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铝灰特性及其解毒利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林坤 张元波 +2 位作者 苏子键 徐佳美 姜涛 《工程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9,共12页
二次铝灰是铝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典型危险固体废弃物,其中不仅含有AlN、氯盐、氟化物等有害物质,还包含大量有价含铝组分,也是一种利用价值极大的潜在铝资源.本文综述了二次铝灰的来源、性质以及无害化和资源化研究进展.研究结果... 二次铝灰是铝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典型危险固体废弃物,其中不仅含有AlN、氯盐、氟化物等有害物质,还包含大量有价含铝组分,也是一种利用价值极大的潜在铝资源.本文综述了二次铝灰的来源、性质以及无害化和资源化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火法工艺着重于实现二次铝灰的规模利用,处理效率高,常见的产品包括建筑材料、耐火材料、铝酸钙脱硫剂等.但由于盐的大量挥发,火法工艺存在能耗高、设备腐蚀严重、以及对原料成分限制大等问题.湿法工艺则侧重于实现二次铝灰的无害化,是一种环境友好、对原料包容性更大的解毒方式,但酸碱浸出过程废液排放量较大,水浸过程AlN脱除不完全.二次铝灰的高效解毒和规模化高值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危险固体废弃物大量堆存带来的潜在环境风险,同时可以实现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生态环境和铝工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建议根据二次铝灰盐含量对其进行资源整合,分类处理.同时加强二次铝灰在耐火材料、铝酸钙脱硫剂等高附加值领域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 无害化 资源化 火法焙烧 湿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储协同的改进型低压穿越控制策略
2
作者 戴志辉 王文卓 +1 位作者 张元波 柳梅元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49,共9页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低压穿越过程中传统控制策略引起的逆变器直流电压泵升,以及储能装置参与协调过程中存在的调节被动和响应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储协同的改进型低压穿越控制策略。首先,揭示不平衡功率在逆变器直流侧堆积是电压泵升...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低压穿越过程中传统控制策略引起的逆变器直流电压泵升,以及储能装置参与协调过程中存在的调节被动和响应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储协同的改进型低压穿越控制策略。首先,揭示不平衡功率在逆变器直流侧堆积是电压泵升的关键原因;其次,以并网点电压支撑与不平衡功率抑制为双重目标,构建逆变器参考电流自适应生成模块,通过优化逆变器低压穿越期间的电流指令抑制不平衡功率的产生。在此基础上,设置直接功率控制的超级电容储能,使其依据光伏与逆变器输出的实时功率差值主动协同消纳超出抑制能力的不平衡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低压穿越控制策略在保证并网点电压支撑的前提下,通过分级调控获得更快的响应和调节速度,有效解决了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升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穿越 光储协同 不平衡功率 直流侧电压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多糖面条加工工艺研究
3
作者 李扬 权春梅 +2 位作者 张元波 夏成凯 李梦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31-34,38,共5页
玉竹多糖面条是用玉竹多糖水提液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营养风味面条。以面条的熟断条率和感官品质为指标,考查玉竹多糖提取液用量、食用碱用量、食盐用量3个单因素对面条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过正交试验确定玉竹... 玉竹多糖面条是用玉竹多糖水提液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营养风味面条。以面条的熟断条率和感官品质为指标,考查玉竹多糖提取液用量、食用碱用量、食盐用量3个单因素对面条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过正交试验确定玉竹多糖面条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玉竹多糖面条最佳配方为以面粉质量100 g计,玉竹多糖提取液用量55 mL,食用碱用量1.00 g,食盐用量1.50 g。该工艺条件下制作的玉竹多糖面条品质较好,其感官评分为85.80分,熟断条率为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多糖面条 加工工艺 熟断条率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铁硼二次废料酸浸-萃取法制备FeCl_(3)·6H_(2)O
4
作者 刘艳红 张灿文 +5 位作者 熊道陵 欧阳少波 张元波 阳金娟 李檬 卢雄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1-840,共10页
为了回收钕铁硼二次废料中大量的铁元素,采用酸浸-萃取法制备FeCl_(3)·6H_(2)O。通过单因素实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优化酸浸条件,Fe^(3+)的浸出率超过91%。本文系统研究了LIU萃取剂对盐酸湿法浸矿中Fe^(3+)的选择性萃取性能。... 为了回收钕铁硼二次废料中大量的铁元素,采用酸浸-萃取法制备FeCl_(3)·6H_(2)O。通过单因素实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优化酸浸条件,Fe^(3+)的浸出率超过91%。本文系统研究了LIU萃取剂对盐酸湿法浸矿中Fe^(3+)的选择性萃取性能。具体表现在三级错流萃取后,Fe^(3+)的萃取率达98.78%,而其他杂质离子基本不被萃取,保留在萃余液中。蒸馏水用于反萃取,二级错流反萃取后,Fe^(3+)反萃取率达99.88%。用ICP-OES、XRD和SEM等对制备的FeCl_(3)·6H_(2)O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纯度高达99.8%,净利润超1200元/吨。与其他回收工艺相比,本技术形成闭路循环,回收成本低且耗时短,为二次废料的处理提供一个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废料 氯化铁 热力学分析 缩核模型 酸浸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叶抗氧化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元波 张敏 +2 位作者 程启斌 马丽莎 张立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9-634,共6页
建立连翘叶抗氧化谱效相关质量评价指标,探索连翘叶抗氧化主要活性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18个不同产地连翘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分别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清除法和Folin-Ciocalteu法测定了连翘叶的抗氧化活性... 建立连翘叶抗氧化谱效相关质量评价指标,探索连翘叶抗氧化主要活性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18个不同产地连翘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分别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清除法和Folin-Ciocalteu法测定了连翘叶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通过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连翘叶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双变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了连翘叶抗氧化的谱效关系,结果显示连翘叶中主要有3个化学成分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本研究结果为连翘叶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叶 指纹图谱 抗氧化 谱效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锡锌铁矿的矿物学特性及其综合利用新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元波 陈丽勇 +2 位作者 李光辉 姜涛 黄柱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01-1508,共8页
研究含锡锌复杂铁精矿的矿物学特性,并开发含锡锌铁精矿球团预氧化-弱还原焙烧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铁精矿中的主要载铁矿物为磁铁矿,主要含锡矿物为锡石,主要含锌矿物包括闪锌矿和铁闪锌矿,其中闪锌矿占绝大部分;以单体锡石形式存在... 研究含锡锌复杂铁精矿的矿物学特性,并开发含锡锌铁精矿球团预氧化-弱还原焙烧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铁精矿中的主要载铁矿物为磁铁矿,主要含锡矿物为锡石,主要含锌矿物包括闪锌矿和铁闪锌矿,其中闪锌矿占绝大部分;以单体锡石形式存在的锡占54.78%,而磁铁矿颗粒中的锡占41.31%;磁铁矿中的锡绝大部分为锡石的微细粒包体;88.95%的锌存在于硫化矿中,闪锌矿多以单体粒状或以不规则状与磁铁矿及其他矿物构成连生体;在w(C)/w(Fe)为0.2,焙烧温度为1 075℃,时间为50 min时,球团矿抗压强度为2 380 N/个,Sn和Zn的挥发率分别为71.86%和56.28%,残余Sn和Zn含量均小于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A黏结剂在钒钛磁铁矿氧化球团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元波 周友连 +3 位作者 姜涛 韩桂洪 李光辉 许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59-2466,共8页
应用已发明的MHA黏结剂替代膨润土制备钒钛磁铁矿氧化球团,获得质量优良的高炉冶炼原料。研究表明:当MHA用量为0.25%,在预热温度950℃,预热时间10 min,焙烧温度1 250℃,焙烧时间10 min的条件下,获得的预热球团抗压强度为522 N/个,焙烧... 应用已发明的MHA黏结剂替代膨润土制备钒钛磁铁矿氧化球团,获得质量优良的高炉冶炼原料。研究表明:当MHA用量为0.25%,在预热温度950℃,预热时间10 min,焙烧温度1 250℃,焙烧时间10 min的条件下,获得的预热球团抗压强度为522 N/个,焙烧球团抗压强度为3 702 N/个。与2.0%膨润土球团矿比较,MHA成品球团的抗压强度略低,而TFe品位明显提高1.11%。2种黏结剂球团矿的还原性能指标接近。MHA球团黏结剂在氧化球团矿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氧化球团 MHA黏结剂 膨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氧化锰矿硫磺还原焙烧技术条件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元波 游志雄 +4 位作者 段道显 李珍珍 罗伟 李光辉 姜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2,76,共4页
采用硫磺为还原剂,对氧化锰矿的还原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考查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硫/锰摩尔比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封闭体系中,当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为10 min、S/Mn摩尔比为0.5时,还原焙烧产物采用稀硫酸浸... 采用硫磺为还原剂,对氧化锰矿的还原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考查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硫/锰摩尔比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封闭体系中,当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为10 min、S/Mn摩尔比为0.5时,还原焙烧产物采用稀硫酸浸出,锰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该研究可为低品位氧化锰矿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锰矿 还原焙烧 硫磺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造块法在难处理含铁资源中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元波 杜明辉 +2 位作者 李光辉 姜涛 范晓慧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4,共6页
铁矿粉复合造块法是中南大学开发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烧结法和球团法的铁矿造块新方法。该法是通过将细粒含铁原料按现有造球工艺制备成酸性球团料,将剩余铁矿粉、熔剂、燃料按传统烧结制粒工艺制成高碱度基体料,然后再将这两种料混合后布... 铁矿粉复合造块法是中南大学开发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烧结法和球团法的铁矿造块新方法。该法是通过将细粒含铁原料按现有造球工艺制备成酸性球团料,将剩余铁矿粉、熔剂、燃料按传统烧结制粒工艺制成高碱度基体料,然后再将这两种料混合后布于烧结机上联合焙烧,获得由酸性球团料嵌入高碱度基体料的人造复合块矿。复合造块法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细粒磁铁精矿、赤铁精矿、含氟铁矿的高效造块。于2008年起在包钢实现工业化应用,并成功制备出了中低碱度的复合炼铁炉料。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复合造块法在难处理钒钛磁铁矿、镜铁矿、含铁粉尘、高硅铁精矿和高镁铁精矿中的应用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造块法 钒钛磁铁矿 镜铁矿 含铁粉尘 高硅铁矿 高镁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加钠盐添加剂的高铁锰矿煤基直接还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元波 赵熠 +1 位作者 游志雄 李光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89,共5页
采用煤基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对某高铁锰矿进行铁-锰分离的试验研究。不配加添加剂时磁性产物铁品位为59.42%,锰品位为20.73%;非磁性产物锰品位为48.88%,铁品位为5.91%。为强化铁-锰分离,选择Na2CO3、Na2SO4和Na2S2O3作为添加剂进行还原试... 采用煤基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对某高铁锰矿进行铁-锰分离的试验研究。不配加添加剂时磁性产物铁品位为59.42%,锰品位为20.73%;非磁性产物锰品位为48.88%,铁品位为5.91%。为强化铁-锰分离,选择Na2CO3、Na2SO4和Na2S2O3作为添加剂进行还原试验,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在还原过程中都能促进铁-锰分离,且Na2S2O3效果最优。在Na2S2O3用量为5%时,磁性产物的铁品位提高至85.38%,锰品位降低至9.08%;非磁性产物的锰品位提高至54.72%,铁品位降低至2.59%。研究了加入添加剂前后焙烧矿的微观结构和物相转变,结果表明Na2S2O3有利于Mn S和Mn2Si O4的形成并促进了铁晶粒的聚集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锰矿 煤基直接还原 铁锰分离 钠盐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纳斯赤铁精矿配加澳洲精矿制备碱性球团试验研究
11
作者 陈方 吴南勇 +1 位作者 苏子键 张元波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为了实现钢铁企业的绿色发展,必须要减少烧结矿的使用,提高球团矿的入炉比例,但是酸性球团的冶金性能较差且会导致高炉渣碱度降低,而碱性球团可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磁选后的澳洲精矿和米纳斯赤铁精矿添加石灰石生产碱性球团,并对其原料... 为了实现钢铁企业的绿色发展,必须要减少烧结矿的使用,提高球团矿的入炉比例,但是酸性球团的冶金性能较差且会导致高炉渣碱度降低,而碱性球团可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磁选后的澳洲精矿和米纳斯赤铁精矿添加石灰石生产碱性球团,并对其原料性能、造球试验以及预热焙烧制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压辊磨一次后的米纳斯赤铁精矿即可满足造球要求,碱性球团生产米纳斯赤铁精矿的适宜配比为40%,适宜的预热温度为900~950℃,焙烧温度为1230℃时,焙烧球强度大于2800 N满足生产要求,而且碱性球团的抗压强度和冶金性能都要优于酸性球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精矿 米纳斯赤铁精矿 石灰石 碱性球团 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矿型含锡尾矿活化焙烧-磁选分离锡铁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元波 陈迎明 +2 位作者 苏子键 韩本来 王娟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68,共4页
采用活化焙烧-磁选工艺对某磁铁矿型含锡尾矿进行了锡铁分离研究。考查了添加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气氛和焙烧时间对锡铁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锡主要以微细粒锡石和类质同像锡存在,且与磁铁矿和脉石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在焙烧温... 采用活化焙烧-磁选工艺对某磁铁矿型含锡尾矿进行了锡铁分离研究。考查了添加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气氛和焙烧时间对锡铁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锡主要以微细粒锡石和类质同像锡存在,且与磁铁矿和脉石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在焙烧温度825℃、焙烧时间80 min、CaO加入量10%、CO/(CO+CO_2)体积分数5%时,可获得磁选精矿铁品位、铁回收率、锡品位分别为63.50%、89.81%和0.107%。添加剂CaO不仅有助于微细粒锡石与磁铁矿的分离,对磁铁矿中类质同像锡与磁铁矿的分离同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含锡尾矿 活化焙烧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钠盐焙烧-水浸制备锡酸钠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元波 杨光 +3 位作者 苏子键 刘兵兵 陈宁 庞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3,共4页
针对目前锡酸钠制备工艺普遍存在的流程长、成本高、对设备材质要求严格等问题,以化学纯二氧化锡和碳酸钠为对象,开展了二氧化锡与碳酸钠直接焙烧制备锡酸钠的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CO/CO2气氛中,二氧化锡与碳酸钠焙烧反应生成锡... 针对目前锡酸钠制备工艺普遍存在的流程长、成本高、对设备材质要求严格等问题,以化学纯二氧化锡和碳酸钠为对象,开展了二氧化锡与碳酸钠直接焙烧制备锡酸钠的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CO/CO2气氛中,二氧化锡与碳酸钠焙烧反应生成锡酸钠是完全可行的。当CO/CO2体系中CO体积浓度为15%,碳酸钠与二氧化锡(Na2CO3/SnO2)摩尔比为1.5,焙烧温度为875℃,焙烧时间为15 min时,锡浸出率达85.64%。XRD分析证实,以锡石精矿(SnO2的含量为76.42%)为原料,采用上述工艺获得了满足工业一级标准的锡酸钠产品(Na2SnO3·3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酸钠 二氧化锡 碳酸钠 钠盐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对氧化球团回转窑结圈的影响机制
14
作者 陈方 吴南勇 +1 位作者 苏子键 张元波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50-54,共5页
回转窑结圈是制约回转窑生产氧化球团的主要因素,窑内结圈会影响温度场的分布并减小回转窑内径,导致成品矿强度及性能恶化,增加生产能耗。改善结圈问题有助于降低回转窑生产球团能耗,提高球团矿质量,推动铁前造块工艺节能减排。本文重... 回转窑结圈是制约回转窑生产氧化球团的主要因素,窑内结圈会影响温度场的分布并减小回转窑内径,导致成品矿强度及性能恶化,增加生产能耗。改善结圈问题有助于降低回转窑生产球团能耗,提高球团矿质量,推动铁前造块工艺节能减排。本文重点分析了碱金属(K/Na)对回转窑结圈的影响机制,即K_(2)O、Na_(2)O是以形成低熔点物相实现在微区液相富集,并随含量增加显著降低低熔点物质开始熔化温度和增加液相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结圈物 低熔点物质 碱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改性膨润土在铁矿球团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元波 欧阳学臻 +2 位作者 路漫漫 苏子键 刘兵兵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2,共6页
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以腐植酸和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半干法制备了腐植酸改性膨润土复合粘结剂。本文通过造球试验、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该复合粘结剂在铁矿球团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复合粘结剂提高生球强度的内在原因... 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以腐植酸和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半干法制备了腐植酸改性膨润土复合粘结剂。本文通过造球试验、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该复合粘结剂在铁矿球团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复合粘结剂提高生球强度的内在原因。造球试验表明,相对于单一使用膨润土或腐植酸,使用腐植酸改性膨润土可以显著提高生球强度,在复合粘结剂用量0.5%的条件下,生球落下强度达到3.5次/(0.5 m)。红外分析表明,腐植酸通过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吸附在膨润土表面,粘结剂中的有机组分使铁矿表面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增强,并且改善了粘结剂在铁矿颗粒间的分散性,有利于生球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膨润土 复合粘结剂 铁矿球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度对高硅镁质球团矿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元波 陈茜钧 +3 位作者 苏子键 陈方 吴南勇 刘硕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3,53,共6页
针对w(MgO)过高对高硅球团矿的抗压强度不利,以及碱度对高硅镁质球团性能的影响情况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对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进行研究,分析碱度(CaO/SiO2)对高硅镁质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还原膨胀性和还原性的影响... 针对w(MgO)过高对高硅球团矿的抗压强度不利,以及碱度对高硅镁质球团性能的影响情况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对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进行研究,分析碱度(CaO/SiO2)对高硅镁质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还原膨胀性和还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高硅镁质球团的碱度,不仅能有效地改善镁质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而且可以进一步改善球团矿的冶金性能指标。当球团中w(MgO)为2.5%,碱度提高至1.2时,球团矿抗压强度为3 487 N/P,还原膨胀指数仅为0.72%,还原度为8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度 熔剂性球团 高硅铁精矿 液相 还原膨胀 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元波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1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究和讨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它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目的探究和讨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它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分别设置为CT诊断结果以及X线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从该研究结果可得,CT诊断患者中检测出关节面压缩坍塌患者数为54例,检测出关节面分离患者数为62例,检测出关节面骨块在3块以上患者数为49例,检测出骨折伴有下尺桡半脱位患者数为57例,检测出桡骨缩短患者数为68例,检测出尺偏角改变患者数为70例,CT诊断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X线诊断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骨折患者应用CT诊断法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疾病的诊断率,并且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详细的临床资料,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微创 肝部分切除 肝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1.5 MRI检查在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元波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7期58-59,共2页
目的对比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1.5 MRI检查在诊断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强直性骶髂关节炎患者57例,患者就诊后2周内均进行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与1.5 MRI检查,评价二者对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1)CT... 目的对比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1.5 MRI检查在诊断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强直性骶髂关节炎患者57例,患者就诊后2周内均进行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与1.5 MRI检查,评价二者对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1)CT特点为关节腔狭窄,关节面粗糙,伴有骨质增生或硬化;MRI除具CT影像改变外,同时能显示骨髓腔、韧带水肿,脂肪沉积等异常信号。(2)MRI的诊断准确率(98.25%)较CT(80.70%)显著升高(P<0.05)。(3)MRI的Ⅰ级病变检出率(35.09%)显著高于CT(17.54%),0级病变检出率(0.00%)显著低于CT(15.79%)(P<0.05),但Ⅱ、Ⅲ、Ⅳ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Ⅱ、Ⅲ、Ⅳ级检出率分别为35.09%、21.05%、8.77%,CT分别为36.84%、19.30%、10.53%。(4)在骶髂关节及其附属结构检出率方面,MRI的检查率(77.19%、84.21%、80.70%)显著高于CT(52.63%、64.91%、59.65%)(P<0.05);在骨质异常检出率方面,CT的检出率(85.96%、73.68%)显著高于MRI(70.18%、54.39%)(P<0.05)。结论在强直性骶髂关节炎诊断中,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1.5 MRI检查均有一定价值,但因MRI诊断准确率高,图像更加清晰,因而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 螺旋CT MRI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氧化锰粉矿烧结成矿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元波 曹楚天 +3 位作者 苏子键 黄俊杰 叶京 王嘉 《矿冶》 CAS 2021年第3期116-122,共7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锰矿需求量的增加,国际锰块矿价格不断攀升,而低品位锰粉矿价格相对低廉,采用烧结法将锰矿粉制备成烧结矿,为硅锰合金冶炼提供合格原料,对我国锰合金生产意义重大。国内硅锰合金生产的锰矿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但进口锰矿... 近年来,随着国内锰矿需求量的增加,国际锰块矿价格不断攀升,而低品位锰粉矿价格相对低廉,采用烧结法将锰矿粉制备成烧结矿,为硅锰合金冶炼提供合格原料,对我国锰合金生产意义重大。国内硅锰合金生产的锰矿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但进口锰矿中Al_(2)O_(3)含量越来越高。高铝锰矿粉已在国内很多锰矿烧结生产中得到应用,但已有研究很少关注铝对锰矿粉烧结和成矿过程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高铝氧化锰粉矿烧结的工艺特性及成矿机制。结果表明,高铝锰粉矿在自然碱度条件下烧结能得到较好的烧结指标,在混合料水分14.2%左右,焦粉配比8%,烧结矿的成品率和转鼓强度分别为79.90%和59.80%。铝在烧结过程中参与低熔点物质锰铝榴石(Mn_(3)Al_(2)Si_(3)O_(12))的生成,作为液相的前驱物,可促进烧结体系液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锰粉矿 烧结 成矿特性 锰铝榴石 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元碱度优化高硅氧化球团冶金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元波 林坤 +3 位作者 刘硕 苏子键 陈方 吴南勇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2年第2期39-44,共6页
针对高MgO含量不利于高硅氧化球团抗压强度及CaO,MgO对高硅氧化球团冶金性能的交互作用影响不明确等问题,通过调节石灰石和氧化镁粉的添加量,采用三元碱度R_(3)(CaO+MgO/SiO_(2))的概念,控制球团预热温度为900℃,焙烧温度为1300℃,预热... 针对高MgO含量不利于高硅氧化球团抗压强度及CaO,MgO对高硅氧化球团冶金性能的交互作用影响不明确等问题,通过调节石灰石和氧化镁粉的添加量,采用三元碱度R_(3)(CaO+MgO/SiO_(2))的概念,控制球团预热温度为900℃,焙烧温度为1300℃,预热、焙烧时间均为10 min,研究不同CaO和MgO含量对高硅氧化球团的抗压强度、还原度和还原膨胀性能的交互作用影响。结果表明:CaO和MgO交互作用能有效提高氧化球团的抗压强度,同时显著优化氧化球团的还原度和还原膨胀性能。当氧化球团三元碱度R_(3)为1.47(对应二元碱度R_(3)为1.2,MgO含量为1.5%)时,其抗压强度为3561 N/P,还原度为83.23%,还原膨胀率为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氧化球团 三元碱度 MGO CAO 还原度 还原膨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