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神经外科医院感染18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代惠
李小珍
廖映玲
韩艳萍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8-220,222,共4页
-
文摘
目的:了解我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流行病学特点、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75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加回顾性调查,将其中发生的181例医院感染原始登记资料作为基本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181/1755)为10.31%,例次发病率(218/1755)12.42%,与全院同期3.07%和3.51%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疾病以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性出血的危重患者发病率高,多见老年患者以及进行各项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其次为泌尿道、颅内、胃肠道;病原菌中以G-杆菌为主,占45.29%,其次为G+球菌,占28.82%,真菌占25.88%,且对多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应重点加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感人群,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
-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院
交叉感染
数据收集
-
分类号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236例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代惠
苏健
廖映玲
韩艳萍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校医》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
文摘
目的了解外科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以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以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发生的236例外科切口感染原始登记资料作为基本材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从中显示外科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机体免疫能力、切口类型、手术操作时间、手术选择方式、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及手术室消毒灭菌质量等诸因素有相关性。结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科学的方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关键词
外科切口
交叉感染
-
Keywords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Cross Infections
-
分类号
R63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系统化医院感染管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代惠
廖映玲
苏健
韩艳萍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2期1149-1150,共2页
-
文摘
目的 提高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 通过对1997年1月~2004年12月医院感染监测项目进行比较,评价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系统化管理的效果.结果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系统化管理后感染率显著降低,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加强系统化管理是降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外科医院感染
护理系统化管理
-
Keywords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Surgical hospital infection
Systematized management
-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神经内外科175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44
- 4
-
-
作者
苏健
徐小平
张代惠
阮伟英
廖映玲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43-644,共2页
-
文摘
目的 神经内外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 ,为了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提高医疗质量 ,对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对 2 0 0 0~ 2 0 0 1年两年间收治的 1796例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加回顾性的医院感染调查。结果 1796例住院患者查出 175例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发病率为 9.74 % ,与我院总的医院感染率3.36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感染例次数为 2 2 2例 ,感染例次发病率为 12 .36 % ,与我院总感染例次发病率 3.94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以呼吸道为最高 ,第 2位是泌尿道 ;危险因素有原发性疾病危重、老年患者多、侵入性操作多、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二联使用率高达 6 6 .6 7% ,未进行药敏试验而按经验用药的达 5 6 % ) ;病原体以 G- 杆菌为主 (6 0 .36 % )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需采取综合性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高危病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Keywords
Neurology
Neurosurgery
Nosocomial infections
Risk factor
-
分类号
R651.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神经内、外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廖映玲
李小珍
张代惠
韩艳萍
许长琼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36-338,341,共4页
-
文摘
目的:了解神经内、外科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特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神经内、外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以2004年1月~2006年12月神经内、外科收治的270例使用呼吸机患者为对象,对98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270例使用呼吸机患者中,98例发生了VAP,172例未发生VAP,VAP发生率为36.30%。共分离出124株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69株(55.65%),其次为真菌30株(24.19%)、G^+球菌25株(20.16%),对多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长、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生素、严重的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作等。结论:充分认识VAP的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肺炎
细菌感染
真菌
-
Keywords
Ventilator, mechanic
Pneumonia
Bacterial infection
Fungi
-
分类号
R563.19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
-
题名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严冰
韩艳萍
张代惠
廖映玲
方锐
蒋荔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感科
-
出处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327-329,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915100890100041
-
文摘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发的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寻求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病例中鲍曼不动杆菌(ABA)引发的医院感染中CRAB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医院感染病例共分离137株CRAB菌株,其中以呼吸道标本的来源居第一位,分离率为67.9%;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率最高,为57.7%,其次是神经外科病房,为21.9%。结果显示CRAB菌株呈现高度耐药性,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均在90%以上,而对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为2.2%,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44.5%。结论应继续加强CRAB监测,要重点关注ICU病房及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
-
关键词
碳青霉烯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
Keywords
Carbapenem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Nosocomial infections
-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Q939.92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22
- 7
-
-
作者
韩艳萍
李小珍
张代惠
廖映玲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科
-
出处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88-89,共2页
-
文摘
目的: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118例,发生医院感染5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59%);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ICU为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尿道插管、呼吸机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对感染高发科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患者重点监控,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Key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Prevalence rat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
分类号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
-
题名深圳市2286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廖映玲
李小珍
苏健
张代惠
韩艳萍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95-296,共2页
-
文摘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以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3年22863位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占3.01%,感染部位构成比依次为:上呼吸道占26.92%,下呼吸道占26.42%,皮肤与软组织占10.69%,手术伤口占8.3%,泌尿道占8.3%,胃肠道占7.3%,血液占2.14%,其他占9.94%。结论:只有通过监控和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采取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关键词
感染
交叉感染
预防和控制
-
分类号
R184.1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
-
题名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9
-
-
作者
李小珍
张代惠
廖映玲
韩艳萍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感科
-
出处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10期61-64,共4页
-
基金
深圳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为200618
-
文摘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本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制订了一整套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回顾性调查2007年度(实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前)和2008年度(实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后)医院感染率、漏报率、手术切口感染率、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病例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等医院感染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后,医院感染率和漏报率逐年下降(u=3.459和u=7.234,P<0.001);手术切口感染率逐年下降(χ2=2.030,P<0.05);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逐年升高(u=6.231,P<0.001);医院感染病例平均住院日逐年缩短(u=4.963,P<0.01)和平均住院费用逐年减少(u=2.756,P<0.01)。结论构建和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体系,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和减少医院感染的漏报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监控管理体系
医院管理
-
Keywords
nosocomial infection
monitoring system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
分类号
R197.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集束化护理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 10
-
-
作者
韩艳萍
张代惠
廖映玲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9期43-4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6例机械辅助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患者死亡率、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能降低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基本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积极的意义。
-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集束化护理
护理质量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廖映玲
苏健
张代惠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820-82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目标监测并重点预防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血液科2003年1月-2003年12月173例急性白血病病例进行前瞻性加回顾性调查并加以分析。结果:173例急性白血病发生医院感染83例,感染率为47.97%,感染例次93次,例次感染率53.75%,感染部位前三位为上呼吸道33例(构成比35.48%),下呼吸道19例(构成比20.43%),口腔感染16例(构成比17.2%),本调查表明感染因素与病原体、年龄、治疗有关;同时骨髓增生程度、粒细胞数目等也是影响感染的因素。结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急性白血病治疗水平、延长病人生存期和保证生存质量的重要前提,所以应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医院感染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秦德英
张代惠
倪小毅
武新红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6B期1185-1185,共1页
-
-
关键词
医院感染分析
感染情况调查
发病情况
住院患者
病原体
-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725.126.2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下呼吸道医院感染210例的危险因素分析
- 13
-
-
作者
廖映玲
苏健
张代惠
李小珍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
-
出处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4期366-367,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预防,降低发病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12月22863例出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人数689例,医院感染率3.0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10例,占全院医院感染病例的30.49%,居全院医院感染部位的首位,其中儿童、年老(60岁以上)体弱、接受过呼吸道侵入性操作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病人感染率较高。结论年老体弱、接受过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病人是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关键词
下呼吸道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Keywords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factor
-
分类号
R181.3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
-
题名2009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分析
- 14
-
-
作者
韩艳萍
李小珍
张代惠
廖映玲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6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数据。方法:对2009年35 438例患者采用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的方法进行感染监测。结果:35 438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39例,感染率为2.65%;感染1 206例次,例次率3.04%;ICU病房、血液科、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0.71%),病原菌送检率为56.90%,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58.10%),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医院感染病例MDR菌株检出率以MRSA的检出率最高为70.60%。结论:开展目标性监测、加强对高发科室和重点人群的监控有利于控制院内感染。
-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临床常见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 15
-
-
作者
苏健
龙泽荣
徐小平
廖映玲
张代惠
阮伟英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4期269-270,共2页
-
文摘
目的 为合理运用抗生素 ,进行肠球菌对各种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方法 采用Vitek - 32系统和GPI鉴定卡 (法国生物梅里艾公司 )鉴定。结果 肠球菌对四环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性最为严重 ,耐药率分别为 79.31%、5 5 .75 %和 4 4.83% ;而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氨苄青霉素最为敏感。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屎肠球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因此 ,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不仅应该要鉴定菌种 ,而且要尽早进行药敏试验 ,以合理地选择抗生素治疗 。
-
关键词
肠球菌
耐药性
-
分类号
R398.1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
-
题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7
- 16
-
-
作者
廖映玲
张代惠
-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内感染科
-
出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17期1875-1876,共2页
-
文摘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我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S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原始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0.31%,例次发病率为12.42%,与全院同期平均感染率3.07%,3.51%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等;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其次为G^+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生素等。结论掌握侵入性诊疗操作的适应症,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感人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R181.34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
-
题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 17
-
-
作者
许长琼
田洁
钱文瑾
陈炳英
张代惠
韩艳萍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
-
出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002-,共1页
-
文摘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对143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94例应用抗菌药物(65.7%);术前30 min^2 h用药31例(33.0%),手术时间>3 h的病例均未追加第二剂抗菌药物(0%),联合用药比例56.4%,使用药物种类以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最多。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监督管理。
-
关键词
抗菌药/治疗应用
药物利用
手术期间
-
分类号
R95
[医药卫生—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