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及其近缘种质斑茅和割手密不同生长角度根系分布及宿根性分析
1
作者 匡自有 刀静梅 +6 位作者 杨绍林 艾静 王禹童 张仲富 李如丹 邓军 赵勇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8-661,共14页
为探究甘蔗不同生长角度根系分布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筛选出强宿根甘蔗根系的标志性指标。本研究以宿根性有差异的3个甘蔗品种云蔗08-1609(A)、云蔗05-51(B)、粤糖93-159(C)及强宿根性甘蔗近缘种质斑茅(D)、割手密(E)为材料,大田常规种... 为探究甘蔗不同生长角度根系分布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筛选出强宿根甘蔗根系的标志性指标。本研究以宿根性有差异的3个甘蔗品种云蔗08-1609(A)、云蔗05-51(B)、粤糖93-159(C)及强宿根性甘蔗近缘种质斑茅(D)、割手密(E)为材料,大田常规种植,连续测定一新一宿的根系形态。结果表明:强宿根性甘蔗品种新植伸长期根生物量和数量持续增加,在与竖直方向夹角0°~30°范围内最高,其次是30°~45°;宿根蔗的根生物量和数量较新植蔗明显增加,品种A和B根生物量和数量分布在30°~45°范围内最高,品种C则在45°~65°范围内最高。强宿根性近缘种斑茅、割手密根生物量不论新植还是宿根均远高于甘蔗品种,而根数量则是割手密最多,斑茅根数量与甘蔗品种接近,二者新植在0°~30°范围内根生物量最大;斑茅宿根在3个角度的根数量分布相近,割手密宿根则在30°~45°和45°~65°范围内分布相近。品种A在0°~30°范围内新植伸长后期根数量占比最高(46.43%),其次是在30°~45°范围内宿根伸长后期(42.74%)。割手密和斑茅根数量占比在0°~30°范围内新植伸长期最高,其次是45°~65°宿根伸长期。与宿根能力相关排名前5的指标分别是新植与竖直方向呈0°~30°夹角范围内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长、根鲜质量以及总根数量。在研究甘蔗宿根能力时可参考新植材料与竖直方向夹角0°~30°范围内的根系指标,该角度根鲜质量可作为初步筛选宿根性的关键指标。另外,若无横走茎则可通过宿根与新植的平均单条根鲜质量比值进行宿根性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宿根性 生长角度 根鲜质量 根系生物量 根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主栽品种生产的潜力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勇 艾静 +8 位作者 王禹童 张仲富 杨洪岂 李加群 郭兆建 刘海俊 覃伟 邓军 张跃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743-3757,共15页
【目的】以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甘蔗主栽品种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探索品种和机械适应关系,筛选宜机化(适宜机械作业)种植的甘蔗品种并明确其主要特征,为推动丘陵山地蔗区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云南丘陵山地2种不同生态... 【目的】以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甘蔗主栽品种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探索品种和机械适应关系,筛选宜机化(适宜机械作业)种植的甘蔗品种并明确其主要特征,为推动丘陵山地蔗区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云南丘陵山地2种不同生态类型蔗区,对桂柳05-136、云蔗05-49、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 4个主栽品种进行全程机械化和全程人工2种种植模式下生产潜力研究。【结果】甘蔗产量和蔗糖分受品种和种植模式影响,其中产量影响显著,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云蔗08-1609产量显著高于人工种植模式(P<0.01),云蔗05-51表现相反(P<0.01);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云蔗08-1609蔗糖分略高于人工种植(P>0.05),桂柳05-136和云蔗05-49略降低(P>0.05)。甘蔗下种量和出苗率同时受品种特性和种植模式影响,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下种量普遍高于人工种植,而出苗率普遍低于人工种植模式;云蔗05-51机械化种植条件下出苗率显著降低(P<0.05),云蔗08-1609出苗率相对较稳定(P>0.05)。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同时受品种和种植模式影响,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云蔗08-1609有效茎显著高于人工种植模式(P<0.05);工艺品质性状主要受品种影响。云蔗08-1609在甘蔗机械种植条件下生长潜力更高,表现为产量和有效茎显著高于人工种植,甘蔗蔗糖分略高;云蔗05-51在人工种植模式条件下生长潜力更高,表现为人工种植模式下的产量更高。【结论】不同甘蔗品种对机械种植的适应程度不同,存在宜机化种植和宜人工种植甘蔗品种,在推进机械化种植模式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总之,宜机化种植甘蔗品种应具备在机械化种植模式下的甘蔗产量更高和有效茎更多,且蔗糖分受种植模式影响较小甚至略高于人工种植模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机械化种植 人工种植 产量 蔗糖分 有效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25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强 张仲富 +2 位作者 丁宇 周立军 蔡志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同源蛋白C(CDC25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标本45对,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5对ccR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同源蛋白C(CDC25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标本45对,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5对ccR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CDC25C mR-NA进行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法对45对配对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CDC25C蛋白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C25C的表达量和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肾癌组织中CDC25C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对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CDC25C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同时发现CDC25C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无关,与病理分级有关。结论 CDC25C可能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过程,CDC25C可能是肾透明细胞癌一个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25C 基因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尼梯田传统耕作方式下的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凯悦 张仲富 +4 位作者 王好才 展鹏飞 宋维峰 陆梅 王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6,共11页
通过采集哈尼梯田传统耕作方式下的水稻土壤和未经人为耕作的森林土壤,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哈尼梯田水稻土与森林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异同,以及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微生物对人为活动干扰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土微... 通过采集哈尼梯田传统耕作方式下的水稻土壤和未经人为耕作的森林土壤,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哈尼梯田水稻土与森林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异同,以及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微生物对人为活动干扰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土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显著高于森林土,且2种土壤类型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水稻土中的优势菌为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森林土的优势菌为放线菌门和浮藻菌门;属分类水平上的微生物差异更加明显,水稻土的优势菌为地杆菌,森林土的优势菌为厌氧粘细菌。差异分析发现,地杆菌是水稻土的关键生物标志物,而慢生根瘤菌是森林土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典型相关分析(CCA)表明,影响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淹水深度。对比微生物的潜在功能特征,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功能涉及铁呼吸、硫化物呼吸和好氧亚硝酸盐氧化;森林土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功能涉及纤维素降解和芳香烃降解,两者的功能差异十分显著。在传统耕作条件下受水稻淹水-干旱交替作用影响,水稻土微生物的铁呼吸及养分元素循环功能增强。传统耕作方式将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并显著提高微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传统耕作方式下的农田土壤生态功能演变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人为干扰 哈尼梯田 水稻土 传统耕作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内试验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影响因素整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陈里 张利杰 +3 位作者 张仲富 崔婉哲 王好才 王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本研究利用整合分析法收集了近15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建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_(10))数据库;同时获取环境因子变量,包含初始温度、增温幅度、增温时间、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含量、土壤p H值、年均... 本研究利用整合分析法收集了近15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建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_(10))数据库;同时获取环境因子变量,包含初始温度、增温幅度、增温时间、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含量、土壤p H值、年均温、年均降水量、海拔、纬度、生态系统类型。分别分析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下的Q_(10)差异,并通过线性混合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各因子对Q_(10)的影响程度和变量重要性评分。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系统的Q_(10)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全球土壤呼吸Q_(10)均值为1.92。Q_(10)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均值大小分别为:森林(1.70)、草甸(1.88)、农田(2.79)、湿地(1.53)、荒漠(2.18)、极地(2.02)。初始温度、增温幅度、增温时间、土壤含水率、土壤pH值、年均温对Q_(10)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Q_(10)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增温幅度较大时,Q_(10)值较小;Q_(10)随增温时间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率、土壤pH值和年均温对Q_(10)有正向影响。在影响土壤呼吸Q_(10)的环境指标中,初始温度>土壤pH值>增温幅度>土壤含水率>纬度>土壤有机质>海拔>土壤氮含量>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增温时间。其中,初始温度、土壤p H值是Q_(10)的主要驱动因子,变量重要性分别为20.6%和19.9%。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呼吸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 整合分析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绝对定量对不同树龄茶树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浦滇 石明 +2 位作者 周雪孟 张仲富 蓝增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6-193,共8页
【目的】为研究不同树龄的茶树土壤细菌群落变化规律。【方法】采用16S rRNA高通量绝对定量测序的方法,选取树龄10年(10yrs)、40年(40yrs)、80年(80yrs)和100年以上(100yrs)的茶树土壤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相邻没有茶树种植历史的林地(0y... 【目的】为研究不同树龄的茶树土壤细菌群落变化规律。【方法】采用16S rRNA高通量绝对定量测序的方法,选取树龄10年(10yrs)、40年(40yrs)、80年(80yrs)和100年以上(100yrs)的茶树土壤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相邻没有茶树种植历史的林地(0yrs)土壤作为对照。【结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表现为10yrs>0yrs>40yrs>80yrs>100yrs;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Planctomycetes(浮霉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Myxococcous(粘球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门)是林地和茶树土壤细菌主要的优势门,占了整个细菌群落的76.30%~88.90%;植茶后土壤细菌总绝对丰度表现为40yrs>80yrs>10yrs>100yrs, 0yrs和80yrs的总绝对丰度差异较小;基于各样本的ASV绘制的韦恩图分析,植茶后特有的ASV个数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小;Heatmap(热图)和PCoA(主坐标)分析共同表明,40yrs和80yrs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较相似,其他树龄茶树土壤和林地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结论】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土壤细菌绝对丰度随树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树龄 土壤细菌 16S rRNA 高通量绝对定量 绝对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7
作者 张仲富 《俪人(教师)》 2014年第3期136-136,共1页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材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思想政治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材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思想政治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情况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一点不会过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学 情感教育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导课艺术
8
作者 张仲富 《林区教学》 1998年第3期66-67,共2页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怎么开始"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导课。大家熟知,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艺术化的导课是取得教学理想效果的关键之一。艺术化的导课能引学生入胜,使学生在刚开始上课就如同进入迷人的胜景,把...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怎么开始"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导课。大家熟知,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艺术化的导课是取得教学理想效果的关键之一。艺术化的导课能引学生入胜,使学生在刚开始上课就如同进入迷人的胜景,把学生的全部身心吸引到教学中来;艺术化的导课能诱学生生情,教师以饱满的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课方式 艺术化 复分解反应 导课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新标志物PKS13的筛选和鉴定
9
作者 来永庆 曾国卫 +5 位作者 张仲富 丁宇 王亚东 倪梁朝 李贤新 关志忱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6期4664-4668,共5页
目的筛选和确定新的膀胱癌标志物,探索更好的非侵入性的诊断膀胱癌的方法。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获得候选膀胱癌标志物基因,然后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确定其表达特性,并通过DotBlot初步确定其作为膀胱癌新标志物的临床... 目的筛选和确定新的膀胱癌标志物,探索更好的非侵入性的诊断膀胱癌的方法。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获得候选膀胱癌标志物基因,然后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确定其表达特性,并通过DotBlot初步确定其作为膀胱癌新标志物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对人类基因组超过50000个基因进行筛选,获得候选的膀胱癌标志物基因,然后进行RT-PCR试验验证,结果发现PKS13的mRNA在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在全身其他正常组织中基本没有表达,呈现明显的膀胱癌特异高表达的特性;通过WesternBlot试验验证,结果发现PKS13的蛋白在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呈现明显的膀胱癌高表达特性。进一步通过DotBlot检测发现:膀胱癌患者尿液PKS13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PKS13是一个较好的膀胱癌标志物,可能在膀胱癌早期诊断、术后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原文传递
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仲富(综述) 蔡志明(审校)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0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eaoli cell only syndrome,SCOS)是一种少见的的男性不育症,目前确诊主要根据睾九组织活检见睾丸曲细精管内生精上皮细胞缺如,仅剩下支持细胞。SCO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对Y染色体长臂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mia fac... 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eaoli cell only syndrome,SCOS)是一种少见的的男性不育症,目前确诊主要根据睾九组织活检见睾丸曲细精管内生精上皮细胞缺如,仅剩下支持细胞。SCO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对Y染色体长臂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mia factor,AZF)的微缺失方面较深入,而错配修复蛋白缺陷、SPA—TA12、热休克转化因子、NUPR1、转化生长因子β也可能参与SCOS的发生,本文旨在对SCOS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 综合征
原文传递
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对碧塔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仲富 喻庆国 +5 位作者 王行 刘会会 赵亚川 谢雪杨 张萌 耿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99-2208,共10页
土壤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系统生源要素迁移转化的引擎。探究湿地生态系统地上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空间结构与土壤细菌间的相互关系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关键。本研究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碧塔... 土壤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系统生源要素迁移转化的引擎。探究湿地生态系统地上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空间结构与土壤细菌间的相互关系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关键。本研究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碧塔海湿地采集的35个样方中的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方的表层土壤细菌进行测序,分析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空间结构与细菌群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向指示种分析将样方的植物群落划分为3种群落类型,相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在外貌和结构上相似,说明基于双向指示种分析的数量分类方法在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分类中有较好的适用性;细菌相对丰度统计结果表明,酸杆菌门(21.0%)、绿弯菌门(15.5%)、变形菌门(15.3%)和拟杆菌门(10.1%)是碧塔海湿地总丰度高于10%的门类,相似性分析(ANOSIM)显示,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对应的土壤细菌群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植物群落对土壤细菌组成有一定的影响;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含水率、pH、铁和空间结构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重要因素。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细菌群落既受单一环境变量的影响,也受环境变量间复合作用的影响。综上,地上植物群落、土壤理化环境和空间结构共同塑造细菌群落,地上植物群落-细菌-土壤理化性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 植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外泌体AR-V7 mRNA表达与新型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时间的相关性
12
作者 陈杰青 张仲富 +2 位作者 廖新惠 吴建挺 梅红兵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年第3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外泌体AR-V7 mRNA表达与新型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3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外周血中的外泌体AR-V7 mRNA表达并随访其新型内分泌治疗的敏...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外泌体AR-V7 mRNA表达与新型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3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外周血中的外泌体AR-V7 mRNA表达并随访其新型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时间。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AR-V7 mRNA表达与新型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时间的相关性。结果Gleason评分、N分期和外周血中的AR-V7表达是影响新型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时间的因素(P=0.101、0.062、0.02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N分期、外周血中的AR-V7表达是前列腺癌新型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HR=1.696、2.990,95%CI:1.102~2.610、1.164~7.683,P=0.016、0.023)。AR-V7阳性组的新型内分泌治疗的中位敏感时间是(16.4±2.2)个月,而AR-V7阴性组为(22.1±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N分期及外周血中的外泌体AR-V7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行新型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时间存在相关性,AR-V7阳性表达患者的敏感时间较阴性表达者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外泌体 AR-V7 内分泌治疗
原文传递
蒜头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对其健康状态的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仲富 王四海 +1 位作者 杨卫 陈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0-1031,共12页
为了解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植株根际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征与蒜头果健康状态的关系,该研究采集了阔叶林、人工种植林和喀斯特森林下的5种不同生境的健康和非健康蒜头果植株根际土壤样品,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细菌测序,并... 为了解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植株根际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征与蒜头果健康状态的关系,该研究采集了阔叶林、人工种植林和喀斯特森林下的5种不同生境的健康和非健康蒜头果植株根际土壤样品,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细菌测序,并用FAPROTAX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扩增子序列变异体(ASV)分析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不同生境的细菌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前5个门的细菌类群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黏菌门。健康植株和非健康植株的根际细菌组成有显著的差异,且细菌群落的优势菌群发生显著的变化。2)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不同健康状态蒜头果的根际细菌组成有显著差异,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植株的样本沿第一轴分布,两轴共解释了25.83%的细菌群落变异,土壤速效磷含量、总钾含量和pH是影响健康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主要因子。非健康植株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两轴累积解释了51.84%的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变异,土壤总钾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其物种组成的重要因子。3)相关性热图显示健康植株根际土壤pH、速效磷含量和全钾含量与绿弯菌门、浮霉菌门、Methylomirabilota和Desulfobacterota等主要类群的相对丰度显著相关。非健康植株的土壤pH、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总磷含量和全钾含量与绿弯菌门、酸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Latescibacterota和芽单胞菌门等主要类群的相对丰度显著相关。4)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光营养、光能自养、芳香化合物降解、蓝藻细菌和含氧光能自养等细菌功能群相对丰度在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中明显下降,而发酵、尿素分解和人类病原菌等细菌功能群相对丰度则明显升高,说明不同健康状态植株的根际细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根际细菌 细菌群落 细菌功能 高通量测序技术
原文传递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坤 刘雨函 +5 位作者 肖俊文 廖新惠 陈杰青 张仲富 吴建挺 梅红兵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1-738,共8页
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基因编辑技术是基于细菌和古细菌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发展而来的一种基因编辑工具。Cas9蛋白借助gRNA的引导靶向目标基因进而实现... 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基因编辑技术是基于细菌和古细菌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发展而来的一种基因编辑工具。Cas9蛋白借助gRNA的引导靶向目标基因进而实现对目标基因精确、高效的编辑。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被研究人员广泛应用,并在前列腺癌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将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Cas9蛋白 前列腺癌 基因编辑
原文传递
甜龙竹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书红 辉朝茂 +6 位作者 赵秀婷 刘蔚漪 张仲富 刘会会 张文君 朱礼月 涂丹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08-3417,共10页
为探究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种植年限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以不同种植年限(5、10、20和40 a)甜龙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功能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种植年限下甜龙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 为探究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种植年限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以不同种植年限(5、10、20和40 a)甜龙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功能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种植年限下甜龙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的差异,揭示驱动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土壤真菌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群落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毛霉菌门(Mucoromycota);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不同种植年限差异显著(P<0.05).在纲水平上的优势群落为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和被孢霉纲(Mortierellomycetes);粪壳菌纲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的相对丰度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不同种植年限差异显著(P<0.01).土壤真菌Richness指数和Shannon指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0 a的Richness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种植年限.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通过FUNGuild功能比对发现,甜龙竹土壤真菌功能营养型以病理营养型、共生营养型和腐生营养型为主,主要功能类群为内生-凋落物腐生-土壤腐生-未定义的腐生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pH、全钾(TK)和硝态氮(NO_(3)^(-)-N)是引起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综上,甜龙竹种植年限改变了土壤环境因子,进而使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类群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龙竹 种植年限 真菌群落 真菌功能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碧塔海湿地不同水分梯度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会会 喻庆国 +4 位作者 王行 李丽萍 张萌 李潇 张仲富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07-3023,共17页
【目的】通过对碧塔海湿地不同水分梯度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的分析,以期为湿地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滇西北碧塔海湿地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土壤,包括常年淹水的沼泽湿地(swamp wetland,SW)、季节性淹水的沼泽... 【目的】通过对碧塔海湿地不同水分梯度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的分析,以期为湿地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滇西北碧塔海湿地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土壤,包括常年淹水的沼泽湿地(swamp wetland,SW)、季节性淹水的沼泽化草甸(swamp meadow,SM)和无淹水的草甸(meadow,M),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FUNGuild比较分析不同水分梯度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并探究环境因子对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碧塔海湿地土壤真菌α多样性在不同水分梯度上无显著差异。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和相似性分析表明真菌β多样性在不同水分梯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R=0.501,P=0.001)。碧塔海湿地中真菌优势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隐菌门和被孢霉门。在不同水分梯度上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和隐真菌门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优势科为火丝菌科、被孢霉科、古生菌科和珊瑚菌科(P<0.05)。相关分析显示,土壤pH、总氮、硝态氮、铵态氮、铁、钾、蔗糖酶和植物PCoA1与真菌α多样性呈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和相关性热图分析结果表明,含水率、铵态氮、脲酶、植物Shannon指数是驱动真菌β多样性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P<0.05)。此外,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真菌群落不仅受到单一环境条件的影响,同时受到各环境因子之间共同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土壤环境因子和植物群落的共同作用。碧塔海湿地土壤真菌功能营养型以腐生营养型和腐生-共生过渡型为主;沼泽湿地以内生-植物病原菌为主要优势类群,沼泽化草甸和草甸均以未定义腐生菌为主要优势类群;随着水分减少,病原-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增加,功能类群表现出更高的复杂性。【结论】水分梯度的变化影响碧塔海湿地土壤真菌结构和功能类群,其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组成受多重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因子对真菌多样性以及在门分类水平上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群落 功能预测 植物群落 土壤酶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钾肥对甘蔗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
17
作者 张仲富 王禹童 +5 位作者 艾静 刀静梅 李傲梅 邓军 吴建明 赵勇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第2期526-536,共11页
微生物丰富种群和稀有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防止病原体传播、控制养分循环和促进污染物降解等关键作用,但目前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关注较少。本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构建生态模型系统评估了不同施钾量(0、75、150、225和300 kg·... 微生物丰富种群和稀有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防止病原体传播、控制养分循环和促进污染物降解等关键作用,但目前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关注较少。本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构建生态模型系统评估了不同施钾量(0、75、150、225和300 kg·hm^(-2))对甘蔗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种群及稀有种群多样性、驱动因素和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肥能够显著改变甘蔗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特征,在施钾量为300和225 kg·hm^(-2)时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分别达到最高。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丰富种群集中在几个优势类群中,施钾肥能够极显著改变根际微生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施钾肥条件下土壤脲酶、有机质和过氧化氢酶等是影响细菌和真菌丰富种群与稀有种群群落结构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同时施钾肥对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大于真菌,对丰富种群的影响大于稀有种群。施钾肥后甘蔗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构建过程主要由确定性过程驱动,细菌群落中异质选择占主导过程,而真菌群落中同质选择占主导过程,同时细菌和真菌丰富种群和稀有种群的群落构建也受确定性过程驱动。综上表明,施钾对甘蔗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存在显著影响,增施钾肥有助于增加细菌和真菌丰富种群及稀有种群的多样性,调控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钾肥 根际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丰富种群 微生物稀有种群 群落构建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