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痉挛的原因及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友松 孙丕通 +3 位作者 卢奕 刘荣耀 白景阳 廉治刚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96-298,303,共4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重型颅脑外伤的救治(附43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春明 卢军 +4 位作者 董斌 王健 廉治刚 刘荣耀 徐英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272-,共1页
1对象与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60~79岁,平均67岁。入院时GCS3~5分16例,GCS6~8分27例;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老年人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啶亚硝脲小量多次给药治疗脑胶质细胞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春明 谢开友 +3 位作者 刘荣耀 孙丕通 廉治刚 李伟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嘧啶亚硝脲(ACNU)小量多次给药治疗胶质瘤的效果。方法将C6胶质瘤细胞移植大鼠脑内,制作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术后第5d或第8d,将总量25mg/kg或40mg/kg的ACNU,分为1次或每周5次,腹腔内给药。结果术后第8d治疗开始,总量25mg/kg,对照... 目的探讨嘧啶亚硝脲(ACNU)小量多次给药治疗胶质瘤的效果。方法将C6胶质瘤细胞移植大鼠脑内,制作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术后第5d或第8d,将总量25mg/kg或40mg/kg的ACNU,分为1次或每周5次,腹腔内给药。结果术后第8d治疗开始,总量25mg/kg,对照组和小量多次给药组的生存期无明显差异,全量1次给药组生存期明显延长;总量40mg/kg,小量多次给药组比对照组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01)。术后第5d比第8d开始治疗,生存期进一步延长。结论大鼠脑胶质瘤模型,ACNU小量多次给药有效,但全量1次给药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胶质瘤 小量多次给药 ACNU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术后颈枕部积液11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春明 杨光宇 +1 位作者 卢军 廉治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08-309,共2页
目的探讨后颅窝术后颈枕部积液的治疗。方法采用积液腔置管引流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11例后颅窝术后颈枕部积液患者。结果4例术后5~8d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其中2例于引流后5~6d痊愈;2例无效,联合积液腔置管引流后6~7d痊愈。3例术后5~7... 目的探讨后颅窝术后颈枕部积液的治疗。方法采用积液腔置管引流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11例后颅窝术后颈枕部积液患者。结果4例术后5~8d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其中2例于引流后5~6d痊愈;2例无效,联合积液腔置管引流后6~7d痊愈。3例术后5~7d行积液腔置管引流,其中2例无效,联合应用腰大池置管双向引流后6~8d痊愈;1例因置管引流无效,通过再次手术并置管引流治疗痊愈。4例术后6~8d行积液腔联合腰大池置管双向引流,4~6d后痊愈。结论积液腔联合腰大池置管双向引流,是治疗后颅窝术后颈枕部积液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置管引流 积液腔置管引流 后颅窝 脑脊液潴留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崔鹏 魏辉 +1 位作者 廉治刚 赵永顺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5期29-31,共3页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通过3种不同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52例,其中经翼点入路29例,经纵裂间入路15例,经眶上锁孔入路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手术入路及疗效。结果 52例均成功夹闭。术后经CTA复查,50...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通过3种不同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52例,其中经翼点入路29例,经纵裂间入路15例,经眶上锁孔入路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手术入路及疗效。结果 52例均成功夹闭。术后经CTA复查,50例夹闭完全可靠,2例有瘤颈残留,所有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手术效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0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2例。可见显微手术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显微手术入路 翼点入路 纵裂间入路 锁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引发脑内血肿合并脑疝的急诊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春明 卢军 +4 位作者 刘荣耀 李伟华 廉治刚 张健 徐英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1,99,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脑疝 脑AVM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景阳 徐英辉 +2 位作者 廉治刚 许友松 李伟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术 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积水对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安石 曲振运 +6 位作者 吴春明 张宏伟 李伟华 王建 许友松 廉治刚 刘荣耀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脑积水对大鼠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影响。方法 6 w 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5只,对照组35只,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向枕大池内注入25%无菌高岭土混悬液0.05 ml,分别在高岭土注射后3 d,1 w,2 w,3 w,4 w处死动物,迅速取脑组织,测... 目的探讨脑积水对大鼠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影响。方法 6 w 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5只,对照组35只,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向枕大池内注入25%无菌高岭土混悬液0.05 ml,分别在高岭土注射后3 d,1 w,2 w,3 w,4 w处死动物,迅速取脑组织,测侧脑室指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脑室周围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同样方法向枕大池内注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28只大鼠成功诱发脑积水并完成实验全过程,对照组30只完成实验全过程。对照组大鼠各对应时间点,侧脑室指数基本相同,实验组大鼠脑室进行性扩大;脑室周围Nestin阳性细胞:对照组细胞数平均193±20.3个并维持,脑积水造模后3 d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组308%±1%(P<0.001),1 w脑室周围Nestin阳性细胞下降到对照组196%±1%,2 w降到对照组水平210±22.4个,3 w脑室周围Nestin阳性细胞几乎看不到并持续。结论脑积水引起脑室进行性扩大,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可能受脑室扩张机械性压迫引起缺血,缺氧影响,参与脑积水病理损害和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神经干细胞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不同再灌注条件对大鼠脑ASICs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斌 徐英辉 +4 位作者 廉治刚 张建 张波 朱挺准 李孟考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研究SD大鼠脑在缺血后不同再灌注流量时可渗性钙离子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的表达特点。[方法]SD大鼠随机分3组,A组(适应性再灌注组,n=15)为缺血后逐步开放脑血流量10 min,B组(一次性再灌注组,n=15)为缺血后完全开放脑血流量10 mi... [目的]研究SD大鼠脑在缺血后不同再灌注流量时可渗性钙离子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的表达特点。[方法]SD大鼠随机分3组,A组(适应性再灌注组,n=15)为缺血后逐步开放脑血流量10 min,B组(一次性再灌注组,n=15)为缺血后完全开放脑血流量10 min,C组(对照组)为缺血重度损伤组。分别观察海马CA区ASICs的表达,脑血流量的变化及缺血大脑半球的pH改善状况和海马区形态学改变。[结果]重度脑损害后A组再灌注流量由(0.5±0.1)mL/min逐渐增加到(3.2±0.6)mL/min,B组再灌注流量由(0.5±0.1)mL/min增加到(6.2±1.5)mL/min,灌注流量明显增加。A组pH值改善最为明显,由7.15±0.05上升到7.38±0.04(P<0.05),而B组pH值由7.15±0.05变为7.10±0.04,A组pH值与B、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颈总动脉脑血流量值与A、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海马CA区ASICs的表达B组较A组明显上调,而A组可以看到较B组更多密集的正常神经元细胞。[结论]ASICs3的表达和脑缺血不同再灌注方式有相关性,适应性再灌注流量有较轻的脑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CS 脑缺血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深低温停循环辅助灌注脑保护机制的研究
10
作者 董斌 罗其中 +5 位作者 江基尧 邱永明 钟春龙 徐英辉 廉治刚 陆兆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507-510,共4页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长程时间窗90 min期间行间歇性一侧颈动脉顺行辅助灌注脑保护液(IUACP)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0-15kg实验小猪22只,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6只,18℃不停循环90 min,不加灌注脑保护液;阳性对照组8只,18℃停循环90 ...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长程时间窗90 min期间行间歇性一侧颈动脉顺行辅助灌注脑保护液(IUACP)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0-15kg实验小猪22只,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6只,18℃不停循环90 min,不加灌注脑保护液;阳性对照组8只,18℃停循环90 min,不加灌注脑保护液;实验组8只,18℃停循环90min,IUACP灌注1,6-二磷酸果糖+氧和冷晶液脑保护液。采用改良开胸体外循环法建立猪DHCA模型,转流降温至鼻咽温18℃时停循环90 min,分别在停循环期间、降温和复温时加用脑保护液间歇灌注,观察各组动物的脑血流量、生理指标变化、神经血红蛋白的表达和电镜下海马组织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实验组脑血流量在IUACP辅助下由(22.2±2.5)ml·min-1·100g-1上升到(38.5±2.6)ml·min-1·100g-1。空白对照组检测到少量神经元形态学改变,阳性对照组可以观察到严重的神经元损害,电镜下发现海马CA1区线粒体肿胀,而实验组线粒体形态正常,突触有大量囊泡聚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神经血红蛋白表达上调,c-F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氧和冷晶液是一种较好的脑保护液,DHCA 90 min内IUACP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深低温下的氧耐受可能源于神经血红蛋白有较好的携氧保护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保护液 灌注 辅助 深低温停循环 DHCA 血红蛋白 表达 下海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的致性与侵袭性的相关研究
11
作者 董斌 韩晞 +4 位作者 罗其中 江基尧 殷晓明 徐英辉 廉治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目的 探讨胶质瘤所致癫与不同级别胶质瘤侵袭性的相关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 ,将胶质瘤所致癫组 5 5例病人定为实验组 ,其他非胶质瘤所致癫组 38例病人定为对照组。实验组又根据病理分型分为良性组 37例和恶性组... 目的 探讨胶质瘤所致癫与不同级别胶质瘤侵袭性的相关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 ,将胶质瘤所致癫组 5 5例病人定为实验组 ,其他非胶质瘤所致癫组 38例病人定为对照组。实验组又根据病理分型分为良性组 37例和恶性组 18例。放免技术测定血清LN及IV型胶原含量 ,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 93例患者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处 1cm× 2cm× 2cm区域的CD4 4含量及DNA倍体含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交界处脑组织的GABA浓度。结果 恶性胶质瘤组 (18/ 5 5 )交界处标本中CD4 4含量为 5 0 3%± 1 2 3% ,与良性胶质瘤组(37/ 5 5 )CD4 4含量 3 4 7%± 0 80 %及对照组CD4 4含量 1 93%± 0 90 %相比有显著差异 (q1=3 95 ,q2 =4 5 2 ,P <0 0 5 ) ,恶性肿瘤组GAB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良性组则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恶性胶质瘤组患者血清中LN、IV型胶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与良性胶质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5 5例胶质瘤患者术后LN和Ⅳ型胶原含量全部下降 ,手术效果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恶性胶质瘤所致癫组 18例患者中有 15例DNA倍体呈异倍体 ,细胞增殖活跃。良性胶质瘤组 37例中仅 3例出现异倍体 ,大多呈二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胶质瘤 细胞粘附分子 Γ-氨基丁酸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组循环动脉瘤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12
作者 白景阳 徐英辉 +2 位作者 廉治刚 许友松 李伟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瘤 前组循环 微创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Cs3在重度脑挫裂伤及周边水肿区域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董斌 徐英辉 +6 位作者 廉治刚 张建 许友松 朱挺准 李阳 黄博聪 王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度脑挫裂伤患者挫伤区域和周边水肿1 cm和2 cm区域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s3)的表达,及与pH值和钙离子相关蛋白的表达关系。方法分析了27例经影像学和手术证实的脑挫裂伤患者,分别取材挫伤区域(B组)、挫伤周边非功能区1 cm区域(... 目的研究重度脑挫裂伤患者挫伤区域和周边水肿1 cm和2 cm区域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s3)的表达,及与pH值和钙离子相关蛋白的表达关系。方法分析了27例经影像学和手术证实的脑挫裂伤患者,分别取材挫伤区域(B组)、挫伤周边非功能区1 cm区域(A组)和2 cm区域(C组),行ASICs3 Western blot检测,挫伤脑组织pH值检测,免疫荧光钙调蛋白检测,并做对照分析。结果 A组pH值为6.10±0.04,B组pH值为7.18±0.04,C组为6.85±0.05,A组pH值与B、C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SICs3的表达B组较A组和C组明显上调,A组可以看到较B组和C组更多密集的免疫荧光钙调蛋白颗粒。结论 ASICs3的表达在脑挫伤区域较周边水肿区域明显上调,脑挫伤周边1 cm水肿区域组织代谢明显,脑损害较重。钙超载和ASICs3蛋白表达及组织代谢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ASICs3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范磊 张贤雨 +1 位作者 廉治刚 吕德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325,共3页
颅脑损伤时,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伴有的脑水肿是引起颅内压(ICP)增高的最常见原因。正常ICP是0~15mmHg.当机体失代偿时,ICP升高,〉20mmHg.脑灌注受累.导致继发性损伤。ICP升高是继发性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颅脑损伤 继发性损伤 诊治 脑损伤患者 ICP 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春明 卢军 +5 位作者 董斌 王健 廉治刚 刘荣耀 徐英辉 张健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总结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3例,平均年龄67(60~79),均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存活31例(72.1%),术后并发脑梗塞13N,肺部感染18例,高血糖20例.消化道出血6例。术后随访6~1... 目的总结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3例,平均年龄67(60~79),均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存活31例(72.1%),术后并发脑梗塞13N,肺部感染18例,高血糖20例.消化道出血6例。术后随访6~12个月,31例存活着根据COS评分:恢复良好13例,中残11例,重残7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易并发脑梗塞、高血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合理选择手术病人,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以改善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乐 王莹 +1 位作者 廉治刚 姜长斌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6期1394-1394,共1页
目的将托吡酯与丙戊酸钠对于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钠治疗组(54例)和托吡酯治疗组(54例),分别给予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托吡... 目的将托吡酯与丙戊酸钠对于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钠治疗组(54例)和托吡酯治疗组(54例),分别给予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托吡酯组与丙戊酸钠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9%和68.5%,两组临床疗效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神经性心理学指标为:托吡酯组在数字测试中,倒背、顺背及词语的流畅性测试中重复次数均比丙戊酸钠组低,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吡酯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明显比丙戊酸钠好,在治疗中需依照病情缓慢加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托吡酯 癫痫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乐 王莹 +1 位作者 廉治刚 姜长斌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4期675-676,共2页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48例和微创治疗组47例。对保守治疗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性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微创治疗组则实...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48例和微创治疗组47例。对保守治疗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性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微创治疗组则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后3周即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48例保守治疗组,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达到12.5%。47例微创治疗组,2例患者死亡,占4.3%。从手术与用药情况而言,微创治疗组治疗时间低于保守治疗组,且总有效率及血肿清除率均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微创治疗手术用于清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头颅内的血肿,具有效果明显、预后好的特点,使患者存活率提高,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高血压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莹 冯乐 +1 位作者 姜长斌 廉治刚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4期564-564,共1页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在监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8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以GHb小于6.5%作为划分标准,分成A组40例,其GHb均为正常,B组40例,GHb均显示异常。对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分别于...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在监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8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以GHb小于6.5%作为划分标准,分成A组40例,其GHb均为正常,B组40例,GHb均显示异常。对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分别于患者入院时与治疗3周后采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化评分,进行两组分数比较;并将两组GHb值和入院分数、治疗3周后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组入院时分数高于A组,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B组(GHb异常)3周后分数亦高于A组(GHb正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患者的病情恢复缓慢;两组研究对象的GHb值均与患者入院时分数和治疗3周后分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掌握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GHb水平,可有利于监测病情与估计预后,对医师在临床诊治上采取全面、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小脑幕跨幕巨大脑膜瘤(附15例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廉治刚 孙旭 +4 位作者 王树刚 张斌 许勇 徐英辉 刘荣耀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39-741,共3页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和神经麻醉学技术的发展,小脑幕脑膜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明显下降.Hamit[2]认为,小脑幕巨大跨幕脑膜瘤是指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或小脑幕切迹处,瘤体横跨小脑幕、瘤径≥3cm的颅底肿瘤,由于该位置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结...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和神经麻醉学技术的发展,小脑幕脑膜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明显下降.Hamit[2]认为,小脑幕巨大跨幕脑膜瘤是指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或小脑幕切迹处,瘤体横跨小脑幕、瘤径≥3cm的颅底肿瘤,由于该位置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全切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手术难点.近年来我科采用改良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15例该部位脑膜瘤,总结当小脑幕脑膜瘤包裹重要神经血管时的临床表现、诊断、显微外科技术技巧和并发症.统计结果显示提示该入路可以提供安全的解剖暴露,手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幕脑膜瘤 巨大脑膜瘤 显微手术切除 扩大翼点入路 显微外科技术 颅底肿瘤 神经结构 神经血管 小脑幕切迹 经翼点入路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附598例报告)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荣耀 许瑞雪 +13 位作者 吴忠魁 姜远峰 聂晨 陈卫东 张健 廉治刚 白景阳 吴春明 董斌 位振清 王健 许友松 张波 李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策略、技巧以及疗效等。方法采用夹闭、孤立、包裹等方法手术处理598例共753个动脉瘤。责任动脉瘤598例中有589例采用夹闭方法,孤立2例,包裹7例。结果出院时按GOS标准评分,良好(GOS4~5分)568例,一般(G...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策略、技巧以及疗效等。方法采用夹闭、孤立、包裹等方法手术处理598例共753个动脉瘤。责任动脉瘤598例中有589例采用夹闭方法,孤立2例,包裹7例。结果出院时按GOS标准评分,良好(GOS4~5分)568例,一般(GOS3分)15例,植物生存(GOS2分)4例,11例术后死亡(GOS1分)。395例得以随访,恢复良好374例(94.7%),中残或重残18例,死亡3例。结论手术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确实有效的方法。对于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术者需对动脉瘤有充分的认识,相应的手术技巧,方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