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年安阳市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信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书岭 周刚 +4 位作者 王卫峰 陈炜 马改青 姚朝霞 李文明 《预防医学论坛》 2008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试点服务社区目标人群目前的慢性病相关知识、信念与行为状况,为干预效果评价及调整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1月,对安阳市文峰区西关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4个居民社区中的15...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试点服务社区目标人群目前的慢性病相关知识、信念与行为状况,为干预效果评价及调整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1月,对安阳市文峰区西关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4个居民社区中的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860人,体育锻炼率为68.60%,近6个月内血压测量率为62.00%,确诊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率以及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药物治疗率均达到70%以上,认为35岁以上成年人有必要定期测血压者占87.00%,知晓高盐饮食易患高血压者占76.90%。[结论]目标人群慢性病相关知、信、行状况基本达到干预计划预定的阶段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知识 信念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书岭 周刚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匀浆腺苷酸环化酶的简易测定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书岭 尹桂山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8-20,共3页
作者参考 Clement-Cormier 方法,建立了一种简便的组织匀浆腺苷酸环化酶测定方法。该法用非同位素标记的 ATP 代替同位素标记的 ATP 为酶的作用底物,直接用蛋白竞争结合法测定酶的反应产物,cAMP 计算出酶的活性。该法除简化了操作程序外... 作者参考 Clement-Cormier 方法,建立了一种简便的组织匀浆腺苷酸环化酶测定方法。该法用非同位素标记的 ATP 代替同位素标记的 ATP 为酶的作用底物,直接用蛋白竞争结合法测定酶的反应产物,cAMP 计算出酶的活性。该法除简化了操作程序外,还可避开同位素标记的 ATP 的不稳定性和较繁琐的分离过程对测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环化酶 组织匀浆 环腺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医用织物洗涤现况调查及消毒质量检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书岭 李琰 +1 位作者 郝学安 吕新辉 《检验检疫学刊》 2019年第3期52-54,共3页
为了了解济宁市医用织物洗涤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探讨行业管理模式,同时为加强洗涤机构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及制定医用织物感染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济宁市辖区开展医用织物洗涤业务的68家洗涤机构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基本情况调... 为了了解济宁市医用织物洗涤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探讨行业管理模式,同时为加强洗涤机构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及制定医用织物感染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济宁市辖区开展医用织物洗涤业务的68家洗涤机构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及环境卫生学和洗涤后清洁织物的消毒质量综合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2010—2018年共采集监测环境卫生学各类样品6638份,总平均合格率为60.02%;同时监测洗涤后清洁织物1983份,总的平均合格率为94.50%。经卡方检验,不同类别环境卫生学监测样品总体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别洗涤机构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培训措施执行率、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清洁织物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此得出,济宁市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质量总体较差,建议今后加强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以及对重点环节的有效行政监管,探索多部门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织物 洗涤消毒 监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子同时同因突发银屑病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书岭 张书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10期779-779,F0004,共2页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母子同患 精神神经因素 免疫功能紊乱 发病原因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反应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书岭 高玉祥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0-72,共3页
近年来对光敏反应的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方面或发生机理方面均得到较快的进展。现综述如下。光毒性反应一、实验模型:适当地选择实验对象,建立恰当的实验模型是取得正确结果的首要条件。离体培养的细胞、草履虫、真菌、小鼠、大鼠、豚... 近年来对光敏反应的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方面或发生机理方面均得到较快的进展。现综述如下。光毒性反应一、实验模型:适当地选择实验对象,建立恰当的实验模型是取得正确结果的首要条件。离体培养的细胞、草履虫、真菌、小鼠、大鼠、豚鼠、家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反应 光毒性反应 光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瓦癣
7
作者 张书岭 金学洙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叠瓦癣 真菌性皮肤病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发热和白细胞升高与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豫平 刘鸿伟 +1 位作者 张书岭 张守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8-308,共1页
为了解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患者发热和白细胞WBC与病情的相关性,并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意义,作者将34例GPP患者的WBC与体温分为A、B两组,按照皮损面积进行病情计分,并将不同组的WBC与该相应体温、WBC与病情、体温与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患者发热和白细胞WBC与病情的相关性,并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意义,作者将34例GPP患者的WBC与体温分为A、B两组,按照皮损面积进行病情计分,并将不同组的WBC与该相应体温、WBC与病情、体温与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A、B组GPP患者体温与WB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3和0.467;WBC与病情、体温与病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517。GPP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之间、WBC与病情、体温与病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该种相关性随病情加重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发热 白细胞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GM-CS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叔人 周春霞 +4 位作者 马文波 王东梅 张友会 高全立 张书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7-460,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GM-CSF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导入该载体后高水平表达GM-CSF的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并探讨转GM-CSF基因瘤苗治疗小鼠T淋巴细胞瘤的方法。方法:PCR扩增小鼠CM-CSF cDNA3’端770bp的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目的:构建小鼠GM-CSF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导入该载体后高水平表达GM-CSF的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并探讨转GM-CSF基因瘤苗治疗小鼠T淋巴细胞瘤的方法。方法:PCR扩增小鼠CM-CSF cDNA3’端770bp的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用电穿孔法将构建的载体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经RT-PCR、骨髓祖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筛选相对高表达GM-CSF的RMA克隆,该克隆细胞经丝裂霉素灭活后免疫小鼠以诱导其产生抵抗RMA肿瘤细胞再攻击的能力。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含有预期片段,插入方向正确,核酸序列无误;且获得了高表达GM-CSF的RMA克隆,将其用丝裂霉素灭活免疫小鼠后使它们产生了抗肿瘤免疫保护力。结论:转GM-CSF基因瘤苗可能作为有效的抗T淋巴细胞瘤瘤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治疗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T淋巴细胞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免疫分析法体外检测过敏原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谷梅 顾有守 +3 位作者 张书岭 钟山 黄进梅 潘慧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3-444,共2页
目的 : 评价酶免疫分析法 (ELISA)体外检测过敏原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 采用ELISA检测 15 4例荨麻疹患者和 1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 :  15 4例荨麻疹患者总阳性率为 6 8.8% ,明... 目的 : 评价酶免疫分析法 (ELISA)体外检测过敏原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 采用ELISA检测 15 4例荨麻疹患者和 1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 :  15 4例荨麻疹患者总阳性率为 6 8.8%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9.1%的阳性率 (P <0 .0 1)。其中食入组阳性率为 4 4 .8% ,鳕 (带鱼、金枪鱼 )阳性率最高 ,螃蟹、虾、龙虾次之。吸入组阳性率 4 8.1% ,尘 (粉 )螨阳性率最高 ,屋尘次之。结论 : ELISA体外检测过敏原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过敏原 阳性率 体外检测 筛查 病因 患者 酶免疫分析法 ELISA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万乃洛韦抑制疗法预防生殖器疱疹复发的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恩让 陈冰 +1 位作者 谢倩 张书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观察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应用盐酸万乃洛韦抑制疗法期间疱疹的复发情况。方法 选择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 (平均每年发作 6次以上 ) ,应用盐酸万乃洛韦 3 0 0mg ,2次 /d ,至皮损消失 ,临床痊愈。盐酸万乃洛韦抑制疗法 :开始剂量... 目的 观察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应用盐酸万乃洛韦抑制疗法期间疱疹的复发情况。方法 选择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 (平均每年发作 6次以上 ) ,应用盐酸万乃洛韦 3 0 0mg ,2次 /d ,至皮损消失 ,临床痊愈。盐酸万乃洛韦抑制疗法 :开始剂量为 3 0 0mg ,1次 /d ,连服 4周 ,然后减量为盐酸万乃洛韦 3 0 0mg ,隔日 1次 ,连服 1年。 结果 符合观察标准的 46例 ,连续使用盐酸万乃洛韦 3个月的无复发率为 86.96%(4 0 / 46)。在第 2、第 3和第 4个 3个月中 ,无复发率分别为 80 .43 %(3 7/ 46) ,84.78%(3 9/ 46) ,82 .61%(3 8/ 46) ,1年的无复发率为 71.74%(3 3 / 46)。结论 盐酸万乃洛韦持续抑制疗法能很好地预防生殖器疱疹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万乃洛韦 药物疗法 预防 生殖器疱疹 复发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文中 刘姝莉 张书岭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0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疗程均为2wk。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0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疗程均为2wk。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82.3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5)。复方甘草酸苷不良反应极少且轻微,联合用药未增加或加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地氯雷他定 慢性荨麻疹 疗效观察 治疗组 不良反应 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 单独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吴文中 刘姝莉 +2 位作者 李延武 宋建明 张书岭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4期350-351,360,共3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疣体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基因含量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疣体中HPV-DNA含量及其型别。结果169例尖锐湿疣患者经FQ-PCR检测后168例(99.41%)阳性,其中HPV6/11型阳性150例(...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疣体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基因含量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疣体中HPV-DNA含量及其型别。结果169例尖锐湿疣患者经FQ-PCR检测后168例(99.41%)阳性,其中HPV6/11型阳性150例(88.76%),平均1.2×107拷贝/ml;HPV16/18型阳性13例(7.69%),平均2.3×106拷贝/ml;HPV6/11和HPV16/18型同时阳性5例(2.96%),平均1.0×107拷贝/ml;4型均阴性1例(0.59%),定量为0×10拷贝/ml。结论HPV6/11型是尖锐湿疣发病的主要型别,尖锐湿疣患者疣体中HPV-DNA含量与其是否复发无明显关系,FQ-PCR可作为尖锐湿疣早期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疣体HPV多型别原位杂交检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文中 佟菊贞 +2 位作者 林汉良 吴惠茜 张书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1-232,共2页
目的 探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多型别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疣体HPV DNA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法 ,通过广谱生物素标记的HPV DNA探针 ,对尖锐湿疣患者疣体HPV 6,11,16,18,3 0 ,3 1,3 3 ,3 5 ,45 ,5 1,5 2型DNA进行检测。结果 在 3 5例... 目的 探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多型别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疣体HPV DNA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法 ,通过广谱生物素标记的HPV DNA探针 ,对尖锐湿疣患者疣体HPV 6,11,16,18,3 0 ,3 1,3 3 ,3 5 ,45 ,5 1,5 2型DNA进行检测。结果 在 3 5例标本中 ,有 3 3例HPV DNA呈阳性反应 ,阳性率 94.3 %。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表皮浅层空泡细胞的细胞核内 ,多呈片状或灶状分布。结论 用广谱生物素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 ,可检测HPV多型别 ,具有敏感性高、特异强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HPV 原位分子杂交 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精神焦虑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恩让 胡小平 +1 位作者 张书岭 谢倩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焦虑情绪障碍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为A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B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A、B两组进行情绪评分,并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及焦虑与无焦虑患者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白...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焦虑情绪障碍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为A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B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A、B两组进行情绪评分,并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及焦虑与无焦虑患者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的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根据评分,A组S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A组中76%的患者具有焦虑情绪,且PBMC产生IL-2、IL-8的能力及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障碍问题,且焦虑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细胞免疫功能 白癜风 焦虑情绪 PBMC IL-8 评分 能力 结论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汗管瘤3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守民 杨海荣 张书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汗管瘤 电离子治疗机 多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带扣致脐周接触性皮炎46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予平 张守民 +2 位作者 李彦 张书岭 朱钵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9-390,共2页
关键词 脐周 接触性皮炎 皮带扣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药敏及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任小蓉 陈冰 +1 位作者 张书岭 肖生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7期511-512,515,I0001,共4页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探讨解脲脲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与gyrA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药敏试剂盒对解脲支原体进行药敏分析,随机抽取4株耐喹诺酮菌株,PCR扩增gyrA基因...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探讨解脲脲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与gyrA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药敏试剂盒对解脲支原体进行药敏分析,随机抽取4株耐喹诺酮菌株,PCR扩增gyrA基因并测序,采用Blast比对法分析临床菌株与标准菌株的序列差异。结果:在4株解脲支原体菌株中,经测序分析发现gyrA基因1种突变形式(302位碱基C-T)。结论:解脲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可能是由于gyrA基因突变导致相应氨基酸改变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耐药 氟喹诺酮类药物 gyrA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7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曼君 刘鸿伟 +2 位作者 李彦 张书岭 朱钵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病因及发生规律。方法 : 用辨敏牌标准筛选斑贴试验试剂盒对患者做斑贴试验。结果 :  317例患者中阳性者 2 18例 ,阳性率 6 8.77% ,其中湿疹、皮炎、荨麻疹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种。痤疮、丘... 目的 :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病因及发生规律。方法 : 用辨敏牌标准筛选斑贴试验试剂盒对患者做斑贴试验。结果 :  317例患者中阳性者 2 18例 ,阳性率 6 8.77% ,其中湿疹、皮炎、荨麻疹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种。痤疮、丘疹性荨麻疹、唇部色素沉着亦有阳性结果。结论 : 斑贴试验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有确定的指导、防治意义 ,对某些不典型的皮肤病 ,如寻常痤疮、丘疹性荨麻疹、唇部色素沉着等应做斑试 ,以排除接触过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皮炎 湿疹 接触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评价死因登记报告信息完整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石献 张书岭 周刚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目的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汶上县全死因死亡率和漏报率,并评价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收集死亡信息的完整性。方法收集汶上县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和死因漏报系统的全死因死亡资料。不同来源数据间的匹配采用标准匹配。应用Chapman和Wittes的... 目的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汶上县全死因死亡率和漏报率,并评价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收集死亡信息的完整性。方法收集汶上县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和死因漏报系统的全死因死亡资料。不同来源数据间的匹配采用标准匹配。应用Chapman和Wittes的无偏估计公式估计目标人群的死亡人数。结果在抽样地区,两来源资料中共报告全死因死亡人数为77人,死亡率为7.13‰。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报告的全死因死亡人数为69人,死亡率为6.39‰。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的全死因死亡人数为79人,死亡率为7.32‰。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的漏报率为12.6%,两样本合并后,漏报率为2.6%。结论死因登记报告信息存在明显的漏报,而利用现有的资料,使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可以校正低估的全死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获-再捕获 死亡率 漏报率 完整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