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开源GemPy的城市地下空间三维隐式势场建模方法研究
1
作者 廖舟 李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2-497,共16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地质科学大数据时代,当前三维建模逐渐转向三维隐式建模。常见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如GeoModeller、Surpac等都提供了隐式建模技术,但是上述商业软件均封装完好、并不开源。本文... 三维地质建模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地质科学大数据时代,当前三维建模逐渐转向三维隐式建模。常见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如GeoModeller、Surpac等都提供了隐式建模技术,但是上述商业软件均封装完好、并不开源。本文基于开源GemPy建模平台,重点实现了三维隐式势场建模技术与针对地层尖灭的建模方案,将算法方案加入GemPy底层建模架构,并以某城市地下空间为例,对三维地质精细化建模工程流程进行了验证。论文构建了基于研究区钻孔数据的建模数据集,采用势场法和泛克立格插值法建立城市三维地质模型,并针对城市地质中常见的地层尖灭进行了单独的布尔运算处理。为细致直观展示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地层界面的拟合情况,对共计18个工程地质层分别进行可视化。最后,对模型的精度采用分层K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并用皮尔逊相关系数(CC)等4种指标对建模效果进行衡量。对研究区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开源GemPy的三维隐式势场地质建模方法针对城市地质构造具有一定通用性,并在精度上具有较好效果,可以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隐式势场法 GemPy 地层尖灭 城市地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_2C对Ti(C,N)基金属陶瓷冲刷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廖舟 梁孟霞 董广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9-82,共4页
采用传统的粉末冶金烧结工艺制备了4组不同Mo2C含量的Ti(C,N)基金属陶瓷。用洛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三点弯曲法分别测得试样的硬度、孔隙度及抗弯强度。通过观察发现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呈现典型的芯-环结构,并随Mo2C含量的增加,... 采用传统的粉末冶金烧结工艺制备了4组不同Mo2C含量的Ti(C,N)基金属陶瓷。用洛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三点弯曲法分别测得试样的硬度、孔隙度及抗弯强度。通过观察发现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呈现典型的芯-环结构,并随Mo2C含量的增加,组织细化明显。对冲刷腐蚀后的试样表面采用SEM、EDS等方式进行研究测试,结果发现Mo2C能提高金属陶瓷的抗冲刷腐蚀性能,但添加过多会降低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Mo2C 组织形貌 冲刷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氯化物型化学镀锡的增厚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文增 陈白珍 +1 位作者 何新快 廖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1-44,共4页
对酸性氯化物型化学镀锡的增厚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镀液中Sn2+浓度、NaH2PO2浓度、(NH2)2CS含量及络合剂B等组分对化学镀沉积速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EDS)对镀层表面形貌和镀层成分进... 对酸性氯化物型化学镀锡的增厚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镀液中Sn2+浓度、NaH2PO2浓度、(NH2)2CS含量及络合剂B等组分对化学镀沉积速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EDS)对镀层表面形貌和镀层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可获得厚度为7.5μm左右的银白色无光化学镀锡层,镀层表面晶粒大小均匀细致,镀层含锡量为95.6%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镀锡 沉积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会在医疗纠纷处置中的作用、困境与对策
4
作者 廖舟 《现代医院》 2007年第2期97-98,共2页
阐明了作为公民社会的医学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之一,并以之为例,分析其在医疗纠纷处置中所起的作用、遭遇到的困境,最后提出可能的对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民社会 第三部门 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态势 被引量:1
5
作者 柴立元 颜旭 +5 位作者 王云燕 张克 闵小波 周玉琳 柯勇 廖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共12页
有色金属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军工建设及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石,对提升我国整体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然而,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遭遇资源、能源及环境多方面挑战,已经成... 有色金属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军工建设及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石,对提升我国整体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然而,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遭遇资源、能源及环境多方面挑战,已经成为制约有色金属冶金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清洁冶金是创新有色金属冶金发展的模式,采用清洁的能源、资源进行“无废”的全生命周期生产,是有色金属冶金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本文系统分析了有色金属冶金发展现状、绿色发展成效,全面梳理了清洁冶金对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有色金属清洁冶金发展路径,详细阐述了资源替代、能源替代和全生命周期下的有色金属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态势,并展望了未来有色金属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清洁冶金 污染控制技术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锌浸出渣炼铁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洋 谭军 +4 位作者 刘常青 尹周澜 陈启元 张平民 廖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78-1986,共9页
对锌浸出渣熔池熔炼碳还原炼铁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Zn Fe2O4和KFe3(SO4)2(OH)6受热分解的含铁产物是Fe2O3,Zn Fe2O4在300~1800 K温度范围内不能自发分解,KFe3(SO4)2(OH)6在652.25K即可分解;高pCO/pCO2、低温... 对锌浸出渣熔池熔炼碳还原炼铁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Zn Fe2O4和KFe3(SO4)2(OH)6受热分解的含铁产物是Fe2O3,Zn Fe2O4在300~1800 K温度范围内不能自发分解,KFe3(SO4)2(OH)6在652.25K即可分解;高pCO/pCO2、低温(但要高于炉渣熔融的温度)有利于熔体中的Fe2O3还原生成液态铁;含硫物相低温分解后的产物有金属硫酸盐K2SO4和Ca SO4,两者热分解脱硫的有利条件均是高温及低硫分压、低氧分压(但氧分压要高于硫酸盐分解生成硫化物的限值),Ca SO4热分解脱硫比K2SO4易于进行。锌浸出渣中碱性氧化物Ca O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降低Zn2Si O4碳热还原的起始反应温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炉渣碱度及炉渣中Ca O的活度,降低硫在铁液与炉渣中的分配平衡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熔池熔炼 碳还原 炼铁 热力学分析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沉铁渣和浸锌渣的焙烧预处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洋 谭军 +5 位作者 尹周澜 刘常青 陈启元 张平民 廖舟 王心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222,共11页
采用电阻炉对湿法炼锌沉铁渣和浸锌渣进行焙烧预处理。考察氧气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气体流量对沉铁渣脱硫率以及焙烧矿硫含量的影响;利用XRD和SEM-EDS技术对沉铁渣焙烧矿和浸锌渣焙烧矿的物相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 采用电阻炉对湿法炼锌沉铁渣和浸锌渣进行焙烧预处理。考察氧气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气体流量对沉铁渣脱硫率以及焙烧矿硫含量的影响;利用XRD和SEM-EDS技术对沉铁渣焙烧矿和浸锌渣焙烧矿的物相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脱硫处理湿法炼锌沉铁渣和浸锌渣是可行的;沉铁渣焙烧预处理的合适工艺条件为氧气浓度70%,气体流量0.2 L/min,经1300℃焙烧反应20 min,沉铁渣脱硫率为98.2%,焙烧矿硫含量从8.15%降低到0.253%(质量分数),达到炼铁入炉原料硫含量的要求;沉铁渣焙烧矿的物相组成主要是Zn Fe2O4,浸锌渣焙烧矿的物相组成主要是Zn Fe2O4和Pb2SO5,Pb2SO5的生成表明浸锌渣中Pb SO4分解脱硫不彻底,这是浸锌渣焙烧矿硫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铁渣 浸锌渣 焙烧预处理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池熔炼中金属硫酸盐分解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群 谭军 +5 位作者 刘常青 尹周澜 陈启元 廖舟 谢富春 张平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9-1636,共8页
利用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求得冶炼废渣熔池熔炼过程中5种金属硫酸盐(FeSO4, In2(SO4)3, Fe2(SO4)3, ZnSO4, PbSO4)的分解压,确定硫酸盐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采用热重(TG)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各金属硫酸盐的... 利用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求得冶炼废渣熔池熔炼过程中5种金属硫酸盐(FeSO4, In2(SO4)3, Fe2(SO4)3, ZnSO4, PbSO4)的分解压,确定硫酸盐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采用热重(TG)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各金属硫酸盐的分解过程,验证热力学计算结果。结果表明,5种硫酸盐发生分解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FeSO4、In2(SO4)3、Fe2(SO4)3、ZnSO4、PbSO4;热力学计算得到的相变温度、分解温度与DSC曲线吸热峰位置、TG曲线质量损失阶段相吻合,且理论计算温度比TG-DSC测定温度低7.5~283.1 K;熔炼炉温度达到1316.1 K以上可使浸锌渣、沉铁渣中的硫酸盐分解脱硫较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废渣 金属硫酸盐 熔池熔炼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铁渣回收利用中的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群 谭军 +3 位作者 陈启元 廖舟 张平民 尹周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模拟"熔池熔炼法从沉铁渣中回收铁"工艺的高温氧化脱硫阶段,考察了温度、气氛和冷却方式对沉铁渣脱硫程度及铁富集效果的影响。硫酸铁分解脱硫的热力学计算与热分析表明,硫酸铁分解脱硫的温度分别为780.0℃和875.2℃,热力学... 模拟"熔池熔炼法从沉铁渣中回收铁"工艺的高温氧化脱硫阶段,考察了温度、气氛和冷却方式对沉铁渣脱硫程度及铁富集效果的影响。硫酸铁分解脱硫的热力学计算与热分析表明,硫酸铁分解脱硫的温度分别为780.0℃和875.2℃,热力学计算得到的相变温度、分解温度与热分析曲线的吸热峰位置、失重阶段相吻合。沉铁渣脱硫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炉膛温度1 300℃,氧气气氛,水淬法冷却产物。此时沉铁渣的脱硫率为99.55%,铁在产物中的含量为3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池熔炼 沉铁渣 脱硫 铁富集 热力学计算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吹气流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萍 成慰 +2 位作者 马骥 夏中卫 廖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79-2883,共5页
通过搭建侧吹模型实验装置,对侧吹气流流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气体侧吹流动过程,并运用MATLAB图像处理方法对实验所得气流流动特性参数等实现自动批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气泡脱离频率与修正弗劳德数Fr’呈非线性减... 通过搭建侧吹模型实验装置,对侧吹气流流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气体侧吹流动过程,并运用MATLAB图像处理方法对实验所得气流流动特性参数等实现自动批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气泡脱离频率与修正弗劳德数Fr’呈非线性减小关系,与液体黏度υ呈非线性增加关系;量纲一气体穿透深度H/D随修正弗劳德数Fr’呈非线性增加趋势,而与喷管直径D、液体黏度υ呈非线性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入式侧吹 水模型 气体穿透深度 气泡脱离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硫铁矿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廖舟 杨小中 +4 位作者 许彬 吉庆锋 李先柏 梁经东 鲍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7,41,共4页
对云南某地煤系硫铁矿进行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通过重-浮联合流程选别含硫大于47%的低碳高硫精矿,该硫精矿沸腾焙烧制酸后得到残硫小于0.3%、含铁大于65%的硫酸渣,可直接用作炼铁原料。
关键词 煤系硫铁矿 沸腾焙烧 硫酸渣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氧化物熔体碳热还原过程中银的分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威 陈启元 +5 位作者 谭军 李洁 王辉 廖舟 张平民 刘常青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2,36,共4页
模拟基夫赛特炼铅工艺搭配处理浸锌渣过程的碳热还原阶段,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银在粗铅及炉渣之间的分配。结果表明,在1 200℃还原熔炼温度下,银在铅与炉渣中的分配比值最大为30.13;1 300℃时最大分配比值为19.17。金属银能很好地在粗... 模拟基夫赛特炼铅工艺搭配处理浸锌渣过程的碳热还原阶段,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银在粗铅及炉渣之间的分配。结果表明,在1 200℃还原熔炼温度下,银在铅与炉渣中的分配比值最大为30.13;1 300℃时最大分配比值为19.17。金属银能很好地在粗铅中富集,为使更多的银进入粗铅相,提高银回收率,铅氧化物熔体的碳热还原温度不宜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夫赛特工艺 浸锌渣 碳热还原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炼铅过程数值仿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卓 谢德成 +2 位作者 夏中卫 周萍 廖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44-3350,共7页
应用CFD软件对悬浮炼铅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建立炼铅过程的数值仿真模型,并对该过程开展气、粒两相多场耦合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模型基本准确可靠;工业氧经氧焰喷嘴喷入反应塔后,形成明显的圆柱形高速气流柱;反应主要集中在... 应用CFD软件对悬浮炼铅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建立炼铅过程的数值仿真模型,并对该过程开展气、粒两相多场耦合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模型基本准确可靠;工业氧经氧焰喷嘴喷入反应塔后,形成明显的圆柱形高速气流柱;反应主要集中在氧焰喷嘴正下方约1m处进行,高温区域位置集中在喷嘴至下方约2m处。通过对其过程的数值仿真研究,可以直观地了解炉内速度场、温度场、气相浓度场以及颗粒轨迹,从而对悬浮炼铅炉的运行维护以及参数优化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炼铅 气粒两相 多场耦合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速炼铅炉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及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萍 刘维超 +3 位作者 夏中卫 廖舟 陈卓 谢德成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闪速炼铅炉进行了气粒两相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多个物理场耦合模拟,着重研究炉内速度场的特性。采用传统的二维截面速度矢量图分析了两组截面的速度场,发现其对速度场信息描述不完整,而且难以对不同截面上速...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闪速炼铅炉进行了气粒两相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多个物理场耦合模拟,着重研究炉内速度场的特性。采用传统的二维截面速度矢量图分析了两组截面的速度场,发现其对速度场信息描述不完整,而且难以对不同截面上速度矢量分布之间相互联系进行分析。借助可视化软件ParaView,提出了将立体流线、方向标识体和动画结合起来制作流线动画,对整个速度场进行分析,使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分析发现右侧喷嘴主流触底后斜向上喷射是影响速度场分布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速炼铅炉 速度场 二维速度矢量 流线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硫铁矿降碳提硫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廖舟 许彬 +3 位作者 杨小中 吉庆锋 李先柏 梁经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4-36,共3页
针对煤系硫铁矿精矿含碳较高不利于焙烧制酸的问题,为了有效利用煤系硫铁矿,以云南某高碳煤系硫铁矿石为试验矿样进行了降碳提硫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K-1药剂为新的选碳捕收剂,利用反浮选脱碳和选择性絮凝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硫精矿碳... 针对煤系硫铁矿精矿含碳较高不利于焙烧制酸的问题,为了有效利用煤系硫铁矿,以云南某高碳煤系硫铁矿石为试验矿样进行了降碳提硫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K-1药剂为新的选碳捕收剂,利用反浮选脱碳和选择性絮凝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硫精矿碳含量,同时提高硫精矿品位。试验采用反浮选—正浮选—选择性絮凝流程,得到了硫品位为37.19%、含碳量为3.64%的煤系硫铁矿精矿,硫回收率为87.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硫铁矿 K-1捕收剂 反浮选 正浮选 选择性絮凝 降碳提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与粒径对铅精矿吸湿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萍 匡致望 +1 位作者 夏中卫 廖舟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7-311,共5页
为阐明温度、湿度与粒径对铅精矿物料吸湿性的影响规律,对铅精矿物料的吸湿性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铅精矿吸湿率的变化在0.045%~0.717%。当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95%时粒径小于0.075mm的铅精矿物料的吸湿率最大,为0.717%... 为阐明温度、湿度与粒径对铅精矿物料吸湿性的影响规律,对铅精矿物料的吸湿性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铅精矿吸湿率的变化在0.045%~0.717%。当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95%时粒径小于0.075mm的铅精矿物料的吸湿率最大,为0.717%;铅精矿的吸湿率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粒径的减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且其吸湿性主要发生在前5h内,24h后达到平衡状态。铅精矿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在55%~58%,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粒径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精矿 温湿度 吸湿性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基于对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中国家硕士项目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倩 于蓉蓉 +1 位作者 廖舟 刘清杰 《对外传播》 2019年第3期15-18,共4页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思路,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则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不仅可以以此为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思路,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则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不仅可以以此为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建立大国形象,同时还可以加强与世界沟通,打破偏见,赢得认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中国家是我们重要的团结对象,他们对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传播的理解与反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 话语 体系 中国 传播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吹气流穿透深度及气泡脱离频率模型实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成慰 周萍 +2 位作者 马骥 夏中卫 廖舟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4年第5期17-20,共4页
通过建立侧吹模型实验装置,对侧吹气体的穿透行为和气泡的脱离频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了气体运动过程,并运用Matlab图像处理方法对实验所得气体穿透深度和气泡脱离周期等信息实现了自动提取。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侧吹模型实验装置,对侧吹气体的穿透行为和气泡的脱离频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了气体运动过程,并运用Matlab图像处理方法对实验所得气体穿透深度和气泡脱离周期等信息实现了自动提取。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量纲分析法得出了本实验侧吹过程中气体在不同液体温度、气体流量条件下的无量纲最大穿透深度的经验公式,从而为讨论不同条件下侧吹气液两相间的反应速率以及搅拌强度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入式侧吹 气体穿透深度 气泡脱离频率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夫赛特炉余热锅炉水冷壁腐蚀机理研究
19
作者 周萍 宋郭蒙 +1 位作者 李家栋 廖舟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7年第3期26-30,共5页
针对基夫赛特炉熔炼区余热锅炉上升段水冷壁频发的腐蚀漏水事故,对失效段水冷壁管道进行了外观形貌分析,并采用XRD、ICP-AES等方法对受热面附着物、水冷面水垢的元素和物相含量,以及循环水的离子浓度等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 针对基夫赛特炉熔炼区余热锅炉上升段水冷壁频发的腐蚀漏水事故,对失效段水冷壁管道进行了外观形貌分析,并采用XRD、ICP-AES等方法对受热面附着物、水冷面水垢的元素和物相含量,以及循环水的离子浓度等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受热面在高温、高SO_2气氛下受到碱金属硫酸盐(如K_2SO_4)和硫化物(如Fe S)的作用,形成硫酸盐型和硫化物型高温腐蚀,破坏了Fe_2O_3保护膜,使金属铁不断流失,管道变薄;循环水中的PO_4^(3-)浓度不稳定,有时远低于相关标准,不能及时分解CaSO_4,导致管道内壁结垢、传热效率降低,加剧管道受热面的高温腐蚀;同时循环水pH偏高导致管内发生碱性腐蚀和吸氧腐蚀,加剧管壁变薄。水冷壁两侧腐蚀与内侧结垢的综合作用导致水冷壁局部蚀穿漏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夫赛特炉 余热锅炉 水冷壁漏水 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规则Pb-S-O体系优势区图的绘制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腾猛 谭军 +5 位作者 刘常青 李洁 陈启元 王辉 廖舟 张平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6-842,共7页
应用相律对Pb-S-O体系内组分进行分析,确定了该体系可能存在的4个三凝聚相点。结合拓扑规则和相关平衡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绘制该体系三凝聚相点之间的两种关联图:α型平面拓扑图和β型平面拓扑图。分析结果表明:β型平面拓扑图与传统Pb-... 应用相律对Pb-S-O体系内组分进行分析,确定了该体系可能存在的4个三凝聚相点。结合拓扑规则和相关平衡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绘制该体系三凝聚相点之间的两种关联图:α型平面拓扑图和β型平面拓扑图。分析结果表明:β型平面拓扑图与传统Pb-S-O体系优势区图一致,说明可以基于拓扑规则绘制Pb-S-O体系优势区图;α型平面拓扑图可以解释Kivcet炼铅工艺在高氧位、高硫位条件下直接生成大量粗金属Pb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O体系 优势区图 拓扑规则 热力学计算 Kivce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