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素抑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利用与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黄铂轩 李鹏程 +6 位作者 郑苍松 孙淼 邵晶晶 冯卫娜 庞朝友 徐文修 董合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2-2131,共10页
【目的】研究氮肥添加不同氮素抑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利用与产量的影响,获得不同氮素抑制剂适宜的添加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中棉所100为材料,共设10个处理,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添加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2-氯-6-三... 【目的】研究氮肥添加不同氮素抑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利用与产量的影响,获得不同氮素抑制剂适宜的添加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中棉所100为材料,共设10个处理,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添加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双氰胺(DCD)与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等4种氮素抑制剂,每种氮素抑制剂设置2个浓度,分底肥和开花期追肥与尿素一起施入,比较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籽棉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结果】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添加氮素抑制剂处理的棉花收获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6.5%~16.8%,棉花单株籽棉产量增加了8.8%~33.0%,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了4.5~15.1个百分点。尿素添加0.5%DCD、0.25%CP、1.0%DMPP与0.5%NBPT处理棉花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与产量分别优于尿素添加1.0%DCD、0.5%CP、2.0%DMPP与1.0%NBPT处理。【结论】尿素添加0.5%DCD处理的棉花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尿素添加0.25%CP处理较其他氮素抑制剂处理提高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率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抑制剂 棉花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属种间杂交基因渐渗系SSR标记及其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庞朝友 杜雄明 马峙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71-1378,共8页
利用37对多态性SSR引物和15个表型性状对155份棉属种间杂交基因渐渗系及其10份陆地棉亲本进行了聚类分析。用3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08条带,多态性条带占85.2%。种质间成对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6791,范围为0.4762~1.000。建立了165... 利用37对多态性SSR引物和15个表型性状对155份棉属种间杂交基因渐渗系及其10份陆地棉亲本进行了聚类分析。用3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08条带,多态性条带占85.2%。种质间成对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6791,范围为0.4762~1.000。建立了165个陆地棉材料的SSR聚类图,共聚为4个类群,分别为法国种质群、美国AcalaSJ系列种质群、美国PD种质群和中国种质群,聚类结果与种质材料的系谱来源基本吻合。表型性状数据分析表明,各种质间的欧氏距离为0.6417~10.3075,平均5.0047,基于表型性状,将155份渐渗系聚为9个类群,类群问性状表现差异较大。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与材料系谱来源相莘悬殊。综合利用SSR、表型性状聚类结果将促进棉属种间杂交基因渐渗材料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渗系 棉属种间杂交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与述评具有野生棉外源基因的陆地棉特异种质创造与利用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庞朝友 杜雄明 马峙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7,共7页
总结了优质纤维、自然抗虫、抗病、高衣分等具有野生棉外源基因的陆地棉种质的创造,及其在棉花常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类种质资源的利用前景,以期促进该类种质在棉花育种改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外源基因 陆地棉 野生棉 利用进展 特异种质 杂种优势利用 分子生物学 优质纤维 常规育种 研究进展 利用前景 种质资源 棉花育种 抗虫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纤维特异转录因子GhMADS9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庞朝友 秦咏梅 喻树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520,共6页
从快速伸长的纤维细胞中克隆到了一个转录因子,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其具有典型的MADS-box结构域,命名为GhMADS9。进化树分析表明GhMADS9属于典型的MIKC类MADS转录因子,与在拟南芥胚中高表达的转录因子AGL15亲缘关系最近。RT-PCR和原位杂交... 从快速伸长的纤维细胞中克隆到了一个转录因子,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其具有典型的MADS-box结构域,命名为GhMADS9。进化树分析表明GhMADS9属于典型的MIKC类MADS转录因子,与在拟南芥胚中高表达的转录因子AGL15亲缘关系最近。RT-PCR和原位杂交试验表明GhMADS9在纤维细胞中特异表达。酵母单杂交试验证明GhMADS9具有转录因子激活活性。继续研究GhMADS9对下游基因的调节机制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棉纤维发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GhMADS9 纤维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核苷糖转换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庞朝友 喻树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27,共5页
核苷糖是植物细胞壁多聚糖合成时的活化底物。综述了近年来拟南芥核苷糖转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使人们能够深入认识核苷糖转换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为人工改造植物细胞壁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对... 核苷糖是植物细胞壁多聚糖合成时的活化底物。综述了近年来拟南芥核苷糖转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使人们能够深入认识核苷糖转换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为人工改造植物细胞壁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对核苷糖转换酶的转录调控和代谢调节等方面研究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核苷糖转换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4
6
作者 喻树迅 范术丽 +2 位作者 王寒涛 魏恒玲 庞朝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465-3476,共12页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生产稳定发展关乎中国2 000万棉农的利益。产量是棉花种植收益的基础,因此,在其他性状综合发展的前提下,高产是棉花品种培育的最重要目标。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9倍之多,其中品种...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生产稳定发展关乎中国2 000万棉农的利益。产量是棉花种植收益的基础,因此,在其他性状综合发展的前提下,高产是棉花品种培育的最重要目标。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9倍之多,其中品种的引进和改良为棉花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日渐狭窄,中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缓慢,严重阻碍了棉花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包含的4个主要组成成分单位面积株数、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在棉花产量形成中起到的作用;单株铃数和衣分的增加在中国棉花高产育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产量的提高是一个相互协调的过程,在加强重点性状改良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性状及因素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分析在中国高产育种中起重要作用的途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国外引种在建国初期对于中国棉花产量的提高起重要作用,替代了中国原有的产量低、品质差的亚洲棉品种,促进了中国自主育种的发展;通过传统育种先后培育出早熟的中棉所16、丰产的鲁棉1号和抗病丰产的中棉所12等品种,推动了中国棉花生产的发展;通过杂种优势利用,中国培育了一大批起重大推动作用的杂交品种,例如中棉所29曾经占中国长江流域杂交棉种植面积的50%左右;加强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对于杂种优势利用的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棉花分子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多个稳定产量性状位点的定位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棉花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契机,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石远321和鲁棉研28等的育成使中国棉花产量稳中有升,但是目前针对产量性状改良的基因较少,还需加强对于产量相关基因的挖掘,加快发展转基因高产育种。目前中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处于国际前列,但中国地少人多,在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为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还需继续挖掘棉花产量潜力,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保证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建议收集种植资源,注重种质资源的创新;加强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简化制种技术和成本,推动简化制种的优异杂交种的培育;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发掘全基因范围内的高产相关基因,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通过聚合育种,培育高产、优质、早熟以及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棉花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量性状 杂交育种 杂种优势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与植物胁迫抗性 被引量:101
7
作者 窦俊辉 喻树迅 +2 位作者 范术丽 庞朝友 宋美珍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59-364,共6页
SOD是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剂,有效地防止它们对生物体的损害,几乎参与了生物体对各种逆境的生理生化反应,是生物体内一种很重要的抗氧化酶类,有很好的科研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SOD的分类、位置、结构,并就近几年SOD与... SOD是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剂,有效地防止它们对生物体的损害,几乎参与了生物体对各种逆境的生理生化反应,是生物体内一种很重要的抗氧化酶类,有很好的科研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SOD的分类、位置、结构,并就近几年SOD与环境胁迫、抗病、抗衰老、转基因等抗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本实验室关于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研究,对SOD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环境胁迫 抗病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光雷 喻树迅 +2 位作者 范术丽 宋美珍 庞朝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9,共10页
表观遗传学是在基因组DNA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基因表达发生的改变也是可以遗传的,导致可遗传的表现型变化。表观遗传学主要包括DNA甲基化作用、组蛋白修饰作用、染色质重塑、遗传印记、随机染色体(X)失活及RNA世界等。与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是在基因组DNA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基因表达发生的改变也是可以遗传的,导致可遗传的表现型变化。表观遗传学主要包括DNA甲基化作用、组蛋白修饰作用、染色质重塑、遗传印记、随机染色体(X)失活及RNA世界等。与表观遗传学相关的疾病主要有肿瘤、心血管病、精神病和自身免疫系统性病等。现就表观遗传学与疾病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疾病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MADS-box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力娜 范术丽 +2 位作者 宋美珍 庞朝友 喻树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9,共8页
MADS-box基因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动物、植物、真菌中都有分布。在植物中从根、茎、叶到花的发育,果实的成熟MADS-box基因都起作用,尤其是在开花植物中花的发育,开花时间的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MADS-box基因的分类... MADS-box基因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动物、植物、真菌中都有分布。在植物中从根、茎、叶到花的发育,果实的成熟MADS-box基因都起作用,尤其是在开花植物中花的发育,开花时间的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MADS-box基因的分类、进化、结构、以及MADS-box基因在植物花器官发育,开花时间的控制,果实的成熟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DS-BOX基因 转录因子 植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施肥技术与营养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鹏程 郑苍松 +7 位作者 孙淼 庞朝友 张思平 刘绍东 陈静 李亚兵 董合林 赵新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9期118-130,共13页
综述了近10年来不同棉区、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不同产量水平棉花的养分需求规律,对不同棉区棉花氮磷钾施肥阈值及运筹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概述了棉花氮磷钾养分高效利用的机理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棉花施肥技术与营养机理的研... 综述了近10年来不同棉区、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不同产量水平棉花的养分需求规律,对不同棉区棉花氮磷钾施肥阈值及运筹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概述了棉花氮磷钾养分高效利用的机理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棉花施肥技术与营养机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肥技术 营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ss Ⅲ过氧化物酶在植物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孟艳艳 范术丽 +2 位作者 宋美珍 庞朝友 喻树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08-1916,共9页
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各种有机体中,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ClassⅢ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特有的一个多基因家族.ClassⅢ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多样,能够参与生长素的代谢、细胞壁的延伸和加厚、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代谢以及植物... 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各种有机体中,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ClassⅢ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特有的一个多基因家族.ClassⅢ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多样,能够参与生长素的代谢、细胞壁的延伸和加厚、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代谢以及植物的抗病作用等各种生理活动.目前对ClassⅢ过氧化物酶的940个物种中的6 000条序列都已经进行了注释,包括其存在的物种、组织类型以及细胞中的定位等.该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ClassⅢ过氧化物酶的结构特征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Ⅲ过氧化物酶 功能研究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陆地棉早熟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树琪 梁冰 +7 位作者 李黎贝 庞朝友 宿俊吉 宋美珍 魏恒玲 王寒涛 范术丽 喻树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9-606,共8页
丰富的遗传变异对于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为了解我国早熟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136对SSR引物对186份陆地棉材料(96份早熟陆地棉材料和90份中、晚熟陆地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 丰富的遗传变异对于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为了解我国早熟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136对SSR引物对186份陆地棉材料(96份早熟陆地棉材料和90份中、晚熟陆地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等位基因变异355个,平均2.61个。在早熟棉材料中,有134对多态性SSR引物扩增出341个条带,平均2.54个;中、晚熟材料中有133对多态性SSR引物,扩增出345个条带,平均2.59个。早熟棉材料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基因型多样性(H')分别为0.684、3.994和1.361;中、晚熟棉材料的PIC、Ne、H'分别为0.668、3.852和1.343。早熟棉材料和中、晚熟棉材料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在0.349~0.935和0.270~0.907之间,平均为0.635、0.666。遗传相似性系数总体平均值接近,但早熟棉变化范围较中、晚熟棉小。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可将186份材料分成2个类群。总体上来看,供试材料遗传相似性系数较高,说明我国陆地棉早熟相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本研究结果为早熟棉育种亲本选配,早熟棉种质创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早熟性 SSR 遗传相似性 早熟棉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早熟芽黄突变体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田明爽 宋美珍 +2 位作者 范术丽 庞朝友 喻树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421,共8页
以中棉所58及其航天诱变芽黄突变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晴天条件下野生型(Wild type,WT)和突变体5个叶位叶片(倒1叶至倒5叶)的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突变体倒2叶最大... 以中棉所58及其航天诱变芽黄突变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晴天条件下野生型(Wild type,WT)和突变体5个叶位叶片(倒1叶至倒5叶)的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突变体倒2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最低,至倒5叶时恢复正常。突变体叶片较高的K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值(Wk)表明放氧复合体受到损害。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新生叶片的O-J-I-P荧光诱导曲线的初始斜率(Mo)升高,标准化后的O-J-I-P荧光诱导曲线、最大荧光强度及y轴之间的面积(Sm)、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反应中心捕获的激子中用来推动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超过QA-的其它电子受体的激子占用来推动QA-还原激子的比率(ψo)值降低,表明叶片发育早期PSⅡ受体侧的QA-大量积累,电子传递链受阻。通过分析突变体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发现,在叶片发育的早期,突变体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较多的能量以热和荧光的形式被耗散掉。突变体新叶发育前期黄化、后期变绿,推测早期叶绿素合成受阻,造成光系统损伤、光合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芽黄突变体 叶绿素荧光 光系统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早熟性状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树琪 庞朝友 +5 位作者 魏恒玲 王寒涛 李黎贝 宿俊吉 范术丽 喻树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9-127,共9页
【目的】旨在探讨连续世代陆地棉早熟性状遗传规律。【方法】以陆地棉中751213和鲁棉研28为亲本,通过对P_1,P_2,F_1,F_2和F_(2:3)5个世代联合分析,研究株高、果枝始节、始节高度、花铃期、播种至开花和全生育期等早熟性状的遗传模型。... 【目的】旨在探讨连续世代陆地棉早熟性状遗传规律。【方法】以陆地棉中751213和鲁棉研28为亲本,通过对P_1,P_2,F_1,F_2和F_(2:3)5个世代联合分析,研究株高、果枝始节、始节高度、花铃期、播种至开花和全生育期等早熟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株高和果枝始节的最佳模型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模型(D);播种至开花时间最佳模型为1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D-3);全生育期最佳模型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花铃期和始节高度最佳模型均为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D-4)。【结论】上述对陆地棉早熟性状的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有助于阐明陆地棉早熟性状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早熟性状 遗传模型 多世代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短季棉芽黄基因型的鉴定及生理生化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美珍 杨兆光 +4 位作者 范术丽 朱海勇 庞朝友 田明爽 喻树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709-3720,共12页
【目的】鉴定新的早熟棉花芽黄突变体,为揭示航天诱变机理和芽黄突变体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为材料与野生型、棉花中期库17份芽黄材料进行正、反交,通过遗传学分析、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观察和抗氧化系统酶活... 【目的】鉴定新的早熟棉花芽黄突变体,为揭示航天诱变机理和芽黄突变体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为材料与野生型、棉花中期库17份芽黄材料进行正、反交,通过遗传学分析、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观察和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测定,比较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与野生型的各性状差异。【结果】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和野生型中棉所58正、反交F2叶色表现符合绿叶﹕黄叶为3﹕1的分离结果,说明该突变体的芽黄性状由隐性核基因控制,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和其它17份芽黄材料正、反交,虽有材料杂交后代有极个别表现芽黄表型,但绝大部分(95%以上)都表现为正常绿色,说明控制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芽黄性状的基因和其它17份已经鉴定的芽黄材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等位。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表明,芽黄突变体叶绿体发育存在一定的缺陷,发育比较滞后,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垛叠数较少,排列比较混乱,但随着叶片的不断发育,之后逐渐达到野生型的发育水平。芽黄材料的株高、果枝数、大铃、小铃、产量和纤维品质显著低于对照,芽黄突变体的SOD和CAT活性低于对照,POD活性高于对照,说明其抗氧化能力远低于对照。【结论】利用航天诱变技术,经过多代连续自交,获得芽黄性状稳定遗传且不同于棉花中期库17份已有芽黄材料的芽黄突变体中棉所58Vsp,该芽黄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芽黄突体的抗氧化系统酶活性、色素含量、叶绿素合成前提物质及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均受到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芽黄突变体 航天诱变 遗传分析 叶绿体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战胜 喻树迅 +3 位作者 范术丽 张卫国 庞朝友 梅拥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3-480,共8页
从SSR水平分析北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该棉区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利用38个SSR引物对北疆33个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NTSYS-pc2.11软件计算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和系谱追溯。38个... 从SSR水平分析北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该棉区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利用38个SSR引物对北疆33个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NTSYS-pc2.11软件计算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和系谱追溯。38个引物在33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26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为3.32个。共检测出16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变异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1690~0.8503。33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120~0.9560,遗传相似系数在0.57~0.61可将33个棉花品种分为2类。其中,第Ⅰ类包含17个品种,第Ⅱ类包含16个品种。在第Ⅰ类中以贝尔斯诺血统为主,第Ⅱ类中以中棉所17和新陆早16号血统为主。SSR标记分析与系谱分析的结果对北疆棉花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表明北疆棉花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北疆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对生长发育中棉花叶片NO含量及其对抗氧化物酶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艳艳 范术丽 +2 位作者 宋美珍 庞朝友 喻树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8-1836,共9页
以早衰性状不同的棉花栽培品种为材料,在自然条件下和外施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条件下,调查早熟棉花植株真叶和子叶衰老过程中NO含量变化和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大田条件下,NO含量在幼嫩叶片中最高,随着叶片... 以早衰性状不同的棉花栽培品种为材料,在自然条件下和外施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条件下,调查早熟棉花植株真叶和子叶衰老过程中NO含量变化和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大田条件下,NO含量在幼嫩叶片中最高,随着叶片的衰老含量逐渐降低;在叶片发育后期早衰材料的NO含量下降快,并且显著低于不早衰材料。室内条件下,植株发育过程中,NO含量在幼嫩子叶中最高在生长后期最低;外施硝普纳(SNP)溶液后的植株,其NO含量在子叶的整个生育期都比对照组高,且两者差异显著。对照组和处理组的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第7天较低,第14天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在同一时期,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生育后期表现的更为明显。外施SNP可显著降低参试品种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子叶发育初期,外源NO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随着叶片衰老,处理组的SOD活性又高于对照组。不同类型的SOD对NO的反应不同,Cu/ZnSOD最敏感,其中又以cCu/ZnSOD基因的作用更突出。NO通过调控植株体内CAT、APX、POD和SOD等氧化/抗氧化系统,延缓叶片的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片衰老 一氧化氮 抗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明爽 宋美珍 +2 位作者 范术丽 庞朝友 喻树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00-1907,共8页
植物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研究叶绿素形成和叶绿体发育等代谢途径的良好材料.该文主要从分子层面上阐述了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产生的原因,如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绿体光合蛋白合成或输入受阻、叶绿体RNA转录物未被编辑、过... 植物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研究叶绿素形成和叶绿体发育等代谢途径的良好材料.该文主要从分子层面上阐述了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产生的原因,如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绿体光合蛋白合成或输入受阻、叶绿体RNA转录物未被编辑、过量光损伤和卟啉循环各物质之间的相互抑制,并归纳了近年来鉴定出来的一些叶绿素缺失突变基因,简要介绍了叶绿素和叶绿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叶绿体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根连 范术丽 +2 位作者 宋美珍 庞朝友 喻树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30,共5页
蛋白质组学被认为是后基因组研究中的最主要部分。与基因组学相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更为复杂,同时也更为直观地揭示生命过程。近年来新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层出不穷,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概... 蛋白质组学被认为是后基因组研究中的最主要部分。与基因组学相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更为复杂,同时也更为直观地揭示生命过程。近年来新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层出不穷,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以及一些新的研究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ITRAQ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细胞凋亡基因GhDAD1的克隆、定位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龚文芳 喻树迅 +3 位作者 宋美珍 范术丽 庞朝友 肖水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713-3723,共11页
【目的】克隆陆地棉抗细胞凋亡新基因GhDAD1,为陆地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为培育不早衰陆地棉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RT-PCR以及电子克隆获得陆地棉GhDAD1的基因组序列以及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通过... 【目的】克隆陆地棉抗细胞凋亡新基因GhDAD1,为陆地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为培育不早衰陆地棉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RT-PCR以及电子克隆获得陆地棉GhDAD1的基因组序列以及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染色体定位,利用real-timePCR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分析6-BA、乙烯、H2O2、SA以及NO对GhDAD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棉花GhDAD1编码阅读框全长354bp,包含5个外显子,4个内含子以及232bp的5′非编码区和280bp的3′非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GhDAD1蛋白属于DAD家族,与柑桔、拟南芥GhDAD1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91%和88%,起始密码子区符合Kozark规则,内含子剪接位点符合GT-AG规则。FISH技术将GhDAD1定位于染色体长臂上。real-time PCR分析表明,陆地棉各组织中均表达该基因,花和种胚等幼嫩组织表达量较高,并且随着衰老的进行,表达量降低。利用6-BA、乙烯、水杨酸、一氧化碳以及双氧水处理中棉所10号,qRT-PCR分析表明,6-BA、水杨酸处理能够延缓衰老,增加GhDAD1的表达量;乙烯能够加速衰老,降低GhDAD1的表达量;H2O2对GhDAD1的表达量的影响不大;而NO不同浓度影响不一样,随着浓度的升高,GhDAD1的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结论】陆地棉中存在抗细胞凋亡基因(GhDA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细胞凋亡因子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