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和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农峰 唐毓金 +5 位作者 廖林波 谢克恭 陆敏安 卢贤哲 吴昭元 蓝常贡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72例为观察组,其中早期(Ⅰ~Ⅱ期)27例、晚期(Ⅲ~Ⅳ期)45例;同期选择健康者81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IL-33、CRP水平,并分...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72例为观察组,其中早期(Ⅰ~Ⅱ期)27例、晚期(Ⅲ~Ⅳ期)45例;同期选择健康者81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IL-33、CRP水平,并分析观察组血清IL-33与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33、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FicatⅢ~Ⅳ期患者血清IL-33、CRP水平高于FicatⅠ~Ⅱ期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33与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IL-33、CRP水平变化能够反映病情变化,有助于股骨头坏死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白细胞介素-33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林波 蓝常贡 +4 位作者 王小超 唐毓金 谢克恭 陆敏安 梁俊卿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19-321,329,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高度可遗传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累及骶髂关节、外周关节。虽然目前联合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的综合性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AS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其起病颇为隐匿,且病情进展缓慢,易被患者忽略,...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高度可遗传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累及骶髂关节、外周关节。虽然目前联合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的综合性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AS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其起病颇为隐匿,且病情进展缓慢,易被患者忽略,随病情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可导致受累的关节丧失功能。AS的发病是环境与遗传等诸多种因素(如感染、免疫、内分泌)彼此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在AS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了解相关基因多态性与AS易感性的相关性对AS的诊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廖林波 唐毓金 +2 位作者 蓝常贡 农峰 梁俊卿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M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目前放化疗联合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提高了MM患者5~10年生存率,但由于该病起病徐缓且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使MM患者致畸率及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M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目前放化疗联合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提高了MM患者5~10年生存率,但由于该病起病徐缓且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使MM患者致畸率及致死率依然较高,因而对MM的早期诊治及预后显得尤为重要。最近证据表明,该病已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和多基因性疾病,且其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很可能是MM发病的易感因素。进一步深入了解MM的发病与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有关MM易感基因多态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和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在骨关节结核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蓝常贡 唐毓金 +5 位作者 谢克恭 龙丽珍 周兰岛 农峰 廖林波 卢贤哲 《右江医学》 2016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患者血尿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和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变化水平与结核杆菌骨关节转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体检人群、肺结核患者和骨关节结核患者各60例,测定三组人群血尿CTX、NTX的含量及血清中骨源性碱... 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患者血尿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和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变化水平与结核杆菌骨关节转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体检人群、肺结核患者和骨关节结核患者各60例,测定三组人群血尿CTX、NTX的含量及血清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C-末端前肽(PICP)、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变化水平。对比观察三组人群血尿CTX、NTX的含量,血清BALP、PICP、PINP水平,血CTX、NTX和尿CTX、NTX与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骨关节结核组的血CTX、NTX和尿NTX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尿CTX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中PICP、PINP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血清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CTX、NTX和尿NTX、CTX与抗结核治疗效果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骨关节结核组患者血CTX、NTX和尿NTX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在排除骨质疏松症和骨肿瘤等破坏性骨相关疾病的肺结核患者早期检测血尿CTX、NTX含量可作为预测骨关节结核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结核 Ⅰ型胶原C端肽 Ⅰ型胶原N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Neuritin在四肢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廖林波 蓝常贡 +5 位作者 彭维波 唐毓金 谢克恭 梁俊卿 吴昭元 李伟 《右江医学》 201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突起因子(Neuritin)水平在四肢骨折伴脊髓损伤中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42例单纯骨折患者(单纯骨折组)、26例单纯脊髓损伤患者(单纯脊髓损伤组)、30例四肢骨折...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突起因子(Neuritin)水平在四肢骨折伴脊髓损伤中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42例单纯骨折患者(单纯骨折组)、26例单纯脊髓损伤患者(单纯脊髓损伤组)、30例四肢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四肢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同期选取48例在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检测血清TNF-α和Neuritin水平在各病例组术后第3、7、14天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其在正常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单纯骨折组、单纯脊髓损伤组、四肢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血清TNF-α、Neuritin含量呈动态表达现象,且均高于正常组,其中以四肢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变化最大,其TNF-α、Neuritin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肢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中TNF-α与Neuritin含量变化情况明显高于其余三组,表明与创伤骨折的修复存在密切关联,这两种因子可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故推断其可能是脊髓损伤后加速骨折愈合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神经突起因子 脊髓损伤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廖林波 王小超 +2 位作者 梁俊卿 农峰 蓝常贡 《右江医学》 2017年第6期732-735,共4页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群的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滑膜炎、进行性软骨损失、骨赘形成和软骨下硬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手术联合非手术的综合治疗方式使KOA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但因其发病...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群的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滑膜炎、进行性软骨损失、骨赘形成和软骨下硬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手术联合非手术的综合治疗方式使KOA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但因其发病缓慢且病情易反复,该病致畸率仍颇高。KOA已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比如:年龄、炎症、肥胖、损伤等)和多基因型疾病,且有许多最新研究报道,其基因位点的多态性极有可能增加了KOA的易感性。因此了解基因多态性与KOA易感性的关系,对KOA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将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就此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地区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PPAR-γ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农峰 蓝常贡 +4 位作者 唐毓金 谢克恭 陆敏安 廖林波 卢贤哲 《右江医学》 2016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检测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 (PPAR-γ )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8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3名健康者作为观察组,应用... 目的检测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 (PPAR-γ )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8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3名健康者作为观察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两组血清PPAR-γ的表达含量,结合常规方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 ESR),比较两组间PPAR-γ及ESR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观察组PPAR-γ与 ESR水平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两组 PPAR-γ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PPAR-γ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与Ficat Ⅰ/Ⅱ期患者相比较,Ⅲ/Ⅳ期患者血清PPAR-γ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PPAR-γ与ES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PPAR-γ的水平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红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技术诱导基因沉默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农峰 蓝常贡 廖林波 《右江医学》 2016年第2期207-210,共4页
自从1998年Fire等[1]证实Guo等[2]发现的正义RNA抑制同源基因表达的现象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以来,RNAi技术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RNAi技术是利用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 RNA)降解细胞内同源信使RNA(mess... 自从1998年Fire等[1]证实Guo等[2]发现的正义RNA抑制同源基因表达的现象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以来,RNAi技术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RNAi技术是利用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 RNA)降解细胞内同源信使RNA(messenger RNA,m RNA),从而阻断特定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具有高效、特异地沉默目的基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SIRNA 基因 骨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骨形态形成拮抗蛋白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廖林波 梁俊卿 +5 位作者 农峰 吴昭元 唐毓金 谢克恭 卢贤哲 蓝常贡 《右江医学》 201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检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形态形成拮抗蛋白1(GREM1)的表达水平,以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10月收治的58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6名健康者作为观察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 目的检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形态形成拮抗蛋白1(GREM1)的表达水平,以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10月收治的58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6名健康者作为观察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GREM1的表达含量,同时应用常规方法对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间GREM1、CRP水平的表达差异,分析观察组GREM1水平与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GREM1、CRP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在观察组中,临床FicatⅢ/Ⅳ期患者血清GREM1的水平较FicatⅠ/Ⅱ期患者升高(P<0.001);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GREM1水平与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r=-0.118,P>0.05)。结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GREM1的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形态形成拮抗蛋白1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损伤条件下相关因子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廖林波 蓝常贡 +3 位作者 唐毓金 彭维波 谢克恭 梁俊卿 《右江医学》 2018年第4期479-482,共4页
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动态的骨再生过程,其发生机制甚为复杂,该过程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比如神经因素)的影响。临床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及更加完美地使骨折患者恢复健康,这已成为当代医生亟需攻克的又一难题。相关资料报道,... 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动态的骨再生过程,其发生机制甚为复杂,该过程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比如神经因素)的影响。临床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及更加完美地使骨折患者恢复健康,这已成为当代医生亟需攻克的又一难题。相关资料报道,在中枢神经损伤(包括脊髓损伤和颅脑创伤)患者骨痂生长速度更快、骨痂数量更多、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时间更短,甚至还可出现异位骨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脊髓损伤 生长因子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骨关节结核的易感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昭元 谢克恭 +4 位作者 陆潞 卢贤哲 黄可 廖林波 唐毓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4434-4439,共6页
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域,大量研究证实结核病存在易感基因。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广西壮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7年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125例骨... 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域,大量研究证实结核病存在易感基因。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广西壮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7年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125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及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技术和DNA测序方法分别对骨关节结核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白细胞介素23受体rs10489628G/A、rs10489629T/C、rs10889675A/C、rs10889677C/T、rs7530511C/A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2组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探讨各基因型与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rs10489629 T/C位点骨关节结核组C等位基因频率29.2%,高于对照组(21.3%);rs10889675 C/A位点骨关节结核组A等位基因频率26.0%,高于对照组(18.0%),骨关节结核组CA频率37.6%高于对照组(25.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关节结核组单倍型GTCAC频率69.6%低于对照组(77.3%)、ACACC频率26.0%高于对照组(17.7%)。提示白细胞介素23受体rs10489629T/C、rs10889675C/A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广西壮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 疾病遗传易感性 结核 骨关节 组织工程 基因多态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 骨关节结核 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昭元 谢克恭 +4 位作者 陆潞 卢贤哲 黄可 廖林波 唐毓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7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采用SNa P 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50例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SNP,并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采用SNa P 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50例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SNP,并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中国北京、日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的SNP分型数据,比较上述5个人群两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不同性别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差异(P均>0.05)。广西壮族人群与日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比较,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和A、C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P均<0.05);与北京人群比较,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P均<0.05)。广西壮族人群与北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比较,IL-23R基因rs7530511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差异(P均<0.05);与日本人群比较,基因型频率有差异(P均<0.05)。结论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存在多态性且与其他种族人群相比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rsl0889677位点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rs75305 1 1位点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3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昭元 唐毓金 +4 位作者 卓航宇 贺玉棚 廖林波 农峰 卢贤哲 《右江医学》 201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检测广西地区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3(IL-2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45例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酶... 目的检测广西地区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3(IL-2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45例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外周血血清IL-23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常规方法对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间IL-23、CRP及ESR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观察组IL-23水平与CRP、ESR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试者外周血IL-23、CRP及ESR表达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IL-23、CRP及ES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IL-23与CRP、ESR水平均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广西地区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中IL-2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骨与关节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关节结核 白细胞介素-23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点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健华 廖林波 《海峡药学》 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建立浊点萃取-异辛烷反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水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取水样品0.5m L,加入适量萃取剂Triton X-114、添加剂Na Cl,置于45℃水浴中加热,离心后,放入冰水浴中冷却,弃水相,加入异辛烷,超声,离心,取上层异... 目的建立浊点萃取-异辛烷反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水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取水样品0.5m L,加入适量萃取剂Triton X-114、添加剂Na Cl,置于45℃水浴中加热,离心后,放入冰水浴中冷却,弃水相,加入异辛烷,超声,离心,取上层异辛烷相进气相色谱检测。结果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3种化合物能够达到较好分离,在0.0002-0.005mg·m L-1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均达97%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分离检测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准确、简捷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异辛烷反萃取 气相色谱法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郴州市全力构建药品安全信息网
15
作者 廖林波 黎新军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9年第7期43-43,共1页
近日,由郴州市药品经营企业推荐,郴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聘任的17位药品安全信息员正式受聘,标志着郴州市药品安全信息网络全面建立并启动。
关键词 郴州市 药品经营企业 安全信息 药品监督 药品监管 信息员 信息网络 食品 企业负责人 市场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 交通安全“三字经” 小学生的必修课
16
作者 唐怀广 廖林波 克尤木.卡德尔 《道路交通管理》 2009年第6期33-33,共1页
2007年,新疆库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根据小学生接受能力强和学习兴趣浓厚的特点,组织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老交警,成立了创作班子,把一些最基本、最容易忽视、却一生都应牢记的交通法规知识,编成了琅琅上口的交通安全“三字经”和... 2007年,新疆库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根据小学生接受能力强和学习兴趣浓厚的特点,组织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老交警,成立了创作班子,把一些最基本、最容易忽视、却一生都应牢记的交通法规知识,编成了琅琅上口的交通安全“三字经”和“儿歌”。在试点学校一经传唱,便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小学生 库车县 必修课 交警大队 学习兴趣 接受能力 工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地区骨关节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0和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农峰 隆昕颖 +3 位作者 蓝常贡 唐毓金 谢克恭 廖林波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8-670,共3页
目的检测骨关节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以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9例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均采用正规抗结核药... 目的检测骨关节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以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9例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均采用正规抗结核药物联合外科手术的综合治疗,同期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综合治疗2周后外周血血清IL-10和IL-18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前及综合治疗2周后血清IL-10和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而综合治疗2周后血清IL-10和IL-1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IL-10和IL-18可能参与骨关节结核的发生与发展,其检测可预测正规抗结核药物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骨关节结核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8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林波 王小超 +2 位作者 梁俊卿 农峰 蓝常贡 《现代免疫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3-436,432,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于中青年人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研究报道,该病发病呈逐年升高态势,并且会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而对RA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十分重要。目前研究虽然对该病发病机制暂...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于中青年人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研究报道,该病发病呈逐年升高态势,并且会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而对RA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十分重要。目前研究虽然对该病发病机制暂不是十分明了,但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该病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其发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近年来诸多资料表明,某些基因多态性位点很可能增加了RA的易感性,且与疾病的病理生理进展及预后判断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了解RA与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将会对该病发生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为今后临床治疗RA提供根据。本文总结了目前有关RA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并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