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弋舟作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弋舟
-
机构
《延河》杂志社
-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书写成长,描摹时代”--访弋舟
- 2
-
-
作者
程青
弋舟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不详
-
出处
《瞭望》
2020年第34期50-53,共4页
-
文摘
敏感,自省,深刻,作为70后代表作家的弋舟,出生和成长于西安,他是具有现代性的作家,穿行于城市之间,描摹的是更为复杂微细的当下经验。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说:“弋舟以他小说里一个又一个斑斓的寓体,持续命中着某些你我心头秘而不宣的重要关切。他那些藉由小说完成的精神表达,让他在当代中国文学现场独具辨识的高光。”弋舟以富有思想性的城市书写赢得声誉。著名作家格非说:弋舟的叙事净省、硬朗而准确,同时也拥有珍贵的密度感,这足以使他跻身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的作者行列。弋舟和他的小说,正如他获得鲁迅文学奖时的授词所言:“不回避人性的幽暗和荒凉,更以执着的耐心求证着责任和疗救。”
-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鲁迅文学奖
弋舟
格非
李敬泽
城市书写
精神表达
疗救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庞大固埃的转世灵童——田耳印象
- 3
-
-
作者
弋舟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8,共4页
-
文摘
初见老田,至少应是十余年之前的事。具体年份不细究了,我一贯疏于对时间的准确记忆,此刻追记,我只消确定——彼时我们尚是“青年”。这个确定,当然也矫情,当然也不足推敲,但却是被法定一般背书过的。那一年,我跟田耳,初见于“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就是说,我们是被组织认定为“青年”的。这个全国性的会议,有着严格的年龄要求,此后,以年龄计,田耳我没去留意,他小我几岁,或许还能再“青年”一回,而我,超龄了,将不再被允许参会了,也就此,严格地不再“青年”。
-
关键词
庞大固埃
准确记忆
作家创作
推敲
年龄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未被算法所穷尽的文学与人间——关于《空巢》的对话
- 4
-
-
作者
弋舟
木叶
-
机构
西北大学
《延河》杂志
《上海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馆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
文摘
访谈时间:2020年12月7日访谈地点:上海朵云书院旗舰店木叶:不知弋舟兄是否还记得,若干年前有次聚会,一众师友之中坐着一个年轻人,基本不与旁人说话,仿佛有无尽的话语,却又是静默的。这就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对您的印象。后来见得多了,每次的感觉又不尽相同,或匆匆数语,或清谈至凌晨,或一见面便已醉眼蒙眬。我较早看的是《刘晓东》三部曲,当时就觉得是卓越之作。这些年来一直关注您的短篇、中篇和长篇创作。弋舟的好不仅在于小说写得摇曳而跌宕,还会画画,于书法也有心得,貌似还为书刊设计过封面,有多种才艺,多副笔墨。
-
关键词
刘晓东
弋舟
长篇创作
访谈时间
旗舰店
三部曲
-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站立在城市的地平线上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弋舟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4-147,共4页
-
文摘
一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总是无从回避,总是要反复回答——我们的写作与栖身之地的关系。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祖籍是江苏,父亲一辈来到了西北,而我,比父亲往西北跑得更西北了一些。归纳一下的话,那就是:我们两代人的轨迹,便是一个离故土越来越远的图景。如果我们承认,当我们以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版图来规约文学时,里面的确首先预判了某种必然的"故土原则"的话,那么,一旦我被纳入这种言说,就必然会感到莫名的尴尬。
-
关键词
栖身之地
地理意义
两代人
预判
乡土叙事
“乡土文学”
中国作家
叙述策略
《子夜》
本雅明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最好的艺术表现最多的生命真实
被引量:8
- 6
-
-
作者
弋舟
张存学
-
机构
《甘肃文艺》
-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14期4-11,共8页
-
文摘
张存学:我最近一连读了你的六篇小说,篇篇都是精粹之作。这也是我近年读的国内的最好的小说了。在一定程度上,谈你的小说很难找到一个参照系,你的小说就是你的小说,它们的造形力量是独特的,如果拿某种现成的话语来谈你的小说显然是行不通的。现在。
-
关键词
艺术表现
生命
小说
参照系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戏曲舞台美术的魅力与探求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弋舟
-
出处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41,共4页
-
文摘
我从事戏曲舞台美术工作数十年。先后担任秦腔、眉户、华剧等剧种的十多部戏的舞美设计,对戏曲舞美进行了多方面的学习和运思。我以为,舞台美术的艺术生命在于创新。在创作设计中,既要继承传统的审美规律,又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度。深入生活沃土,把握时代精神,更新艺术观念,强化自我意识,认识舞台美术的特性,直面息息相通的观众,热切追求现代审美观念,走出一条自己艺术风格的探求之道,应成为每个舞美设计者的追求目标。当然,这种探求与创造,必须注重舞台形象的整体观照。
-
关键词
戏曲舞台
舞美设计
舞台美术
虚实相生
演员表演
传统戏曲
戏曲艺术
《杨贵妃》
观众
强化自我意识
-
分类号
J813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哪些词会在物的背后发光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弋舟
-
机构
《延河》杂志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6,共4页
-
文摘
你为什么写作?或者,你写作的动力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相信绝大多数写作者都被问及过。此类问题也的确堪称紧要,往小了说,关乎我们的好奇心与八卦欲;往大了说,关乎求真求善求美,一如“人为什么要活”“你从哪儿来,你往哪儿去”之问。大致上,人类行为的动因,除了“求生”一类的生物性本能,还发展出了一部分精神性的诉求;提问者从来不会问农民为何种地,工人为何务工,仿佛一切都是不证自明;而精神活动,貌似无关“死活”,因此便显得可疑,需要从事者去解释。
-
关键词
提问者
性本能
好奇心
写作者
精神性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最好的艺术表现最多的生命真实
被引量:5
- 9
-
-
作者
弋舟
张存学
-
机构
不详
《甘肃文艺》
-
出处
《艺术广角》
2013年第4期14-20,共7页
-
文摘
张存学:我最近一连读了你的六篇小说,篇篇都是精粹之作。这也是我近年读的国内的最好的小说了。在一定程度上,谈你的小说很难找到一个参照系了,你的小说就是你的小说,它们的造型力量是独特的,如果拿某种现成的话语来谈你的小说显然是行不通的。现在,我还是从我读后的感觉来开始这次对话吧。读过你的小说我首先有一种震颤感,每读一篇都是如此。
-
关键词
艺术表现
生命
小说
参照系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保守者的命运--朱山坡印象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弋舟
-
机构
《延河》杂志
-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35,共2页
-
文摘
完全想不起是如何与朱山坡接上头的了。唯一确定的是,认识之前,我先读到了他的小说。《天涯》2009年第3期,刊有朱山坡的短篇小说《鸟失踪》。此刻我提笔作文,为了详实,专门搜索了该期《天涯》的目录。一看之下才恍然忆起,原来昔日我的短篇与他的发在了同期。记住了他,却忘记了自己,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说明,证实了彼时的朱山坡,于我而言是一个何其夺目的发现。
-
关键词
朱山坡
想不起
《天涯》
命运
短篇小说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重回皮囊
- 11
-
-
作者
弋舟
-
机构
陕西省作家协会《延河》杂志
-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4,F0002,共5页
-
文摘
我几乎是本能地写下了这个题目。同时,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一刻,略略的震惊也本能地发生着。这里面有着复杂的机制,我很难说那是源自人的生理系统还是心理系统,因为,当我略微想要以生理与心理来两分“人”或者“自己”的时候,强烈的迟疑便自发地警告着我--窠臼,你依然深陷在黑洞般的窠臼里。
-
关键词
生理系统
生理与心理
本能
窠臼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是什么令我们犹豫——为小说而作(创作谈)
- 12
-
-
作者
弋舟
-
机构
陕西省作家协会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08,共4页
-
文摘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末尾,我引用了切斯瓦夫·米沃什写过的一则小故事,我将之称为“最朴素、最简单明了的例子”:有一次,在很久以前,在波兰的一个村子里,我走在路上,看见一群鸭子在一个脏污的水洼里戏水,就陷入了沉思。我惊讶不已,因为附近有一条在桤木林中川流而过的清澈小溪。
-
关键词
米沃什
切斯
川流
-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辩难时刻
- 13
-
-
作者
弋舟
-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5期31-33,共3页
-
文摘
总是无从回避,总是要反复回答——我们的写作与栖身之地的关系。诚然,被纳入"西部文学"的观察范畴,与我自己"身处西部"这一事实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符合"身在西部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这一"西部文学"的所指。在这里,我想就"西部文学"这一符合逻辑的所指,谈一些我个人的体会和想法。
-
关键词
杂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辩难时刻》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因为孤独
- 14
-
-
作者
弋舟
-
出处
《艺术广角》
2014年第5期83-91,共9页
-
文摘
因为孤独显然,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以一个共同的名义走进了我的阅读——孤独。《十一种孤独》。理查德·耶茨是谁?此人1992年才离世,应当就是我们同时代的人,被誉为"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焦虑时代"——那是一个什么时代?据说,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
-
关键词
孤独
60年代
30年代
20世纪
理查德
焦虑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立于廊前
- 15
-
-
作者
弋舟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6,共2页
-
文摘
公元前七百二十二年,秩序在挖出了泉水的地道中得以彰显和圆满。大道行于地道中,郑伯克段,水到渠成,让八面来风之地重归忠恕之道,条分缕析。公元两千零一十八年,是夜礼毕,他立于廊前。身后是灯火未灭的殿堂,阶下黑暗,是影影绰绰退场的宾客。他是主事者,该当站在这个位置,目送高朋四散,静待帷幕落下。
-
关键词
李敬泽
-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四个国,四本小说
- 16
-
-
作者
弋舟
-
出处
《青海国土经略》
2015年第3期88-89,共2页
-
文摘
美国人难以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因为美国人通常是宽大、单纯,但不够深刻。英国人不能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因为英国人一般是深刻、单纯,却不够宽大。德国人也不能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因为德国人深刻、宽大,但不够单纯。至于法国人,在我看来是能了解并已经是最了解真正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的。因为法国人在心灵的性质上曾经达到一种卓越的程度。
-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德国人
卡佛
迪亚
图尔尼埃
德语课
赫尔曼
小资
休闲裤
大中国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因为孤独
- 17
-
-
作者
弋舟
-
出处
《青海国土经略》
2014年第5期97-98,共2页
-
文摘
显然,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以一个共同的名义走进了我的阅读——孤独。《十一种孤独》理查德·耶茨是谁?此人1992年才离世,应当就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其被誉为"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焦虑时代"——那是一个什么时代?据说,是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耶茨的小说,便代言了这个时代。代言了一个时代的人,如今却落得我们言说伊始,先要问一下是谁的地步。冯内古特是我毫无保留喜爱的小说家,他说《十一种孤独》是最好的十部美国短篇小说集之一。天啊,
-
关键词
耶茨
冯内古特
短篇小说集
查德
卡佛
奥斯特
塞林格
证券经纪人
蒋先生
辛格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别碰我,我两天没洗澡了
- 18
-
-
作者
弋舟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特别关注》
2023年第6期33-33,共1页
-
文摘
几年前有部电影叫《窃听风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的背景是东德,讲的是20世纪80年代,一段虚构的柏林墙倒塌前的故事。整部影片令我着迷的是,画面中的东德人民似乎过得还不错:整洁并且宽散的房间,有电影《窃听风暴》剧照烛台,有壁炉,有油画,还有洗澡间;体面的装束,大衣,长裙,质地优良的围巾;优雅的舞台;还算不错的公园.尤其是,似乎人人都彬彬有礼。审问是彬彬有礼的(当然也是种残酷),反驳是彬彬有礼的(完全跟大义凛然无关)。
-
关键词
《窃听风暴》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油画
东德
-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矗立在水中的丰碑——刘家峡水电站
- 19
-
-
作者
弋舟
-
出处
《发展》
2009年第10期41-44,共4页
-
文摘
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城西南1公里处,20世纪60年代,因为一座伟大的工程,让九曲黄河上一个沉寂千年的河段,豁然亮相于世界现代文明的舞台——它便是刘家峡水电站。
-
关键词
水电站
60年代
现代文明
-
分类号
TV75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他有那么一个愿望升起,这已经显得弥足珍贵
被引量:3
- 20
-
-
作者
饶翔
弋舟
-
出处
《创作与评论》
2017年第16期109-120,共12页
-
文摘
一、我的作品写给谁看?饶翔:这两天集中读了你的长篇《蝌蚪》和《我们的踟蹰》。我感觉两本书写作的差别还是挺明显的,《我们的踟蹰》写得更成熟,我也蛮有兴趣跟你聊聊这个小说的。以前我们也没怎么聊过天,不知道你平时是不是很健谈。弋舟:我不大善谈,这些年可能还好一些,以前跟人交流都会有点儿障碍。饶翔:但是你写没问题。
-
关键词
小说写作
城市文学
曾钺
现实关怀
格非
精神困惑
先锋小说
黄雅莉
写作动机
王安忆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