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海破坏山体周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酶活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刘东 李传荣 +3 位作者 孙明高 杨鹏 刘云 孙玖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116,共5页
土壤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健康程度。研究选取烟台市黄务镇破坏山体周边7种植被恢复模式,测定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目的是探讨不同植被... 土壤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健康程度。研究选取烟台市黄务镇破坏山体周边7种植被恢复模式,测定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目的是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为合理恢复植被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酶活性表现为0-10cm土层高于10-20cm土层;对土壤酶活性的改善作用为混交林>纯林>灌草丛,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中以黑松麻栎混交林最优;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脲酶差异最为显著,与自然恢复的灌草丛相比,0-10cm土层脲酶活性增加44.71%~231.79%,10-20cm土层脲酶活性增加163.00%~959.00%;4种酶的活性均与有机质有密切的关系,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以增强酶活性;脲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且三者与微生物含量的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脲酶和多酚氧化酶可以作为破坏山体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破坏山体植被恢复过程中应以营造针阔混交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质量 破坏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模式对洱海流域冬季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陈志影 张刘东 +2 位作者 陈丽红 杨文杰 胡毅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4期36-46,共11页
【目的】研究洱海流域全覆膜条件下不同灌水量、肥料基追比对云南冬季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的基追比、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膜下滴灌对冬季马铃薯的块茎膨大期进行滴灌追肥,试验土壤水分设置2个梯度... 【目的】研究洱海流域全覆膜条件下不同灌水量、肥料基追比对云南冬季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的基追比、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膜下滴灌对冬季马铃薯的块茎膨大期进行滴灌追肥,试验土壤水分设置2个梯度:W1(80%FC(田间持水率)~100%FC);W2(64%FC~80%FC),基追比设置2个梯度:T1(1∶1);T2(2∶1),以及对照组(CK)不灌溉不追肥,共5个处理。探究了滴灌追肥处理在各个生育时期内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块茎膨大期,灌水量对根长、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肥料基追比对根长和叶面积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T1W1处理下的出苗率、叶面积指数、产量、单垄大薯质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T1W1处理下的产量为46 657.70 kg/hm^(2),比其他处理提高了7.59%~22.15%,灌水量、肥料基追比的不同均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显著(p<0.05)。T2W1处理次之,为43 367.20kg/hm^(2)。T1W1处理下淀粉量最高,为149.87 mg/g(按鲜质量计);还原糖量最低,为425.39μg/g(按鲜质量计)。马铃薯产量与单垄大薯质量的关联程度最高,且与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从马铃薯的生长状况、产量高低以及品质优劣等方面综合考虑,T1W1处理(基追比1∶1,灌水量80%FC~100%FC)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为适宜的滴灌追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肥料基追比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山东省淄博市四宝山破坏山体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刘东 李传荣 +3 位作者 刘云 吕蒙蒙 邴贝贝 韩丛聪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3期87-92,共6页
矿产资源开采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为选择合理植被恢复模式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以淄博市四宝山破坏山体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为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pH值等主要化学性质,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 矿产资源开采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为选择合理植被恢复模式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以淄博市四宝山破坏山体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为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pH值等主要化学性质,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脲酶活性和Cu、Zn、Cd等7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验区土壤中重金属Zn轻度污染,Cu和Cd重度污染,其他重金属均不构成污染;2)各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均低于灌草丛的,其中黑松林对土壤Cu、Cd的修复效果最好,侧柏林对土壤Zn的修复效果最好;3)土壤重金属全量在垂直分布上规律复杂,有效量均表现为下层高于上层,土壤有效Cu、有效Zn、有效Cd下层比上层依次高9.24%~18.94%、0.97%~20.09%和5.48%~35.51%;4)在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各种因素中,破坏山体土壤重金属有效量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最为明显,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发现,Cu、Zn、Cd均对4种土壤酶活性表现出了抑制作用,建议用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作为破坏山体土壤重金属Cu污染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土壤酶活性 土壤性质 破坏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近60年ET_0及气候干旱趋势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刘东 郭萍 +1 位作者 龚爱民 宋天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127,共3页
基于云南省昆明市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结合降水资料,探讨云南省气候干旱的原因,分析气候变化对云南省昆明地区ET0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0年,特别是2009年以来,降雨量减少趋势明显,同... 基于云南省昆明市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结合降水资料,探讨云南省气候干旱的原因,分析气候变化对云南省昆明地区ET0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0年,特别是2009年以来,降雨量减少趋势明显,同时ET0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显著,云南省昆明地区气候干旱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气候干旱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水非充分灌溉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及SWAP模型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刘东 王庆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2-35,39,共5页
通过2010年4月15日至8月2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的春小麦灌溉试验,研究了咸水非充分灌溉对土壤剖面盐分盈亏的影响,并用SWAP模型对土壤盐分动态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论是咸水灌溉,还是淡水灌溉,都... 通过2010年4月15日至8月2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的春小麦灌溉试验,研究了咸水非充分灌溉对土壤剖面盐分盈亏的影响,并用SWAP模型对土壤盐分动态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论是咸水灌溉,还是淡水灌溉,都造成积盐现象,盐分累积量随着灌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灌水量的增大盐分累积深度逐步加深。SWAP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无论充分灌溉还是非充分灌溉盐分都会主要累积在根区土层(50cm深度),而对深层土壤(100cm深度)影响较小。不同时段影响土壤剖面盐分分布因素不同,前期受土壤蒸发、根系吸水影响较大,后期受水分下渗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非充分灌溉 土壤盐分分布 SWA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图形图像能力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刘东 白晶晶 +1 位作者 龚爱民 孔令琼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我国对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工程专业图形图像能力教学改革,分析基于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要求,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我国对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工程专业图形图像能力教学改革,分析基于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要求,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讨论基于卓越工程师的图形图像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图形图像能力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粒径组成影响的重金属镉吸附容量试验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刘东 冯绍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84,共4页
在试验室条件下,分别对山西省大同市和太原市选取的两种土样进行土样砂粒和粉黏粒的粒径区分试验,并进行原状土样和不同粒径部分土样的重金属镉的吸附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用Langmuir模式分别对重金属吸附试验数据进行模拟,构建基... 在试验室条件下,分别对山西省大同市和太原市选取的两种土样进行土样砂粒和粉黏粒的粒径区分试验,并进行原状土样和不同粒径部分土样的重金属镉的吸附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用Langmuir模式分别对重金属吸附试验数据进行模拟,构建基于Langmuir模式的区间参数粒径级配重金属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土壤粒径组成对重金属镉的吸附容量影响明显,构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基于土壤粒径的重金属镉的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吸附容量 粒径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勤工助学工作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培养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刘东 白晶晶 龚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3-14,共2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勤工助学作为其中主要手段之一,不仅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更要为其提供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勤工助学的探讨,提出要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培养家庭经...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勤工助学作为其中主要手段之一,不仅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更要为其提供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勤工助学的探讨,提出要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勤工助学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蜻蛉河大型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玲 文俊 +1 位作者 李靖 张刘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572,共7页
根据非充分灌溉理论,按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以总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灌区灌溉水资源递阶控制优化模型,对灌区多水源进行优化配水研究。应用上述数学模型,对蜻蛉河大型灌区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对于每个层次子系统,采用适宜于解... 根据非充分灌溉理论,按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以总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灌区灌溉水资源递阶控制优化模型,对灌区多水源进行优化配水研究。应用上述数学模型,对蜻蛉河大型灌区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对于每个层次子系统,采用适宜于解决多阶段过程或能转化成多阶段决策过程的动态规划方法来求其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引用和提出的理论与方法是正确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经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采用非充分灌溉方法将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此研究成果为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大系统分 分解-协调 非充分灌溉 灌区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破坏山体周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鹏 李传荣 +3 位作者 孙明高 张刘东 孙玖仕 刘浦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80-84,90,共6页
采用萨维诺夫干筛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烟台市黄务镇峰山破坏山体周边7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所有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密度均显著低于灌草丛,其中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小;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孔隙的改善作用表现为混交... 采用萨维诺夫干筛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烟台市黄务镇峰山破坏山体周边7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所有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密度均显著低于灌草丛,其中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小;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孔隙的改善作用表现为混交林(纯林(灌草丛,0~10 cm土层优于10~20 cm土层;所有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储水能力和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均高于灌草丛,其中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好。对土壤结构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结构以灌草丛最差,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好,其他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介于二者之间。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破坏山体周边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结构特征 健康评价 破坏山体 烟台市黄务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乡村人居林的类型及其模式划分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磊 许景伟 +3 位作者 胡丁猛 赵振磊 张刘东 李传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03-108,共6页
当前乡村人居林建设缺乏科学的分类体系,存在其类型及模式的提法混乱和概念模糊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人居林的合理经营和管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山东省乡村人居林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当前农村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依据乡... 当前乡村人居林建设缺乏科学的分类体系,存在其类型及模式的提法混乱和概念模糊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人居林的合理经营和管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山东省乡村人居林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当前农村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依据乡村人居林的环境本底状况、主导功能等不同,运用层次分级法,构建了山东省乡村人居林建设类型及其模式的分类体系。该体系共分为2个等级,将乡村人居林总结为庭院林、行道林、游园、水岸林、围村林、山村防护林和游憩林7种建设类型和25种典型绿化模式,同时分析归纳了其主要特点及营建要点。研究结果对山东省乡村人居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林 类型 模式 分类体系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维Copula函数的逐日潜在蒸散量及气象干旱预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世祥 赵众 +2 位作者 陈晶 陈金明 张刘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151,共9页
尝试引入高维Copula函数对影响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气象因素进行联合分布构建,揭示不同变量间的相关结构,建立多元气象因素对ET0的联合分布模型,对逐日ET0及短期干旱等级进行预测,并将枯季1-4月份的多维Copula联合分布预测模型的系统性... 尝试引入高维Copula函数对影响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气象因素进行联合分布构建,揭示不同变量间的相关结构,建立多元气象因素对ET0的联合分布模型,对逐日ET0及短期干旱等级进行预测,并将枯季1-4月份的多维Copula联合分布预测模型的系统性偏差构造成修正函数,代回ET0预报模型以改善预报效果,利用洱海流域内大理站1954-2018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以FAO Penman-Monteith方程为标准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平均气温(T)和最高气温(Tmax)2个气象因子组合时,二维Normal Copula模型对逐日ET0预测的精度最高,叠加上修正函数项之后,相对误差小于10%、15%、20%、25%的样本比例分别提高到71.6%、84.4%、91.4%、96.5%,全年符合指数IA变化范围为0.98~0.99,平均偏差ME为0.17~0.30,均方根误差RMSE为0.54~0.64,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为0.90~0.98;2)将逐日ET0预测方法应用于逐日气象干旱预测评估(以逐日SPEI指数为例),逐日SPEI指数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为0.95~0.99,平均偏差ME为-0.10~0.35,均方根误差RMSE为0.20~0.30,符合指数IA为0.97~0.98,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为0.91~0.97,在降水量多的季节,Copula函数模型预测ET0的精度更高一些,且逐日SPEI预测的误差参数都优于逐日ET0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蒸散量 SPEI指数 高维Copula函数 预测 洱海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干旱指数在云南省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理萍 王树仿 +2 位作者 王新华 张刘东 王福来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124,共8页
干旱指数是研究干旱的核心和基础,但其计算表达方式多样,并且不同的干旱指数具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因此筛选适合云南省干旱监测的干旱指数,对干旱预警及该地区的干旱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云南省29个气象站点1960年1月—2014年12... 干旱指数是研究干旱的核心和基础,但其计算表达方式多样,并且不同的干旱指数具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因此筛选适合云南省干旱监测的干旱指数,对干旱预警及该地区的干旱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云南省29个气象站点1960年1月—2014年12月降水和气温的月平均资料,在月尺度上计算并对比分析了5种干旱指数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冬春季,在滇西北和滇东北地区,优先选择SPI;在滇中地区,建议选用SPI和Pa;在滇西南地区,Pa的适用性优于其他4种指数;在滇东南地区,CInew的监测效果较好。夏秋季,除在滇西北地区建议使用SPI外,在其他地区SPEI的适用性更强。SPI对2009年11月—2010年3月冬春连旱干旱演变过程的描述能力略优于其他4种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数 月尺度 适用性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3年云南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理萍 王树仿 +2 位作者 张刘东 王福来 龙晓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24,共5页
鉴于分析云南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对该地区旱涝灾害预警和水文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云南省29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普通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该地... 鉴于分析云南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对该地区旱涝灾害预警和水文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云南省29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普通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降水变化特征、降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年际降水量以7.7mm/10a的幅度逐渐减少,在2008年发生突变;空间分布不均,整体由东北向西南呈带状递增分布,并形成2个孤岛状的降水集中区。夏、秋、冬三季降水量均逐渐减少,春季增加;季突变时间存在差异性;夏、秋两季空间分布情况与年际类似,春季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冬季自中部分别向东南和西北呈带状递增分布,同时还具有自南向北呈带状递减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降水 时空变化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蒸发悖论”的洱海灌区逐日参考作物蒸散发预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众 周密 +2 位作者 张刘东 顾世祥 李靖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目的】为估算参考作物蒸散发(ET_(0))和灌溉实时预报调度、区域农业干旱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滇中高原上洱海湖滨灌区的大理气象站为例,探究“蒸发悖论”现象出现的时期,采用气象因子线性回归模型、蒸发皿折算系数K_(p)模型、气... 【目的】为估算参考作物蒸散发(ET_(0))和灌溉实时预报调度、区域农业干旱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滇中高原上洱海湖滨灌区的大理气象站为例,探究“蒸发悖论”现象出现的时期,采用气象因子线性回归模型、蒸发皿折算系数K_(p)模型、气象因子+蒸发皿蒸发(E_(pan))多元回归模型、Normal Copula模型等4种方法计算逐日ET_(0)进行预测对比,并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所得的ET_(0)进行对比。【结果】①1954—2018年大理站20 cm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ET_(0)和气温呈上升趋势,但ET_(0)的上升趋势更平缓;虽然在长时间序列上ET_(0)和蒸发皿蒸发量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但在年代际存在显著的差异性,1960年和2000全年以及四季均出现“蒸发悖论”,1970年则是全年以及夏、秋、冬三季出现“蒸发悖论”,1990年仅夏季出现“蒸发悖论”,2010年秋季出现“蒸发悖论”。②在未出现“蒸发悖论”时期,加入E_(pan)后的气象因子多元回归模型法(ET_(0,Epan+Metr))所得逐日ET_(0)预测结果与标准值的误差最小,其次为单纯的气象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法(ET_(0),Metr),最差为K_(p)模型法(ET_(0),K_(p));加入E_(pan)后的气象因子多元回归模型(ET_(0),ET_(0,Epan+Metr))逐日ET_(0)预测的相对误差(ERR)小于15%、20%、25%的样本数达到了79.18%~90.16%、89.32%~97.23%、94.79%~98.36%。③出现“蒸发悖论”时,蒸发皿蒸发与ET_(0)的变化趋势相反,只能采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模型预测,构建T-T_(max)二维Normal Copula模型的精度更高,ERR小于15%、20%、25%的样本数为73.70%~86.56%,82.51%~92.95%,89.89%~98.52%。【结论】通过M-K检验判别是否处于“蒸发悖论”期,以决策选用加入E_(pan)后的气象因子多元回归模型,还是T-T_(max)二维Normal Copula模型,二者均可显著提高逐日ET_(0)预测模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0 蒸发皿蒸发量(Epan) Mann Kendall检验 COPULA函数 洱海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临时占用林地的相关规定和建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磊 李杰 张刘东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共3页
林地的分类系统极其复杂,而在林地管理规定中常常出现一条规定涉及多个分类的情况,若不能准确理解各分类系统的含义,会使设计用地范围不合规,用地手续不能获批。为此,结合工作中的经验,系统说明林地管理中对水利水电工程临时占用林地的... 林地的分类系统极其复杂,而在林地管理规定中常常出现一条规定涉及多个分类的情况,若不能准确理解各分类系统的含义,会使设计用地范围不合规,用地手续不能获批。为此,结合工作中的经验,系统说明林地管理中对水利水电工程临时占用林地的相关规定,重点是与林地保护等级的对应关系,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占地 林地管理 征地移民 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高校毕业生心理调查与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17
作者 白晶晶 彭尔瑞 +2 位作者 张刘东 王莘 张甸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解农林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对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进行抽样调研。调查内容涉及到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就业压力、就业观念等方面。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普遍存在心理压力。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需要社会各... 为了解农林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对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进行抽样调研。调查内容涉及到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就业压力、就业观念等方面。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普遍存在心理压力。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与心理帮扶;毕业生要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毕业生 就业心理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出的农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构建
18
作者 范春梅 尹亚敏 张刘东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6期100-104,共5页
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OBE进课堂这“最后一公里”上的“据点”。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其实质是课程产出导向,即面向产出的课程教学大纲的构建。本课程大纲涉及以下3个方面,一要构建既决定于毕业要求(观测点),同时又必须支撑毕业要... 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OBE进课堂这“最后一公里”上的“据点”。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其实质是课程产出导向,即面向产出的课程教学大纲的构建。本课程大纲涉及以下3个方面,一要构建既决定于毕业要求(观测点),同时又必须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达成的课程教学目标;二要梳理与教学方式相适应,又能支撑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课程教学内容;三要构建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可观测、可衡量的考核内容、评价方式与评分标准。作者认为,基于以上3点所构建的课程教学大纲,既能很好地规范教学的各个环节,又能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达成,助力OBE进课堂这“最后一公里”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工程教育认证 面向产出 课程教学大纲 农学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景区不同林型空气颗粒物浓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刘东 郭建曜 +5 位作者 万家隆 付德刚 高晴 申卫星 张义坤 李传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9期100-105,共6页
为研究泰山景区不同林分的康养效果,以泰山景区刺槐林、油松林和以桃和板栗为主的经济林3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对林内TSP、PM10、PM2.5和PM14种颗粒物浓度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林型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在8:00—18:00... 为研究泰山景区不同林分的康养效果,以泰山景区刺槐林、油松林和以桃和板栗为主的经济林3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对林内TSP、PM10、PM2.5和PM14种颗粒物浓度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林型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在8:00—18:00内4种粒径的颗粒物浓度日变化整体趋势基本相同,变化曲线均呈现上午高下午低的“V型”趋势,且低谷值出现于14:00左右,其中粗颗粒浓度的低谷时间早于细颗粒物浓度;(2)8:00—18:00各林型颗粒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林型不同粒径颗粒物削减率为油松林>刺槐林>经济林;(3)颗粒物所占比例与该林分的颗粒物浓度之间相关性不大,不同林分之间的颗粒物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4)颗粒物浓度变化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颗粒物浓度与温度、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在泰山景区森林的建设管理规划中,可适当增加油松等常绿针叶树种比例,以充分利用其较好的颗粒物阻隔能力,这对行人游憩环境的改善、康养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林型 空气颗粒物 小气候 日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儋州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莉 张刘东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5期2271-2273,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西部儋州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染和基因型的分布,以及不同年龄段妇女人群HPV感染状况,为防治HP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V基因芯片技术(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海南西部儋州地区1602名妇女进行23种HPV基因型... 目的了解海南西部儋州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染和基因型的分布,以及不同年龄段妇女人群HPV感染状况,为防治HP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V基因芯片技术(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海南西部儋州地区1602名妇女进行23种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并对各亚型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HPV阳性检出360例,阳性率为22.47%;各亚型检出总和为461次,其中高危型感染占79.39%,以HPV基因型16、52、58型为主;低危型占20.61%,以肿V基因型43、6型多见;②单一感染为282例,占78.33%;多重感染78例,占21.67%;③≤2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7/11,占63.64%);④多重感染以21-30岁最多。结论HPV基因分型可同时进行多种亚型的检测,有利于对宫颈癌的早期预警和早期治疗,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基因型 HPV基因分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