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避税、信息不对称与管理层在职消费 被引量:85
1
作者 廖歆欣 刘运国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7-99,共13页
与工资、奖金等显性薪酬相比,隐性的在职消费更依赖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而企业激进的避税活动能够增加公司经营结构和财务的复杂性及模糊性,提高内部人和外部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为管理层的在职消费提供庇护。本文以2008-2012年1... 与工资、奖金等显性薪酬相比,隐性的在职消费更依赖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而企业激进的避税活动能够增加公司经营结构和财务的复杂性及模糊性,提高内部人和外部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为管理层的在职消费提供庇护。本文以2008-2012年1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在职消费与企业避税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的在职消费与企业的避税程度正相关,而这一正相关关系随着来自公司内部和外部监管力量的增强而降低。最后,本文用二阶段回归(2SLS)方法和中介变量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变量和自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或逆向因果关系对结论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消费 信息不对称 避税程度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内证券公司集团海外并购的整合与协同效应——以海通证券对海通银行的并购与整合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歆欣 刘运国 蓝海林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7,共7页
跨境并购是境内券商开展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被并购子公司的后续整合与协同亦成为跨境券商面临的巨大挑战。以海通证券收购、整合海通银行为例,剖析其在国际化并购与整合过程中与人事安排、治理架构和业务结构相关的整合举措,以及由... 跨境并购是境内券商开展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被并购子公司的后续整合与协同亦成为跨境券商面临的巨大挑战。以海通证券收购、整合海通银行为例,剖析其在国际化并购与整合过程中与人事安排、治理架构和业务结构相关的整合举措,以及由此产生的协同效益,为境内券商跨境并购的后续整合与协同提供借鉴,藉此推动境内券商走出去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海外并购 海外金融机构 海通证券 海通银行 整合 国际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特征与R&D支出——基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的比较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运国 廖歆欣 钟婷婷 《中大管理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119-146,共28页
本文以2007~2010年中国沪深两市披露了研发支出的269家公司共1082个观察数据为样本,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了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时,区域性的宏观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微观层面的因素对企业研发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性宏观因素... 本文以2007~2010年中国沪深两市披露了研发支出的269家公司共1082个观察数据为样本,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了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时,区域性的宏观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微观层面的因素对企业研发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性宏观因素如市场化进程和教育环境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R&D的支出产生正向的影响,市场化进程越快、教育环境越好的地区,企业的R&D支出越多,并且区域性的宏观因素还能对企业微观层面的因素与企业R&D支出的关系产生影响,如市场化进程能够降低企业的产权性质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教育环境则能强化企业董事长的受教育程度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此外,关于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间的比较证据也支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支出 区域特征 市场化进程 教育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权与R&D支出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运国 陶丽 廖歆欣 《中大管理研究》 2011年第4期26-45,共20页
本文从终极控制权的角度,以我国2007年-2009年沪深两市连续三年披露了R&D支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直接产出绩效和会计业绩两方面检验了R&D支出效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接产出绩效方面,R&D投入与专利申请量显著正相关,并且... 本文从终极控制权的角度,以我国2007年-2009年沪深两市连续三年披露了R&D支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直接产出绩效和会计业绩两方面检验了R&D支出效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接产出绩效方面,R&D投入与专利申请量显著正相关,并且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R&D投入的直接产出效应显著大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会计业绩方面,R&D投入与总资产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且存在一个滞后期,滞后期为一到两年,其中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与当期总资产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与滞后期总资产利润率不相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与当期和滞后一期总资产利润率不相关,与滞后二期总资产利润率显著正相关。由此得出结论:非国有企业更关注研发投入的直接产出绩效及当期会计业绩;国有企业则更倾向于能带来中长期会计绩效的研发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支出 R&D投入强度 终极控制权 会计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地位、在职消费与激励绩效 被引量:6
5
作者 廖歆欣 刘运国 蓝海林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53,共20页
对企业高管进行有效激励,降低企业的激励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的繁荣发展。文章以2003-201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在职消费通过彰显'地位'、'威望'等而对企业高管产生的激励作用进行检验。研究发现,&#... 对企业高管进行有效激励,降低企业的激励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的繁荣发展。文章以2003-201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在职消费通过彰显'地位'、'威望'等而对企业高管产生的激励作用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位'、'威望'等精神层面的非物质因素对企业高管具有激励作用,并在激励效果上对货币薪酬具有替代作用:国有企业中,在职消费更可能作为货币薪酬的替代性补偿而产生激励作用;民营企业中,在职消费更可能发挥精神层面的激励替代作用。而在货币薪酬等物质激励得到相对满足的情况下,考虑了'地位'、'威望'等精神因素的激励契约具有更高的激励相容性,能够有效地为企业节约激励成本,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股东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地位 精神激励 在职消费 激励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薪酬结构与在职消费——替代还是互补 被引量:4
6
作者 蒋涛 廖歆欣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94,共14页
经理人显性的货币薪酬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不考虑权益性薪酬,经理人的年薪一般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和超额薪酬构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拥有不同的效用。基本薪酬是无风险薪酬,与经理人劳动成果无关,提供安全的功能;绩效薪酬是与业绩挂钩的... 经理人显性的货币薪酬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不考虑权益性薪酬,经理人的年薪一般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和超额薪酬构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拥有不同的效用。基本薪酬是无风险薪酬,与经理人劳动成果无关,提供安全的功能;绩效薪酬是与业绩挂钩的薪酬,属于风险薪酬;经理人的自利本能和委托人的有限监管能力形成了超额薪酬,是需要被限制的薪酬。在职消费是指经理人工作中的消费。文章区分经理人薪酬的内在结构,研究其与隐性薪酬在职消费的关系。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文章采用全样本和小样本两套数据进行检验。全样本数据利用断点回归的思想。假设略微盈利和亏损的公司经理人才能相同,略微盈利公司经理人获得绩效奖金,而略微亏损公司经理人只收获基本薪酬。文章选取ROA亏损和盈利2%以下的样本按照行业、年份和资产规模进行配对,略微亏损样本中高管薪酬低于与之相配对的盈利样本中高管薪酬的薪酬数据,作为高管基本薪酬的代理变量。同时使用高管的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指标,作为绩效薪酬的代理变量。薪酬前三高管的薪酬总额对相应公司特征进行回归后的残差,作为超额薪酬的代理变量。另外,根据《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手工收集基本薪酬、绩效/基本薪酬比例以及超额薪酬三个薪酬结构数据,形成150个的小研究样本。通过两套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在职消费越高,经理人的基本薪酬越低,绩效薪酬比重也越小;在职消费越高,经理人的超额薪酬也越高。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与在职消费的关系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国有企业中在职消费与超额薪酬的正相关关系要显著大于民营企业。经理人薪酬收益构成复杂,对经理人的投入产出效用也各不相同。当在职消费这种隐形薪酬与货币薪酬体现为安全和激励功能时,二者可以部分替代;当表现为代理性质时,二者重叠,存在互补关系,而且代理成本叠加现象在国企中更加严重。研究结论说明在委托人代理人薪酬博弈条件下,代理人行为具有一致性。对待自利的经理人,改变薪酬模式不能减少其侵占行为。文章从货币薪酬的结构入手,分析其与在职消费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薪酬 绩效薪酬 超额薪酬 在职消费 替代与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公司的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研究——以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廖歆欣 刘运国 蓝海林 《管理会计研究》 2019年第4期25-37,86,共14页
在监管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证券公司的子公司发展迅猛,无论是子公司数量还是业务规模都明显增长,既推动了证券公司集团化的步伐,也对证券公司的集团化管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为例,探讨了两类不同... 在监管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证券公司的子公司发展迅猛,无论是子公司数量还是业务规模都明显增长,既推动了证券公司集团化的步伐,也对证券公司的集团化管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为例,探讨了两类不同初始来源子公司所适用的集团化管控模式,以及这两类管控模式在集团治理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所可能呈现出的差异,并以此展开对这两类集团管控模式的比较分析,为其他同类证券公司实施集团化管控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管控 集团治理 高管委派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探析
8
作者 周艳利 温思雅 廖歆欣 《新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56,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增加,高净值人群的高端金融服务市场方兴未艾,在商业银行大力推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同时,各类非银金融机构包括证券、信托、保险、第三方财富管理等均在积极布局私人银行业务。本文对私人银行的定义、业务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增加,高净值人群的高端金融服务市场方兴未艾,在商业银行大力推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同时,各类非银金融机构包括证券、信托、保险、第三方财富管理等均在积极布局私人银行业务。本文对私人银行的定义、业务特点、运作模式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大有前景,但也存在同质化竞争,产品体系不发达的问题。在当前的发展格局下,本文立足于证券公司,分析了证券公司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时的优势和所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战略定位、客户、产品、渠道等方面为证券公司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财富管理 私人银行 高净值客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