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喹诺酮药品对Q235钢在HCl溶液中缓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庞雪辉 李伟华 +1 位作者 侯保荣 于志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172,共7页
用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喹诺酮类药品(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对在1 mol/L HCl溶液中的Q235钢的缓蚀性能和作用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两种喹诺酮类药品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二者在有效浓度为3.5 mmol/L时对碳... 用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喹诺酮类药品(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对在1 mol/L HCl溶液中的Q235钢的缓蚀性能和作用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两种喹诺酮类药品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二者在有效浓度为3.5 mmol/L时对碳钢的缓蚀效率分别为95%、92%,二者均为阳极抑制为主的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同时,还考察了温度对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是温度的升高不利于其缓蚀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腐蚀 交流阻抗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ol/L HCl中不同浓度维生素B1和B6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5
2
作者 庞雪辉 张玉璇 厉建苗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1,89,共5页
通过研究盐酸硫胺(维生素B1)、吡哆醇(维生素B6)作为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及其作用机制,可为新型环境友好缓蚀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维生素B1和B6在1 mo... 通过研究盐酸硫胺(维生素B1)、吡哆醇(维生素B6)作为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及其作用机制,可为新型环境友好缓蚀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维生素B1和B6在1 mol/L盐酸溶液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碳钢的腐蚀速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维生素B1的缓蚀效率较高,缓蚀效果较好;在298 K下,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规律,其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维生素B1和B6是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缓蚀剂,腐蚀电流密度Jcorr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298 K下,维生素B1和B6的交流阻抗谱为单一时间常数的容抗弧,同时电荷转移阻抗Rt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变大,双电层电容Cdl则相反;维生素B1比B6具有较高的最高占据轨道能量EHOMO和较低的最低空轨道能量ELUMO;维生素B1比B6的缓蚀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机理 碳钢 维生素B1 维生素B6 盐酸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建筑适应性设计新思路 被引量:1
3
作者 解建东 王翠翠 庞雪辉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2,86,共6页
为了分析、验证医院建筑适应性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根据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医院建筑的现状,提出形式合理、因地制宜、功能适用、交通流线灵活、未来更新、突发应对的医院建筑适应性设计新思路,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起步区新院(一期... 为了分析、验证医院建筑适应性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根据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医院建筑的现状,提出形式合理、因地制宜、功能适用、交通流线灵活、未来更新、突发应对的医院建筑适应性设计新思路,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起步区新院(一期)项目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过程为例,从多方面对医院建筑适应性设计新思路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合理的布局形式,因地制宜的选址,更能突出医院建筑的文化特色;创新性的功能布置,灵活的交通流线,更能满足患者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统筹兼顾未来发展和突发应对,具备有机弹性更新的能力,可有效提高医院建筑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建筑 适应性设计 实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传感器在腐蚀监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洁 庞雪辉 +2 位作者 隋卫平 谭福能 侯保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6-101,共6页
材料发生腐蚀是一种自发现象,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的发展,各种环境下腐蚀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由于腐蚀受到的经济损失每年在3 000多亿元,因此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从经济效益考虑,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腐蚀 应用 检测 经济损失 统计资料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在1mol/L HCl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谭福能 庞雪辉 +2 位作者 隋卫平 张洁 侯保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44,共5页
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测试考察不同质量浓度、温度下,壳聚糖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缓蚀剂质量浓度增加,壳聚糖的缓蚀效率升高,腐蚀速率下降;温度升高,腐蚀速率加快,但缓蚀效率并未下降,333 K时缓蚀效... 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测试考察不同质量浓度、温度下,壳聚糖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缓蚀剂质量浓度增加,壳聚糖的缓蚀效率升高,腐蚀速率下降;温度升高,腐蚀速率加快,但缓蚀效率并未下降,333 K时缓蚀效率仍可达93.8%;壳聚糖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其与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化学作用为主;利用动电位极化测试研究碳钢电极在空白及添加缓蚀剂的腐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动力学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可有效抑制金属电极的阴极和阳极反应,缓蚀效率可达91.0%,自腐蚀电流减至38.6μA/cm2,阴极和阳极反应机理未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缓蚀 失重法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原子在Ru(111)台阶面上的吸附位和吸附态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泽新 庞雪辉 张晓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05-709,共5页
利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五参数 Morse势方法 (简称 5 -MP)研究了 H-Ru( 1 1 2 1 )台阶面吸附体系 ,并利用推广的 LEPS方法研究了 2 H-Ru( 1 1 2 1 )体系 ,探讨了表面吸附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H原子在开放的 Ru( 1 1... 利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五参数 Morse势方法 (简称 5 -MP)研究了 H-Ru( 1 1 2 1 )台阶面吸附体系 ,并利用推广的 LEPS方法研究了 2 H-Ru( 1 1 2 1 )体系 ,探讨了表面吸附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H原子在开放的 Ru( 1 1 2 1 )台阶面表面上的晶胞存在 4种不等价的表面三重吸附态 .还存在两类与表面有直接扩散通道的内层吸附态 .理论分析表明 ,TDS实验出现的 α态是与内层吸附态有强相互作用的强排斥表面吸附态 ,β态为弱排斥表面吸附态 ,而 γ态为与内层吸附态无相互作用的表面吸附态 .实验上将 α态归属为四重吸附态的推测没有获得理论结果的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 表面簇合物 表面吸附位 表面吸附态 台阶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条件下有机涂层/碳钢的电化学阻抗谱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与解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霞 李伟华 +2 位作者 侯保荣 王佳 庞雪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3,89,共4页
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有机涂层/金属电极的阻抗模型对于理解浪溅区钢铁设施的失效速率加快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室内模拟干湿循环条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方法研究了30个干湿循环下醇酸铁红涂层/碳钢电极在3.5%NaC l溶液中的失效过程,建立... 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有机涂层/金属电极的阻抗模型对于理解浪溅区钢铁设施的失效速率加快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室内模拟干湿循环条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方法研究了30个干湿循环下醇酸铁红涂层/碳钢电极在3.5%NaC l溶液中的失效过程,建立了涂层失效在不同阶段的4种等效电路模型,解析了涂层电容及涂层电阻2个参数在30个循环周期内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涂层在浸泡阶段,电容逐渐增大,在干燥阶段,电容随着水分的蒸发而逐渐降低;涂层电阻在浸泡阶段逐渐降低,在干燥阶段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有机涂层/碳钢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 等效电路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H在Cu(100)(111)(110)上的吸附扩散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泽新 张晓明 庞雪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6-441,共6页
采用 5 MP势方法 ,对原子氢在金属Cu的 3个低指数面上的吸附特性 ,如吸附几何、吸附能、振动频率等以及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计算结果显示低温低覆盖条件下 ,氢原子在Cu( 110 )表面上只存在赝式三重位和长桥位吸附... 采用 5 MP势方法 ,对原子氢在金属Cu的 3个低指数面上的吸附特性 ,如吸附几何、吸附能、振动频率等以及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计算结果显示低温低覆盖条件下 ,氢原子在Cu( 110 )表面上只存在赝式三重位和长桥位吸附态 ,没有短桥位吸附态 ,并且获得了实验和理论的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 低指数面 氢-铜表面体系 势能面结构 表面吸附扩散 5-MP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氧在Ru低指数面及(110),(111)台阶面上的吸附 被引量:1
9
作者 刁兆玉 庞雪辉 +1 位作者 王泽新 郝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581-1586,F0006,共7页
利用原子与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系统地研究了O-Ru低指数面及Ru(1120),(1121)台阶面体系,获得了吸附几何、结合能、振动频率等临界点特性,所得相关数据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及原子吸附态振动... 利用原子与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系统地研究了O-Ru低指数面及Ru(1120),(1121)台阶面体系,获得了吸附几何、结合能、振动频率等临界点特性,所得相关数据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及原子吸附态振动指纹的遗传、遗变特性预言了氧原子在Ru(1121)台阶面的吸附.本文认为氧原子在HCP晶格的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倾向于三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u体系 5-MP势 台阶面 表面吸附 振动指纹 频率 吸附态 原子氧 指数 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表面组装磷酸三乙酯缓蚀功能分子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文娟 陈慎豪 +2 位作者 何畏 庞雪辉 冯媛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研究一种新型的自组装成膜物质—磷酸三乙酯(TEP).实验发现,TEP自组装膜能有效抑制铁在0.5mol.L-1硫酸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测试显示,组装时间对成膜效果产生影响.在最初较短的组装时间内,TEP自组装膜的缓蚀效率随组装时间延长而快速增加... 研究一种新型的自组装成膜物质—磷酸三乙酯(TEP).实验发现,TEP自组装膜能有效抑制铁在0.5mol.L-1硫酸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测试显示,组装时间对成膜效果产生影响.在最初较短的组装时间内,TEP自组装膜的缓蚀效率随组装时间延长而快速增加,之后增加速率减慢直至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 磷酸三乙酯(TEP)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中营养盐陆源补充及其对浮游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冉祥滨 臧家业 +5 位作者 韦钦胜 庞雪辉 刘玮 刘芳明 王以斌 王宗兴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海洋中营养盐陆源补充机制及其对浮游藻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动态,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海洋营养盐的浓度和组成,并导致近海浮游生态系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海域富营养化加剧,非硅藻类赤潮爆发次...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海洋中营养盐陆源补充机制及其对浮游藻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动态,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海洋营养盐的浓度和组成,并导致近海浮游生态系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海域富营养化加剧,非硅藻类赤潮爆发次数明显增加。然而,筑坝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营养盐 陆海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泥耗氧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及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臧家业 庞雪辉 +5 位作者 冉祥滨 韦钦胜 刘玮 王以斌 刘芳明 王宗兴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年第11期36-40,共5页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底泥耗氧的研究动态。对比实验与现场观测两种方式:现场培养只能提供底泥耗氧总量,但该数值不能获得除此之外的更多信息,如影响氧气生产或消耗的生物化学过程,沉积物中氧气的分布以及间隙水氧气动态变化;而实验室...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底泥耗氧的研究动态。对比实验与现场观测两种方式:现场培养只能提供底泥耗氧总量,但该数值不能获得除此之外的更多信息,如影响氧气生产或消耗的生物化学过程,沉积物中氧气的分布以及间隙水氧气动态变化;而实验室培养过程能够作为前者的补充。在现场模拟实验,其结果被认为更接近于实际,但系统环境条件人为调节困难。室内与现场观测的结果虽有少量差别,但室内实验易于控制,因此,大多数研究者选择在室内进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耗氧 实验室培养 现场原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壳聚糖衍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表征
13
作者 张洁 庞雪辉 +2 位作者 隋卫平 谭福能 侯保荣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255,共4页
以壳聚糖(CTS)、O-羟丙基壳聚糖(HPCHS)和O-羟丙基-N-辛基壳聚糖(O-HP-N-C8-CTS)为分散剂,采用滴涂法制备3种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TS衍生物传感器;以铁氰化钾(K3Fe(CN)6)为电化学探针,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作电化学表征。结果表... 以壳聚糖(CTS)、O-羟丙基壳聚糖(HPCHS)和O-羟丙基-N-辛基壳聚糖(O-HP-N-C8-CTS)为分散剂,采用滴涂法制备3种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TS衍生物传感器;以铁氰化钾(K3Fe(CN)6)为电化学探针,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作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K3Fe(CN)6在MWCNTs/CTS衍生物传感器上出现氧化还原峰,峰电位较MWC-NTs/CTS传感器负移50 mV,电流显著增加;MWCNTs/HPCHS修饰电极的阻抗值较小,电荷转移电阻Rct最小为1 256Ω,电化学活性最高;修饰电极的交流阻抗谱高频部分为半圆,低频部分为直线,表明传感器上的反应受扩散和反应动力学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及衍生物 传感器 循环伏安法 交流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半胱氨酸/壳聚糖修饰的L-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14
作者 谭福能 庞雪辉 +2 位作者 隋卫平 张洁 侯保荣 《山东化工》 CAS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通过将壳聚糖和L-半胱氨酸修饰到玻碳电极基底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此传感器应用于对L-抗坏血酸的测定。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该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作了表征。通过线性伏安实验发现:L-抗坏血酸的氧化峰电... 通过将壳聚糖和L-半胱氨酸修饰到玻碳电极基底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此传感器应用于对L-抗坏血酸的测定。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该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作了表征。通过线性伏安实验发现:L-抗坏血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5~-2.0×10^-3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6mol/L,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将此传感器成功应用于对维生素C药片中L-抗坏血酸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壳聚糖 电化学传感器 L-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高密度发酵参数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金雨 庞雪辉 +2 位作者 吴桐 张秋雪 孟祥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6-209,218,共5页
本研究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KLDS 1.0391的高密度发酵参数。以玉米浆粉为培养基,活菌数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发酵温度、发酵p H以及接种量。结果发现三个因素对发酵液中活菌数影响大小依次为:发酵... 本研究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KLDS 1.0391的高密度发酵参数。以玉米浆粉为培养基,活菌数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发酵温度、发酵p H以及接种量。结果发现三个因素对发酵液中活菌数影响大小依次为:发酵温度>接种量>p H;获得的最优发酵参数为:发酵温度为34.7℃、p H为6.2、接种量为3.1%。在此条件下,发酵11 h后,发酵液中的活菌数达到9.58 lg CFU/m L,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33%,差异不显著。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发酵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响应面 高密度培养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KLDS1.0391 luxS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慧琦 庞雪辉 +1 位作者 朱宗涛 孟祥晨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4-698,共5页
构建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luxS基因敲除载体并实现基因敲除。以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luxS侧翼序列luxSL、luxSR并分别克隆至pMD19-T simple中,鉴定正确后酶切,与敲除载体pNZ5319连接,鉴定正确后转入大... 构建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luxS基因敲除载体并实现基因敲除。以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luxS侧翼序列luxSL、luxSR并分别克隆至pMD19-T simple中,鉴定正确后酶切,与敲除载体pNZ5319连接,鉴定正确后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保存。采用电转化方法将敲除载体导入植物乳杆菌KLDS1.0391,构建luxS基因敲除菌株。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uxS基因敲除载体pNZ5319-luxS构建成功,测序结果证实该菌中存在2个luxS基因且成功敲除1个。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luxS基因在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代谢和群体感应中的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 植物乳杆菌 LUXS基因 载体构建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ing Effect of Ciprofloxacin,Norfloxacin and Ofloxacin on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in Hydrochloric Acid 被引量:7
17
作者 庞雪辉 冉祥滨 +2 位作者 匡飞 解建东 侯保荣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37-345,共9页
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ciprofloxacin,norfloxacin and ofloxacin on the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in 1 mol·L-1 HCl and the mechanism were studi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using mass loss measurement,electrochemica... 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ciprofloxacin,norfloxacin and ofloxacin on the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in 1 mol·L-1 HCl and the mechanism were studi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using mass loss measurement,electrochemical method,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Effective inhibition was shown by mass loss,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and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The corrosion rate of the metal in the mass loss measurement,and the corrosion reaction on cathode and anode in the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were accelerated when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XP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hibitors adsorbed effectively on the metal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SION INHIBITION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5-Triphenyl-2H-tetrazolium Chloride and 2,4,6-Tri(2-pyridyl)-s-triazine on the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in HCl 被引量:2
18
作者 庞雪辉 侯保荣 +2 位作者 李伟华 刘法谦 于志刚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09-915,共7页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quantum chemical metho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2,3,5-triphenyl-2H-tetrazolium chloride (TTC) and 2,4,6-tri(2-py...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quantum chemical metho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2,3,5-triphenyl-2H-tetrazolium chloride (TTC) and 2,4,6-tri(2-pyridyl) -s-triazine(TPT) on the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in lmol.L^-1 HCl at room temperature.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increased and that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inhibitive concentr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showed that the inhibitors suppressed both cathodic and anodic processes of steel corrosion without change in the mecha-nism. Higher the orbital density distribution strength of 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igher is the molecule dipole, and lower energy gap between the energy of 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and the energy of 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resulted in higher inhibitory efficiency. The results of SE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tal-was protected from aggressive corrosion by the addition of TTC and T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sion inhibition quantum chemistry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好生活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作者 庞雪辉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24期62-6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环节,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探讨美好生活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审视农村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环节,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探讨美好生活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审视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建设 农民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信社建立授权授信体系之我见
20
作者 庞雪辉 《青海金融》 2006年第6期43-44,共2页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农村信用社以县(市)联社为单位,统一法人,统一管理,并对分支机构进行授权授信是此次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从建立内部经营方面的授权、外部信贷方面的授信、授权授信工作...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农村信用社以县(市)联社为单位,统一法人,统一管理,并对分支机构进行授权授信是此次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从建立内部经营方面的授权、外部信贷方面的授信、授权授信工作流程及体系、授权授信的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授权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建立 授权授信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