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康振明 谢文钦 +2 位作者 谢文吉 江长城 赵桀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预处理对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SA为Ⅰ~Ⅱ级妇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4μg/ml)、咪达唑仑0.0... 目的:对比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预处理对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SA为Ⅰ~Ⅱ级妇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4μg/ml)、咪达唑仑0.03 mg/kg(0.24 mg/ml)和等量(0.125 ml/kg)生理盐水(5 min注射完毕)。5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1 min注射完毕),观察并记录有无肌阵挛发生及肌阵挛的严重程度。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经静脉预先注射0.5μg/kg和0.03 mg/kg后,再给予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7.5%,而对照组肌阵挛的发生率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咪达唑仑0.03 mg/kg预处理都可明显降低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发生率,且两者预处理的效果相当。右美托咪定在辅助麻醉方面具有镇静、镇痛,减少麻醉剂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无呼吸抑制等特点,更适合与依托咪酯联合使用作为全麻诱导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依托咪酯 麻醉 全身 肌阵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肠癌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康振明 陈如霜 +2 位作者 苏长生 李顺元 谢文钦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3期32-34,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与了解意识指数(IoC)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院收治的肠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oC组、BIS组及对照组,分别是采用IoC... 目的:旨在探讨与了解意识指数(IoC)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院收治的肠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oC组、BIS组及对照组,分别是采用IoC监测、BIS监测,对照组则是根据临床经验实施常规麻醉,每组40例。观察三组丙泊酚用药量、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24 h,术后24 h、3 d、7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IoC组、BIS组的丙泊酚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oC组降低丙泊酚用量在三组中最明显。IoC组、BIS组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相比于对照组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24 h相比,各组术后24 h和术后3 d患者MMSE评分均表现降低,其中对照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IoC组和BIS组肠癌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IoC组、BIS组肠癌患者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过程中采用意识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显著提高了麻醉镇静深度判断的准确性,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肠癌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康振明 谢文钦 +4 位作者 谢文吉 李顺元 曾景阳 赵桀 苏长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9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手控喷射通气(manual jet ventilation,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全麻下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高龄患者64例行前瞻性、对比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手控喷射通气(manual jet ventilation,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全麻下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高龄患者64例行前瞻性、对比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采用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持续给氧,对照组采用普通鼻导管经鼻咽通气管持续给氧4 L/min。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变异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舒适度。结果:干预组患者SBP、DBP、HR、SpO_2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呛咳、体动发生率分别为6.25%、3.13%,均低于对照组的25.00%、21.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舒适度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应用,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率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鼻咽通气管 高龄 手控喷射通气 无痛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内窥镜面罩在高龄慢阻肺患者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康振明 谢文钦 +1 位作者 谢文吉 赵桀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9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慢阻肺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应用多功能内窥镜面罩给氧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慢阻肺稳定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组(A组)和鼻导管组(B组),每组33例。两组均进行胃镜检查,... 目的:探讨高龄慢阻肺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应用多功能内窥镜面罩给氧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慢阻肺稳定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组(A组)和鼻导管组(B组),每组33例。两组均进行胃镜检查,A组使用多功能内窥镜面罩给氧,B组使用双孔鼻导管给氧。观察比较两组给氧前(T0)、麻醉后进镜前(T1)、胃镜取活检时(T2)及检查结束退镜后(T3)4个不同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胃镜总检查时间,Sp O2<90%、Sp O2<80%的次数及中断检查情况。结果:两组各时段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2、T3时Sp O2均高于B组,A组出现Sp O2<90%及Sp O2<80%次数均少于B组,A组中断检查情况优于B组,A组总检查时间短于B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内窥镜面罩在高龄慢阻肺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缩短检查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辅助用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内窥镜面罩 无痛胃镜 高龄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指数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肠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康振明 朱国绍 +3 位作者 李顺元 曾景阳 谢文钦 谢文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0期3336-3338,共3页
目的:探讨意识指数(IoC)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肠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全身麻醉腹腔镜肠癌根治术患者115例,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23例,术中均监测IoC指数,使A组麻醉深度维持在D0级、... 目的:探讨意识指数(IoC)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肠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全身麻醉腹腔镜肠癌根治术患者115例,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23例,术中均监测IoC指数,使A组麻醉深度维持在D0级、B组在D1级、C组在D2级、D组在E0级、E组在E1级。比较5组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结果:A、B组术毕、术后1d的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明显高于C、D、E组(P<0.05);C、D、E组术毕、术后1d的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A、B组(P<0.05)。D、E组术毕、术后1d的CD3^+、CD4^+及NK水平明显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A、B、C组(P<0.05)。A、B组词语流畅性测验结果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C、D、E组(P<0.05);C、D、E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明显上升(P<0.05),且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在IoC监测下维持麻醉深度为D2水平既能显著降低肠癌患者围术期应激程度,还可有效减少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指数 麻醉深度 肠癌 围术期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复合低剂量芬太尼麻醉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谢文钦 李扬亿 +3 位作者 谢文吉 颜景佳 江长城 康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复合低剂量芬太尼麻醉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90例,按不同年龄分为:A组(18~39岁)、B组(40-64岁)和C组(65-89岁),每组30例。A组、B组和C组初...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复合低剂量芬太尼麻醉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90例,按不同年龄分为:A组(18~39岁)、B组(40-64岁)和C组(65-89岁),每组30例。A组、B组和C组初始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5、2.0、1.5ug/ml,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静注芬太尼1.0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检查开始即刻(T1)、结肠镜至乙状结肠(T2)、回盲瓣(T3)、体动前(T4)、体动后(T5)、检查结束时(T6)的MBP、HR、SpO2和体动前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计算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和半数有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50)。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E岛为4.36(95%CI4.05~4.66)ug/ml、B组EC5(13.54(95%CI3.19~3.88)μg/ml、C组EC50 2.79(95%CI2.45~3.11)μg/ml,呈递减趋势(P〈0.05);A组AA50 22.13(95%CI 18.54~24.80)、B组AAI50 24.95(95%CI20.26~28.85),明显小于C组AAk29.72(95%CI27.79~33.67)(P〈0.05)。纤维结肠镜插入三组阳性反应的AAI大于阴性反应者(P〈0.01);体动前的AAI明显小于体动后(P〈0.01)。A组、B组分别O、2例出现短暂性低血压,明显低于C组8例患者(P〈0.05),其中C组3例患者的低血压通过输液和降低丙泊酚目标浓度而升高,其余7例未给予任何治疗,插入纤维结肠镜后血压恢复正常。A组、B组分别有1例、3例插入纤维结肠镜后出现呼吸抑制(SpO2〈90%),分别低于C组的8例(P〈0.05),患者给予开放气道后SpO2自行恢复正常。结论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年龄是影响丙泊酚药效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听觉诱发电位 纤维结肠镜检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用于老年人无痛结肠镜对无创心排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文吉 赵桀 +2 位作者 康振明 林慧梅 谢文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405-4407,共3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用于老年人无痛结肠镜检查对无创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人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各50例。Ⅰ组用依托咪酯血浆TCI,初始靶浓度设定为0.4μg/ml。Ⅱ组用丙泊酚血浆TCI,初始靶浓度设定4.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用于老年人无痛结肠镜检查对无创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人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各50例。Ⅰ组用依托咪酯血浆TCI,初始靶浓度设定为0.4μg/ml。Ⅱ组用丙泊酚血浆TCI,初始靶浓度设定4.0μg/ml。观察记录注药前(T0)、肠镜置入时(T1)、肠镜置入后1 min(T2)、3 min(T3)和术毕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排指数(CI)及外周阻力(SVR)。结果Ⅰ组T0、T1、T2、T3和T4各时间点的MAP、HR、CO及SVR均无显著变化(P>0.05);Ⅱ组T1的MAP、CO、CI较T0均显著下降(P<0.05),但T2、T3和T4的MAP、CO、CI较T0无显著变化(P>0.05);Ⅱ组T1的HR较T0显著下降(P<0.05),但T2、T3和T4的HR较T0无显著变化(P>0.05);Ⅱ组T1的SVR较T0显著上升(P<0.05),但T2、T3和T4的SVR较T0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依托咪酯TCI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受检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无创心排血量 肠镜 靶控输注(T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位置与非通气侧肺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一雄 谢文钦 +2 位作者 周建英 江长城 康振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646-1647,共2页
目前国内研究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位置多为分析非通气侧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变化[1-2],但对应用非通气侧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判断双腔管位置的标准尚有争议[3]。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 非通气侧 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食管肿瘤切除术后静脉镇痛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小霓 康振明 舒进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460-462,472,共4页
目的观察胸科食管肿瘤手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择期(术前ASA I~Ⅱ级)开胸行食管肿瘤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及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用药组(... 目的观察胸科食管肿瘤手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择期(术前ASA I~Ⅱ级)开胸行食管肿瘤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及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后6,12,24,48 h观察病人的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Prince-Henry评分、镇痛药消耗量(CAC)、镇静评分、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于术前、术毕及其上述各时间点测量血浆皮质醇(Cor)值。结果对照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术后6,12,24,48 hVAS评分、Prince-Henry评分、CAC和Cor值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上述各指标均小于小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胸食管肿瘤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能减少舒芬太尼用量且镇痛效果与单纯较大剂量舒芬太尼相当,而术后应激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单纯应用舒芬太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氟比洛芬 镇痛 手术后 胸外科手术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行胃癌根除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如霜 康振明 谢文钦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行胃癌根除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6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生理盐水组(E组)及Dex组,各43例。Dex组给予Dex静脉输注,E组给予等量0.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行胃癌根除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6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生理盐水组(E组)及Dex组,各43例。Dex组给予Dex静脉输注,E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镇痛及镇静效果。结果:Dex组术后CD3^(+)、CD4^(+)及CD4^(+)/CD8^(+)高于E组,IL-10、CRP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E组,Ramsay评分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胃癌根除术患者中采用Dex麻醉能够取得良好的镇痛及镇静效果,有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 胃癌根除术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管型喉罩预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拔管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扬亿 曾景阳 康振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4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插管型喉罩预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插管型喉罩组(I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52例。全... 目的:观察插管型喉罩预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插管型喉罩组(I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52例。全麻诱导后,I组患者先置入喉罩,判断位置准确后再经喉罩插入气管导管。T组在可视喉镜下插入气管导管,术中吸入七氟醚、静脉输入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0~60。缝合切口时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I组患者拔出气管导管。手术结束待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满足拔管条件后,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于患者入手术室(T0)、I组拔出气管导管(T1)、手术结束拔出喉罩(I组)或气管导管(T组)即刻(T2)、拔除后5 min(T3)记录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两组患者发生呛咳、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的情况,并经右颈内静脉采血,监测以上各时点血浆皮质醇(Cor)水平。结果:与T0时相比,T组患者MAP和HR在T2、T3时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组患者变化不显著,但两组患者Cor水平在T1、T2、T3时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I组患者在T2、T3时MAP、HR和Cor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拔管反应发生率(15%)明显低于T组患者(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插管型喉罩有利于维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预防拔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型喉罩 原发性高血压 拔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对危重病人七氟醚麻醉诱导的监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文吉 赵桀 +2 位作者 谢文钦 康振明 杨玉欣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本研究评价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应用于危重病人七氟醚麻醉诱导监测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期Ⅲ级以上危重病人手术病人100例,于麻醉前连接Solar 8000M无创心排监测仪(美国GE公司生产)。在吸入6%七氟醚麻醉诱导下置入喉罩,分... 目的:本研究评价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应用于危重病人七氟醚麻醉诱导监测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期Ⅲ级以上危重病人手术病人100例,于麻醉前连接Solar 8000M无创心排监测仪(美国GE公司生产)。在吸入6%七氟醚麻醉诱导下置入喉罩,分别于诱导前、置喉罩前、置喉罩时、置喉罩后1分钟及置喉罩后3分钟时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排指数(CI)、外周阻力(SVR)等指标。并比较CO、CI、SVR、和HR的变化。结果:诱导前后MAP、HR、CO、CI、SVR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适用监测危重病人七氟醚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 危重病人 七氟醚 麻醉诱导
原文传递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舒进军 张小霓 康振明 《黑龙江医学》 2008年第9期644-645,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52—73岁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0mg/kg;B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每组20例。术毕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52—73岁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0mg/kg;B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每组20例。术毕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h、2h、4h、8h、16h、24h共6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记录24h用药量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而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24h内舒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CIA期间舒芬太尼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镇痛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术后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国绍 康振明 +2 位作者 陈英勒 曾景阳 李顺元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组(S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静脉自控...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组(S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组(T组),每组30例。两组神经阻滞局麻药均为0.33%罗哌卡因20 ml。S组与T组分别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后诱导。分别记录术后2、6、12、24 h 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24 h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中镇痛药的用量;记录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T组比较,S组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较高(P<0.05);S组与T组术后24 h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药使用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均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术后良好的镇痛,加速患者的康复,但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持续时间更久,镇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长生 康振明 +3 位作者 陈英勤 谢文钦 李顺元 曾景阳 《海峡药学》 2020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三组:S组、SN组、SNY组,断脐后开始PCIA。S组为舒芬太尼组,SN组为舒芬太尼复合纳...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三组:S组、SN组、SNY组,断脐后开始PCIA。S组为舒芬太尼组,SN组为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组,SNY组为舒芬太尼、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记录术后6、12、24、48h时评估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NAC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SN和S组相比,SNY组镇痛和镇静评分明显改善,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ACS评分均在35分以上。三组均未见低血压、呼吸抑制和过度镇静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纳布啡 舒芬太尼 剖宫产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如霜 康振明 谢文钦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静脉滴注Dex辅助麻醉,对照组静脉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静脉滴注Dex辅助麻醉,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0.9%NaCl溶液,持续观察至手术完毕。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及肺顺应性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即刻(T_(1))及术后24 h(T_(2))时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单肺通气后30 min(T_(4))及术毕时(T_(5))肺顺应性(CL)及氧合指数(OI)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Dex有助于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改善CL及OI,保护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国绍 康振明 +2 位作者 曾景阳 陈英勒 李顺元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1期78-79,共2页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可累及膝关节负重面,易导致膝关节力线改变、关节畸形等,影响患者生活。虽然术后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但是术后并发症较多,而术中运用有效的麻醉方案可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可累及膝关节负重面,易导致膝关节力线改变、关节畸形等,影响患者生活。虽然术后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但是术后并发症较多,而术中运用有效的麻醉方案可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近年来运用较广,可降低血药浓度及应激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机体应激反应 应激作用 关节畸形 股神经 关节内骨折 麻醉方案 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靶控输注丙泊酚对高龄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康振明 曾景阳 +6 位作者 谢文钦 李顺元 颜景佳 谢文吉 赵桀 孙加晓 陈如霜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方式靶控输注丙泊酚对高龄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Ⅰ组(进行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Ⅱ组(进行效应室靶控输注丙... 为了探究不同方式靶控输注丙泊酚对高龄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Ⅰ组(进行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Ⅱ组(进行效应室靶控输注丙泊酚)、Ⅲ组(进行梯度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Ⅳ组(进行梯度效应室靶控输注丙泊酚)。通过比较4组患者AAI值、心排血量、心排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我们发现4组患者经丙泊酚诱导麻醉后,AAI值、心排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检测均低于麻醉前,心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而在T1时刻,Ⅱ组患者AAI值明显低于Ⅰ组、Ⅲ组、Ⅳ组患者(p〈0.05);在T2、T3、T4时刻各组心率、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1时刻Ⅲ组、Ⅳ组患者心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p〈0.05);而Ⅳ组患者心排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Ⅰ组、Ⅱ组、Ⅲ组患者(p〈0.05)。研究表明,对高龄患者进行麻醉时,采用梯度效应室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诱导麻醉,不仅不影响麻醉效果,同时可减轻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过程平稳,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丙泊酚 诱导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关于高考政治科试题中主观性试题参考答案的多元化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振明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主观性试题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基础地位 政治科 国民经济 评分标准 经济体制改革 困难和问题
原文传递
年龄因素对异丙酚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效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谢文钦 李扬亿 +3 位作者 谢文吉 江长城 康振明 颜景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56-958,共3页
目的 评价年龄因素对异丙酚抑制胃镜检查术诱发体动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择期胃镜检查术成年患者9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19-25 kg/m2.根据年龄分为3组(n=30):18-39岁组(Ⅰ组)、40 - 64岁组... 目的 评价年龄因素对异丙酚抑制胃镜检查术诱发体动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择期胃镜检查术成年患者9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19-25 kg/m2.根据年龄分为3组(n=30):18-39岁组(Ⅰ组)、40 - 64岁组(Ⅱ组)和65 - 74岁组(Ⅲ组).Ⅰ组、Ⅱ组和Ⅲ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5、2.0和1.5 μg/ml,达到靶浓度后行胃镜检查术.患者术中发生头部或四肢有目的较大动作,则定义为胃镜检查术诱发的体动反应.采用序贯法确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相邻浓度差为0.5 μg/ml,出现体动反应者,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用概率单位法确定异丙酚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异丙酚EC50及其95% CI分别为4.2(3.8-4.5)、4.1(3.7-4.4)和2.4(1.8- 2.7)μg/ml.与Ⅰ组相比,Ⅱ组异丙酚E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及Ⅱ组相比,Ⅲ组异丙酚EC50降低(P<0.05).结论 年龄因素可明显影响异丙酚的内脏性镇痛效应,异丙酚抑制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的效力较中青年患者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因素 内脏 疼痛 二异丙酚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