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保占 孟智勇 +6 位作者 马浩波 马永建 谢德平 王伟超 朱均田 曹晓涛 李伟观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优化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定色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9℃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40℃)烤后烟叶...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优化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定色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9℃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40℃)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每千克烤后烟叶均价提高0.18~0.42元,耗煤量减少0.01~0.07kg;油分、身份、结构、色度等外观质量改善,嗅香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4.79%和11.99%,总氮、蛋白质、烟碱、淀粉含量减少,糖碱比(多在7.00~10.44)、氮碱比(多在0.60~0.98)更趋于协调;单料烟评吸质量高半个到一个档次,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指标较优。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处理提高了中、上部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含量,以及中部烟叶的棕色化产物含量;下部烟叶以较低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8℃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39℃)烤后两糖含量相对较低,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含量得到提高。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采用较低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香气物质含量高;中上部烟叶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档次高,香气物质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烘烤 定色湿球温度 烤烟 烟叶品质 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结合下排湿烤房烟叶烘烤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保占 任红伟 +2 位作者 谢德平 李向阳 孟智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烟叶烘烤 烤房 排湿 试验初报 冷热 三段式烘烤工艺 湿热稳定性 烟叶生产 工艺条件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烤烟间作套种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保占 金文华 +2 位作者 李扬立 王振坤 李文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9,共2页
近年来,烟草生产部门采取种种措施禁止烤烟间作套种,旨在提高烟草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但效果不理想,大有屡禁屡套,越套越多之势。结果有烟粮双收的,有益损相抵的,也有得不偿失的。现就我省目前烤烟间作套种的方式提出意见和看法,分析... 近年来,烟草生产部门采取种种措施禁止烤烟间作套种,旨在提高烟草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但效果不理想,大有屡禁屡套,越套越多之势。结果有烟粮双收的,有益损相抵的,也有得不偿失的。现就我省目前烤烟间作套种的方式提出意见和看法,分析其利弊,供制订烤烟生产措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间作 套种 问题 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烤烟施肥技术规范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保占 金文华 +3 位作者 梁洪敏 李金和 郑劲民 侯文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1-14,共4页
根据河南省的自然条件和烟质特点,提出了豫中、豫西、豫西南和豫东南四大生态区高、中、低不同肥力烟田的氮、磷、钾用量指标和规范化施肥技术措施。
关键词 烤烟 施肥 技术规范 应用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烟叶采收成熟度的技巧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保占 李荣兴 +2 位作者 杨林汉 王金星 丁新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0期34-35,共2页
成熟度是我国现行烤烟分级标准中的第一品质要素,代表着烟叶的质量水平。成熟度好的鲜烟容易烘烤,干烟各化学成分协调,商品等级和经济价值高;反之质次价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烟叶适时采收时期应为烟叶充分成熟后,工艺过熟期前。... 成熟度是我国现行烤烟分级标准中的第一品质要素,代表着烟叶的质量水平。成熟度好的鲜烟容易烘烤,干烟各化学成分协调,商品等级和经济价值高;反之质次价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烟叶适时采收时期应为烟叶充分成熟后,工艺过熟期前。但是生产中,烟农对成熟度把握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采收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效果研究
6
作者 张保占 孟智勇 +5 位作者 李富欣 谢德平 江凯 任红伟 孟石亮 郭合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54,共3页
对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进行密集化和智能化改造,成为同时具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模式的新型烤房。改造后的烤房工艺特性得到改善,装烟最大密度增加1.94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提高;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淀粉含量降低2.09~3.43... 对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进行密集化和智能化改造,成为同时具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模式的新型烤房。改造后的烤房工艺特性得到改善,装烟最大密度增加1.94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提高;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淀粉含量降低2.09~3.43个百分点;评吸质量提高半个档次,均价比对照提高0.74元/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房 气流下降 自然通风 强制通风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甲烷熏蒸烟草苗床的效果试验
7
作者 张保占 朱银峰 +5 位作者 郭芳阳 程玉渊 郭桂莲 丁新洁 王振坤 杨永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2期11-13,共3页
用溴甲烷熏蒸烟草苗床营养土,可有效防除苗床杂草,防治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提高烟苗素质和壮苗率,减轻大田病害;亩产量可增加9.93kg,均价提高0.18元/kg,亩产值增加103.97元。
关键词 溴甲烷 熏蒸 烟草 苗床 壮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甲烷不同用量及熏蒸时间对烟草苗床病虫草害的防效
8
作者 张保占 郭芳阳 +5 位作者 李荣兴 程玉渊 郭桂莲 丁新洁 王振坤 杨永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烟草 苗床 病虫草害 防治 溴甲烷 用量 熏蒸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田套作绿豆应用技术
9
作者 张保占 郭芳阳 +3 位作者 邢优明 王振坤 张雪冉 杨永彬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5期14-15,共2页
烟田套作绿豆应用技术张保占郭芳阳邢优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昌461000)王振坤张雪冉杨永彬(禹州市烟草公司)烟田套作绿豆是在烤烟成熟期沿烟垄两侧点播绿豆,以能充分利用烟叶与小麦之间土地休闲期,增加烟农经... 烟田套作绿豆应用技术张保占郭芳阳邢优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昌461000)王振坤张雪冉杨永彬(禹州市烟草公司)烟田套作绿豆是在烤烟成熟期沿烟垄两侧点播绿豆,以能充分利用烟叶与小麦之间土地休闲期,增加烟农经济收入的种植模式。试验、示范结果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绿豆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成熟度对浓香型烤烟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0
作者 孟智勇 张保占 +6 位作者 马浩波 李彦平 王正平 朱景伟 曹晓涛 张东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3,共5页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下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下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下部烟叶提前5d采收,能提高橘色烟比例,经评吸,香气量足,杂气、刺激性稍小,余味好;常规采收的烤后烟叶糖类物质含量高,含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中部烟叶常规采收,烟叶油分好,色度强,糖类物质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提前7d采收降低10.8%,糖碱比(9.95)、氮碱比(1.02)比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经评吸,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减轻、余味较适。上部烟叶推迟9d成熟采收,烟叶油分足,色度浓,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较高,总氮、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最低(5.46%),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分别降低22.00%、21.33%,糖碱比适宜,还原糖/总糖分别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提高11.69%和14.67%,经评吸,香气量较足,劲头较大。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的采收时间应掌握在提前5d到常规采收之间为宜,即适当早收;中部烟叶的采收时间掌握在常规采收到推迟7d采收为宜;上部烟叶应较常规采收推迟9d充分成熟后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烤烟 浓香型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麦套种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文华 张保占 +2 位作者 郑留付 刘彦珍 张世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烤烟作为用途单一的叶用经济作物,间作套种对其内在品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不予提倡.但是在部分烟粮争地矛盾突出的地区,则是发展烤烟生产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96年起调查分析了烟麦套种的不同模式.调查表明,合理规范的烟... 烤烟作为用途单一的叶用经济作物,间作套种对其内在品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不予提倡.但是在部分烟粮争地矛盾突出的地区,则是发展烤烟生产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96年起调查分析了烟麦套种的不同模式.调查表明,合理规范的烟麦套种对烟叶质量影响不大且综合效益较高,但乱栽滥套则严重影响烟叶质量.因此,在人多地少、水肥条件较好、种烟技术水平较高的地方,实行以烤烟为主,适当套种小麦的种植模式,不失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烟农综合收益,发展烤烟生产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模式 烤烟 小麦 配套技术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烘烤转火时间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和评吸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孟智勇 张保占 +4 位作者 马浩波 李跃峰 李建华 张东峰 李伟观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1-34,共4页
对中烟100烟叶进行了不同转火时间(正常转火、推迟转火6 h、推迟转火12 h)的密集烘烤试验。结果表明,上部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分别以推迟转火6 h、12 h处理为最高,中部叶的两者含量均以推迟转火6 h处理为最高;上部叶的... 对中烟100烟叶进行了不同转火时间(正常转火、推迟转火6 h、推迟转火12 h)的密集烘烤试验。结果表明,上部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分别以推迟转火6 h、12 h处理为最高,中部叶的两者含量均以推迟转火6 h处理为最高;上部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均以推迟转火6 h处理为最高,中部叶的上述4项指标,除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以推迟转火12 h处理为最高外,其余均以正常转火处理为最高。中、上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含量均以推迟转火6 h处理为最高,其余处理条件下以痕量存在。中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含量以推迟转火12 h处理为最高,上部叶则以推迟转火6 h处理为最高。上、中部叶推迟转火6 h和12 h的处理,总体评吸质量均比正常转火处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密集烘烤转火时间 中性致香物质 评吸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烤房烘烤技术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智勇 张保占 +1 位作者 马浩波 张东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6-160,共5页
研究了强制通风条件下密集烘烤过程中烤房内部温度、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强制通风条件下,烤房内部温湿度更加均衡,平面温度在可控范围,烟叶变黄、失水差异不大;层间平均温差≤1.5℃,54℃以前纵面干球温度呈上高下低趋势,纵面湿球温度... 研究了强制通风条件下密集烘烤过程中烤房内部温度、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强制通风条件下,烤房内部温湿度更加均衡,平面温度在可控范围,烟叶变黄、失水差异不大;层间平均温差≤1.5℃,54℃以前纵面干球温度呈上高下低趋势,纵面湿球温度呈中间高上下低趋势。平面湿球温度比较稳定,变化幅度小于干球温度,利于烟叶内部化学物质的转化。纵面相对湿度分布呈上低下高的趋势,无"冷气团"现象。底棚平面相对湿度较为均匀,定色前期相对湿度较高,在79.4%~97%,该湿度在烟叶变黄的适宜湿度范围之内,为烘烤定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定色后期,底棚平面相对湿度25.6%~62%,可以促使叶片及时干燥定色,减少棕色化反应的发生。强制通风的风速远大于自然通风,且一般都在9倍以上,最高可达25倍以上,极大促进烤房内部热气流循环和排湿,提高烤房热能利用率和排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烤房 强制通风 相对温度 相对湿度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代谢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及其对氮素的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相彬 赵凤霞 +7 位作者 孟智勇 马浩波 张保占 张东峰 王省伟 张斌 朱景伟 李彦平 《农学学报》 2013年第8期38-40,56,共4页
综述了烟叶成熟、烘烤过程中碳氮代谢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烤后烟叶品质之间的关系,并对烟叶氮素状况与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作物氮素状况的诊断等进行了简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通过氮素调控... 综述了烟叶成熟、烘烤过程中碳氮代谢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烤后烟叶品质之间的关系,并对烟叶氮素状况与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作物氮素状况的诊断等进行了简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通过氮素调控碳氮代谢进而促进烟叶品质形成所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首先,建立烟叶碳氮代谢和烟叶品质与施氮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其次,实现烟叶氮素丰缺状况的快速准确检测,再次,明确烟叶氮素状况与施氮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叶品质 氮素 碳代谢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烘烤变黄和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孟智勇 张保占 +2 位作者 马浩波 谢德平 王红军 《种业导刊》 2011年第1期17-19,共3页
通过进行密集烘烤试验,研究湿度指标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8℃左右,湿球温度36℃均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均价、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评吸结果香气质较好、劲头较大,评吸质量相对较好。定色阶段,较低湿球温度... 通过进行密集烘烤试验,研究湿度指标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8℃左右,湿球温度36℃均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均价、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评吸结果香气质较好、劲头较大,评吸质量相对较好。定色阶段,较低湿球温度处理与较高湿球处理相比,较低湿球温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经济性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同时还可降低蛋白质、淀粉含量,使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达到适宜范围,同时也以较低湿球处理下评吸质量较高。但较高湿球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密集烘烤 温度 湿度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烘烤变黄阶段升温速度和干湿差对烤烟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孟智勇 马浩波 +3 位作者 王正平 朱景伟 张东峰 张保占 《种业导刊》 2011年第10期15-17,共3页
在密集烘烤过程中安排变黄阶段的四个工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变黄阶段的干湿差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大于升温速度;干湿差2℃较干湿差3℃油分较多,含青度较低;淀粉含量降低0.78~1.31个百分点;评吸浓度和劲头指标较好。
关键词 密集烘烤 升温速度 干湿差 烤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对烟草业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廷贵 张保占 +1 位作者 李桂英 孟智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烟叶 入世 烟草业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烤房热湿循环利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智勇 张东峰 +5 位作者 马浩波 高相彬 王省伟 马京民 张要旭 张保占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8期137-143,共7页
为合理利用密集烘烤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湿,设计密集烤房热湿循环利用系统并进行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节能效果明显,节煤幅度达27.86%~28.78%,烘烤成本降低0.59~0.61元/kg,烤后橘黄烟叶、中上等烟比例提高,均价提高1.6~1.8元/kg... 为合理利用密集烘烤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湿,设计密集烤房热湿循环利用系统并进行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节能效果明显,节煤幅度达27.86%~28.78%,烘烤成本降低0.59~0.61元/kg,烤后橘黄烟叶、中上等烟比例提高,均价提高1.6~1.8元/kg;烤后烟叶油分增加、色度增强、挂灰杂色和含青程度减轻;提高总糖、还原糖含量和钾氯比,降低总氮、氯离子含量,主要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提高香气质量、减轻杂气,明显改善感官评吸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烤房 热湿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 烟叶质量 烘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采收烘烤技术在信阳烟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守晔 李芳芳 +4 位作者 付建邦 张保占 郑权 郭磊 崔光周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通过推广应用以应变采烤为中心,具有信阳特色的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提高了信阳烟区抗灾丰产能力和烟叶烘烤质量。在种植面积与2008年持平的条件下,单产产量、产值和烟叶收购量显著增加,烟农种烟积极性提高,使面积落实出现向优化产区和优... 通过推广应用以应变采烤为中心,具有信阳特色的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提高了信阳烟区抗灾丰产能力和烟叶烘烤质量。在种植面积与2008年持平的条件下,单产产量、产值和烟叶收购量显著增加,烟农种烟积极性提高,使面积落实出现向优化产区和优化农户的方向发展势头。同时所产烟叶外观质量保持和改善信阳烟叶质量特色,促进了信阳烟区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 采收 烘烤 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直接进入市场的思考与实践
20
作者 李桂英 聂家富 张保占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市场经济 示范基地建设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