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病理学及p53蛋白、bcl-2表达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康元上 石永福 +4 位作者 徐鸿毅 李晋云 危群 孙丹宁 颜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8-299,303,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和p5 3、bcl 2基因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对 5 8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标本 ,分别进行 p5 3、bcl 2基因的检测。 结果 p5 3阳性表达在膀胱癌的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 目的 探讨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和p5 3、bcl 2基因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对 5 8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标本 ,分别进行 p5 3、bcl 2基因的检测。 结果 p5 3阳性表达在膀胱癌的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cl 2基因阳性表达在浅表性膀胱癌与浸润性膀胱癌具有差异 (P <0 .0 5 ) ,bcl 2基因阳性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5 3阳性表达、bcl 2阴性表达的膀胱癌具有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的特点 ;癌旁组织恶变发生率 ,浸润性膀胱癌 5 6 .4 % ,浅表性膀胱癌 2 1.1% ,提示手术时尽可能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癌旁组织 P53蛋白 BCL-2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骨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康元上 孙道冬 +3 位作者 蒙明森 颜加强 刘元丰 封建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检测骨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的血清BMP-2和VEGF的含量,评价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膀胱移行细... 目的:检测骨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的血清BMP-2和VEGF的含量,评价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BMP-2和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VEGF、BMP-2的水平,有助于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BMP-2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复发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康元上 孙丹宁 +3 位作者 王勤 颜加强 蒙明生 孙道冬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1104-1105,共2页
目的:对单独应用吡柔比星(THP)、卡介苗(BCG)与二者联合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111例膀胱乳头状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3组:(1)THP组33例... 目的:对单独应用吡柔比星(THP)、卡介苗(BCG)与二者联合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111例膀胱乳头状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3组:(1)THP组33例,术后1W内单次应用THP100mg膀胱内灌注;(2)BCG组36例,术后1W内开始单用BCG定期膀胱内灌注治疗;(3)联合组42例,术后1W内单次应用THP1130mg膀胱内灌注,从第2W开始应用BCG定期膀胱腔内灌注。每3个月进行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随访12—24个月。结果:THP组5例复发,复发率15.16%(5/33);BCG组5例复发,复发率13.89%(5/36);联合组1例复发,复发率2.38%(1/42)。BCG组与THP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单独与联合组复发率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THP、BCG疗效优于各自单独应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复发疗效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卡介苗 膀胱灌注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包膜缩折控制术中持续出血的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元上 石永福 +1 位作者 孙丹宁 裴家强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手术 出血 包膜缩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PCNA、c-erbB2、bcl-2和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康元上 孙丹宁 +5 位作者 王勤 李靖 蒙明森 孙道冬 舒勇 颜加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PCNA、c-erbB2、bcl-2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膀胱癌和正常黏膜各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c-erbB2、bcl-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CNA、c-erbB2、bcl-2、P53阳性率显...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PCNA、c-erbB2、bcl-2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膀胱癌和正常黏膜各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c-erbB2、bcl-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CNA、c-erbB2、bcl-2、P53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4.1%、60.3%、62.1%、51.7%。c-erbB2、bcl-2与PCNA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c-erbB2、bcl-2与p53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CNA、c-erbB2、bcl-2、p53同时阳性集中在WHO病理分级G2、G3中。结论:PCNA、c-erbB2、bcl-2和P53蛋白过度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关系密切,上述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膀胱癌及其了解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作悬吊术的女性回肠新膀胱术
6
作者 康元上 石永福 +3 位作者 徐鸿毅 杨德林 王剑松 左毅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783-783,共1页
关键词 女性回肠新膀胱术 悬吊术 尿液可控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作悬吊术的女性回肠新膀胱术
7
作者 康元上 石永福 +3 位作者 徐鸿毅 杨德林 王剑松 左毅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51-651,共1页
关键词 女性回肠新膀胱术 悬吊术 膀胱切除术 尿液过可控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癌旁组织p53、bcl-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康元上 石永福 +3 位作者 徐鸿毅 李晋云 危群 颜梅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及突变蛋白p5 3、bcl 2的表达情况 ,以提高对膀胱癌恶性程度的认识及提高对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5 8例膀胱癌标本 ,取癌组织、癌旁 2cm、癌旁 3cm以及癌旁 3cm以上组织 ;分... 目的 探讨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及突变蛋白p5 3、bcl 2的表达情况 ,以提高对膀胱癌恶性程度的认识及提高对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5 8例膀胱癌标本 ,取癌组织、癌旁 2cm、癌旁 3cm以及癌旁 3cm以上组织 ;分别进行 p5 3、bcl 2检测。 结果  5 8例膀胱癌癌旁黏膜组织中 ,正常膀胱黏膜 2 5例 ,癌旁癌变 13例 ,癌前病变 2 0例。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的膀胱癌组织 p5 3阳性表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浅表性膀胱癌与浸润性膀胱癌bcl 2阳性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癌组织中bcl 2阳性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5 3阳性表达、bcl 2阴性表达的膀胱癌多具浸润性强、分化较差的特点。bcl 2阳性表达、p5 3阴性表达的膀胱癌浸润性弱、分化较好。癌旁组织恶变发生率浸润性膀胱癌为 5 6.4%、浅表性膀胱癌为 2 1.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癌旁组织 P53 BCL-2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偶发性肿瘤19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康元上 孙丹宁 +7 位作者 乔着意 王勤 蒙明森 李靖 颜加强 孙道冬 舒勇 刘剑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对膀胱偶发性肿瘤进行临床总结,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9例膀胱偶发肿瘤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其中健康体检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瘤5例,妇科疾病B超检查发现3例,逆行造影时膀胱镜检查发现4例,镜下血尿行膀胱镜检查发现3... 目的:对膀胱偶发性肿瘤进行临床总结,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9例膀胱偶发肿瘤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其中健康体检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瘤5例,妇科疾病B超检查发现3例,逆行造影时膀胱镜检查发现4例,镜下血尿行膀胱镜检查发现3例,尿道口肉阜行膀胱镜检查发现1例。前列腺增生行汽化电切术时发现3例。结果:本组偶发癌均为早期膀胱移行细胞癌。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术。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随访6月~10年。3例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2.5~5年。结论:B超、尿常规以及膀胱镜检查仍然是早期发现无症状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简便易行。膀胱偶发肿瘤恶性程度低,肿瘤相对表浅,早期治疗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电灼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及P53,bcl-2表达的临床意义初探(摘要)
10
作者 康元上 石永福 +1 位作者 徐鸿毅 李晋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膀胱癌 癌旁组织 组织病理学 P53 BCL-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后的输尿管镜治疗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道冬 孙丹宁 +5 位作者 颜加强 康元上 王勤 李靖 舒勇 杨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碎石失败后的微创治疗手段。方法对57例首先ESWL治疗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结果57例患者中,49例经过行输尿管镜一次粉碎或取出结石,6例部分较大结石碎屑冲入肾盂,2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碎石失败后的微创治疗手段。方法对57例首先ESWL治疗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结果57例患者中,49例经过行输尿管镜一次粉碎或取出结石,6例部分较大结石碎屑冲入肾盂,2例结石完全冲入肾盂。其中5例术后再次给予ESWL治疗1、2次,2例术后行保守治疗,1例第2次ESWL后再次行输尿管镜术,出院2~4周后复查结石均完全清除。发生输尿管穿孔1例,输尿管黏膜撕裂1例。结石清除时间5~45d不等,平均11.7d。结论输尿管镜术是对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失败后的有效治疗手段,具有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引发感染性休克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道冬 孙丹宁 +4 位作者 高瑾 王勤 李靖 颜加强 康元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16例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资料,经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1~2天,休克基本纠正(无需升压药维持,收缩压>90mmHg),空腹血...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16例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资料,经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1~2天,休克基本纠正(无需升压药维持,收缩压>90mmHg),空腹血糖<11mmol/L后,行输尿管镜治疗,配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并留置双J管引流。结果 16例治疗均获成功,14例一期碎石并取净结石,2例二期体外碎石,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当日体温、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术后5~7天白细胞恢复正常;术后1~4周B超肾积水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积水5例,轻度积水7例,中度积水3例,重度积水1例),输尿管扩张5~10mm,平均8.2mm;6例伴发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5例术后1周内恢复正常,1例术后4周恢复正常。16例随访2~4周,未见感染、结石残留。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输尿管结石引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应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后,及早采取输尿管镜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感染性休克 输尿管结石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69例报告 被引量:18
13
作者 颜加强 蒙明森 +4 位作者 孙道冬 康元上 舒勇 刘元丰 孙丹宁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69例闭合性尿道损伤病例行尿道镜及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5 min(15~45 min),平均住院天数8 d(4~14 d)。69例尿道损伤...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69例闭合性尿道损伤病例行尿道镜及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5 min(15~45 min),平均住院天数8 d(4~14 d)。69例尿道损伤患者均能顺利留置尿管,术后4~8周拔除尿管。56例拔管后排尿通畅,常规定期尿道扩张1~3个月后最大尿流率18~25 mL/s;12例发生尿道狭窄,定期尿道扩张3~6个月后最大尿流率16~23 mL/s;1例拔管3个月后尿道严重狭窄,行冷刀内切开、尿道瘢痕汽化电切术治疗后排尿通畅。结论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有效恢复尿道连续性,可用于闭合性尿道损伤的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损伤 腔镜下尿道会师术 早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造瘘术治疗上尿路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加强 孙丹宁 +5 位作者 蒙明森 孙道冬 刘元丰 康元上 封建立 杨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6-397,40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造瘘术(PCN)治疗上尿路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CN治疗260例(291侧)上尿路疾病。上尿路结石230例(259侧),肾积脓13例(13侧),肾盂输尿管交接部(UPJ)狭窄10例(10侧)、肾盏憩室3例(3侧),恶性肿瘤致上尿路梗阻、肾... 目的探讨经皮肾造瘘术(PCN)治疗上尿路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CN治疗260例(291侧)上尿路疾病。上尿路结石230例(259侧),肾积脓13例(13侧),肾盂输尿管交接部(UPJ)狭窄10例(10侧)、肾盏憩室3例(3侧),恶性肿瘤致上尿路梗阻、肾功能不全4例(6侧)。结果 260例(291侧)一次手术成功率99.3%(289/291);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结石取净率90.7%(235/259),肾积脓治疗成功率94.6%(11/13),UPJ狭窄治疗成功率70%(7/10),3例肾盏憩室均治疗成功,4例恶性肿瘤致上尿路梗阻、肾功能不全行PCN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PCN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上尿路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1 7术 经皮 泌尿系疾病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出口梗阻对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及其与神经支配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封建立 孙道冬 +6 位作者 蒙明森 颜加强 刘元丰 康元上 舒勇 高瑾 孙丹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观察膀胱出口部分梗阻(partial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PBOO)不同阶段逼尿肌收缩力及神经纤维密度的改变,探讨PBOO对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及其与神经支配的关系。方法近端尿道结扎法建立大鼠PBOO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假手术6周... 目的观察膀胱出口部分梗阻(partial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PBOO)不同阶段逼尿肌收缩力及神经纤维密度的改变,探讨PBOO对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及其与神经支配的关系。方法近端尿道结扎法建立大鼠PBOO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假手术6周组及8周组、梗阻6周组及8周组。通过测定膀胱排尿压及顺应性以及离体逼尿肌条收缩幅度评估逼尿肌收缩力;应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M受体阻滞剂阿托品以及激动剂卡巴可观察其对逼尿肌收缩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组化法检测逼尿肌神经纤维表达。结果梗阻6周组膀胱排尿压[(25.7±2.3)cmH2O]及顺应性[(0.24±0.03)mL/cmH2O]较假手术组排尿压[(18.7±1.6)cmH2O]及顺应性[(0.15±0.02)mL/cmH2O]显著增高(P<0.01);梗阻8周组膀胱排尿压[(10.8±1.7)cmH2O]及顺应性[(0.11±0.02)mL/cmH2O]较假手术组膀胱排尿压[(19.2±2.1)cmH2O]及顺应性[(0.17±0.02)mL/cmH2O]显著降低(P<0.01)。梗阻6周组逼尿肌条收缩幅度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0.31±0.03)g vs(0.15±0.02)g,P<0.01],加入阿托品后逼尿肌条收缩幅度明显降低(P<0.05),但仍较假手术组高(P<0.01);梗阻8周组逼尿肌条收缩幅度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0.09±0.01)g vs(0.16±0.02)g,P<0.01],加入卡巴可后无明显改善(P>0.05)。梗阻组逼尿肌中神经纤维密度随梗阻时间延长明显降低(P<0.05)。结论持续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可以导致逼尿肌收缩力呈双向性改变,神经支配在此过程中影响有限,可能主要源于自身肌源性因素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 逼尿肌 神经支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治疗(附27例报道) 被引量:7
16
作者 蒙明森 孙丹宁 +5 位作者 李为兵 孙道冬 颜加强 康元上 舒勇 刘元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治疗及最大可能保肾的可行性。方法 27例上尿路结石均致患侧重度肾积水,其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2例,肾盂出口及输尿管上端结石8例,肾脏多发结石5例,肾脏多发结石伴输尿管结石2例;27例患者中,6例伴...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治疗及最大可能保肾的可行性。方法 27例上尿路结石均致患侧重度肾积水,其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2例,肾盂出口及输尿管上端结石8例,肾脏多发结石5例,肾脏多发结石伴输尿管结石2例;27例患者中,6例伴有对侧上尿路结石,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开放性肾切除、经皮肾穿刺造瘘及经皮肾输尿管镜等治疗手段。结果3例行肾切除,其余24例均成功处理结石并保肾成功。结论对于上尿路结石致重度肾积水患者,可结合尿动力学检查,在安全膀胱情况下尽可能保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重度肾积水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膜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相容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道冬 宋波 +10 位作者 孙丹宁 方强 乔着意 王勤 李靖 蒙明生 康元上 舒勇 熊恩庆 金锡御 颜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检测制备的胶原膜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探讨胶原膜作为泌尿系腔道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能性。 方法  1选用 8~ 12周新西兰白兔中分离培养的原代膀胱移行上皮细胞 ,以 1× 10 5/ cm2 种植到制备胶原膜上 ,于种植后 ... 目的 检测制备的胶原膜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探讨胶原膜作为泌尿系腔道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能性。 方法  1选用 8~ 12周新西兰白兔中分离培养的原代膀胱移行上皮细胞 ,以 1× 10 5/ cm2 种植到制备胶原膜上 ,于种植后 2、12和 2 4小时通过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胶原膜的黏附。 2分别设立空白组 (无细胞 )、阴性对照组 (培养基 )、阳性对照组聚氯乙烯管 (Polyvinyl chloride,PVC)浸提液和实验组 (胶原膜浸提液 )。取 2~ 4代对数生长期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 ,接种于 96孔板中 ,每组各 5孔 ,1× 10 4 个 /孔 ,于接种后 2 4、72和 12 0小时 ,通过MTT法显色 ,并于酶标仪 4 90 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值 ,计算相对增殖率 ,对胶原膜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相容性进行评估。 结果 移行上皮细胞 2小时后开始在胶原膜上黏附 ,随时间推移 ,黏附细胞数量增加 ;第 2 4、72和 12 0小时实验组吸光度值分别为 0 .5 90± 0 .0 2 4、1.0 6 5± 0 .0 4 0和 1.12 9± 0 .0 74 ,阴性对照吸光度值分别为 0 .6 39± 0 .0 6 8、1.0 2 2±0 .0 4 4和 1.0 87± 0 .111,阳性对照组吸光度值分别为 0 .30 2± 0 .0 2 9、0 .6 5 3± 0 .0 83和 0 .6 94± 0 .0 31,实验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膜 细胞相容性 体外研究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肌瓣管Ⅰ期重建输尿管镜术导致的长段输尿管缺损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丹宁 孙道冬 +7 位作者 刘元丰 蒙明森 康元上 颜加强 舒勇 李靖 王勤 胡威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5期569-570,共2页
输尿管镜术导致的并发症如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3%-6.7%,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输尿管断裂、撕脱所造成的长段缺损,治疗非常棘手。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膀胱肌瓣管重建术Ⅰ期治疗长段缺损的输尿管4例,3例取得了满意疗... 输尿管镜术导致的并发症如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3%-6.7%,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输尿管断裂、撕脱所造成的长段缺损,治疗非常棘手。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膀胱肌瓣管重建术Ⅰ期治疗长段缺损的输尿管4例,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缺损 膀胱肌瓣 输尿管镜术 输尿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联合汽化电切及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55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元丰 颜加强 +4 位作者 孙道冬 蒙明森 康元上 封建立 孙丹宁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钬激光、汽化电切、尿道扩张术联合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尿道狭窄患者行钬激光、汽化电切、尿道扩张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5例一次手术治愈(81.8%),6例二次手术治愈(10.9%),2例三... 目的探讨钬激光、汽化电切、尿道扩张术联合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尿道狭窄患者行钬激光、汽化电切、尿道扩张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5例一次手术治愈(81.8%),6例二次手术治愈(10.9%),2例三次手术治愈(3.6%)。1例出现尿失禁(1.8%),无尿外渗、直肠损伤、假道形成、阴茎海绵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拔除尿管后行尿道镜检查,根据情况定期行尿道扩张,随访6~18个月,最大尿流率为(22.3±8.5)mL/s。结论钬激光、汽化电切、尿道扩张术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钬激光 电切 尿道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45例报告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道冬 康元上 +7 位作者 刘元丰 李靖 王勤 颜加强 蒙明森 舒勇 胡威 孙丹宁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05-406,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5例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基本无出血,平均住院5 d。随访3~6个月,无...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5例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基本无出血,平均住院5 d。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视野清楚、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治疗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