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加工调制方法对废弃烟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永平 岳宁 +5 位作者 彭云 弓新国 易锋 安清聪 潘洪彬 李琦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41-1745,共5页
为开发利用废弃烟叶资源,研究不同加工调制方法对废弃烟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收获期的废弃新鲜烟叶为实验材料进行7种处理方法,以未处理的新鲜烟叶直接青贮为对照组(A组),各处理(实验)组烟叶水分含量均调整在66%~69%,分别为晾晒组(B组)... 为开发利用废弃烟叶资源,研究不同加工调制方法对废弃烟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收获期的废弃新鲜烟叶为实验材料进行7种处理方法,以未处理的新鲜烟叶直接青贮为对照组(A组),各处理(实验)组烟叶水分含量均调整在66%~69%,分别为晾晒组(B组)、晾晒并添加0.30%食盐组(C组)、晾晒添加1.5 g/t青贮饲料调制剂组(D组)、鲜烟叶加20.5%米糠组(E组)、鲜烟叶加28.5%米糠和添加1.5 g/t青贮饲料调制剂组(F组)及鲜烟叶加20.5%米糠和添加0.5%柠檬酸组(G组),青贮45 d后检测烟碱、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和水分含量及pH值,并对烟叶青贮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烟碱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下降,其中F组比A组下降达37.5%,实验组pH值均为4,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B、C、D组含量均比A组高,E、F、G组均比A组低,其中B组比A组高17.8%;粗纤维含量B、C、D组均低于A组,而E、F、G组均高于A组;粗脂肪含量B、C、D、E组均高于A组,F、G组均低于A组;粗灰分含量各实验组均低于A组,钙含量各实验组均高于A组,B组是A组的242.5%,磷含量B、G组低于A组,其余各组均高于A组;综合评分以A组最低,实验组中F组最高;烟叶青贮可明显降低烟碱含量,有效保持烟叶的营养成分,添加柠檬酸和青贮调制剂有利于改善烟叶青贮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烟叶 青贮 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对烤烟生长和产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弓新国 胡晓峰 +3 位作者 陈俊秋 岳宁 罗展宏 盘文政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0,共5页
为了寻求一种在烤烟生产上经济、绿色、应用效果稳定的微生物菌剂产品,以解淀粉芽孢杆菌剂FZB42为研究对象,研究苗期和大田期施用FZB42菌剂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ZB42菌剂在苗期和大田期施用均可促进烤烟生长... 为了寻求一种在烤烟生产上经济、绿色、应用效果稳定的微生物菌剂产品,以解淀粉芽孢杆菌剂FZB42为研究对象,研究苗期和大田期施用FZB42菌剂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ZB42菌剂在苗期和大田期施用均可促进烤烟生长,减少病害发生,提高烟叶产量、质量。与对照相比,FZB42菌剂在苗期施用时烤烟的产量、产值分别增加5.20%和8.29%,在大田期施用时分别增加6.41%和8.83%,而苗期和大田期同时施用的效果最佳,烤烟的产量、产值分别增加9.18%和13.78%。FZB42菌剂不仅可促进烤烟生长,减少病害发生,还可提高烟叶产量、质量,是一种绿色、经济、应用效果稳定的微生物菌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烤烟 施用效果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根贝”微生物菌剂对上海青生长发育和霜霉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弓新国 李永平 +4 位作者 盘文政 岳宁 陈俊秋 子瑾 胡晓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6期282-285,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的"德根贝"微生物菌剂对上海生长发育和青霜霉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德根贝"微生物菌剂不仅可降低上海青霜霉病的发病率,促进上海青的生长,提高上海青的产量及产值,而...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的"德根贝"微生物菌剂对上海生长发育和青霜霉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德根贝"微生物菌剂不仅可降低上海青霜霉病的发病率,促进上海青的生长,提高上海青的产量及产值,而且还可以降低土壤中真菌数量,改良土壤微生物区系。其中,"德根贝"微生物菌剂1.80 L/hm2施用量的效果最佳,具体体现在,对上海青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达64.37%,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开展度、有效叶数、净菜率、根鲜重和产量分别增长5.70%、7.62%、5.62%、3.13%、5.74%、2.20%、13.73%和9.02%。施用"德根贝"微生物菌剂可降低上海青的霜霉病发病率、促进上海青生长和改良土壤微生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霜霉病 上海青 土壤微生物区系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释放技术概况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福宏 潘悦 +3 位作者 孔宁川 弓新国 岳宁 王夸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72-2173,2193,共3页
概述了国内外释放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防治虫害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包括虫情监测、释放虫量、虫态的选择以及后期管理,旨在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优势天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 释放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的应用--以云南保山烟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卫 杨中义 +5 位作者 张一扬 周冀衡 张发明 弓新国 肖志新 胡志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5期97-103,共7页
应用数据库技术、信息监测与控制技术、多媒体信息发布技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开发技术,开发出集信息收集、数据管理与分析、信息发布与政策决断的保山市现代烟草农业三维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对烟区生态条件、... 应用数据库技术、信息监测与控制技术、多媒体信息发布技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开发技术,开发出集信息收集、数据管理与分析、信息发布与政策决断的保山市现代烟草农业三维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对烟区生态条件、经济状况和烟叶质量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和直观展示,并能对烟叶生产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与管理,实时了解烟叶生产状况,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防灾减灾预报、病虫害防治预报以及烟叶生产新技术,且为烟基建设、电子合同与烟叶收购等信息提供展示和高效的培训平台。该系统的开发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供了全面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为政策的制订提供决策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将成为烟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拟 信息监控 多媒体信息发布 烟草 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茅草产香菌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丽芬 李祖红 +4 位作者 李雪梅 侯英 包崇彦 弓新国 邓金平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5-39,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香茅草[Cumbopogon citratus(DC.)Stapf]产香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该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7种组分,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β-月桂烯、γ-萜品...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香茅草[Cumbopogon citratus(DC.)Stapf]产香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该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7种组分,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β-月桂烯、γ-萜品烯、金合欢烯、芳樟醇和γ-谷甾醇等;②该提取物具有增加烟香、略降低刺激性、明显改善烟气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草 产香菌 液体发酵 烟用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烟叶有机肥对土壤铅有效态及在甘蓝中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福宏 周佳 +2 位作者 詹莜国 盘文政 弓新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05-5707,共3页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施用以废弃烟叶生产的有机肥和农家肥对土壤Pb的形态及Pb在供试植物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体内的富集和转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和废弃烟叶有机肥后对土壤Pb全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明显降...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施用以废弃烟叶生产的有机肥和农家肥对土壤Pb的形态及Pb在供试植物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体内的富集和转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和废弃烟叶有机肥后对土壤Pb全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明显降低土壤有效态Pb的含量,甘蓝对土壤Pb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明显降低,降低了Pb向甘蓝体内和地上部分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烟叶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L ) 有机肥料 土壤铅 形态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烟叶有机肥对土壤Cd有效态和辣椒中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福宏 周佳 +2 位作者 詹莜国 盘文政 弓新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2436-2438,共3页
[目的]为利用废弃烟叶有机肥料改良Cd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施用以废弃鲜烟叶生产的有机肥和农家肥对土壤Cd的形态和Cd在供试植物辣椒体内的富集和转移特征。[结果]施用农家肥和废弃烟叶有机肥对土壤Cd全量的... [目的]为利用废弃烟叶有机肥料改良Cd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施用以废弃鲜烟叶生产的有机肥和农家肥对土壤Cd的形态和Cd在供试植物辣椒体内的富集和转移特征。[结果]施用农家肥和废弃烟叶有机肥对土壤Cd全量的影响不明显,但能明显降低土壤Cd有效态的含量,明显降低辣椒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转移系数,降低Cd向辣椒体内和地上部分的转移。[结论]该研究有利于控制Cd对辣椒的危害,保护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烟叶 有机肥料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磷菌生物有机肥对玉米苗生长和土壤磷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晓峰 何元胜 +4 位作者 岳宁 周佳 陈俊秋 弓新国 徐阳春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74-77,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5种不同溶磷菌生物有机肥对玉米苗生长的促生作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相比,5个溶磷菌生物有机肥处理不仅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而且还可显著促进玉米苗的生长,株高、叶长、叶宽和干重分别增加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5种不同溶磷菌生物有机肥对玉米苗生长的促生作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相比,5个溶磷菌生物有机肥处理不仅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而且还可显著促进玉米苗的生长,株高、叶长、叶宽和干重分别增加5.1%~33.8%、14.0%~38.0%、17.7%~37.6%和31.7%~177.1%。玉米植株磷、氮和钾的吸收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1.6%~366.6%、4.3%~143.7%和40.3%~226.3%。在供试的5种溶磷细菌生物有机肥中,以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P1的效果最佳,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P3次之,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P4和P5效果较差。这5种溶磷菌在土壤中定殖的总趋势是先下降再上升最后逐渐下降,定殖效果最好的是P4和P5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生物有机肥 养分累积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茅草产香内生真菌的筛选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黎华 李祖红 +3 位作者 陈东 蒋美红 弓新国 侯英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56,共4页
从香料植物香茅草(Cumbopogon citratus (DC.)stapf)分离到31株内生真菌,进行液体发酵,有1株产生香味物质,这株菌的发酵提取物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香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检出74种化合物,其... 从香料植物香茅草(Cumbopogon citratus (DC.)stapf)分离到31株内生真菌,进行液体发酵,有1株产生香味物质,这株菌的发酵提取物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香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检出74种化合物,其中有乙缩醛二乙醇、柠檬烯、月桂烯、月桂醛等多种香料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草 内生真菌 液体发酵 香气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09菌株降解烟梗纤维素及其休止细胞发酵产香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长伟 弓新国 +7 位作者 郑琳 张勃 蒋美红 李学杉 黄志强 普兴伟 吴明美 李仙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80,共10页
为改善烟梗浸膏的感官抽吸品质,采用休止细胞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HF-09降解烟梗纤维素转化成糖能力及其定向转化生香的特点。结果表明,对红大烟梗(C3F)固体发酵10 d后,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18.... 为改善烟梗浸膏的感官抽吸品质,采用休止细胞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HF-09降解烟梗纤维素转化成糖能力及其定向转化生香的特点。结果表明,对红大烟梗(C3F)固体发酵10 d后,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18.98%、30.32%;总糖、还原糖含量增长率分别20.10%、21.39%。采用菌株HF-09常规发酵和休止细胞发酵处理后,烟梗浸膏中总糖含量分别提升8.61%和47.18%,还原糖含量分别提升6.11%和38.80%。休止细胞发酵更能显著提高烟梗浸膏中肉豆蔻酸、十五酸、十六酸、棕榈酸甲酯含量,使其分别提升442.64%、248.40%、165.50%、153.64%。该菌具有在温和条件下高效降解烟梗纤维素转化生糖的能力。同时,菌株HF-09休止细胞发酵工艺的转化效率和生香率更高,更具有代谢专一性,适合高品质烟梗浸膏处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止细胞发酵 贝莱斯芽孢杆菌 烟梗 致香成分 固体发酵 纤维素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东 念小魁 +3 位作者 李军 陈婉 李璐芸 弓新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05期78-81,共4页
为了分析蒲公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蒲公英的挥发油成分,然后用GC—MS法分析并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2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7.03%。主要挥发性成分及面积归一化法含量为十六酸(3... 为了分析蒲公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蒲公英的挥发油成分,然后用GC—MS法分析并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2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7.03%。主要挥发性成分及面积归一化法含量为十六酸(31.4%)、9,12,15-十八碳三烯-1-醇(13.44%)、9,12,15十六碳三烯酸甲酯(3.78%)、亚麻酸甲酯(2.41%)、十六酸乙酯(2.39%)、二氢猕猴桃内酯(2.19%)、6,10,14-三甲基-2-十五酮(2.12%)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挥发油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香料烟功能组分的提取分离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美红 李仙 +6 位作者 弓新国 吴长伟 黄志强 吴明美 普兴伟 张勃 郑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目的】为进一步拓宽保山香料烟的用途,开发用于新型烟草的功能性香料组分。【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从保山香料烟中提取初提物,以感官分值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设计对粗提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膜分离技术获得功能组分。【... 【目的】为进一步拓宽保山香料烟的用途,开发用于新型烟草的功能性香料组分。【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从保山香料烟中提取初提物,以感官分值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设计对粗提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膜分离技术获得功能组分。【结果】粗提物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55 min,在此条件下,功能组分感官分值高,提取率为45.61%;采用分子量为3 000~5 000的超滤膜,在室温、操作压力为0.16~0.18 MPa条件下分离精制得到的功能组分最优,产品得率为37.64%;功能组分能改变新型烟草烟气生成状态,有利于提升吸食舒适性,能明显增加新型烟草烟气丰富性,应用效果佳。【结论】该提取分离工艺可从保山香料烟中获取改善新型烟草吸食效果的功能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香料烟 功能组分 提取 膜分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无溶剂法提取百合花精油的工艺研究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明美 郑琳 +2 位作者 弓新国 蒋美红 普兴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S01期293-297,共5页
建立了微波无溶剂萃取法提取百合花精油的最佳工艺,测定了各挥发性成分的百分含量。采用微波萃取仪进行百合花精油提取,对工艺中关键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SPSS中的正交分析法对工艺进行优... 建立了微波无溶剂萃取法提取百合花精油的最佳工艺,测定了各挥发性成分的百分含量。采用微波萃取仪进行百合花精油提取,对工艺中关键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SPSS中的正交分析法对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百合花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微波无溶剂提取百合花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质量比)、提取温度110℃、提取时间60 min、微波功率500 W,最佳萃取得率为0.19%;百合花精油中分析鉴定出51种化学成分,其中,醛类化合物22种,相对含量达59.06%,酮类化合物11种,相对含量达21.25%,杂环类化合物13种,相对含量达4.52%,醇类化合物4种,相对含量达1.93%,其他化合物1种,相对含量为0.91%。糠醛是百合花精油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物质,相对含量高达2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花 微波无溶剂提取 精油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梗纤维素降解菌株HF-09的分离鉴定和降解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长伟 弓新国 +2 位作者 张勃 李仙 郑琳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3期74-77,100,共5页
为了降低烟梗中的木质纤维素含量,解决其工业利用价值低的问题,筛选具有降解烟梗木质纤维素应用潜力的细菌,利用纤维素酶筛选培养基,从昆明市的烟草栽培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烟草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株HF-09。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结合... 为了降低烟梗中的木质纤维素含量,解决其工业利用价值低的问题,筛选具有降解烟梗木质纤维素应用潜力的细菌,利用纤维素酶筛选培养基,从昆明市的烟草栽培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烟草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株HF-09。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结合16S rR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在pH 5~9的范围内或75℃以下存活率均达90%以上,在培养8~20 h生长达到对数生长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经过对烟梗(红大C3F)进行10 d的降解处理,发现纤维素降解率为20.82%、半纤维素降解率为30.28%、木质素降解率为19.34%。同时,电镜扫描显示,该菌具有显著的破坏烟梗组织结构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降解 烟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筒茶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香气成分研究
16
作者 郑琳 张勃 +3 位作者 弓新国 吴长伟 吴明美 蒋美红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7期73-75,共3页
同时采用蒸馏萃取法(SD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竹筒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竹筒茶共分离鉴定出40个化合物。传统工艺制成的竹筒茶总致香成分质量分数为150.687μg/g。竹筒茶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植醇、棕榈酸、芳樟醇、亚... 同时采用蒸馏萃取法(SD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竹筒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竹筒茶共分离鉴定出40个化合物。传统工艺制成的竹筒茶总致香成分质量分数为150.687μg/g。竹筒茶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植醇、棕榈酸、芳樟醇、亚麻酸乙酯、植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桉叶油醇、苯乙醛、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筒茶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油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及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邹宇 王松峰 +3 位作者 包秀萍 弓新国 刘丽芬 念小魁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3,共3页
以辣木籽为原料,以石油醚热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其中精油成分、食用油脂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得到2个辣木籽油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辣木籽油主要成分多为各类脂肪酸... 以辣木籽为原料,以石油醚热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其中精油成分、食用油脂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得到2个辣木籽油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辣木籽油主要成分多为各类脂肪酸类衍生物,富含反油酸、棕榈酸、油酸乙酯、硬脂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 挥发油 石油醚热提 超临界CO2萃取 GC-MS分析方法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萃取与石油醚提取蒲公英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东 弓新国 +4 位作者 刘静 王定伟 尹开云 王松峰 包崇彦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9-622,共4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方法提取中药材蒲公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提取蒲公英,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从超临界CO_2萃取出的蒲公英样品中分离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占... 目的:比较2种不同方法提取中药材蒲公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提取蒲公英,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从超临界CO_2萃取出的蒲公英样品中分离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占总质量的77.66%;从石油醚提取的蒲公英样品中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总质量的87.23%;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蒲公英样品中酸类物质最多,占总质量的36.4%;而石油醚提取的样品中,除去含量最多的9,12,15-十八碳三烯醛外,则是以酯类物质最多,占总质量的27.68%。结论:2种方法提取的蒲公英样品化学成分各有侧重,与石油醚提取相比,超临界CO_2萃取具有提取温度低、溶剂残留少等优点,并可用于提取蒲公英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酸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蒲公英 超临界CO2 石油醚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香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