用自制电击设备建立电损伤重度损伤模型,将电击区域均分为A,B,C,D,E... 目的: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局部血流变化以判断高压电损伤程度。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1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兔32只,采用自制电击设备建立电损伤重度损伤模型,将电击区域均分为A,B,C,D,E5个区,依次为肢体远端到近端。在A,B,E区于伤前、伤后0,2,4,24,48,72h,4,5,6,7d测定局部皮肤表面及肌肉中血流值变化情况。结果:①损伤前A、B、E区皮肤表面平均血流值分别为75.74,78.86,84.21PU,表明肢体近端至远端血流值逐渐减少,各点之间血流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区皮肤表面伤后2h血流值明显低于伤后0,4,24,48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22±22.80),(91.60±74.37),(63.97±44.41),(58.80±52.50),(58.72±39.02)PU,t=2.357,2.856,2.364,2.998,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细胞水肿明显,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A区皮肤表面伤后4h血流值增加,但至伤后4d才逐渐恢复到伤前水平。A区肌肉伤后2h血流值低于伤后24h,4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83.70±73.30),(135.10±63.07),(160.26±71.32)PU,t=2.383,2.367,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肌纤维肿胀,部分横纹消失,肌纤维的胞浆呈红染的疏松水波状和网状结构。③B区皮肤表面伤后4,24h血流值低于损伤前和伤后0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50.75±41.69),(47.23±35.36),(78.86±26.47),(83.89±32.77)PU;t=2.324,2.732,2.826,3.189,P<0.05,0.01],组织学表现同A区。B区局部肌肉伤后4h血流值低于伤后0,48,72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64.65±34.08),(107.11±36.50),(130.30±75.04),(180.56±72.59)PU,t=2.545,2.712,2.963,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基本上同A区伤后2h。④E区皮肤表面各时相点之间血流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学表现同A区。E区局部肌肉伤后2h血流值低于伤后0,24,72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9.11±65.08),(175.02±71.67),(169.14±71.05),(196.64±67.34)PU,t=2.776,2.521,2.895,P<0.05]。此时组织学表现为肌纤维溶解断裂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损伤局部血流变化可以判断高压电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谱勒 高压电损伤 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氧自由基对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力莹 朱志祥 张力勇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氧自由基在皮瓣扩张术中对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影响。方法:利用白兔背部皮瓣进行扩张,检测不同时间扩张皮瓣,氧自由基的生成水平及应用微量元素制剂对皮瓣扩张的组织学改变影响。结果:不扩张组与剥离组比较、扩张后与...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氧自由基在皮瓣扩张术中对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影响。方法:利用白兔背部皮瓣进行扩张,检测不同时间扩张皮瓣,氧自由基的生成水平及应用微量元素制剂对皮瓣扩张的组织学改变影响。结果:不扩张组与剥离组比较、扩张后与扩张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扩张前与不扩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组织扩张有氧自由基形成,应用微量元素制剂能抑制胶原纤维形成,扩张皮瓣变薄,扩张面积,长度增加,扩张时间缩短,增加扩张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组织扩张 微量元素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削痂和大张自体皮覆盖修复手部深Ⅱ度烧伤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伟萍 朱志祥 +4 位作者 王峰 陈万安 张力勇 杨维琦 张悦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动力取皮机定量削痂并覆盖大张自体皮修复手部深Ⅱ度烧伤的方法.方法本科自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共用此方法治疗112例深Ⅱ度烧伤病人的148只手.伤后2~72h手术.根据临床创面判断的深度定量削痂,将动力取皮机固定在0...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动力取皮机定量削痂并覆盖大张自体皮修复手部深Ⅱ度烧伤的方法.方法本科自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共用此方法治疗112例深Ⅱ度烧伤病人的148只手.伤后2~72h手术.根据临床创面判断的深度定量削痂,将动力取皮机固定在0.012inc、0.016inc或0.02inc(0.3min、0.4min或0.5min)的刻度上,削去坏死组织,确切保留基本正常组织.并依据保留下组织的情况将其分为Ⅰ类,真皮深层基本完好并有点状乳头层残留;Ⅱ类,真皮部分网状层存在伴有脂肪珠;Ⅲ类,完整的皮下脂肪存在并伴有毛囊等附属结构.然后分别使用大张表皮、大张韧厚皮、大张中厚皮移植覆盖.结果112例深Ⅱ度烧伤病人的148只手。削痂部位移植大张表皮的68只手及移植大张韧厚皮、大张中厚皮的80只手皮片存活良好,外形平整,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图1~3).痂皮厚度调查发现平均厚度0.4~0.8min。与设定的动力刀刻度基本一致,组织学检测发现此种状态下表皮、真皮的厚度大于正常状态下真皮厚度的2倍左右.结论依据烧伤后皮肤增加了的厚度定量削除坏死组织,并依据保留组织的完好程度采用不同厚度的自体覆盖物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削痂 深Ⅱ度烧伤 手部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及其优化策略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吕翠霞 张力勇 《人类工效学》 2000年第1期64-66,共3页
阐述认知结构的理论和成教对象的认知结构的特征 。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认知结构 优化策略 成人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测量轧制前滑值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晋霞 张力勇 王佳夫 《有色矿冶》 2001年第3期38-39,23,共3页
在实验轧机上测定了不同变形率下的前滑值 ,并用同一数据源对前滑值进行了理论计算。针对前滑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存在的偏差 ,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前滑 变形率 延伸 误差分析 实验测量 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筋膜作为骨骼肌再生支架的实验(英文)
11
作者 汪道新 张灵 +6 位作者 朱美抒 张力勇 王峰 范锟铻 杨维琦 谢立华 李国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5360-5365,共6页
背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功能和外形满意的肌肉组织用于临床肌肉损伤的修复及构建。目的:拟观察自体筋膜作为支架材料在体内重建肌肉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配对设计,随机分组实验,于2004-01/2006-06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 背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功能和外形满意的肌肉组织用于临床肌肉损伤的修复及构建。目的:拟观察自体筋膜作为支架材料在体内重建肌肉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配对设计,随机分组实验,于2004-01/2006-06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研究室完成。材料:普通级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8只,体质量(1.7±0.5)kg,雌雄不拘,建立兔后腿胫骨前肌中段缺损模型。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方法随机将兔的一侧后腿作为实验组(n=28),另一侧后腿分成支架连接组(n=10),肌肉微粒种植组(n=10),空白组(n=8)。实验组用自体阔筋膜制成的支架连接肌肉缺损处,并取离断的肌肉微粒种植于支架内,原位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支架连接组除不种植肌组织微粒外,余同实验组;肌肉微粒种植组不用支架连接,仅将肌肉组织微粒放置肌肉缺损处,余同实验组;空白组缺损处不作任何处置。主要观察指标:实验后2,3,4,6,9周分别解剖观察肌肉移植成功率,切取标本做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和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实验组和支架连接组连接物中段各时间点切取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α-肌动蛋白cDNA相对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除1条肌肉近端连接处断裂外,余27条移植成功,缺损愈合处逐渐接近正常形态。支架连接组有4条断裂,余6条缺损处仍凹陷,肌肉微粒种植组、空白组缺损处依旧。实验组有大量骨骼肌卫星样细胞增生,二三周时细胞增生最活跃,细胞附于纤维结缔组织两侧,支架连接组仅见纤维结缔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实验组细胞85%以上结蛋白阳性,而支架连接组阳性率小于25%。α-肌动蛋白cDNA相对定量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和支架连接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自体阔筋膜制成的支架连接肌肉缺损的成功率达93.33%,说明以自体筋膜为支架促使肌肉组织再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 骨骼肌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教育理想 构建高效课堂——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力勇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09年第9期26-29,共4页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五”期间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使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还没有变成持续的教学行为,教学效率离高效课堂...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五”期间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使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还没有变成持续的教学行为,教学效率离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实现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更好地搞好中小学课堂教学衔接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彰显学校文化,促进内涵发展,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年一贯制学校 课堂教学策略 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想 农村 “探究性学习” “十五”期间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微量透析减少电损伤进行性坏死实验研究
13
作者 朱美抒 张力勇 +2 位作者 汪道新 李伟平 潘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S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局部微量透析减少实验电损肌组织进行性坏死的可行性.方法21只兔均分3组,使用兔一侧下肢非热高压重度电损模型,并将其从远到近端分为A到E5区,在E区肌下放置透析引流管,连续滴注48hCLS药液(组1)生理盐水(组2)无药液滴注(组3),伤... 目的研究局部微量透析减少实验电损肌组织进行性坏死的可行性.方法21只兔均分3组,使用兔一侧下肢非热高压重度电损模型,并将其从远到近端分为A到E5区,在E区肌下放置透析引流管,连续滴注48hCLS药液(组1)生理盐水(组2)无药液滴注(组3),伤后0h、2h、72h、96h和15d分别行临床观察和伤后2h和96h局部TC-99m同位素扫描.结果电损模型局部皮肤没有可见伤,但即时解剖见有肌坏死或损伤,胫前血管栓塞,腓深浅神经和胫腓骨膜受损,组1伤后96小时创口坏死才有扩大;2组96h肢体已环行坏死;3组8h坏死已明显;TC-99m同位素扫描显示伤后2h伤肢灌注相和血池相膝关节上水平(D段)以远放射性影像几近缺损,但在96h,组1放射性显影变化不明显,组2伤肢膝关节E区水平血池相已完全缺如呈刀切状,组3影像在髋关节下方水平完全缺失图象呈切割样.结论电损伤局部组织微量透析有效地减少了实验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透析 电损伤 组织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逆势而上,还是顺势而下——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业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14
作者 孙桂平 张力勇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中国 出版业 民族文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透析治疗严重电损伤30例护理观察
15
作者 李旭春 朱美抒 +3 位作者 张力勇 王玉芝 韩晓燕 陈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0期2578-2579,共2页
[目的]报告30例特重度电损伤早期使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成功地避免了截肢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严重电损伤病人入院后立即采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治疗,并严密观察损伤局部的肢体感觉、肿胀程度、气味、包扎敷料松弛和污染程度以及远心端肢... [目的]报告30例特重度电损伤早期使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成功地避免了截肢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严重电损伤病人入院后立即采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治疗,并严密观察损伤局部的肢体感觉、肿胀程度、气味、包扎敷料松弛和污染程度以及远心端肢体皮肤色泽改变等,并用数值化的方法表达定时记录。[结果]本组30例病人的46个严重电损伤肢(指)体通过以上观察及时发现问题31例次,包括肢体感觉疼痛3例次,肿胀加剧8例次,包扎局部气味异常6例次,包扎松紧和敷料严重污染13例次,皮色改变1例;经及时处理,避免了局部伤情的恶化,病情缓解为最终修复赢得了时间和条件。[结论]选用肢体感觉、肿胀程度、气味,包扎敷料松弛和污染程度以及远心端肢体皮色改变等护理项目观察严重电损伤早期局部透析治疗是简单有效的,能准确和及时地反映治疗的动态变化,发现问题确保治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损伤 微量透析 护理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透析治疗严重电损伤的数字化护理观察
16
作者 李旭春 朱美抒 +3 位作者 张力勇 王玉芝 韩晓燕 陈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8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对使用超滑透析引流管局部微量透析这一新技术治疗特重度电损伤的临床相关护理项目进行数字化观察。方法包括病人感觉、局部肿胀、气味、包扎敷料松弛和污染程度以及远心端局部皮肤肌肉色泽改变等6个观察项目,每项分级设定护理观察... 目的对使用超滑透析引流管局部微量透析这一新技术治疗特重度电损伤的临床相关护理项目进行数字化观察。方法包括病人感觉、局部肿胀、气味、包扎敷料松弛和污染程度以及远心端局部皮肤肌肉色泽改变等6个观察项目,每项分级设定护理观察数值,并用其对局部微量透析治疗的特重度电损伤进行系统的观察。结论数字化护理观察系统简单有效,能够准确、科学和及时地反映局部微量透析治疗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治疗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透析 护理 电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系统
17
作者 张力勇 《电子科技》 2012年第7期21-23,30,共4页
介绍了以FPGA为核心的逻辑控制模块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设计中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根据不同的功能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进行设计,并介绍了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在设计中采用VHDL语言对各个模块进行... 介绍了以FPGA为核心的逻辑控制模块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设计中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根据不同的功能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进行设计,并介绍了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在设计中采用VHDL语言对各个模块进行描述。视频解码芯片采用Philips公司的SAA7113H,该芯片通过I2C总线协议进行配置。实验表明,设计可以满足图像采集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采集 可编程门阵列 视频解码芯片 格式转换 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对家兔高压电损伤程度判断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王峰 朱志祥 +2 位作者 王荔 汪道新 张力勇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快速准确地判断高压电损伤后组织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新西兰白兔 1 2只 ,用高压电造成重度损伤模型。伤肢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及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快速准确地判断高压电损伤后组织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新西兰白兔 1 2只 ,用高压电造成重度损伤模型。伤肢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及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 1 )在不同的时相点下各组织损伤程度不同 ;( 2 )高压电损伤后各种组织的受损范围不同 :血管 >肌肉组织 >皮下组织 ;( 3 )高压电损伤后血管损伤超出创面范围 ,高压电损伤对创面及其邻接区血管损伤因损伤程度不同表现各异。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具有无创的特点 ,可直观快速地显示高压电损伤后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及血管的形态学改变 ,准确判断损伤程度 ,其图像变化与肉眼及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提高这种无创技术在电损伤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家兔 高压电 损伤程度 组织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诊断及免疫的最新研究
19
作者 张念华 张力勇 +1 位作者 董丙海 王军 《北方牧业》 2003年第19期16-16,共1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马立克病三大禽病后的又一重大的传染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36年确定该病由属于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马立克病三大禽病后的又一重大的传染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36年确定该病由属于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该病毒变异快,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诊断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略可扩展的ACD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20
作者 金健 王力 +1 位作者 杜军朝 张力勇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8年第4期104-106,110,共4页
ACD(自动呼叫分配)作为呼叫中心的组成部分,实现了坐席路由功能。传统的ACD均采用了固定路由策略的设计方式,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不能自主添加新的策略。为了增加整个呼叫中心系统的可用性,基于动态链接技术以及程序模块化设计方法提出了... ACD(自动呼叫分配)作为呼叫中心的组成部分,实现了坐席路由功能。传统的ACD均采用了固定路由策略的设计方式,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不能自主添加新的策略。为了增加整个呼叫中心系统的可用性,基于动态链接技术以及程序模块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ACD的体系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一套ACD系统"KACD"。通过系统仿真试验,证明了在该系统中,用户能够在不丧失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自主设计并添加坐席路由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呼叫分配 呼叫中心 路由策略 用户设计 用户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