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庞秋萍 郭荣 +1 位作者 翟海兰 张秀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13-13,共1页
目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多种消化道病变的治疗手段之一。该手术是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刀及其辅助设备对消化道早期癌、黏膜下病变、巨大广基息肉等进行切割、剥离,手术技术要求高,因而对术中配合及护理要求也高。2010年4月~... 目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多种消化道病变的治疗手段之一。该手术是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刀及其辅助设备对消化道早期癌、黏膜下病变、巨大广基息肉等进行切割、剥离,手术技术要求高,因而对术中配合及护理要求也高。2010年4月~2011年3月,我们共实施ESD 12例,效果良好。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护理方法 手术配合 消化道早期癌 术中配合 消化道病变 黏膜下病变 辅助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ET沟通模式对无痛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尹立波 庞秋萍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2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对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行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对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行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AIDET沟通,比例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治疗配合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且自我效能评分及治疗配合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AIDET沟通模式能有效增强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信心,减轻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ET沟通模式 无痛内镜 高频电凝电切 胃肠息肉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与硫糖铝混悬凝胶剂联合应用在消化内镜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欣永 董海燕 +2 位作者 李国栋 庞秋萍 郭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21期83-84,共2页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术后迟发性出血,为降低术后出血发生,我们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胃及食道黏膜切除的30例患者手术创面进行局部喷洒凝血酶和硫糖铝混悬凝胶剂混合液对比应用,并对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临...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术后迟发性出血,为降低术后出血发生,我们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胃及食道黏膜切除的30例患者手术创面进行局部喷洒凝血酶和硫糖铝混悬凝胶剂混合液对比应用,并对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应用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效果 联合应用 安全性 凝胶剂 硫糖铝 凝血酶 消化内镜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的23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荣 庞秋萍 +1 位作者 翟海兰 张秀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9期3-3,共1页
无痛胃镜即麻醉医师用一种新型麻醉药物在胃镜检查前对患者实施麻醉,让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安全地接受胃镜检查及治疗,使其没有任何不适感觉。该方法可尽早发现患者上消化道疾病并在微创状态下实现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患者乐于接受,值... 无痛胃镜即麻醉医师用一种新型麻醉药物在胃镜检查前对患者实施麻醉,让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安全地接受胃镜检查及治疗,使其没有任何不适感觉。该方法可尽早发现患者上消化道疾病并在微创状态下实现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 患者 临床资料 治疗 上消化道疾病 临床推广应用 麻醉药物 睡眠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者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5和15系统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永宝 庞秋萍 朱传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92-93,共2页
采用PCR-SSP方法对血小板志愿捐献者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基因定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共检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5和15系统基因型22种,频率超过10.00%者3种,低于0.50%者6种。认为由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具有高频基... 采用PCR-SSP方法对血小板志愿捐献者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基因定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共检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5和15系统基因型22种,频率超过10.00%者3种,低于0.50%者6种。认为由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具有高频基因型者更易找到配型相合的血小板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基因型 血小板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骨灭活并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胫骨肉瘤5例护理体会
6
作者 邵连芹 范林艳 庞秋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瘤骨灭活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 胫骨肉瘤 护理技术 切口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肺结核18例临床漏诊分析
7
作者 任秀红 刘学梅 +1 位作者 张春风 庞秋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1期68-69,共1页
1995年10月到2002年6月,我院对18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首次诊为结核球(结节)或结核复发,后经术后(或其他检查)病理检查纠正诊断。现就临床影像学及误诊原因作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5例;年龄51~73岁,平均61.2岁。均为肺... 1995年10月到2002年6月,我院对18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首次诊为结核球(结节)或结核复发,后经术后(或其他检查)病理检查纠正诊断。现就临床影像学及误诊原因作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5例;年龄51~73岁,平均61.2岁。均为肺结核发病在先,结核病史12~43年;X线、CT表现为钙化、纤维化11例,多种病变(结节、硬化、条索、空洞)混合存在5例,慢性纤维空洞3例,浸润表现为片状者1例。双肺结核病变12例,单侧6例。肺癌均为周围型,表现为片状影者3例,结节状(球形)15例。肺癌与结核灶,位于同侧肺野14例,两病变重叠6例,相邻7例,远离1例;不在同一肺野4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12例,痰中带血丝5例,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结核球 结节 病变 肺肿瘤 结核瘤 合并肺结核 结核灶
全文增补中
基于聚类分析的癌症病人症状群及其与生活质量、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庞秋萍 姬艳博 许翠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205-4210,共6页
[目的]根据癌症病人症状体验初步鉴定病人症状群经历表型并探讨其与生活质量、炎症因子的关系,为癌症病人症状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70例癌症病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数字疼痛评估量表、简易疲乏量表、匹兹... [目的]根据癌症病人症状体验初步鉴定病人症状群经历表型并探讨其与生活质量、炎症因子的关系,为癌症病人症状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70例癌症病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数字疼痛评估量表、简易疲乏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病人健康问卷、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检测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1b(IL⁃1b),采用聚类分析法将病人分组,然后比较不同组别病人的一般资料、生活质量得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将病人分为3组,组1命名为“症状均低组”,组2命名为“中等疲乏、低疼痛组”,组3命名为“症状中高组”;不同组别病人ECOG体力状况得分、性别、居住地、治疗方式、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状况存在差异,进行同步放化疗、居住在农村、文化程度高以及ECOG得分高者更倾向于组3,组3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低于组1;IL⁃6水平是病人倾向于“症状中高组”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癌症病人疼痛、疲乏、抑郁、睡眠紊乱症状群的出现影响生活质量,且与炎症因子有关。临床医护人员要重视症状群的存在,及时识别发生该症状群的高危人群,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缓解症状,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症状群 生活质量 炎症因子 聚类分析 危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急诊消化内镜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尹立波 庞秋萍 《中外医疗》 2021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目的评价在急诊消化内镜中实施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期间102例需经急诊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组间... 目的评价在急诊消化内镜中实施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期间102例需经急诊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VAS评分、SDS及SAS评分较常规组低,GCQ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92%、96.08%,均优于常规组15.69%、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3.991,P<0.05)。结论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其诊疗疼痛感受及相关不良反应,同时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升诊疗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消化内镜 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10
作者 庞秋萍 郭荣 +2 位作者 董延春 翟海兰 张秀娟 《社区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良好的术中配合及护理的意义。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6月对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37例进行针对性护理,以加强患者术中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结果 37例患者置入支架后均达到满意效果,吞咽困难或呛...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良好的术中配合及护理的意义。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6月对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37例进行针对性护理,以加强患者术中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结果 37例患者置入支架后均达到满意效果,吞咽困难或呛咳得到改善。结论良好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至关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检查 食管支架置入 术中配合 内科护理
原文传递
改良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固有肌层来源胃间质瘤 被引量:28
11
作者 董海燕 王玉龙 +3 位作者 李国栋 李杰 庞秋萍 贾欣永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固有肌层来源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收治的25例固有肌层来源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脐上缘做一0.5 cm...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固有肌层来源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收治的25例固有肌层来源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脐上缘做一0.5 cm的弧形切口,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观察;再行胃镜检查并定位肿瘤;腹腔镜经脐置入腹腔,另2个穿刺套管经胃前壁刺入胃腔;腹腔镜器械在胃腔内切除肿瘤;胃镜下经口取出肿瘤,钛夹夹闭创面及胃壁上穿刺孔.患者术后置入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治疗3d;对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中危及高危的胃间质瘤患者,在肿瘤完整切除后,应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其余胃间质瘤患者,手术完整切除后,不行任何辅助治疗.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胃镜,1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胃镜.术后1年内每6个月复查1次腹部CT,1年后每年复查1次腹部CT.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结果 25例患者顺利完成改良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时间为(79±4) min,术中出血量为(28 ±3)mL,肿瘤直径为(2.6±0.3)cm,术后腹痛时间为(2.8±0.3)d,住院时间为(6.3±0.3)d.25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切除的肿瘤均为胃间质瘤,核分裂象数为(3.3±0.3)个/50个高倍视野,达到R0切除.其中极低危3例,低危19例,中危3例,高危0例.3例中危胃间质瘤患者中,2例遵医嘱服药,服药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另外1例由于经济原因,拒服药物治疗.25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改良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固有肌层来源的胃间质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治疗 腹腔镜检查 胃镜检查
原文传递
SpyGlass直视下激光碎石术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的非劣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国栋 庞秋萍 +4 位作者 翟海兰 张秀娟 董延春 李杰 贾欣永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评价SpyGlass直视下激光碎石术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直径>2 c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8月—2018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7例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随机分入SpyGlass组(78例)或腹... 目的评价SpyGlass直视下激光碎石术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直径>2 c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8月—2018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7例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随机分入SpyGlass组(78例)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组(79例),SpyGlass组采用SpyGlass直视下激光碎石术治疗,LCBDE组采用LCBDE治疗。主要观察结石取净率和一次性结石取净率,非劣效检验的非劣效界值设为10%。次要观察指标包括中转率、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结果结石取净率SpyGlass组和LCBDE组分别为92.3%(72/78)和96.2%(76/79)(P=0.023),非劣效假设成立;一次性结石取净率SpyGlass组和LCBDE组分别为83.3%(65/78)和96.2%(76/79)(P=0.124),非劣效假设不成立。与LCBDE组比较,SpyGlass组中转率略高[7.7%(6/78)比3.8%(3/79),P=0.294],短期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略低[5.1%(4/78)比10.1%(8/79),P=0.246],住院时间更短[(5.65±0.94)d比(8.84±1.54)d,P=0.001],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更高[术后1个月:(99.85±4.36)分比(91.51±5.47)分,P=0.001;术后3个月:(131.24±3.32)分比(112.32±7.77)分,P=0.001]。结论对于胆总管巨大结石,SpyGlass直视下激光碎石的疗效不劣于LCBDE,且更加微创,可作为LCBDE之外的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的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胆总管巨大结石 SpyGlass直视下激光碎石术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原文传递
胆总管结石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代替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国栋 庞秋萍 +4 位作者 张秀娟 董海燕 郭荣 翟海兰 贾欣永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评价胆总管结石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代替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与乳头括约肌切开组。比较两... 目的评价胆总管结石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代替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与乳头括约肌切开组。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总的结石取净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操作时间、射线照射时间及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更高效。与乳头括约肌切开组相比,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以更低的机械碎石使用率(12.1%比34.8%,P〈0.05)取得了更高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86.2%比70.4%,P〈0.05),并且操作时间[(38.6±15.5)min比(47.1±20.2)min,P〈0.05]与射线曝光时间[(17.3±7.O)min比(26.5±10.8)min,P〈0.05]显著缩短。两组患者总的结石取净率(96.5%比93.5%,P〉0.05)、24h并发症发生率(6.9%和11.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与乳头括约肌切开同样安全。但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更加高效,未来有望取代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成为胆总管结石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气囊扩张术
原文传递
胃镜联合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8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海燕 李国栋 +3 位作者 李杰 徐宗珍 庞秋萍 贾欣永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内镜诊疗科采用胃镜联合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治疗的8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将腹腔镜器械...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内镜诊疗科采用胃镜联合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治疗的8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将腹腔镜器械置入胃腔内,采用超声刀切除肿瘤,通过胃镜经口取出标本,并用钛夹夹闭胃壁Trocar孔。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组8例胃GIST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切除瘤体直径为2.8(1.5~4.5) cm,手术时间(85.0±25.8) min,术中出血量(20.0±10.4) ml,术后腹痛持续时间(1.9±1.5) d,住院时间(7.5±1.1) 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3~36月,所有患者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治疗胃GIST操作方便,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腹腔镜 胃镜
原文传递
超声小探头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诊治胃肠道类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海燕 王玉龙 +5 位作者 贾欣永 李国栋 郭荣 庞秋萍 翟海兰 张秀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80-381,共2页
为了研究超声小探头对胃肠道类癌的诊断价值,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类癌的效果,应用超声小探头对胃肠道黏膜下隆起性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对诊断胃肠道类癌11例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后送病理。11例胃肠道类癌全部得到病... 为了研究超声小探头对胃肠道类癌的诊断价值,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类癌的效果,应用超声小探头对胃肠道黏膜下隆起性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对诊断胃肠道类癌11例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后送病理。11例胃肠道类癌全部得到病理确诊。胃肠道类癌超声下表现为黏膜下层的边界清晰、回声欠均匀的低回声肿块。全部类癌病例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无一例出现出血和穿孔,切除标本边缘和基底无肿瘤累及。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超声小探头可明确胃肠道类癌的大小、边界、有无肌层和周围血管浸润,指导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类癌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小探头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胃肠道类癌
原文传递
选择性胰管支架和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国栋 董海燕 +5 位作者 庞秋萍 翟海兰 董延春 张秀娟 郭荣 贾欣永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对比在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人群中,选择性胰管支架置入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肛塞的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623例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患者,其中145例选择性置入胰管支架(A组),478例行非甾体类抗炎药肛塞(B组)。采用倾向性评分... 目的对比在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人群中,选择性胰管支架置入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肛塞的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623例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患者,其中145例选择性置入胰管支架(A组),478例行非甾体类抗炎药肛塞(B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平衡2组间的偏倚,组成145对,统计总的ERCP术后胰腺炎及中重度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根据危险因素亚组分析选择性胰管支架置入的最佳适应证。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145对中A组和B组分别有10例(6.9%)和22例(15.2%)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3.4%)和14例(9.7%)发生中重度ERCP术后胰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为插管时间〉10min、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导丝进入胰管〉1次、有经内镜壶腹切除术史。结论尽管非甾体类抗炎药肛塞经济、简单,对于ERCP术后胰腺炎高危患者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选择性胰管支架置入是更优的选择。推荐插管时间〉10min、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导丝进入胰管〉1次、经内镜壶腹切除术的患者置入胰管支架以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支架 倾向性评分匹配
原文传递
纸巾联合360°水平翻身法在胃镜检查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慧 庞秋萍 +1 位作者 苏淑芬 张灿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术前使用纸巾联合360°水平翻身法对胃镜视野清晰度、操作时间以及微小病变检出的影响, 从而提高消化道早期癌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愿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术前使用纸巾联合360°水平翻身法对胃镜视野清晰度、操作时间以及微小病变检出的影响, 从而提高消化道早期癌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愿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给予纸巾+360°水平翻身)及对照组(常规方法翻身), 最终共纳入患者948例, 其中试验组487例, 对照组461例。对比2组患者胃镜视野清晰度、操作时间、冲洗次数、微小病变的检出以及早期癌的检出情况。结果试验组胃黏膜清晰度评分(胃底、胃体、胃窦、全胃)为(1.61 ± 0.79)、(1.18 ± 0.56)、(1.01 ± 0.36)、(3.20 ± 0.51)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 ± 0.82)、(2.01 ± 0.65)、(1.98 ± 1.10)、(5.05 ± 0.8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0.02~0.07, 均P<0.05)。试验组的操作时间为(5.91 ± 0.41)min, 较对照组的(6.80 ± 0.72)min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 P<0.05)。试验组的冲洗次数≥1次67例占13.8%, 较对照组144例占31.2%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8, P<0.05)。试验组检出微小病变数为398处, 较对照组的245处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 P<0.05)。试验组胃内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的检出数目为56处,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 P<0.05)。结论胃镜检查术前纸巾联合360°水平翻身法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缩短操作时间, 增加微小病变的检出, 有效地提高消化道早期癌的检出率, 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术前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黏膜清晰度 纸巾 翻身 术前准备
原文传递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2mm)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国栋 庞秋萍 +4 位作者 张秀娟 董海燕 郭荣 翟海兰 贾欣永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4期189-193,共5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方法与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进行胆总管结石(≥12mm)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8例胆总管结石(≥12mm)患者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100例)与乳...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方法与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进行胆总管结石(≥12mm)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8例胆总管结石(≥12mm)患者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100例)与乳头括约肌切开组(98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结石取净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操作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乳头括约肌切开组相比,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以更低的机械碎石使用率(12.0%比35.7%,P〈0.05)取得了更高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89.0%比71.4%,P〈0.05),并且操作时间[(39.3±15.8)min比(48.4±19.3)min,P〈0.05]与X线照射时间[(14.2±5.2)min比(24.2.±9.4)min,P〈0.05]显著缩短;而总的结石取净率(97.0%比93.9%,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8.0%比13.3%,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12mm),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与乳头括约肌切开同样有效、安全,前者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
原文传递
使用纸巾对提高胃镜下黏膜清晰度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燕 吕小燕 +10 位作者 颜青 董海燕 李国栋 庞秋萍 张秀斌 卢艳 张钰坪 吴善彬 武帅 任洪波 贾欣永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术前应用纸巾对胃黏膜清晰度、胃镜检查时间及微小病变检出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3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给予纸巾)及对照组(未给予...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术前应用纸巾对胃黏膜清晰度、胃镜检查时间及微小病变检出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3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给予纸巾)及对照组(未给予纸巾)。采用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胃镜检查胃底、胃体、胃窦黏膜及胃黏膜总体的黏膜清晰度评分,胃镜检查时间。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性别、文化程度、胃镜检查原因、是否进行麻醉、是否进行肠镜检查、检出微小病变情况、各部位活检病理情况等的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656例,其中试验组351例,对照组30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胃镜检查原因、是否麻醉、是否行肠镜检查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胃底、胃体、胃窦黏膜清晰度评分及胃黏膜总体清晰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8±0.72)分vs(2.53±0.83)分,t=0.057,P<0.001;(1.57±0.74)分vs(2.50±0.85)分,t=0.083,P<0.001;(1.54±0.74)分vs(2.51±0.83)分,t=0.082,P<0.001;(4.69±2.07)分vs(7.54±2.43)分,t=0.017,P<0.001]。试验组胃镜检查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0.37)minvs(6.78±0.65)min,t=-8.78,P<0.001]。试验组检出微小病变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8处vs92处,χ^2=9.361,P=0.009)。试验组患者经胃镜行活检病理检查的胃部组织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处vs78处,χ^2=5.112,P=0.029);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胃镜行活检病理检查的食管和十二指肠组织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镜检查术前使用纸巾可以明显提高胃黏膜清晰度,缩短胃镜检查时间,促进微小病变的检出,有效提高胃镜检查的准确性,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术前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术前准备 黏膜清晰度 纸巾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取石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国栋 董海燕 +5 位作者 庞秋萍 翟海兰 张秀娟 郭荣 董延春 贾欣永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2-303,共2页
EST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单纯EST治疗风险高、操作时间长。Ersoz等首次报道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治疗巨大胆总管结石取得较好疗效。随后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本研究回顾... EST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单纯EST治疗风险高、操作时间长。Ersoz等首次报道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治疗巨大胆总管结石取得较好疗效。随后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4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取石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乳头括约肌切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