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合并尿崩症的诊治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烨 潘临证 +3 位作者 应丹琦 童军卫 胡小铭 张发云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375-1377,共3页
颅脑外伤后电解质紊乱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低钠血症最为常见,约占其并发症的31.5%[1],对临床预后影响很大.主要原因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尿崩症(DI),其中CSWS和DI临床均表现为... 颅脑外伤后电解质紊乱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低钠血症最为常见,约占其并发症的31.5%[1],对临床预后影响很大.主要原因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尿崩症(DI),其中CSWS和DI临床均表现为多尿、脱水症状,且部分生化指标相悖等,但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完全不同;当两者合并存在时,临床诊断非常困难,如诊断不明、漏诊,则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预后,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很少有报道.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我科收治颅脑外伤后CSWS合并DI12例,对其诊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盐耗综合征 脑外伤后 尿崩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临床预后 诊治 临床诊断 CS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开塞露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微微 汪丽君 +1 位作者 应丹琦 刘补兴 《海峡药学》 2011年第7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40mL及60mL)开塞露诱导排尿解除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疗效。方法将传统诱导排尿无效的41例拔尿管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用不同剂量(40mL组20例、60mL组21例)保留灌肠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排尿情况了解诱...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40mL及60mL)开塞露诱导排尿解除颅脑损伤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疗效。方法将传统诱导排尿无效的41例拔尿管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用不同剂量(40mL组20例、60mL组21例)保留灌肠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排尿情况了解诱导排尿的效果。结果 40mL组与60mL组排便、排尿有效率分别为45.00%、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塞露保留灌肠可促进排尿,开塞露用量60mL组有效率明显高于40mL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塞露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重组技术及随访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吉 应丹琦 《中国辐射卫生》 2013年第3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首次常规CT检查和隔2~4周及以上行16层螺旋CT扫描,均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CPR)、表明遮盖法(SSD)等重组技术。结果所选病例外伤后均通过首次16层螺旋C...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首次常规CT检查和隔2~4周及以上行16层螺旋CT扫描,均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CPR)、表明遮盖法(SSD)等重组技术。结果所选病例外伤后均通过首次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和隔期复查;首次发现肋骨骨折36根,隔期复查新增60根肋骨骨折或骨痂生成。16层螺旋CT早期不能发现的隐匿性肋骨骨折均发生在肋骨腋前线前。结论隐匿性肋骨骨折在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易出现误漏诊,通过CT三维重组技术及隔期复查,可以作为明确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肋骨骨折 复查 骨痂
原文传递
巨大结肠脂肪瘤自行离断排出体外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巍 叶爱玲 +1 位作者 应丹琦 甘梅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9-721,共3页
患者男,41岁,因反复脐周疼痛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脐周疼痛,呈阵发性,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无明显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也无明显体重下降。入院体检、血液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肠镜检查示降结肠近脾曲一巨大有... 患者男,41岁,因反复脐周疼痛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脐周疼痛,呈阵发性,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无明显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也无明显体重下降。入院体检、血液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肠镜检查示降结肠近脾曲一巨大有蒂肿块,表面黏膜光滑(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脂肪瘤 体外 排出 离断 脐周疼痛 反复发作 入院体检 结肠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