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脑组织的冷冻保存、培养和移植
1
作者 应其龙 唐镇生 +1 位作者 江澄川 仝海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1-194,共4页
本实验对胚脑组织进行了冷冻保存、培养和移植,以观察冻存后的胚脑组织在体外及宿主脑内继续生长、分化的情况。结果显示:培养4~5小时后细胞贴壁,1天后开始有轴突长出,在所有贴壁细胞中,有50%~58%能继续经培养后存活。... 本实验对胚脑组织进行了冷冻保存、培养和移植,以观察冻存后的胚脑组织在体外及宿主脑内继续生长、分化的情况。结果显示:培养4~5小时后细胞贴壁,1天后开始有轴突长出,在所有贴壁细胞中,有50%~58%能继续经培养后存活。把经冻存的胚脑细胞移植到幼鼠脑内,40~45天后尼氏染色切片观察,细胞形态正常,与周围宿主脑区有明显的界限。本实验证实冻存的胚脑组织复苏后仍保持继续生长、分化和建立突触联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脑组织 冷冻保存 培养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hBDNF cDNA和HTH_1 cDNA两个转录单位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CHO细胞的表达
2
作者 应其龙 彭鲁英 +2 位作者 王德春 张乃娴 宋后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在CHO细胞同时表达hBDNF和HTH1cDNA两个外源基因。方法构建同时含hBDNFcDNA和HTH1cDNA两个转录单位的表达质粒并转染CHO细胞,筛选出同时表达hBDNF和HTH1的克隆命名为CHOhBDNF... 在CHO细胞同时表达hBDNF和HTH1cDNA两个外源基因。方法构建同时含hBDNFcDNA和HTH1cDNA两个转录单位的表达质粒并转染CHO细胞,筛选出同时表达hBDNF和HTH1的克隆命名为CHOhBDNFHTH1细胞;用双重免疫组化、westernbloting及活性测定等方法检测外源HTH1、hBDNF基因在CHOhBDNFHTH1细胞的表达。结果hBDNF、HTH1同时在CHOhBDNFHTH1细胞得到表达;HPLC-ECD法检测到CHO-hBDNF-HTH1细胞培液中L-DOPA含量为每24h(25.3±6.7)ng/106cels;CHO-hBDNF-HTH1细胞培液可明显促进人胚脊神经根节细胞的存活和生长。结论采用多基因表达技术可以使hBDNF和HTH1cDNA两个外源基因同时在一个细胞中得到表达,而且表达的hBD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羟化酶 脑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脑神经元冻存和培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应其龙 唐镇生 江澄川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57-61,共5页
影响胚脑神经元冻存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冷冻保护剂及其浓度、降温和复温速率、储存温度等。以10%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以接近1—2℃/分的速率降温,37℃水浴中快速复苏,储存在液氮中,能较好的保证冻存神经元的存活率。冻存的胚脑神经元,... 影响胚脑神经元冻存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冷冻保护剂及其浓度、降温和复温速率、储存温度等。以10%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以接近1—2℃/分的速率降温,37℃水浴中快速复苏,储存在液氮中,能较好的保证冻存神经元的存活率。冻存的胚脑神经元,培养后继续存活的细胞数比未经冻存的明显减少,但生长、分化情况却无显著差别,仍保持了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和特异性酶的表达及递质合成的功能,并能在宿主脑内继续生长、发育、发生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胚脑 冷冻保存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TH双基因在NIH-3T3细胞及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君明 唐镇生 +2 位作者 江澄川 应其龙 宋后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一个标记,观察GFP标记的HTH1基因修饰的NIH-3T3细胞在体外及植入脑内后的生长情况,判断GFP基因能否作为一种新的筛选标记基因。方法构建同时表达GFP和HTH1双基因的多基因表... 目的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一个标记,观察GFP标记的HTH1基因修饰的NIH-3T3细胞在体外及植入脑内后的生长情况,判断GFP基因能否作为一种新的筛选标记基因。方法构建同时表达GFP和HTH1双基因的多基因表达载体GC-GFP-P-HTH1-SN。并转染NIH-3T3细胞,且移植入Parkinson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结果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westernbloting等方法均检测到GFP、HTH1在体外和脑内的表达。结论GFP可作为一个筛选标记基因,可对目的基因或植入细胞的其他功能性产物的表达进行观察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酪氨酸羧化酶 震颤性麻醉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 PA、u PA/u PAR及其抑制剂PAI 1在乳腺肿瘤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唐辉滨 何诚 +4 位作者 廖劲晖 田昱 应其龙 宋后燕 朱运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 及其受体uPAR、1 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 在乳腺肿瘤中的分布及酶学活性。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分析4 种因子在...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 及其受体uPAR、1 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 在乳腺肿瘤中的分布及酶学活性。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分析4 种因子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定位及半定量表达,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乳腺肿瘤组织提取物中的tPA 和uPA 的活性。 结果 tPA、uPA、PAI1 主要分布在正常腺上皮及癌上皮细胞的胞质中,uPAR 则在癌细胞的胞膜及胞浆中;总PA 活性和tPA 活性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均无显著性改变,但uPA,uPAR 和PAI1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组织及癌旁组织;uPA/uPAR在转移灶中的表达较原发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PAI1 在转移灶中却较原发灶中为高。 结论 tPA 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表型无关。而uPA/uPAR 与恶性表型相关;uPA/uPAR 和PAI1的相互制约及平衡在调节肿瘤原发灶癌细胞的移动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 U-PA U-PAR PAI-1 乳腺癌 抑制剂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酪氨酸羟化酶双基因在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的共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君明 唐镇生 +1 位作者 应其龙 宋后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55,共1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发病机理研究提示: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退化变性,导致中枢神经递质DA的合成和分泌显著减少,而出现临床症状。残存的DA神经元进一步退化变性...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发病机理研究提示: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退化变性,导致中枢神经递质DA的合成和分泌显著减少,而出现临床症状。残存的DA神经元进一步退化变性是其病情进行性加重的病理基础。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BDNF 酪氨酸羟化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酵母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辉滨 何诚 +3 位作者 彭鲁英 于伟英 应其龙 朱运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73-679,共7页
构建截断型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原核及酵母表达质粒并分别在大肠杆菌和Pichiapastoris酵母中高效表达.利用PCR扩增截断型可溶性u-PARcDNA片段,并分别连入酵母及原核表达载体... 构建截断型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原核及酵母表达质粒并分别在大肠杆菌和Pichiapastoris酵母中高效表达.利用PCR扩增截断型可溶性u-PARcDNA片段,并分别连入酵母及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成表达质粒.后者经诱导表达的蛋白被用于免疫家兔,获得抗u-PAR的抗血清,用于对酵母表达产物的鉴定.前者在甲醇的诱导下表达,产物分泌至培养液中.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u-PAR蛋白免疫家兔后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利用此抗血清所作Westernblot证实酵母表达蛋白具有u-PAR的免疫原性,表观分子量40kD左右.Mut-表型在第5d为最高(2.5μg/ml),Mut+表型在第4d为最高(7.5μg/ml).因此,构建的可溶性u-PAR表达质粒在Pichiapastoris酵母细胞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竞争拮抗受体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酵母 细菌侵染 μ-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保存胎脑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仝海波 应其龙 +1 位作者 江澄川 唐镇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0-211,213,共3页
冷冻保存胎脑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仝海波,应其龙,江澄川,唐镇生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由于黑质中合成、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变性、坏死而引... 冷冻保存胎脑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仝海波,应其龙,江澄川,唐镇生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由于黑质中合成、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变性、坏死而引起的。正常人脑黑质约含6万多个多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胎脑组织移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镇生 应其龙 +2 位作者 江澄川 宋后燕 崔宁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5年第4期162-163,共2页
本研究把Ⅰ型人酪氨酸羟化酶(humantyrosinehydroxylasetypeⅠ;HTH1)cDNA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LNSX上,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LNSHTH1,然后通过invivo途径转染帕金森病模型鼠的... 本研究把Ⅰ型人酪氨酸羟化酶(humantyrosinehydroxylasetypeⅠ;HTH1)cDNA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LNSX上,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LNSHTH1,然后通过invivo途径转染帕金森病模型鼠的纹状体细胞。外源的HTH1,基因在宿主脑内得到了表达,并使其病理行为改善约70%。这种新的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移植重组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唐镇生 应其龙 +2 位作者 崔宁 宋后燕 江澄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1-322,共2页
本研究把Ⅰ型人酪氨酸羟化酶(humantyrosinehydroxylasetypeⅠ;HTH1)cDNA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LNSX上,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LNSHTH1,然后通过invivo途径转染帕金森病模型鼠的... 本研究把Ⅰ型人酪氨酸羟化酶(humantyrosinehydroxylasetypeⅠ;HTH1)cDNA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LNSX上,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LNSHTH1,然后通过invivo途径转染帕金森病模型鼠的纹状体细胞。外源的HTH1基因在宿主脑内得到了表达,并使其病理行为改善约70%。这种新的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麻痹 重组基因 脑内移植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修饰细胞在脑内移植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唐镇生 应其龙 江澄川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1996年第1期34-36,共3页
脑组织移植术作为一种研究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患的方法,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作为供体的神经细胞不易获得,并难以在宿主脑内长期存活,限制了脑组织移植术的应用。以脑内移植胚胎中脑组织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脑组织移植术作为一种研究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患的方法,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作为供体的神经细胞不易获得,并难以在宿主脑内长期存活,限制了脑组织移植术的应用。以脑内移植胚胎中脑组织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case;PD)为例,作为供体的中脑组织,其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含量比任何其它脑组织都高,但也只占其总细胞数的一小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移植 脑组织移植 中脑 基因修饰 治疗 供体 细胞 胚胎 宿主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贞 杨健 +3 位作者 李平 谭理 应其龙 宋后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索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用于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改良后单层分化体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独立诱导因子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用RT-PCR法检测... 目的探索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用于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改良后单层分化体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独立诱导因子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用RT-PCR法检测分化时程各时间点内皮特异性标志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体系中的内皮细胞蛋白标志。将分化成熟的内皮细胞种植于支架表面,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结果胚胎干细胞全能性分子标志Oct3/4,早期内皮标志Flk-1,Tie-2,PECAM-1,以及成熟内皮标志VE-cadherin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体系中呈现一定的转录时序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分化细胞Flk-1,VE-cadheiin阳性,血管支架被表达VE-cadherin的内皮细胞覆盖。结论我们改良了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并用于探索内皮化血管支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分化 内皮化血管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cDNA克隆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13
作者 李孝圭 应其龙 +3 位作者 顾云娣 朱慧 张艳玲 宋后燕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9-451,共3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由α、β链组成的杂合二聚体糖蛋白,能促进肝细胞、多种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或者抑制其生长[1~4],其作用无种属特异性,如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能促...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由α、β链组成的杂合二聚体糖蛋白,能促进肝细胞、多种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或者抑制其生长[1~4],其作用无种属特异性,如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大鼠肝细胞增殖[5]。由于天然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CDNA 克隆 CHO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状多微孔态的聚乙醇酸支架在兔软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德春 宋后燕 +2 位作者 陈峥嵘 彭鲁英 应其龙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培养 纤维状多微孔状 聚乙醇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2诱导Myc表达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
15
作者 郭蒙蒙 应其龙 叶守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0-998,共9页
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 ESCs)分离自小鼠的囊胚内细胞团,在体外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因此拥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前期人们发现,DNA结合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1,Id1)在含血... 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 ESCs)分离自小鼠的囊胚内细胞团,在体外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因此拥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前期人们发现,DNA结合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1,Id1)在含血清培养条件下,可以促进m ESCs自我更新,但其家族成员,如Id2和Id3,在m ESCs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在m ESCs里分别上调Id2和Id3基因的表达,发现它们在含血清的培养条件下均具有促进m ESCs自我更新的能力,但Id2促进自我更新的能力大于Id3.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发现Id2上调c-Myc和n-Myc基因的表达水平.最后功能性验证实验证实,只有同时干扰c-Myc和n-Myc基因的表达才能够极大地削弱Id2维持m ESCs未分化状态的作用,表明Id2主要通过诱导Myc家族成员的表达来促进m ESCs的自我更新.本研究结果将扩大人们对干细胞多能性调控网络的认识,利于干细胞未来的基础研究和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自我更新 ID2 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移植GFP基因修饰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应其龙 朱君明 宋后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为确定外源GFP基因能否作为标记基因来追踪细胞在植入脑内后的生长情况。方法构建GF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导入PA317细胞,筛选出GFP高表达的PA317细胞克隆,移植入SD大鼠纹状体,作相应部位的组织冰冻切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在脑... 目的为确定外源GFP基因能否作为标记基因来追踪细胞在植入脑内后的生长情况。方法构建GF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导入PA317细胞,筛选出GFP高表达的PA317细胞克隆,移植入SD大鼠纹状体,作相应部位的组织冰冻切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在脑内的表达。结果GFP高表达的PA317细胞克隆,发出强绿色荧光,被移植入SD大鼠纹状体后.仍发出绿色荧光。结论GFP基因可以作为标记基因追踪细胞在植入脑内后的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修饰 脑组织移植 GFP
原文传递
绿色荧光蛋白cDNA与Ⅰ型人酪氨酸羟化酶cDNA双基因在体外及大鼠脑内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应其龙 朱君明 宋后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0-392,共3页
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是儿茶酚氨类神经递质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脑内移植经TH基因修饰的细胞,能改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病理行为[1],但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单纯补充一个TH... 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是儿茶酚氨类神经递质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脑内移植经TH基因修饰的细胞,能改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病理行为[1],但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单纯补充一个TH基因不能完全缓解症状,用多因子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羟化酶 CDNA 震颤性麻痹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基因修饰细胞在脑内移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应其龙 江澄川 唐镇生 《临床神经科学》 1995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用外源正常基因修饰细胞,使之获得合成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或特异性神经递质的功能,然后把这种细胞植入脑内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这种新的脑内移植治疗模式,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望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脑移植 基因修饰细胞 供体细胞 基因导入
原文传递
胚脑组织的冷冻保存、培养和移植 被引量:1
19
作者 应其龙 唐镇生 +1 位作者 江澄川 仝海波 《临床神经科学》 1994年第1期39-41,共3页
本实验对胚胎的大脑组织进行了冷冻保存、培养和移植,证实了经冻存的胚脑组织在体外和移植入宿主脑内后保持继续生长、分化的特性。
关键词 脑移植 冷冻保存 胚脑组织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
20
作者 应其龙 唐镇生 江澄川 《临床神经科学》 199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用外源正常的酪氨酸羟化酶的基因修饰细胞,使之获得合成和分泌多巴胺的功能,以弥补帕金森病人的功能缺陷,这就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模式——基因治疗。
关键词 震颤麻痹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