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汉防己甲素可吸收缓释膜在兔眼结膜下吸收的研究
1
作者 穆凯 应方微 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869-1870,共2页
目的: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汉防己甲素可吸收缓释膜在活体兔眼结膜下的吸收情况。方法:按照适当比例制备汉防己甲素壳聚糖明胶缓释可吸收膜剂及空白对照缓释膜剂,植入兔眼结膜下1wk后,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缓释膜5个不同层面的吸收... 目的: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汉防己甲素可吸收缓释膜在活体兔眼结膜下的吸收情况。方法:按照适当比例制备汉防己甲素壳聚糖明胶缓释可吸收膜剂及空白对照缓释膜剂,植入兔眼结膜下1wk后,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缓释膜5个不同层面的吸收情况,计算吸收面积的平均百分比,并利用SPSS 18.0软件分析两组汉防己甲素缓释膜吸收的差别。结果:缓释膜干膜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可见到大量较均匀的细小颗粒,兔眼结膜下植入后1wk的汉防己甲素缓释膜为分布有大量吸收空泡及形态不甚规则的吸收缺损区域的半透明膜。汉防己甲素缓释膜(A)组的吸收面积平均百分比为10.5%±0.28%,无药物空白缓释膜(B)组的吸收面积平均百分比为15.0%±4.6%。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t=1.301,P=0.000,汉防己甲素缓释膜在兔眼结膜下的吸收面积百分比较低。结论:通过激光共焦显微镜可以直观地了解缓释膜内部在吸收过程中的降解情况,且发现汉防己甲素药物对壳聚糖明胶缓释膜的生物性吸收有阻碍作用,激光共焦显微镜是一种很好的药学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焦显微镜 缓释膜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共焦显微镜观察研究
2
作者 应方微 唐松 +1 位作者 张醇 黎明 《眼科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734-738,共5页
目的: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研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患者的角膜状况。方法: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对4例(6只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测,对比裂隙灯及普通显微镜观察分析检查情况。结果: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目的: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研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患者的角膜状况。方法: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对4例(6只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测,对比裂隙灯及普通显微镜观察分析检查情况。结果: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病变角膜裂隙灯下呈现面包屑样的灰白色混浊,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中呈现出伊红染的颗粒,沉积于基质板层之间,在共焦显微镜下则为中高反光的团块,相互融合,并取代了基质细胞。结论: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角膜病变从裂隙灯到普通HE染色下的显微镜,乃至高倍的共焦显微镜观察到的沉积物,分布情况相吻合,印证角膜病变发展的状况,有利于了解该病变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促进角膜苯酚烧伤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应方微 黄丽娜 +2 位作者 赖铭莹 王丽纯 何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了解自体骨髓干细胞促进兔角膜苯酚烧伤后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0只家兔双眼角膜用300g/L的苯酚棉签烧伤后,随机一眼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滴眼,另一眼为对照眼,用无细胞的培养液滴眼,观察双侧角膜愈合时间,进行的统计学的配对分析t检验... 目的:了解自体骨髓干细胞促进兔角膜苯酚烧伤后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0只家兔双眼角膜用300g/L的苯酚棉签烧伤后,随机一眼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滴眼,另一眼为对照眼,用无细胞的培养液滴眼,观察双侧角膜愈合时间,进行的统计学的配对分析t检验。结果:在自体骨髓干细胞滴眼的干预下,角膜烧伤的愈合时间平均为3.2d,对照眼的愈合时间平均为7.2d,根据统计学检验,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滴眼,对于角膜苯酚烧伤的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角膜 化学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体外抑制A375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 被引量:1
4
作者 应方微 唐松 刘桂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A375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1.5,3.0,6.0,12.0,24.0μmol/LAs2O3与A375黑色素瘤细胞作用24,48,72h后对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A375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1.5,3.0,6.0,12.0,24.0μmol/LAs2O3与A375黑色素瘤细胞作用24,48,72h后对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测定共培养24h的A375黑色素瘤细胞所含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各浓度As2O3对A375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s2O3的浓度越高,增殖抑制作用越强;各浓度As2O3与A375黑色素瘤细胞作用24h后,瘤细胞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有明显的降低,分别为2.23±0.81,2.87±0.70,4.08±0.81,2.63±0.84,1.40±0.41mU/mL,在As2O3浓度为6.0μmol/L时,酶活性最高,低于此浓度或高于此浓度时,酶活力呈递减的趋势。经过统计学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2O3对A375瘤细胞的生长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AsO显著降低A375瘤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A375黑色素瘤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蓝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T-BLOTTING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SO-Rb50瘤细胞抗原中的应用
5
作者 应方微 李永平 夏朝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DOT-BLOTTING 离子交换层析 纯化 SO-RB50 瘤细胞 抗原 蛋白质 制备 抗RB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SO-Rb50瘤细胞在大鼠眼内生长及表达NGF/VEGF的影响
6
作者 应方微 唐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T0)对人SO-Rb50瘤细胞株在SD幼鼠前房内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出生14d的SD幼鼠10只,将含24μmol/LATO的5×108/LSO-Rb50瘤细胞悬液0.03mL注射到任1眼前房,另1眼前房注射同量不含AT...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T0)对人SO-Rb50瘤细胞株在SD幼鼠前房内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出生14d的SD幼鼠10只,将含24μmol/LATO的5×108/LSO-Rb50瘤细胞悬液0.03mL注射到任1眼前房,另1眼前房注射同量不含ATO的瘤细胞悬液作为对照,每日裂隙灯观察前房肿瘤形成的情况;接种后20d,分别取出鼠前房内生长的组织测定其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并通过统计学分析ATO的影响。结果:将含24μmol/LATO的瘤细胞悬液注射前房后,前房内出现混浊的时间平均为6d(对照组为2d),明显延长(T=9.487,P<0.01),前房内新生血管形成时间平均为13.8d(对照组为9.7d),也明显延长(T=5.212,P<0.01);无ATO干预组肿瘤组织NGF平均含量为2.1μg/L,ATO干预组为3.1μg/L,ATO干预组肿瘤组织NGF含量增加(T=3.544,P<0.05);无ATO干预组肿瘤组织VEGF平均含量为2.6μg/L,ATO干预组为0.9ng/L,ATO干预组肿瘤组织VEGF含量显著降低(T=27.8,P<0.01)。结论:ATO能够显著延长SO-Rb50瘤细胞悬液注射后前房内出现混浊的时间及新生血管形成时间,促进肿瘤组织的NGF表达,同时抑制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三氧化二砷 大鼠 VEGF N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SBK术、SMILE术、LASIK术对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生物力学、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醇 黎明 +3 位作者 应方微 贾惠莉 杨娟 王时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37-1841,1845,共6页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制瓣的SBK术(FS⁃SBK术)、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对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生物力学、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6月我院收治的近视散光患者150例,...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制瓣的SBK术(FS⁃SBK术)、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对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生物力学、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6月我院收治的近视散光患者150例,采用分层抽样法将患者分为FS⁃SBK术组、SMILE术组和LASIK术组各50例。FS⁃SBK术组使用FS⁃SBK术治疗,SMILE术组使用SMILE术治疗,LASIK术组使用LASIK术治疗,评价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指标、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指标ECD、CV、6A水平、角膜像差、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MILE术组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指标、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指标ECD、CV、6A水平、角膜像差、屈光度、并发症发生率低于FS⁃SBK术组和LASIK术组,视力高于FS⁃SBK术组和LASIK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SBK术组和LASIK术组角膜生物力学指标、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指标ECD、CV、6A水平、角膜像差、视力、屈光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S⁃SBK术和LASIK术相比,SMILE术可显著改善角膜生物力学指标、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指标ECD、CV、6A水平、角膜像差、屈光度、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制瓣的SBK术 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近视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中的真菌孢子和培养真菌孢子的共焦显微镜对照研究
8
作者 张醇 程灿 +6 位作者 应方微 吕洁璇 林宝涛 于莉 严宗辉 聂丹瑶 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6期543-547,共5页
目的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对真菌孢子致病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及培养菌落进行观察,比较并总结其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11例(11只眼)角膜溃疡经取溃疡灶取材培养、菌种鉴定确诊为孢子致病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激光角膜共焦... 目的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对真菌孢子致病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及培养菌落进行观察,比较并总结其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11例(11只眼)角膜溃疡经取溃疡灶取材培养、菌种鉴定确诊为孢子致病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分别观察角膜溃疡灶中的真菌孢子形态和培养菌落涂片的真菌孢子形态,研究二者孢子图像的相似性,为早期诊断单纯孢子致病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打下研究基础。结果溃疡灶中的活体孢子与实验室培养出的真菌菌落涂片的孢子,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图像上,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孢子致病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其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到的活体孢子图像与培养孢子的图像特点基本吻合。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在孢子致病的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方面上,是对角膜刮片培养、实验室检查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角膜溃疡 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蘖碱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欧阳明 刘桂琴 +1 位作者 樊宁 应方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小蘖碱对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鉴定与传代,加入小蘖碱使其浓度分别为10 mol·L^(-1)、20 mol·L^(-1)、40 mol·L^(-1)、80 ... 目的观察小蘖碱对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鉴定与传代,加入小蘖碱使其浓度分别为10 mol·L^(-1)、20 mol·L^(-1)、40 mol·L^(-1)、80 mol·L^(-1)组,另设不加小蘖碱的为对照组,进行诱导分化及油红O染色,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分化后脂肪细胞内脂质/核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结果体外培养的前脂肪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为间叶来源。不同浓度小蘖碱分化后脂肪细胞内脂质/核的平均IOD值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其中对照组IOD值为1.11±0.21,10 mol·L^(-1)、20 mol·L^(-1)、40 mol·L^(-1)、80 mol·L^(-1)小蘖碱组IOD值分别为0.93±0.15、0.68±0.13、0.31±0.09、0.19±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3,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蘖碱可以抑制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内脂质的形成,抑制程度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小蘖碱 前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思颖 黄丽娜 +2 位作者 应方微 何靖 温腾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3-866,共4页
背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其致病因素虽然很多,但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OPTN)基因是第2个被确认的POAG致病基因,在人群中进行OPTN基因的突变筛查,有助于对POAG的发病机制有更深... 背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其致病因素虽然很多,但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OPTN)基因是第2个被确认的POAG致病基因,在人群中进行OPTN基因的突变筛查,有助于对POAG的发病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目的研究中国POAG与OPTN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100例POAG患者和60例白内障对照者的外周血进行DNA提取,用PCR法扩增OPTN基因的13对编码外显子后,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OPTN的原始序列(GenBank)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POAG患者的平均眼压为(29.0+6.5)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单纯白内障患者60例的平均眼压为(13.7±2.4)mmHg。POAG患者中,60例患者存在T34T同义序列改变,POAG患者AA基因型频率为10%,GA为50%,GG为40%;单纯白内障对照组的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GA为25%,GG为75%,2个组患者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16,P=0.000);POAG患者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35%,G为65%;白内障患者等位基因A为12.5%,G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64,P=0.000)。POAG患者与白内障对照者中均发现M98K、691—692insAG、R545Q、H486R等基因序列改变,但是2个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TN基因多态性与POAG的发病无明显关系,T34T同义改变可能增加POAG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基因多态性 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缓释系统对兔眼滤过术后瘢痕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蓥蓥 成洪波 +3 位作者 应方微 黎明 文宠 陈庆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8-331,共4页
背景滤过泡瘢痕化是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汉防己甲素(Tet)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具有抗滤过术后瘢痕化的潜在作用。目的了解兔眼滤过性手术中植入Tet缓释系统(DDS)抑制瘢痕形成的... 背景滤过泡瘢痕化是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汉防己甲素(Tet)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具有抗滤过术后瘢痕化的潜在作用。目的了解兔眼滤过性手术中植入Tet缓释系统(DDS)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18只新西兰白兔36只眼行滤过性小梁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眼,术中按照分组将含0.3mgTet、0.2mgTet的DDS及无药物的空白DDS分别植入各组兔眼结膜瓣下。术后l、4、7、10、14d在裂隙灯下依据邻近角膜厚度标准的滤过泡面积对滤过泡进行评分;术后7d、14d行活体滤过泡组织的共焦显微镜检查,然后制备滤过泡组织学标本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的平均滤过泡得分显示,术后4~14dTetDDS组兔眼的滤过泡评分明显高于空白D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14d,0.3mgTet组兔眼的滤过泡评分高于0.2mgT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及共焦显微镜下滤过泡形态学观察显示,术后7d、14dTetDDS组兔眼均可见清晰的滤过泡腔隙,滤过泡上皮下平均囊腔数量值及囊腔面积均大于空白DDS组(P〈0.01),0.3mgTet组兔眼滤过泡上皮下平均囊腔数量值及囊腔面积均大于0.2mgT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还表明,0.3mgTet组兔眼滤过泡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0.2mgTet组和空白DDS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TetDDS能有效抑制滤过性手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提高兔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缓释系统 滤过手术 激光共焦显微镜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抑制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娟 赖铭莹 +2 位作者 应方微 黄丽娜 成洪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Avastin抑制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纤维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兔20只40眼随机分为3个不同剂量Avastin实验组、丝裂霉素C(MMC)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对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Avastin实验组于术毕及术后3,7d术区结膜下分别注射0.... 目的:探讨Avastin抑制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纤维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兔20只40眼随机分为3个不同剂量Avastin实验组、丝裂霉素C(MMC)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对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Avastin实验组于术毕及术后3,7d术区结膜下分别注射0.5,1及2mg Avastin;MMC对照组术中筋膜囊、巩膜瓣下放置0.2g/LMMC棉片。术后裂隙灯下观察滤过泡形态及角膜、前房等情况;术后7,14d摘除眼球,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在高倍视野中,通过滤过泡腔面在结膜中形成的面积百分比及滤过泡形成区在结膜中面积百分比,评价不同剂量Avastin结膜下注射对滤过泡形成及纤维化的影响。结果:术后7d各组结膜纤维结缔组织中均可见明显的滤过泡形成。术后14d仅注射2mg Avastin实验组及MMC对照组的结膜组织中可见明显滤过泡;1mg Avastin实验组见少量面积微小的滤过泡;0.5mg Avastin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滤过泡均消失,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术后7d各组高倍视野下滤过泡腔面在结膜中形成的面积百分比及滤过泡形成区在结膜中面积百分比无明显差异。术后14d,2mg及1mg Avastin实验组滤过泡腔面积在结膜中形成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0.8%,MMC组为0.9%。2mg及1mgAvastin实验组滤过泡形成区在结膜中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6.1%,2.9%,MMC组为25.8%。2mg及1mgAvastin实验组的滤过泡腔面及形成区面积与结膜面积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单项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270.10,P=0.00;F=49.99,P=0.00;2mg Avastin实验组的上述滤过泡面积百分比与MMC组无差异。结论:结膜下注射Avastin可有效帮助滤过术后滤过泡的形成与维持,缓解滤过泡的纤维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滤过泡 瘢痕化 小梁切除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体外对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分泌VEGF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桂琴 应方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31-232,共2页
目的:了解奥曲肽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扩增A375细胞,分别与浓度为5,1,0.2,0mg/L的奥曲肽共培养24,48,72h,利用MTT法测定各组奥曲酞对A375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通过ELISA法测定奥曲酞对A375细胞分泌VEGF作... 目的:了解奥曲肽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扩增A375细胞,分别与浓度为5,1,0.2,0mg/L的奥曲肽共培养24,48,72h,利用MTT法测定各组奥曲酞对A375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通过ELISA法测定奥曲酞对A375细胞分泌VEGF作用的影响。结果:共培养24h后,奥曲酞对A375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F=14.180,P=0.00),48h及72h增殖作用不明显;奥曲酞浓度及作用时间对体外培养的A375细胞分泌的VEGF含量有显著性影响(浓度因素:F=24.441,P=0.00;时间因素:F=127.233,P=0.00),各浓度的奥曲酞与A375细胞共培养后24h均呈现明显的增加细胞分泌VEGF的作用,浓度越高增加的越少(单向方差分析F=19.489,P=0.00);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分泌VEGF减少,72h各浓度的奥曲酞均明显抑制A375细胞分泌VEGF,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单向方差分析F=16.116,P=0.002)。结论:奥曲肽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分泌VEGF长期的趋势上是抑制作用,与时间和剂量呈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黑色素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泪囊膨出诊断和治疗及病因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宏伟 张敬先 +2 位作者 赖小兰 尹红 应方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222-2224,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接诊的先天性泪囊膨出患者,并讨论该类疾病产生的病因和临床处理方案。方法:系统回顾我院2002-01-01/2011-12-31就诊的先天性泪囊膨出患儿共9例10眼,其中男4例4眼,女5例6眼,均在出生后立即发现泪囊区肿块,对所有患...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接诊的先天性泪囊膨出患者,并讨论该类疾病产生的病因和临床处理方案。方法:系统回顾我院2002-01-01/2011-12-31就诊的先天性泪囊膨出患儿共9例10眼,其中男4例4眼,女5例6眼,均在出生后立即发现泪囊区肿块,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身抗生素使用和局部泪囊冲洗注入抗生素。结果:对经空心泪道探针抽取泪囊内脓液的7眼进行细菌培养,病菌检出率为90%。检出分别是G-菌3株,G+菌6株。G-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最为敏感,G+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最为敏感。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均最低。2眼在以上治疗后采用泪道探通术。结论:先天性泪囊膨出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新生儿科及眼科医生可早期发现,多合并胎儿先天性泪道阻塞,多转归成急性泪囊炎,出生后应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泪囊膨出 急性泪囊炎 先天性泪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蘖碱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脂肪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桂琴 应方微 +2 位作者 周凤 欧阳明 樊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了解小蘖碱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脂肪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眼眶减压术的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例,第一至四组于接受眼眶减压术前口服小蘖碱0,4,8,12wk... 目的:了解小蘖碱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脂肪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眼眶减压术的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例,第一至四组于接受眼眶减压术前口服小蘖碱0,4,8,12wk,行眼眶减压术时切除球后眼眶脂肪组织。将眼眶脂肪组织行冰冻切片、HE染色,分析脂肪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眼眶脂肪细胞平均差异截面积为5909.4625±664.91(pixel2),TAO患者术前使用小蘖碱0,4,8,12wk后脂肪细胞平均差异截面积分别为46077.5357±11263.27,19634.100±3512.43,17529.69±4342.99,27980.1304±6123.96(pixel2),正常对照组与TAO对照组及使用小蘖碱4wk的实验组差异明显,TAO对照组与各实验组间差异明显。正常对照组眼眶脂肪细胞平均截面积为13780.104±7542.28(pixel2),TAO患者术前使用小蘖碱0,4,8,12wk后脂肪细胞平均截面积分别为45210.250±25854.40,45554.80±15544.69,39163.94±12696.71,27184.889±10703.85(pixel2),正常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差异明显,TAO对照组与术前使用12wk小蘖碱的实验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TAO患者眼眶脂肪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平均截面积明显增大且截面积差异性增大,手术前使用小蘖碱一段时间后能够减少TAO患者眼眶脂肪细胞大小的差异性,使增大的脂肪细胞有一定程度的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脂肪细胞 小蘖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眼部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赖铭莹 刘梅 +4 位作者 应方微 李志 朱小丽 魏花 赖平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背景研究证实,维生素D,通过其生物活化形式1,25-(OH),D,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作用。此外,维生素D,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及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控制高血糖症,减轻角膜水肿。目的研究维生素D... 背景研究证实,维生素D,通过其生物活化形式1,25-(OH),D,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作用。此外,维生素D,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及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控制高血糖症,减轻角膜水肿。目的研究维生素D,对缓解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眼部结构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SPF级C57BL/6小鼠22只(体质量20-25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8只小鼠为维生素D,组,另取11只小鼠为糖尿病对照组,并取3只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利用腹腔注射质量分数2%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实验性糖尿病模型,造模后2周维生素D,组小鼠行腹腔注射维生素D,5mg/kg,每周注射1次,共5次。各组每周进行血糖监测、直接检眼镜观察。各组每周随机摘取3只眼球,常规病理切片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眼球各部分结构,利用病理分析软件测量中央角膜、视盘旁1个视盘直径(DD)处脉络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小鼠造模后第1周角膜开始出现水肿,角膜平均厚度为(339.14+11.13)μm,以后水肿持续但逐渐减轻(F=382.446,P=0.000)。维生素D,干预后水肿情况明显缓解,角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两组糖尿病小鼠第5周角膜上皮均开始萎缩(P〈0.05),糖尿病对照组至第7周萎缩情况更加严重,而维生素D,组小鼠至第7周萎缩已明显减轻(P=0.002)。糖尿病小鼠脉络膜自第1周开始萎缩(P=0.010),并随时间延长萎缩加重(F=437.411,P=0.000)。维生素D,干预后,第4周脉络膜萎缩趋势明显减缓,且用药后从第3周开始维生素D,组脉络膜厚度均大于糖尿病对照组(P〈0.05),糖尿病小鼠自第1周开始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即可见明显的凹凸不平,轻度水肿(P=0.000),随时间延长,糖尿病造成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萎缩加重(F=91.859,P=0.000)。维生素D,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萎缩情况无明显改变。结论维生素D,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角膜及脉络膜有保护作用,但其对已萎缩的视网膜并无明显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糖尿病/实验性 角膜 脉络膜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前段缺血诱发虹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洪波 应方微 +1 位作者 周凤 魏花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1-903,共3页
目的建立兔虹膜新生血管(NVI)模型,检测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质量浓度。方法5只有色家兔任一眼切断上下内外4条直肌,另一眼作为对照,术后每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前段炎症反应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术后7d眼前段血管荧光造... 目的建立兔虹膜新生血管(NVI)模型,检测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质量浓度。方法5只有色家兔任一眼切断上下内外4条直肌,另一眼作为对照,术后每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前段炎症反应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术后7d眼前段血管荧光造影观察荧光素渗漏情况。ELISA法测定术前对照眼和术眼术后4、7、11、14d房水中VEGF的质量浓度。结果术后1d实验眼全结膜充血,房水略混浊;术后3d房水混浊,可见尘样KP,虹膜表面开始出现新生血管;第7d所有实验眼虹膜表面均可见新生血管,耳缘静脉注射10%荧光素钠后实验眼房水变绿,30s后荧光激发眼前段血管荧光造影显示明显的高荧光素渗漏,术后第4d,房水中的VEGF质量浓度升高,第7d达高峰,第14d时较对照眼低。结论切断兔上下内外4条直肌引起眼前段缺血综合征,能够有效地诱发NVI的形成;房水中VEGF质量浓度随着新生血管的形成先增高后降低,2周时低于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 虹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眼前段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性眼炎眼组织中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华红 杨培增 +1 位作者 唐松 应方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交感性眼炎眼组织(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中共刺激分子B7-1,B7-2,CD28和CTLA-4的表达意义。方法:交感性眼炎眼球石蜡标本4例,行常规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交感性眼炎各部分眼组织中上述分子的表达,并与正常人眼... 目的:探讨交感性眼炎眼组织(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中共刺激分子B7-1,B7-2,CD28和CTLA-4的表达意义。方法:交感性眼炎眼球石蜡标本4例,行常规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交感性眼炎各部分眼组织中上述分子的表达,并与正常人眼组织中各分子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眼组织虹膜睫状体中有B7-2分子,无B7-1,CTLA-4和CD28分子;脉络膜中有B7-1分子,但无B7-2,CTLA-4和CD28分子;视网膜内无B7-1,B7-2,CTLA-4和CD28分子。而交感性眼炎的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中均有B7-1,B7-2,CTLA-4和CD28分子,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有B7-1和B7-2分子表达,而无CD28和CTLA-4分子表达,视网膜内可见少量B7-1,B7-2,CTLA-4和CD28分子表达。结论:眼组织中B7与CD28和CTLA-4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交感性眼炎患者葡萄膜处于持续免疫激活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性眼炎 葡萄膜炎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糜蛋白酶前房注射致兔死亡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丽娜 应方微 王丽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371-1371,共1页
糜蛋白酶又称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系从牛或猪胰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作为临床常用的药物,偶有过敏反应发生。在诱导高眼压的动物实验中,前房注射a-糜蛋白酶引发了一兔的强烈过敏反应,最终致死,报告如下:新西兰大白兔(广... 糜蛋白酶又称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系从牛或猪胰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作为临床常用的药物,偶有过敏反应发生。在诱导高眼压的动物实验中,前房注射a-糜蛋白酶引发了一兔的强烈过敏反应,最终致死,报告如下:新西兰大白兔(广东省动物中心),雄性,体质量2.1kg,用3g/L戊巴比妥按照1mL/kgim麻醉兔,在手术显微镜下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将a-糜蛋白酶(上海第一生化)75U/0.2mL注射到兔的右眼前房内诱导高眼压,麻醉1h后兔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大白兔 A-糜蛋白酶 前房注射 死亡 胰凝乳蛋白酶 无菌操作规程 过敏反应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丽娜 王丽纯 +1 位作者 应方微 曾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蒺藜皂苷(GSTT)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出生后1~3天的SD乳鼠视网膜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蒺藜皂苷分别与细胞共培养24h后,用MTT法检测492nm吸光度A值,并计算相应的存活率。...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蒺藜皂苷(GSTT)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出生后1~3天的SD乳鼠视网膜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蒺藜皂苷分别与细胞共培养24h后,用MTT法检测492nm吸光度A值,并计算相应的存活率。结果10^-7g/L浓度的GSTF组RGCs的存活率为112.86%,(设对照组存活率为100%),10^-7g/L浓度的GSTT组RGCs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STT能增加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具有促进混合培养RGCs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蒺藜皂苷 M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