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共生菌Buchnera协助蚜虫抑制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
1
作者 卢盈希 杨青兰 +3 位作者 康涵韦 冯婧婧 宁干喜 王永模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为明确蚜虫内共生细菌Buchnera能否协助蚜虫抑制植物的防御反应,采用混合抗生素除去瓜蚜Aphis gossypii体内的Buchnera,采用刺吸电位技术和生命表方法比较除菌瓜蚜和正常瓜蚜在黄瓜上的适合度,并测定被除菌瓜蚜和正常瓜蚜预侵染黄瓜叶片... 为明确蚜虫内共生细菌Buchnera能否协助蚜虫抑制植物的防御反应,采用混合抗生素除去瓜蚜Aphis gossypii体内的Buchnera,采用刺吸电位技术和生命表方法比较除菌瓜蚜和正常瓜蚜在黄瓜上的适合度,并测定被除菌瓜蚜和正常瓜蚜预侵染黄瓜叶片中H_(2)O_(2)、茉莉酸和水杨酸的含量变化以及抗蚜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除菌瓜蚜体重较正常瓜蚜极显著下降了71.15%,净增殖率极显著下降了95.60%,但寿命延长了2.34倍;刺吸电位图谱显示除菌瓜蚜几乎不产生代表唾液分泌的E1波和韧皮部被动吸食的E2波。在黄瓜叶片中,除菌瓜蚜比正常瓜蚜能激发产生更高水平的H_(2)O_(2);在为期14 d的侵染中,除菌瓜蚜侵染诱发总茉莉酸含量持续升高、总水杨酸含量持续下降,而正常瓜蚜侵染诱发总茉莉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总水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在被除菌瓜蚜预侵染黄瓜上,瓜蚜进入稳定取食的时间显著滞后于正常瓜蚜预侵染处理,且前3 d的产蚜量显著低于正常瓜蚜预侵染处理。表明Buchnera除了可为蚜虫提供必需的营养外,还有调控和抑制寄主植物防御反应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蚜 BUCHNERA 黄瓜 防御反应 茉莉酸 水杨酸 适合度
原文传递
湖北省主栽莲品种(系)的抗蚜性鉴定及抗蚜理化性状分析
2
作者 冯婧婧 李峰 +3 位作者 康涵韦 周利琳 李建洪 王永模 《植物保护学报》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为鉴定湖北省18个主栽莲Nelumbo nucifera品种(系)的抗蚜性,解析莲叶理化性状与抗蚜性的关系,采用蚜量比值法鉴定莲品种(系)对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的抗性等级,并对莲叶超微结构、蜡质、木质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抗蚜性进... 为鉴定湖北省18个主栽莲Nelumbo nucifera品种(系)的抗蚜性,解析莲叶理化性状与抗蚜性的关系,采用蚜量比值法鉴定莲品种(系)对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的抗性等级,并对莲叶超微结构、蜡质、木质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抗蚜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8个莲品种(系)的抗蚜性可分为6个等级,其中鄂莲12号为高抗,白玉簪1号、白玉簪2号、白玉簪3号和鄂子莲1号为中抗;鄂子莲2号、鄂莲5号、太空36号、鄂莲9号和建选17号为低抗,五月早、鄂莲6号和八月粉为低感,小白胖和抱子藕-1为中感,抱子藕-4、香粉和大白胖为高感。莲叶表面乳突、气孔及叶柄刺的密度与蚜量比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莲叶的蜡质含量、木质素含量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蚜量比值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表明湖北省的18个主栽莲品种(系)存在明显的抗蚜性差异,中高抗品种(系)值得进一步推广,中高感品种(系)要注意早期的蚜虫防治;莲叶蜡质、木质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越高则莲品种(系)的抗蚜性越强,可作为未来莲抗蚜育种的理化性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缢管蚜 抗蚜等级 理化性状 抗蚜育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