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2022年扎龙湿地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
1
作者 李婷 张东向 +2 位作者 张德胜 孙强 朱悦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7,共9页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其植被变化对湿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以齐齐哈尔市域内扎龙湿地为对象,基于MODIS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法,运用ArcGIS 10.2软件,分析该湿地2001—2022年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旨在揭示扎龙...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其植被变化对湿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以齐齐哈尔市域内扎龙湿地为对象,基于MODIS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法,运用ArcGIS 10.2软件,分析该湿地2001—2022年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旨在揭示扎龙湿地的植被变化趋势,为该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及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1)扎龙湿地东部地区植被覆盖度优于西部,植被覆盖等级空间变化整体呈现出波动式增加的趋势;整体是低植被覆盖度向高植被覆盖度转化,高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显著增加,中级、中低级和低级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逐渐减少。2)植被覆盖度与该区域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和年补水量存在着相关性。高植被覆盖区域分别与年降水量和年补水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42;R=0.62),中高植被覆盖区域与前一年的年均气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6),且与当年年均气温也有一定相关性;高植被覆盖区域也与前一年的年降水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现出植被覆盖度变化滞后于降水量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遥感影像 植被覆盖度 水文气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对水稻耐干旱、盐碱的生理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东向 赫延龄 +2 位作者 郑蔚虹 周立中 胡淑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研究表明:保水剂在干旱条件下,能够保证水稻种子吸胀的水分供应,提高含水量,增加胚的呼吸,促进种子萌发,且0.5%涂层效果最好;同时对保持水稻幼苗水分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根冠比均具有显著作用,其中1%涂层效果最好.在盐碱条件下,保水... 研究表明:保水剂在干旱条件下,能够保证水稻种子吸胀的水分供应,提高含水量,增加胚的呼吸,促进种子萌发,且0.5%涂层效果最好;同时对保持水稻幼苗水分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根冠比均具有显著作用,其中1%涂层效果最好.在盐碱条件下,保水剂对防止幼苗叶绿素破坏,保证植株生长发育具有显著作用;对提高幼苗根冠比具有一定作用.在正常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均具有一定作用,其中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水稻 耐旱 耐盐碱 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理化因子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东向 李康 +2 位作者 张磊 王秀秀 张桂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66-1268,共3页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建立了稳定的黄芩细胞悬浮系,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MS液体培养基为:NH4+/NO3-30/40 mmol/L,Ca2+3 mmol/L,pH值5.4,蔗糖3%。研究了碳源、肌醇、激素、水解酪蛋白(CH)和水解乳蛋白(LH)对悬浮系中黄芩甙含量的影...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建立了稳定的黄芩细胞悬浮系,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MS液体培养基为:NH4+/NO3-30/40 mmol/L,Ca2+3 mmol/L,pH值5.4,蔗糖3%。研究了碳源、肌醇、激素、水解酪蛋白(CH)和水解乳蛋白(LH)对悬浮系中黄芩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碳源、较低浓度肌醇对悬浮细胞系中黄芩甙的积累和胞外释放具有促进作用,2.0 mg/L NAA+0.5 mg/L Kt最有利于悬浮系中黄芩甙的积累;水解酪蛋白和水解乳蛋白对黄芩甙的生成没有促进作用,反而起到了一定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悬浮培养 正交设计 黄芩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岛柴胡种子萌发条件及愈伤组织诱导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东向 李善文 +1 位作者 袁成志 陈妲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3-35,40,共4页
对三岛柴胡种子进行光照、温度、GA3溶液和NaNO3药剂处理试验,以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采用三岛柴胡的幼茎和幼叶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三岛柴胡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高于黑暗的;20℃是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 对三岛柴胡种子进行光照、温度、GA3溶液和NaNO3药剂处理试验,以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采用三岛柴胡的幼茎和幼叶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三岛柴胡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高于黑暗的;20℃是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赤霉素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太大的影响;在NaNO3溶液中浸泡12h的种子萌发率高于浸泡24h的。三岛柴胡的幼茎和幼叶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分别呈淡黄色和淡绿色,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岛柴胡 种子 萌发率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子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东向 李康 +1 位作者 姚娜 张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4-196,共3页
采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了2种诱导子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提取物(YE)和水杨酸(SA)对黄芩悬浮细胞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低浓度(0.1g/L)YE处理较长时间(10d、15d)或高浓度(0.5g/L和1.0g/L)YE处理较短时间(6d)对总... 采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了2种诱导子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提取物(YE)和水杨酸(SA)对黄芩悬浮细胞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低浓度(0.1g/L)YE处理较长时间(10d、15d)或高浓度(0.5g/L和1.0g/L)YE处理较短时间(6d)对总黄芩甙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其中0.5g/L的YE促进效果最明显。SA在培养初期或后期加入对黄芩甙的胞外释放和总黄芩甙的积累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甙 诱导子 酵母提取物 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黄芩苷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东向 赵静 +3 位作者 刘丽杰 焦战战 张令昂 毕宇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55-158,共4页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试材,研究了悬浮培养过程中黄芩苷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采用均匀设计法分析了不同激素配比对黄芩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细胞悬浮系生长呈较典型的"S形"曲线,黄芩苷变化与生物量积累基本一...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试材,研究了悬浮培养过程中黄芩苷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采用均匀设计法分析了不同激素配比对黄芩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细胞悬浮系生长呈较典型的"S形"曲线,黄芩苷变化与生物量积累基本一致;在黄芩悬浮培养周期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强弱与黄芩苷的积累有一定相关性,培养第12天时活性最强。经均匀设计实验法得到最适宜黄芩悬浮培养生物量积累的激素配比为MS培养基附加6-BA 0.75mg/L,NAA0.5mg/L,KT 1.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悬浮细胞培养 黄芩苷 PAL 均匀设计
原文传递
不同理化因子对黄芩毛状根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东向 王蕊 张磊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利用发根农杆菌1.2556诱导黄芩,得到毛状根。方法:采用共培养法诱导黄芩毛状根,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预培养时间,不同菌液浓度,不同感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抗生素浓度等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利用预培养2d后的茎段为转化材料,当... 目的:利用发根农杆菌1.2556诱导黄芩,得到毛状根。方法:采用共培养法诱导黄芩毛状根,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预培养时间,不同菌液浓度,不同感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抗生素浓度等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利用预培养2d后的茎段为转化材料,当发根农杆菌浓度在OD600值为0.5时感染10min,转化率最高。在菌液中或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可以提高黄芩毛状根的转化效率。培养基中加入250mg/L抗生素Cef能较好地抑制发根农杆菌生长。结论:用共培养法诱导出黄芩毛状根,并确定了最佳诱导条件,以提高黄芩外植体的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对芹菜胚状体发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东向 梅玲 +1 位作者 张崇浩 李杰芬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研究了Co2+对芹菜无菌苗下胚轴胚状体发生及其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Co2+促进胚状体的发生,Co2+浓度过高效果下降。培养物乙烯释放量随培养时间逐渐下降,Co2+能进一步降低相应的乙烯释放量。在C... 研究了Co2+对芹菜无菌苗下胚轴胚状体发生及其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Co2+促进胚状体的发生,Co2+浓度过高效果下降。培养物乙烯释放量随培养时间逐渐下降,Co2+能进一步降低相应的乙烯释放量。在Co2+作用下芹菜胚状体发生率和密度均与乙烯累积释放量呈显著的负相关。Co2+对芹菜胚状体发生的促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乙烯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下胚轴 胚状体 CO^2+ 乙烯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SO和Tween-80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东向 李康 +1 位作者 姚娜 张磊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3,共3页
采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了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和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黄芩细胞悬浮系的影响。结果表明:0.5%,1%,5%(v/v)DMSO对黄芩悬浮细胞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在黄芩细胞培养的后期(12d)添加浓度分别为0.5%、1%(v/v)的Twe... 采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了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和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黄芩细胞悬浮系的影响。结果表明:0.5%,1%,5%(v/v)DMSO对黄芩悬浮细胞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在黄芩细胞培养的后期(12d)添加浓度分别为0.5%、1%(v/v)的Tween-80对细胞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5%(v/v)的DMSO和5%(v/v)的Tween-80对悬浮细胞内黄芩甙的积累都具有抑制作用,但能显著促进黄芩甙的胞外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甙 二甲基亚砜 吐温-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配比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东向 徐爽 +1 位作者 史绍林 矫艳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2864-12865,1289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激素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基的激素进行优化,并以最优激素配方为基础拟合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中鲜重、干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三岛柴胡...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激素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基的激素进行优化,并以最优激素配方为基础拟合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中鲜重、干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的最优激素配方为:N6+0.5 mg/L NAA+0.75 mg/L 6-BA+1.5 mg/L KT;细胞鲜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拟合方程为Y=5.703 6X2-41.429X+136.44;细胞干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拟合方程为Y=2.021 8X2-22.595X+57.19。[结论]试验为研究三岛柴胡细胞和实现其大规模培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岛柴胡(Bupleurum Falcatum L.) 激素优化 悬浮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毛状根的诱导及响应面法优化培养条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东向 李红波 +4 位作者 王志刚 莫继先 高美玲 刘丽杰 林立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0829-10832,10990,共5页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芩毛状根的培养条件。[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1.2556感染黄芩获得毛状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c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黄芩毛状根生长的培养条件(培养时间、温度、摇床转速和接种量)进行分析...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芩毛状根的培养条件。[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1.2556感染黄芩获得毛状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c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黄芩毛状根生长的培养条件(培养时间、温度、摇床转速和接种量)进行分析,优选最佳培养条件。[结果]毛状根在无外源激素的MS培养基上自主生长,表现出典型的发根特征。毛状根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24.95 d、温度27.4℃、摇床转速123.69 r/min、接种量0.500 g;在此条件下,黄芩毛状根的生长量为(fm)9.271 28 g/瓶。[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黄芩毛状根的培养条件,为黄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a) 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zum rhizogenes) 毛状根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愈伤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东向 李富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600-12601,12621,共3页
[目的]培养黄芩优良品种并进行克隆化快速繁育。[方法]用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无菌根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黄芩试管苗的继代扩大繁殖、生根等一系列优化试验。[结果]MS+2.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 [目的]培养黄芩优良品种并进行克隆化快速繁育。[方法]用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无菌根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黄芩试管苗的继代扩大繁殖、生根等一系列优化试验。[结果]MS+2.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效果最好;MS+2.0 mg/L 6-BA+0.2 mg/L NAA进行试管苗的复壮效果较好;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3mg/L NAA,生根率可达96.7%。[结论]采用单节培养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黄芩繁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与内源IAA和ABA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东向 张崇浩 李杰芬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9-199,共1页
玉米幼叶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因其形态学部位的不同而呈显著差异 ,从基部向上依次递减 ,幼叶外植体的内源 IAA和 ABA水平亦相应地呈递减趋势。 2 ,4 - D及与 BA组合对基部切段的愈伤组织形成无显著影响 ,愈伤组织生长符合 L ogistic曲线 ... 玉米幼叶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因其形态学部位的不同而呈显著差异 ,从基部向上依次递减 ,幼叶外植体的内源 IAA和 ABA水平亦相应地呈递减趋势。 2 ,4 - D及与 BA组合对基部切段的愈伤组织形成无显著影响 ,愈伤组织生长符合 L ogistic曲线 ,单独使用 BA不利于愈伤组织形成 ;采用 2 mg/L 2 ,4 - D与 0 .5mg/L BA的组合最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物内源 IAA水平随培养时间显著下降 ;2 ,4 - D可进一步降低 IAA水平 ,但显著提高内源 ABA水平 ,2 mg/L 2 ,4 - D作用最为显著。伴随着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 ,内源 ABA相应地出现一个峰值。玉米胚性发生能力的大小与培养物内源 ABA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2 ,4 - D可能是决定 ABA水平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 幼叶 胚性愈伤组织 IAA 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齿瓣延胡索愈伤组织生长及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东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齿瓣延胡索 (Corydalisremota)愈伤组织生长及延胡索乙素(TH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D较NAA更有利于提高培养物鲜重 ,加速细胞增殖。培养基添加 2 .0mg/L 2 ,4-D和 1 .0mg/LBA不仅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而且显...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齿瓣延胡索 (Corydalisremota)愈伤组织生长及延胡索乙素(TH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D较NAA更有利于提高培养物鲜重 ,加速细胞增殖。培养基添加 2 .0mg/L 2 ,4-D和 1 .0mg/LBA不仅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而且显著提高THP水平。蔗糖不仅可提高培养物鲜重 ,而且与半乳糖组合可显著促进干物质积累和THP水平的提高。水解酪蛋白和水解乳蛋白均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THP含量的提高 ,45 0mg/L的水解乳蛋白处理组THP含量最高。光照可提高培养物鲜重和TH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条件 齿瓣延胡索 愈伤组织 生长 延胡索乙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发生与内源IAA和ABA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东向 张崇浩 +1 位作者 梅玲 李杰芬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分析了荷兰芹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条件 ,对Co2 +作用下胚状体形成与培养物内源IAA和ABA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 ,荷兰芹下胚轴胚性发生能力随其相对位置而异 ,自下而上逐渐提高。提高 2 ,4-D浓度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水解酪蛋白... 分析了荷兰芹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条件 ,对Co2 +作用下胚状体形成与培养物内源IAA和ABA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 ,荷兰芹下胚轴胚性发生能力随其相对位置而异 ,自下而上逐渐提高。提高 2 ,4-D浓度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水解酪蛋白对胚性能力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在胚状体发生过程中 ,添加Co2 +显著降低培养物内源IAA和ABA水平 ,并提高胚状体诱导率。其中对照组IAA有一个峰值 ,ABA有两个峰值 ;实验组ABA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 ,而IAA则始终没有峰值出现。Co2 +对IAA和ABA的抑制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芹 胚性愈伤组织 胚状体 CO^2+ IAA 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延胡索愈伤组织培养及延胡索乙素形成的适宜条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东向 李显峰 邵淑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2-307,共6页
比较了东北产两种延胡索各器官的愈伤组织发生情况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试验 ,对齿瓣延胡索 (Corydalisremota)愈伤组织生长及延胡索乙素形成的适宜条件做了研究。结果表明 ,齿瓣延胡索各器官对培养基的响应性均显著高于东北延胡索 (C... 比较了东北产两种延胡索各器官的愈伤组织发生情况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试验 ,对齿瓣延胡索 (Corydalisremota)愈伤组织生长及延胡索乙素形成的适宜条件做了研究。结果表明 ,齿瓣延胡索各器官对培养基的响应性均显著高于东北延胡索 (C .ambigua) ,其块茎愈伤诱导率高达 93.3% ;MS培养基对于愈伤组织诱导较White有利 ,2mg·L- 1 2 ,4 D与 1mg·L- 1 KT的组合愈伤诱导率最高 ,并适于继代培养。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生长和延胡索乙素形成的适宜条件存在差异 ,在 2 7组处理中 ,1号培养基有利于培养物鲜重的提高 ,9号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1 0号则有利于的延胡索乙素形成 ;培养基中几种无机离子和有机成分均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生长和延胡索乙素形成 ,NH4+/NO3- 与Ca2 +和K+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生物量积累和延胡索乙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延胡索 愈伤组织 培养 延胡索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几种酶液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东向 张磊 王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5,共3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萌发的种子,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及幼苗过氧化物酶几种酶液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种酶液提取方法对不同部位的同工酶提取效果不同。同工酶是研究植物多样性的有力工...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萌发的种子,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及幼苗过氧化物酶几种酶液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种酶液提取方法对不同部位的同工酶提取效果不同。同工酶是研究植物多样性的有力工具,过氧化物酶则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同工酶,能反映植物生长发育特点、体内代谢状况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过氧化物同工酶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浸种对水稻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东向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玉米经适当浓度的H2O2浸种后,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0.01%和0.1%H2O2可以提高水稻的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H2O2浓度大于3.0%其作用则相反。H2O2还可能增强作物种子电解质外渗率和玉米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一定H2O2浓度范围... 玉米经适当浓度的H2O2浸种后,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0.01%和0.1%H2O2可以提高水稻的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H2O2浓度大于3.0%其作用则相反。H2O2还可能增强作物种子电解质外渗率和玉米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一定H2O2浓度范围内,玉米种子活力指数分别与电解质外渗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种子萌发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黄芩苷含量与POD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东向 焦战战 +3 位作者 张令昂 李升林 孟庆伟 刘丽洁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751-1754,共4页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其生长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黄芩苷次生合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21 d)内,POD活性与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的前6 d,悬浮细胞处于适应...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其生长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黄芩苷次生合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21 d)内,POD活性与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的前6 d,悬浮细胞处于适应期,POD低水平表达,黄芩苷合成缓慢;6~15 d,悬浮细胞处于增长期,POD高水平表达,并到达最大值,期间黄芩苷迅速合成;15~21 d,悬浮细胞进入饱和期,此时POD活性降低,黄芩苷合成几乎停止。采用L9(34)正交表优化培养基中6-BA、碳源、氮源、pH的配比,筛选POD活性表达最优的培养条件为:6-BA 3 mg/L、碳源15 g/L蔗糖+15 g/L葡萄糖、氮源(NH4+)30 mmol/L、pH 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悬浮细胞 黄芩苷 过氧化物酶活性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黄芩苷与蛋白质含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东向 焦战战 +3 位作者 张令昂 邱全权 赵静 刘丽洁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1期5338-5341,共4页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其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及与黄芩苷次生合成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21 d)内,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与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的前6 d,悬浮细胞处于潜伏期,蛋...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其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及与黄芩苷次生合成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21 d)内,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与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周期的前6 d,悬浮细胞处于潜伏期,蛋白质含量低水平表达,黄芩苷合成缓慢; 6~18 d,悬浮细胞处于生长期,蛋白质的含量高水平表达,合成速率较快,这期间黄芩苷也迅速合成; 18~21 d,悬浮细胞进入稳定期,此时蛋白质含量处于稳定期,黄芩苷合成也几乎停止. 同时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培养基中6-BA、碳源、氮源、pH的配比对蛋白质含量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磷源(NH4+)对蛋白质的表达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悬浮细胞 黄芩苷 蛋白质含量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