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痉挛型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7
1
作者 廖元贵 吴毅 +2 位作者 史惟 杨红 朱默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25-826,共2页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的预测因素。方法对90例脑瘫患儿进行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和脑瘫类型区分,并测定股骨头外移百分比。结果四肢瘫患儿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风险最大,偏瘫患儿的风险最小;GMF-CSⅠ级发生髋...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的预测因素。方法对90例脑瘫患儿进行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和脑瘫类型区分,并测定股骨头外移百分比。结果四肢瘫患儿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风险最大,偏瘫患儿的风险最小;GMF-CSⅠ级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风险最小,GMFCSⅤ级风险最大。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的髋关节异常发育与脑瘫类型和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髋关节脱位 粗大运动 股骨头 外移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的系统管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元贵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0-573,共4页
2005年国际脑瘫新定义认为,脑性瘫痪是指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征,这种导致活动受限的综合征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和/或... 2005年国际脑瘫新定义认为,脑性瘫痪是指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征,这种导致活动受限的综合征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和/或抽搐障碍。由于肌张力和姿势的异常发育,导致脑瘫患儿极易出现肌肉骨骼系统的畸形发育,而髋脱位是脑瘫患儿中除了马蹄内翻足外的第二常见骨骼的畸形问题,在严重的脑瘫患儿中髋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的比例在2.5%-45%之间。如果早期没有进行科学的监测和干预,会进行性地演变成髋关节半脱位、二次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畸形、髋关节全脱位以及疼痛髋,所以对于脑瘫患儿髋脱位应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脑瘫患儿 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半脱位 进行性损伤 关节全脱位 管理 畸形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廖元贵 史惟 纪树荣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73-175,共3页
能力低下儿童的功能评估一直是康复领域十分重视的环节。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PEDI)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对能力低下儿童的功能评估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国外已被广泛地用于评价能力低下儿童的功能,协助制定康复计划和判断疗效。本文即... 能力低下儿童的功能评估一直是康复领域十分重视的环节。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PEDI)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对能力低下儿童的功能评估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国外已被广泛地用于评价能力低下儿童的功能,协助制定康复计划和判断疗效。本文即就PEDI的信度、效度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 康复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40
4
作者 史惟 廖元贵 +2 位作者 杨红 徐秀娟 王素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7期423-424,共2页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 GM )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GMFM和PDMS GM两种方法对 2 9例脑瘫儿童进行 3次评估 ,用t检验分析GMFM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 GM )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GMFM和PDMS GM两种方法对 2 9例脑瘫儿童进行 3次评估 ,用t检验分析GMFM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M月相对百分比之间的差异。结果GMFM的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M的月相对百分比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GMFM的评估结果比PD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粗大运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 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学发育结局信度和预测效度的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杨红 史惟 +8 位作者 邵肖梅 王艺 曹云 王素娟 徐秀娟 张旭东 廖元贵 李惠 朱默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72-180,共9页
目的以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结局的信度和预测效度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出院后分别在新生儿科和康复科进行随访的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 目的以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结局的信度和预测效度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出院后分别在新生儿科和康复科进行随访的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记录GMs。在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至少记录1次GMs,在不安运动阶段至少记录1次GMs。随访至1周岁以上明确神经学发育结局,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确定是否有运动发育迟缓。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通过30名评估者对12例研究对象进行GMs评估,用来检测评分者间信度。由6名评估者在第1次测试间隔2个月后,对12例研究对象进行第2次测试,用来测定重测信度。结果纳入58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4例,早产儿42(72%)例,孕周为27~36周,平均(31.4±2.0)周,出生体重为830~2900g,平均(1642±408)g;足月儿16(28%)例,孕周为37~41周,平均(38.6±1.1)周,出生体重为2650~4150g,平均(3401±365)g;随访年龄最小为12个月,最大为40个月。在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GMs记录115次,人均记录(2.0±0.8)次;在不安运动阶段GMs记录89次,人均记录(1.5±0.6)次。随访结局:7例(12%)诊断为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5例(9%)评定为运动发育迟缓,46例(79%)评定为运动发育正常。评估者间信度ICC值为0.97~0.99,重测信度ICC值为0.69。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预测效度:敏感度83%、特异度78%、阳性预测值为50%和阴性预测值为95%;不安运动阶段GMs评估预测效度:敏感度75%、特异度98%、阳性预测值为90%和阴性预测值为94%。结论在高危新生儿出生后4~5月龄内应用GMs质量评估可以就后期神经发育结局作出准确有效的预测,对脑瘫的预测更为准确。GMs质量评估在不同评估者间的稳定性高,在初学者中具有中等程度的重测信度。GMs质量评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手段,操作简便,经济投入少,适于在我国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高危新生儿 信度 预测效度 发育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6
作者 史惟 王素娟 +3 位作者 廖元贵 徐秀娟 杨红 施炳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2期772-773,共2页
目的观察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的康复效果。方法对 15例脑瘫患儿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 ,每周 3— 6次 ,每次 2 0min ,持续 1.5个月以上。在基线期、治疗期和随访期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 66项评定疗效。结果基... 目的观察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的康复效果。方法对 15例脑瘫患儿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 ,每周 3— 6次 ,每次 2 0min ,持续 1.5个月以上。在基线期、治疗期和随访期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 66项评定疗效。结果基线期后和治疗期后患儿的GMAE分值上升显著 ;基线期GMAE每月变化值与治疗期GMAE每月变化值之间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运动治疗 推拿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患儿运动障碍的系统康复管理(一) 被引量:17
7
作者 史惟 杨红 +2 位作者 王素娟 廖元贵 王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20-227,共8页
关键词 脑性瘫痪患儿 康复管理 运动障碍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功能性MRI 系统 发育神经学 影像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史惟 杨红 +3 位作者 廖元贵 朱默 王素娟 王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15-818,共4页
目的分析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特性。方法对708例1~6岁脑瘫患儿采用中文版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析不同GMFCS级别脑瘫患儿的... 目的分析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特性。方法对708例1~6岁脑瘫患儿采用中文版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析不同GMFCS级别脑瘫患儿的GMFM分值分布状况。结果GMFCSⅠ级患儿GMFM-66分值上升幅度最大,从48~50个月起,各月龄组75%以上的患儿GMFM-66分值大于67分;GMFCSⅡ~Ⅳ级患儿1~6岁间GMFM-66分值上升的幅度比较相似,GMFCSⅡ级患儿6岁以前各月龄组只有不超过25%的患儿GMFM-66分值可以超过67分,GMFCSⅢ级患儿6岁以前各月龄组均有超过50%的患儿GMFM-66分值低于56分,GMFCSⅣ级患儿6岁以前各月龄组(除54~56和66~68月龄组)有75%的患儿GMFM-66分值不能超过46分;GMFCSV级患儿GMFM-66分值1~6岁间始终处于很低的水平,与其他级别患儿相比,V级患儿从5岁起GMFM-66分值还呈现出随着月龄的增加而下降趋势。结论不同GMFCS级别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具有各自的发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 功能 发育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 被引量:14
9
作者 史惟 丁俊杰 +4 位作者 杨红 廖元贵 朱默 侯方华 王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245-251,共7页
目的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行分析,以期为脑瘫患儿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0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7家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接受康复诊治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译本的粗大运动... 目的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行分析,以期为脑瘫患儿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0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7家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接受康复诊治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译本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别将各GMFCS级别患儿的GMFM-66分值使用stablelimit模型分析,获得各GMFCS级别患儿达到其GMFM-66的最大值以及达到最大值的速率(该值被转化为年龄-90,表示达到GMFM-66最大值90%时的年龄)。同时与加拿大相关研究(OMG)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干预背景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差异。结果 228例脑瘫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性152例(66.7%),女性76例(33.3%),痉挛型双瘫87例(38.2%),痉挛型四肢瘫63例(27.6%),痉挛型偏瘫48例(21.1%),痉挛型三瘫4例(1.8%),肌张力障碍型4例(1.8%),徐动型11例(4.8%),共济失调型11例(4.8%)。共有986次符合条件的GMFM-66测试结果,平均每例患儿有4.32次测试结果。首次评估时总体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95岁。GMFCSⅠ~Ⅴ级的GMFM-66最大值分别为81.2、62.4、52.9、40.8和24.4分,呈显著降低趋势;年龄-90分别为3.8、2.7、2.1、2.0和1.5岁,GMFCSⅢ和Ⅳ级间差别不大,在其余各级间表现出明显差别。本研究的GMFCSⅠ和Ⅱ级的GMFM-66最大值低于OMG,而GMFCSⅢ~Ⅴ级的GMFM-66最大值与之较为接近;各GMFCS级别的年龄-90均明显低于OMG。结论本研究GMFCSⅠ级和Ⅱ级脑瘫患儿尽管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更早地进入了GMFM-66最大值区域,但运动功能发育的峰值水平低于OMG,应充分重视在4岁后轻度脑瘫患儿中积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多种康复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 分级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运动功能发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红 邵肖梅 +8 位作者 王艺 史惟 徐秀娟 曹云 王素娟 廖元贵 朱默 李惠 苏怡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60-261,264,共3页
[目的]分析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神经发育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和小婴儿,采用GMs录像评估法(简称录像法)和GMs直接评估法(简称直接法)进行... [目的]分析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神经发育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和小婴儿,采用GMs录像评估法(简称录像法)和GMs直接评估法(简称直接法)进行GMs质量评估,分析录像法和直接法的信度。 [结果]录像法评估者间信度ICC值为0.78-0.83,录像法重测信度为0.68-0.90,直接法评估者间信度为0.78-0.85,直接法和录像法的重测信度为0.87-0.90(P〈0.05)。 [结论]GMs质量评估的录像法和直接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临床上引入直接法,并和录像法有机结合,将进一步发挥GMs质量评估的简便快速的优势,适于在我国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信度 高危新生儿 脑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的反应度和精确度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史惟 廖元贵 +1 位作者 王素娟 施炳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0期838-840,共3页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GMFM 66)与88项(GMFM 88)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方法以173例(男性126例、女性47例)接受过两次以上GMFM评估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平均(3.8±4.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其中112例(64.7%)在平均(3.2±2...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GMFM 66)与88项(GMFM 88)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方法以173例(男性126例、女性47例)接受过两次以上GMFM评估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平均(3.8±4.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其中112例(64.7%)在平均(3.2±2.2)个月进行第3次评估,比较GMFM 88项和GMFM 66项在前后3次评估之间的效应尺度和相对精确度.结果在各次评估之间,GMFM 66项的效应尺度与GMFM 88项非常接近,差别在0.03~0.04之间,且精确度不低于GMFM 88项.结论具有等距特性的GMFM 66项有良好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比GMFM 88项更有利于康复疗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 效应尺度 相对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患儿运动障碍的系统康复管理(二) 被引量:9
12
作者 史惟 杨红 +2 位作者 王素娟 廖元贵 王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92-302,共11页
关键词 运动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 康复管理 日常生活能力 系统 治疗方法 脑瘫患儿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史惟 杨红 +4 位作者 施炳培 廖元贵 朱默 陈冬冬 黄华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54-363,共10页
目的分析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0年8月至2006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中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总体研究对象,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分值的前后变化,分... 目的分析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0年8月至2006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中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总体研究对象,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分值的前后变化,分析经过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后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变状况;在总体研究对象中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基线组和随访组的分析样本,比较基线阶段、治疗阶段及随访阶段的GMFM分值改变程度之间的差异,采用相对效度(RV)确定反映总体研究对象粗大运动功能改变最为显著的GMFM功能区;使用Rasch分析法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改变最为显著的功能区项目在治疗前、后的难度改变状况,进一步分析运动发育推拿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142例总体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3例,女性49例;包括126例痉挛型,8例徐动型,7例混合型,1例共济失调;接受治疗前平均年龄21.84(5-95)个月。142例总体研究对象在接受了(3.3±1.4)个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GMFM各项分值在治疗后明显上升(P〈0.001)。共确定26例基线组和31例随访组分析样本。26例基线组研究对象GMFM66和88分值在治疗阶段[(2.4±1.0)个月]的平均每月改变值明显的高于基线阶段[(1.9±1.1)个月](P〈0.05);在GMFM5个功能分区中除A区外其余4个功能分区治疗阶段的平均每月改变值均高于基线阶段,尤其以D区和E区更为明显(P〈0.05)。31例随访组研究对象GMFM各项分值除A区外治疗阶段[(2.7±1.1)个月]的平均每月改变值明显高于随访阶段[(2.5±1.2)个月](P〈0.05)。在评价总体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改变状况时,GMFM-B区分值RV最高(100%),其次为GMFM-88分值(94%)和GMFM-66分值(79%)。Rasch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研究对象治疗前、后GMFM-B区20个项目难度与个体能力分布具有良好的相似性,20个项目治疗前、后难度值经配对t检验显示17个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前、后项目难度值也表现出很高的相关性(r=0.9921),表明运动发育推拿法并没有显著改变GMFM-B区20个项目的难度分布、难度值以及难度顺序。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在短期内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整体粗大运动功能,而且获得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可以在短期内得到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推拿 粗大运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史惟 施炳培 +2 位作者 廖元贵 徐秀娟 王素娟 《中国康复》 2004年第6期351-352,共2页
目的 :评价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 :6 1例脑瘫患儿运用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 ,每周 3~ 6次 ,每次 2 0min。采用GMFM 6 6评价方法对患儿进行评定 ,其中基线评定 15例 ,短期随访评定 2 6例。结果 :6 1例患儿治疗后GMFM 6 ... 目的 :评价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 :6 1例脑瘫患儿运用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 ,每周 3~ 6次 ,每次 2 0min。采用GMFM 6 6评价方法对患儿进行评定 ,其中基线评定 15例 ,短期随访评定 2 6例。结果 :6 1例患儿治疗后GMFM 6 6项分值上升显著 (P <0 .0 0 1)。GMFM 6 6项每月变化值治疗阶段与基线阶段和随访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显著 ,且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运动治疗 推拿 GMFM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FM 66在0-3岁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素娟 史惟 +3 位作者 廖元贵 徐秀娟 杨红 邵肖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采用Rasch分析法确定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项在0-3岁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171例0-3岁脑瘫患儿用GMFM 88项量表进行评估,获得有效样本298个,采用Rasch统计方法筛选出GMFM 73项,同时获... 目的采用Rasch分析法确定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项在0-3岁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171例0-3岁脑瘫患儿用GMFM 88项量表进行评估,获得有效样本298个,采用Rasch统计方法筛选出GMFM 73项,同时获得各样本的GMFM 73项分值,通过GMFM 73项与GMFM 66分值之间以及改变分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来判断GMFM 66项在0-3岁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结果GMFM 73项分值与GMFM 66分值高度相关(r=0.9848,P<0.001),不同月龄和类型的脑瘫患儿GMFM 73项分值与GMFM 66分值之间也呈高度相关(r=0.9484-0.9958,P<0.001);在间隔(3.6±1.5)个月后, GMFM 73项的平均改变分值为4.37±4.51,GMFM 66的平均改变分值为4.19±4.29,两者改变分值之间呈高度相关(r=0.8700,P<0.001),GMFM 66的精确度和效应尺度略高于GMFM 73。结论GMFM 66项在0-3岁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Rasch分析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苏允鹏 杨红 +5 位作者 史惟 陈鸣 李惠 朱默 廖元贵 邵肖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0-682,695,共4页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技术在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脑损伤儿5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GMs评估并至少有一次不安运动阶段的评估,随访...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技术在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脑损伤儿5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GMs评估并至少有一次不安运动阶段的评估,随访至1周岁后根据临床神经学表现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明确其运动发育结局,分析GMs评估对脑性瘫痪发育结局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纳入研究的55例足月脑损伤儿的GMs评估中,20例为不安运动缺乏,35例为不安运动存在。随访结局:1周岁后19例临床诊断为脑性瘫痪,36例临床诊断为非脑性瘫痪。GMs评估(不安运动阶段)对足月脑损伤儿是否发展成为脑性瘫痪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89%、特异性92%、阳性预测值85%、阴性预测值94%。结论 GMs评估对于足月脑损伤儿的远期运动发育结局(是否发育为脑性瘫痪)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工具,GMs评估适合在足月脑损伤儿随访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足月脑损伤 脑瘫 运动发育结局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戚金飞 史惟 +2 位作者 廖元贵 朱默 杨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分析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在脑瘫患者评级中的稳定性。方法以2000年8月-2013年9月在上海地区14家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和浙江省绍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诊治的... 目的分析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在脑瘫患者评级中的稳定性。方法以2000年8月-2013年9月在上海地区14家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和浙江省绍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诊治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纳入至少有两次GMFCS评级(间隔大于2年),首次GMFCS评级需大于1岁以及最终评级需大于6岁的脑瘫患儿,采用评估者一致性和加权KAPPA系数分析纳入对象首次与最终GMFCS评级的一致性,确定GMFCS的稳定性。结果共有135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脑瘫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01例,女性34例。首次评级与最终评级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2年,最长的间隔时间为12.3年。74.1%的患儿最终评级与首次评级保持一致,加权KAPPA值为0.81,首次评级时患儿年龄为1-2岁组的GMFCS评级稳定性最低,KAPPA值为0.73;而其他各组(2-18岁)的KAPPA值在0.80-0.85之间。结论 GMFCS分级在国内脑瘫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岁以后稳定性更佳,有较高的几率可以预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结局,GMFCS评级在脑瘫运动功能发育进程以及结局研究中应该被列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 分级评定 稳定性
原文传递
Clinical Study on Motor-development Tuina Therapy for Infantile Cerebral Palsy
18
作者 史惟 施炳培 +2 位作者 廖元贵 徐秀娟 王素娟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5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定量评价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61例小儿脑瘫的康复效果.方法:运用运动发育推拿法进行治疗,每星期3-6次,每次20 min.采用GMFM66评估方法对患儿进行评估,其中有15例进行了基线评估,26例进行了短期随访评估.结果:患儿治疗后GMFM 66项分... 目的:定量评价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61例小儿脑瘫的康复效果.方法:运用运动发育推拿法进行治疗,每星期3-6次,每次20 min.采用GMFM66评估方法对患儿进行评估,其中有15例进行了基线评估,26例进行了短期随访评估.结果:患儿治疗后GMFM 66项分值上升显著(P<0.001).治疗阶段GMFM 66项每月变化值与基线阶段和随访阶段GMFM66项每月变化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显著,脑瘫儿童需要持续康复治疗才能不断提高运动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按摩疗法 小儿 运动发育推拿法 中医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