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潜伏期HSV-1 LATs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廖素华 庄晋峰 +3 位作者 郑雄彦 王幼生 贺劲松 刘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10期1765-1766,共2页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 mplex virus type 1,HSV-1)感染兔眼球以后潜伏相关转录体(Latency associated transcript,LATs)在兔角膜中的表达,探讨LATs的表达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5μL滴度为1×...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 mplex virus type 1,HSV-1)感染兔眼球以后潜伏相关转录体(Latency associated transcript,LATs)在兔角膜中的表达,探讨LATs的表达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5μL滴度为1×106 U/mL HSV-1 stockek病毒株接种于健康新西兰白兔的角膜上建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分别于角膜接种病毒后的d10、d60、d110取角膜片及患侧三叉神经节作PCR检测,分析潜伏期内HSV-1基因表达模式。【结果】未感染HSV-1的兔角膜中不表达LATs,HSV-1感染兔的早期即可诱导LATs在角膜中的表达,并且表达持续存在。【结论】HSV-1上调LATs在兔角膜中的表达,LATs在兔角膜中的表达与角膜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疱疹性 单纯病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容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4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廖素华 于海波 庄晋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正容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采用中药正容汤加减内服、针刺睛明等穴综合治疗。【结果】41例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1个疗程内治愈者4例(9.8%);2~3个疗程治愈者23例(56.1... 【目的】探讨正容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采用中药正容汤加减内服、针刺睛明等穴综合治疗。【结果】41例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1个疗程内治愈者4例(9.8%);2~3个疗程治愈者23例(56.1%);4~6个疗程治愈者12例(29.3%),无效1例(2.4%);复发1例(2.4%);总有效率95.2%。【结论】中药结合针刺对麻痹性斜视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容汤加减 针刺治疗 麻痹性斜视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潜伏感染复发的中医辨证分型
3
作者 廖素华 庄晋峰 +2 位作者 刘艳 郑雄彦 王幼生 《吉林中医药》 2004年第6期13-14,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潜伏感染复发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试图寻找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潜伏感染复发与宿主之间的关系 ,探讨治疗本病的最佳原则。方法 :对本组 38例 4 5眼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经风热、肝胆火炽、肝胆湿热、气阴两... 目的 :通过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潜伏感染复发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试图寻找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潜伏感染复发与宿主之间的关系 ,探讨治疗本病的最佳原则。方法 :对本组 38例 4 5眼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经风热、肝胆火炽、肝胆湿热、气阴两虚 4型。结果 :肝经风热型 10例 ,占 2 6 % ,肝胆火炽型 9例 ,占 2 3.7% ,肝胆湿热型 10例 ,占 2 6 % ,气阴两虚型 9例 ,占 2 3.7%。肝经风热型及肝胆湿热型发病年龄为 2 6~ 4 5岁年龄组 ,气阴两虚型为 4 6岁以上年龄组。结论 :提示本病分布于 4个证型较为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潜伏感染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眼科辨证方法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廖素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7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眼科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插入自制导管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5
作者 廖素华 张敬先 庄晋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3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观察应用顺行插入自制导管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81例 3 1 6只眼进行顺行插入自制导管泪道留置 2 4小时 ,并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3 1 5只眼术后随访 1周、 1个月、 3个月无复发 ,治愈率 99 7%。结论 顺行... 目的 观察应用顺行插入自制导管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81例 3 1 6只眼进行顺行插入自制导管泪道留置 2 4小时 ,并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3 1 5只眼术后随访 1周、 1个月、 3个月无复发 ,治愈率 99 7%。结论 顺行插入自制导管在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中具有有效率高、创伤轻、疗程短和无复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泪道阻塞 泪道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6
作者 廖素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53-54,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廖素华主题词结膜炎,急性出血性/中西医结合疗法分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具有起病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常在夏秋季节暴发流行〔...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廖素华主题词结膜炎,急性出血性/中西医结合疗法分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具有起病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常在夏秋季节暴发流行〔1〕。1988年该病在深圳流行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炎.急性出血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附1例病例报告)
7
作者 廖素华 李丽霞 詹宇坚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17-218,261,共2页
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Purtscher 病)是由身体远隔部位遭受损伤后在眼球发生的一种特殊的视网膜病变。Purtscher 病的眼底改变,以渗出、出血、水肿和黄斑改变为特征。本病尚属少见,且无特殊疗法。本文报道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Purtscher 病)是由身体远隔部位遭受损伤后在眼球发生的一种特殊的视网膜病变。Purtscher 病的眼底改变,以渗出、出血、水肿和黄斑改变为特征。本病尚属少见,且无特殊疗法。本文报道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1例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中医治以活血祛瘀、补益肝肾,方用桃红四物汤加二至丸、石菖蒲、北芪,配合西药多种维生素、肌苷等,治疗26天,患者视力提高,眼底出血已吸收,黄斑部水肿消失,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庄晋峰 廖素华 +1 位作者 于海波 刘艳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药正容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6 0例 (6 0只眼 )麻痹性斜视患者 ,并按麻痹肌不同分为单条眼外肌麻痹组 (4 0例 )和多条眼外肌麻痹组 (2 0例 ) ,分别予中药加减正容汤内服、针刺睛明穴... 目的 观察中药正容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6 0例 (6 0只眼 )麻痹性斜视患者 ,并按麻痹肌不同分为单条眼外肌麻痹组 (4 0例 )和多条眼外肌麻痹组 (2 0例 ) ,分别予中药加减正容汤内服、针刺睛明穴等方法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疗程进行比较。结果  6 0例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 95 0 % ;其中单条肌组 1疗程内治愈 4例 (10 0 % ) ,2~ 3疗程治愈、好转 2 1例 (5 2 5 % ) ,4~ 6疗程治愈、好转 13例 (32 5 % ) ,无效 1例 (2 5 % ) ,单条肌组治愈率 72 5 % ,单条肌组总有效率 97 5 % ;多条肌组 1疗程内治愈 0例 ,2~ 3疗程治愈、好转 3例 (15 0 % ) ,4~ 6疗程治愈、好转 9例 (4 5 0 % ) ,6疗程以上治愈、好转 6例 (30 0 % ) ,无效 2例 (10 0 % ) ,多条肌组治愈率 4 0 0 % ,多条肌组总有效率 90 0 %。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结论 中药结合针刺对麻痹性斜视尤其是单条眼外肌麻痹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愈 疗程 总有效率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治疗 患者 内治 结论 方法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枕、寰枢关节滑膜皱襞解剖观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唐学阳 彭明惺 +4 位作者 刘利君 王林强 廖素华 彭庆恩 雷清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6-559,563,共5页
目的 :观察寰枕、寰枢关节中各关节有无滑膜皱襞存在 ,皱襞的形态、位置和组织学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6例 12岁以下小儿和 8例成人防腐尸体的寰枕、寰枢关节中的各关节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无论成人或小儿 ,除了寰枢后正中关节... 目的 :观察寰枕、寰枢关节中各关节有无滑膜皱襞存在 ,皱襞的形态、位置和组织学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6例 12岁以下小儿和 8例成人防腐尸体的寰枕、寰枢关节中的各关节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无论成人或小儿 ,除了寰枢后正中关节外 ,其它关节均有滑膜皱襞存在 ,滑膜皱襞总出现率66.7%。寰枢前正中关节中皱襞位于上关节间隙 ,寰枕关节、寰枢外侧关节的皱襞主要分布于前外侧 ,多数皱襞呈月牙形。与成人相比 ,小儿组皱襞数量多 ,总出现率达 72 .3 4% (成人组仅 5 8.3 % ) ,小儿以大中型皱襞为主 ( 5 8.3 5 % ) ,成人以小型皱襞为主 ( 62 .5 % )且无大皱襞。镜下观察儿童有三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 ,其中以脂肪型和纤维脂肪型为主 ( 88.9% )。结论 :推测在儿童寰枕、寰枢关节中有更多更大的滑膜皱襞 ,在受到外伤或炎症作用下 ,皱襞肿胀变大 ,位置改变 ,发生嵌顿 ,这很可能是小儿好发某些上颈椎疾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枕、寰枢关节 滑膜层 滑膜皱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离子对隐形眼镜上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书楠 王砚颖 +4 位作者 廖素华 余文辉 吕琪 张春雷 杨小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351-1353,1356,共4页
目的观察铁离子、乳铁蛋白及其与FeCl3混合溶液对隐形眼镜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静态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游离铁、乳铁蛋白及其与FeCl3混合溶液条件下,以倍比稀释平板培养法检测活... 目的观察铁离子、乳铁蛋白及其与FeCl3混合溶液对隐形眼镜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静态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游离铁、乳铁蛋白及其与FeCl3混合溶液条件下,以倍比稀释平板培养法检测活菌数评价其杀菌活性。再利用扫描电子镜观察正常状态、缺铁环境和部分缺铁环境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微观形态。结果乳铁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杀菌活性,同时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其作用与浓度成正相关;FeCl3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乳铁蛋白与铁结合后其杀菌性减弱,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减弱。结论铁离子可以促进隐形眼镜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而一定浓度的乳铁蛋白及其与FeCl3混合溶液形成的缺铁状态,可抑制该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隐形眼镜 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秦液冲洗及导管逆行置入对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敬先 黄剑虹 +6 位作者 廖素华 闫忠莲 刘艳 何美饿 许伟华 赖华娇 方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7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千金秦液冲洗和导管逆行置入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方法:56例(60只眼)泪道阻塞患者用特制的硅胶管逆行置入泪道后分为两组,一组用自制千金秦液冲洗,另一组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冲洗。结果:治疗15天后44只眼流泪症... 目的:观察千金秦液冲洗和导管逆行置入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方法:56例(60只眼)泪道阻塞患者用特制的硅胶管逆行置入泪道后分为两组,一组用自制千金秦液冲洗,另一组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冲洗。结果:治疗15天后44只眼流泪症状消失;治疗30天后60只眼流泪症状均消失。随访5个月有7只眼复发,再治疗后观察12个月,有效率96.7%。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导管逆行置入加药物千金秦液冲洗可用于能够探通的泪道阻塞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千金秦液 逆行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阻塞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2
12
作者 张敬先 廖素华 +1 位作者 刘艳 王玥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治疗泪道阻塞的主要方法 ,重点是泪道逆行置管并药液冲洗法。对其所用导管、与导管匹配的置入器具、置入方法、相关的医原性损伤等与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作了比较性综述 ,并认为应优选标准化专用置入器材与冲洗药夜 ,规范置入... 综述了近年来治疗泪道阻塞的主要方法 ,重点是泪道逆行置管并药液冲洗法。对其所用导管、与导管匹配的置入器具、置入方法、相关的医原性损伤等与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作了比较性综述 ,并认为应优选标准化专用置入器材与冲洗药夜 ,规范置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泪囊鼻腔吻合术 泪道逆行置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寰枢关节不稳定之解剖学因素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学阳 刘利君 +2 位作者 彭明惺 彭庆恩 廖素华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6期395-398,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儿寰枢椎关节不稳定的解剖依据。方法 对16例小儿和8例成人尸体的枕寰枢复合体进行解剖、观测,比较成人和小儿枕寰枢复合体的解剖学差异。结果 小儿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较成人组小,而枢椎上关节面的弧度大于成人组,两组枕寰... 目的 探讨小儿寰枢椎关节不稳定的解剖依据。方法 对16例小儿和8例成人尸体的枕寰枢复合体进行解剖、观测,比较成人和小儿枕寰枢复合体的解剖学差异。结果 小儿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较成人组小,而枢椎上关节面的弧度大于成人组,两组枕寰枢关节中滑膜皱襞大小不同。结论 小儿和成人的寰枢关节在解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两组间关节稳定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寰枢关节不稳定 解剖学 横韧带 翼状韧带 滑膜皱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配合中药口服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庄晋峰 许伟华 廖素华 《现代医院》 2004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 观察血栓通配合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 97例(10 3只眼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接受中药辨证治疗 ,观察组在接受中药辨证治疗的同时 ,加用血栓通静脉滴注 ,对... 目的 观察血栓通配合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 97例(10 3只眼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接受中药辨证治疗 ,观察组在接受中药辨证治疗的同时 ,加用血栓通静脉滴注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疗程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视力都有改善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观察组在视力改善程度及疗程、疗效、复发率等方面 ,均优于治疗组。观察组治愈率 88 2 % ,对照组治愈率 5 7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观察组复发率 4 4 % ,对照组复发率 2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栓通配合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较常规单纯中药治疗更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中药 口服药 治疗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 眼底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与白内障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恩芳 王幼生 廖素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有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和SOD检测在白内障早期防治研究中的应用的文献报道。认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检测无论是对白内障病因的进一步探讨还是对白内障早期防治的疗效评价都提供了一个量化...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有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和SOD检测在白内障早期防治研究中的应用的文献报道。认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检测无论是对白内障病因的进一步探讨还是对白内障早期防治的疗效评价都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指标。中药对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增强SOD活性,从而保护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而实现的,故SOD检测为研究中医药对白内障的防治提供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病因学 中医药疗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可视化检影装置与传统检影镜的有效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晨晖 廖素华 +1 位作者 滕坚 李志勇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数字可视化检影装置和传统检影镜的测量有效性。方法:用50个等效球镜度为10.00^-5.00 D,柱镜度为0.00~2.50 D的实验镜片,在模拟眼上模拟50个不同的屈光状态,编号为1~50;由同1名高级验光技师分别用2种不同检影镜检测,工作... 目的:比较分析数字可视化检影装置和传统检影镜的测量有效性。方法:用50个等效球镜度为10.00^-5.00 D,柱镜度为0.00~2.50 D的实验镜片,在模拟眼上模拟50个不同的屈光状态,编号为1~50;由同1名高级验光技师分别用2种不同检影镜检测,工作距离采用0.67 m,实验结果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种检影镜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区别。结果:两种方法在球镜、柱镜及轴向测量中,结果均显著正相关(r=0.978,r=1.070,r=0.978);回归分析均存在线性联系,新装置测量球镜、散光及轴向较传统检影镜分别相差-0.25 D、+0.032D、+2.96度。结论:数字可视化检影装置与传统检影镜相比,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散光度和轴向区别较小,而球镜存在-20.25 D差别,其误差来源于传统检影方法,新装置在球镜度数检测中更加精确,在临床及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验光 检影 检影镜 屈光不正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黑睛疾病的特点及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婕 郑雄彦 +1 位作者 廖素华 庄晋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8年第4期50-51,共2页
对26例患儿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协助医生完成必要的检查和施药。认为悉心和科学的护理可以提高黑睛疾病患儿的治愈率。
关键词 小儿 黑睛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的疗效及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雄彦 李婕 +1 位作者 廖素华 庄晋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用药对树枝状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90眼)树枝状角膜炎患者分成观察组40例(46眼)和对照组36例(44眼);对照组按常规局部用无环鸟苷眼药水及静脉滴注无环鸟苷,观察组常规加中药方剂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用药对树枝状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90眼)树枝状角膜炎患者分成观察组40例(46眼)和对照组36例(44眼);对照组按常规局部用无环鸟苷眼药水及静脉滴注无环鸟苷,观察组常规加中药方剂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治愈44眼,显效2眼,治愈时间(12.3±2.5)d,1年复发率为13.95%;对照组治愈22眼,显效13眼,无效9眼,治愈时间(19.7±3.6)d,1年复发率为26.64%。2组治疗结果、治愈时间、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树技状角膜炎,结合动态护理,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角膜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菊蝉芍散治疗SCL致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砚颖 廖素华 张书楠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6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桑菊蝉芍散治疗软性角膜接触镜(SCL)致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软性角膜接触镜致细菌性角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桑菊蝉芍散,1剂/d,水煎服,... 目的:观察桑菊蝉芍散治疗软性角膜接触镜(SCL)致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软性角膜接触镜致细菌性角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桑菊蝉芍散,1剂/d,水煎服,服药前用药汤热气薰眼,早晚各1次。2组均以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4.44%,对照组为46.67%,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最短7天,最长17天,平均(10.15±3.23)天;对照组治愈时间最短9天,最长18天,平均(14.46±4.67)天,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桑菊蝉芍散治疗SCL致细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可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细菌性 桑菊蝉芍散 软性角膜接触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导管顺行插入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晋峰 王月 +2 位作者 廖素华 刘艳 张敬先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泪囊炎 泪道阻塞 泪道插管 治疗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