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ZrO_2无机复合膜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克铮 邱春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4,共4页
以硅酸乙酯和氧氯化锆为先驱体,用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于室温下在Al2O3基体上制备了ZrO2/SiO2无机复合膜.重点考察了涂膜温度、ZrOCl2摩尔百分含量、溶胶浓度及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温度下涂膜可以提高膜... 以硅酸乙酯和氧氯化锆为先驱体,用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于室温下在Al2O3基体上制备了ZrO2/SiO2无机复合膜.重点考察了涂膜温度、ZrOCl2摩尔百分含量、溶胶浓度及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温度下涂膜可以提高膜的性能;ZrOCl2的存在对渗透比的影响不大,但能够提高溶胶的交联度,从而提高制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渗透通量的提高;采用浓溶胶和稀溶胶结合的方式涂膜不但可以提高制膜效率,还可以提高膜的性能.添加剂TEABr能够均化膜孔径,提高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ZrO2/SiO2 渗透比 渗透通量 无机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Ⅱ)——低粘度流体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克铮 陈世醒 张强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EI 1998年第3期36-38,共3页
以新型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同普通的垂直折流板换热器,在水系统下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近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对水这样的低粘度流体,相同流量下单位压降的壳程对... 以新型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同普通的垂直折流板换热器,在水系统下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近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对水这样的低粘度流体,相同流量下单位压降的壳程对流传热系数,螺旋折流板约为普通折流板的2.4倍,显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是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新型换热设备,其优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优良的传热性能,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 换热器 低粘流体 石油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少学时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克铮 王晓宁 白英芝 《化工高等教育》 2015年第6期50-53,共4页
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和内容应该科学设置,以适用于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学时。本文针对普通高校少学时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以减少单元数量为主、以内容精简为辅的策略,以保持单元体系框架的完整性,并介绍了与新教学体系匹配的新编少学... 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和内容应该科学设置,以适用于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学时。本文针对普通高校少学时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以减少单元数量为主、以内容精简为辅的策略,以保持单元体系框架的完整性,并介绍了与新教学体系匹配的新编少学时《化工原理》教材的指导思想与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少学时 课程体系 教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二厂北蒸馏原油换热网络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克铮 张强 王秀竹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43-45,共3页
利用夹点技术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北蒸馏车间原油换热网络进行了节能分析及优化设计。该方法的特点是首先确立能量目标,为了满足这一能量 目标建立了夹点匹配的可 行性规则,然后结合一些经验规则进行综合分析及匹配,最后得到投资... 利用夹点技术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北蒸馏车间原油换热网络进行了节能分析及优化设计。该方法的特点是首先确立能量目标,为了满足这一能量 目标建立了夹点匹配的可 行性规则,然后结合一些经验规则进行综合分析及匹配,最后得到投资和能耗操作费用较优的换热网络。新的换热网络同原有的换热网络相比,一个主要优点是省去了原换热网络中 需要加热炉提供的部分热 量, 从而节省大量燃料油。不仅节省了98 .36 ×105 k J/h 的加热负荷,还节省了相同数量的冷却负荷。避免了公用工程的双重浪费。换热器的数目由16 个减少为12 个。冷却器数目由9 个减少为3 个。剩余的热物流一部分作为网络中加热器的热负荷,其余部分全部用来发生低压蒸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点技术 换热网络 蒸馏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分段装填多孔质膜反应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克铮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1-34,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双重圆管膜反应器结构,其中内管采用Vycor玻璃膜。为了增加膜面积,同时减轻扩散阻力,改善氢的透过性,催化剂不是充满环隙而是在膜的两端反应器的环隙中分段填充。以异丙醇脱氢生成丙酮为反应体系,在低温范围(150~200℃)对... 提出一种新型双重圆管膜反应器结构,其中内管采用Vycor玻璃膜。为了增加膜面积,同时减轻扩散阻力,改善氢的透过性,催化剂不是充满环隙而是在膜的两端反应器的环隙中分段填充。以异丙醇脱氢生成丙酮为反应体系,在低温范围(150~200℃)对这种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转化率不仅较之环隙内充满催化剂的传统膜反应器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还大幅度突破了平衡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反应器 多孔质玻璃膜 异丙醇 脱氢 催化剂 分段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挟点技术对换热器网络进行最优综合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克铮 姚平经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17-23,共7页
本文在抉点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快速、灵活的换熟器网络综合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在满足最大能量回收的基础上,通过断开某些热负荷回路来减少换热设备数,使网络达到或接近最优。
关键词 挟点 换热网络 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扰流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克铮 张强 陈世醒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2,26,共3页
为了降低扰流子的阻力 ,提高其综合性能 ,将扰流子分成几段用钢丝联结构成一种新型的分段扰流子。以水为实验介质 ,在雷诺数小于 40 0 0的范围对不同长度的整段扰流子和分段扰流子的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不论... 为了降低扰流子的阻力 ,提高其综合性能 ,将扰流子分成几段用钢丝联结构成一种新型的分段扰流子。以水为实验介质 ,在雷诺数小于 40 0 0的范围对不同长度的整段扰流子和分段扰流子的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不论整段还是分段扰流子 ,随着扰流子长度的增加 ,其阻力和传热系数均增加 ;在相同长度下 ,不论整段还是分段扰流子 ,随着流量的增加 ,其阻力和传热系数均增加 ;在实验范围 ,当扰流子长度相同时 ,分段扰流子和整段扰流子相比 ,其传热系数K的降幅在 1 .7%~ 3 .7%之间 ,而阻力的降幅在 1 2 %~ 2 9%之间 ,显然分段扰流子阻力的降幅远高于传热系数的降幅 ,说明分段扰流子优于整段扰流子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 扰流子 热管 传热 化工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流子折流杆换热器的开发研究(Ⅰ)——油- 水系统中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克铮 陈世醒 张强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8-29,33,共3页
在壳程为低粘度流体水,管程为高粘度油品的操作情 况下对扰流子折流杆换热 器和折流杆换热器进行了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关联。对不同长度的扰流子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准数关... 在壳程为低粘度流体水,管程为高粘度油品的操作情 况下对扰流子折流杆换热 器和折流杆换热器进行了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关联。对不同长度的扰流子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准数关联得出最佳扰流子长度下管程对流传热系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雷诺数为102 ~103( 通常高粘度流体在管内的流动状态为层流) ,随着雷诺数的增加,管程加入扰流子后在大部分区域阻力增加的百分率几乎维持恒定值,而管程对流传热系数和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增加的幅度却明显提高。说明当管程为高粘度流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流子 折流杆换热器 高粘流体 油水系统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质膜反应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克铮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9,共4页
为了使反应和分离更好地耦合,采用了催化剂分段填充的方法,将反应和分离由连续进行的过程改为分级进行,构造了一种离散型多孔质膜反应器结构(NPMR).以异丙醇脱氢生成丙酮为反应体系,在150~250℃的温度范围对这种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 为了使反应和分离更好地耦合,采用了催化剂分段填充的方法,将反应和分离由连续进行的过程改为分级进行,构造了一种离散型多孔质膜反应器结构(NPMR).以异丙醇脱氢生成丙酮为反应体系,在150~250℃的温度范围对这种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转化率比环隙内充满催化剂的传统多孔质膜反应器(CPMR)有了很大提高.在250℃、10 g催化剂、进料速率为2.4 mmol/min的实验条件下,产物中丙酮的摩尔分数可由78%提高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膜反应器 多孔质 反应器结构 反应转化率 催化剂 反应体系 温度范围 实验条件 摩尔分数 异丙醇 离散型 min 分离 丙酮 脱氢 环隙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并流吸收塔的传质单元数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克铮 《化学工程师》 CAS 2011年第7期21-22,67,共3页
根据传质单元数的定义,对低浓度体系并流吸收塔传质单元数的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对公式的结构特点和使用窍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要操作关系和相平衡关系都是线性的,不论是吸收还是解吸,并流操作传质单元数的对... 根据传质单元数的定义,对低浓度体系并流吸收塔传质单元数的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对公式的结构特点和使用窍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要操作关系和相平衡关系都是线性的,不论是吸收还是解吸,并流操作传质单元数的对数平均推动力算法在结构上与逆流操作是一样的。该结构简单、易记,便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流 吸收 推动力法 传质单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分枝与换热网络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克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在夹点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快速、灵活的换热网络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依据热力学、传热学原理,结合具体工程因素对物流进行预先分枝,然后进行匹配,形成网络。通过一些实例,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换热网络 合成 夹点 技术 传热 化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填料吸收塔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克铮 《化学工程师》 CAS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对吸收塔传质单元数的两种计算方法——解析法和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对数平均推动力法结构简单易记、使用方便的独特优点,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使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传质单元数的注意事项及使用窍门。
关键词 吸收 传质单元数 解析法 推动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石化二催分馏塔冷换设备技术改造
13
作者 张克铮 张强 +1 位作者 陈世醒 宋子臣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锦州石化公司二套催化分馏塔顶冷凝器一直承担生活小区的采暖供热,近年来由于生活区的不断扩建,采暖面积不断增加,使得热负荷不足的矛盾日趋严重。另外,该换热流程中的壳程油气管线压降偏大使下游气压机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制约了... 锦州石化公司二套催化分馏塔顶冷凝器一直承担生活小区的采暖供热,近年来由于生活区的不断扩建,采暖面积不断增加,使得热负荷不足的矛盾日趋严重。另外,该换热流程中的壳程油气管线压降偏大使下游气压机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制约了生产的发展,为此,在1995年4月将原4台直径1.2m的普通换热器全部更换成由抚顺石油学院和抚顺机械厂共同开发的4台直径为1.2m的扰流子折流杆换热器,经过半年多的运行,于1995年11月进行了标定,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不仅满足了生活小区的供暖,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油气管线的压力降,使下游气压机从超负荷状态松驰下来,从而解决了该厂的实际难题,取得经济效益约1.0×106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流子 折流杆 换热器 分馏塔 冷换设备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流子折流杆换热器的开发研究(Ⅱ)——低粘度流体中试研究
14
作者 张克铮 陈世醒 +1 位作者 张强 李明勇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8-20,共3页
在低粘度流体下对扰流子折流杆换热器和折流杆换热器进行了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实验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热水走壳程,冷水走管程。实验时壳程流体流动状态基本恒定,而管程流体发生变化。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关联,得到了... 在低粘度流体下对扰流子折流杆换热器和折流杆换热器进行了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实验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热水走壳程,冷水走管程。实验时壳程流体流动状态基本恒定,而管程流体发生变化。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关联,得到了加入扰流子后管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近似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当雷诺数的范围为104 ~5 ×104 时,管程对流传热系数增加的幅度高于阻力增加的幅度,管程对流传热系数和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分别提高50 % 和10 % 以上。说明对水这样的低粘度流体,在传热湍流区( 即雷诺数大于104 的范围) ,可以采用较大节距的扰流子来强化传热,以取得较佳的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流子 折流杆换热器 低粘流体 换热器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永民 张强 张克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4期13-15,共3页
用空气 -水体系 ,在下降管直径和上升管直径分别为 0 .0 3m和 0 .0 9m ,反应器的总高度为 1.3m的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对气含率和流体循环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 ,总结了液体速度和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 ;根据动量平衡原理和漂流通量... 用空气 -水体系 ,在下降管直径和上升管直径分别为 0 .0 3m和 0 .0 9m ,反应器的总高度为 1.3m的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对气含率和流体循环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 ,总结了液体速度和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 ;根据动量平衡原理和漂流通量模型建立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液体循环速度和气含率间的理论关系式 ,给出了各局部阻力损失系数的计算方法 ,并对这些阻力损失系数和分布参数进行了计算 ,实验结果表明 ,气速小于 0 .0 6 5m·s-1时 ,气含率与下降管液体速度随气速的增加明显增加 ,在实验气速范围内 ,总阻力损失系数与气速无关 ,其值为3.75。模型计算表明 ,循环液速和气含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 3.6 %和 0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升式 循环液速 气含率 阻力损失系统 流体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溶胶稳定性的正交试验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兴利 邱国民 张克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二氧化硅溶胶是二氧化硅微粒分散于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胶体溶液。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二氧化硅溶胶,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溶剂乙醇(EtOH)与正硅酸乙酯的摩... 二氧化硅溶胶是二氧化硅微粒分散于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胶体溶液。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二氧化硅溶胶,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溶剂乙醇(EtOH)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pH、添加剂(DMF)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和温度对二氧化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利用这些因素来实现对二氧化硅溶胶稳定性的控制。结果表明,乙醇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最大,随着乙醇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的增加,溶胶的稳定性增加。其次是添加剂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加入添加剂DMF,能使溶胶的凝胶时间延长。其他因素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温度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最小,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胶的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 正硅酸乙酯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Ⅰ)——高粘度流体下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陈世醒 张克铮 张强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EI 1998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高粘度流体下对新型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普通的垂直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近似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对高粘度油品,相同流量下单位压降的壳程对流... 在高粘度流体下对新型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普通的垂直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近似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对高粘度油品,相同流量下单位压降的壳程对流传热系数,螺旋折流板约为普通折流板的1.5倍,显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不仅适用于低粘度流体,也可用于高粘度流体,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 换热器 高粘度流体 石油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膜开裂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庆祥 齐笑梅 +1 位作者 杨璐 张克铮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2097-2100,共4页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无机膜的一种重要工艺,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并参考相关文献,从溶胶性质、浸渍过程、干燥过程和焙烧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主要从溶胶粘度、膜厚度、膜层间收缩速率和膜层间拉应力等方向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防止无机...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无机膜的一种重要工艺,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并参考相关文献,从溶胶性质、浸渍过程、干燥过程和焙烧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主要从溶胶粘度、膜厚度、膜层间收缩速率和膜层间拉应力等方向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防止无机膜制备过程中膜开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膜开裂 膜厚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溶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邱春阳 张克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二氧化硅溶胶是二氧化硅微粒分散于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胶体溶液,在陶瓷、纺织、造纸、涂料、水处理、半导体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初步研究了...  二氧化硅溶胶是二氧化硅微粒分散于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胶体溶液,在陶瓷、纺织、造纸、涂料、水处理、半导体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初步研究了溶剂、pH值以及添加剂对二氧化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来实现对二氧化硅溶胶稳定性的控制。结果表明,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溶胶的稳定性增加;无添加剂时,随着pH值的升高,溶胶的稳定性也随之增加;在添加剂存在下,随着pH值增加,溶胶的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加入添加剂DMF,能使溶胶的凝胶时间延长;n(TEABr)/n(TEOS)大于0.05时,TEABr能使溶胶的凝胶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溶胶 稳定性 PH值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贯穿化工原理教学全过程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继志 穆文俊 +2 位作者 陈世醒 郭大光 张克铮 《化工高等教育》 1997年第3期31-33,73,共4页
化工原理课是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将基础化学课程讲授的化学原理如何进行工业实现和应用的理论延伸,也是后续专业课讲授的工业过程理论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我校毕业生主要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特点,将工程意识和能力... 化工原理课是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将基础化学课程讲授的化学原理如何进行工业实现和应用的理论延伸,也是后续专业课讲授的工业过程理论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我校毕业生主要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特点,将工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化工原理教学全过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化工原理教学水平上了几个台阶:先后被评为院优秀课、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优秀课,并在95年国家教委委托“全国高校化工原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评估中,取得“国家级优秀课程”的称号,评估专家组对我院化工原理教学中“工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给予了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教学 工程意识 工程能力 培养学生 板效率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教学指导委员会 重点和难点问题 新型塔板 开放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