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阿卡贝拉在当下流行音乐中的趋势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庄研光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流行系
-
出处
《当代音乐》
2016年第22期61-62,共2页
-
文摘
从20世纪末到今天是阿卡贝拉真正的大发展时期。当代的阿卡贝拉演唱包罗万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无伴奏人声合唱,而是不依靠任何乐器,由人声来演奏的声音艺术。20世纪中期是一个过渡期,随着流行音乐风格爆炸式的发展,阿卡贝拉也在逐渐改变自己以顺应时代。由于没有乐器声音略显单薄,年轻人开始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模仿乐队一样奏出华丽丰满的乐曲。人们模仿一切可以听到的乐器和声音去充实演唱。当架子鼓出现在乐队演出之后,人声打击乐也紧随其后。在电子音乐发展起来之后又融合了音效,最终形成了现代的Beatbox艺术形式。
-
关键词
阿卡贝拉
传统合唱
风格
-
分类号
J65
[艺术—音乐]
-
-
题名当下流行音乐的多元化探索之路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庄研光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科教导刊》
2013年第8期163-164,共2页
-
基金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科研立项
课题名称: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多元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12yyxy-4
-
文摘
流行音乐在西方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派生出很多的支系,各有各的风格和发展轨迹。中国的流行音乐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元素、古典元素和戏曲元素都被引入到流行音乐的创作中,开拓了新的风格和创作空间。
-
关键词
流行音乐
多元化
探索
-
Keywords
pop music
diversification
exploration
-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
-
题名网络直播背景下我国流行音乐传播研究
- 3
-
-
作者
庄研光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科技资讯》
2021年第32期172-173,176,共3页
-
文摘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是人们生活娱乐中的重要项目与内容。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网络直播行业将流行音乐的传播形式进行有效拓展,同时全面丰富了其内容。为了充分保障网络直播背景下流行音乐传播效果与基本质量,该文基于网络背景下,对我国流行音乐的传播现状与传播策略进行了全面化分析及探究。
-
关键词
网络直播
流行音乐
传播
现状
策略
-
Keywords
Network broadcasting
Pop music
Communi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数字化教学在高师流行演唱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庄研光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
-
出处
《北方音乐》
2009年第6期5-5,共1页
-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题目《数字化教学手段与高师音乐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编号为2008Z199项目的研究)
-
文摘
流行音乐是一种新型文化——当代“大众文化”,有着特殊的缘分,被众多学者视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流行歌曲的演唱则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的完整体现,要想演唱好流行歌曲,就需要有扎实和正确的基本功,加上创作性的演唱形式,使演唱者在舞台上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
关键词
演唱形式
数字化教学
应用
高师
大众文化
流行歌曲
艺术魅力
流行音乐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浅谈“我是歌手”如此火爆的原因
- 5
-
-
作者
庄研光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5期47-47,共1页
-
文摘
新型的形式,有气势的现场,成就了"我是歌手"的成功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种类和风格的流行曲风相继出现并迅速占领了我国的音乐市场,更由于网络,电视等先进科技现象的快速发展,为其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为流行音乐的商业化,世俗化以及本身内部规律的规范化提供了外部条件。
-
关键词
流行音乐
节目创意
传递正能量
音乐发展
未来趋势
国内外音乐
-
分类号
J603
[艺术—音乐]
-
-
题名浅谈流行音乐演唱风格
- 6
-
-
作者
庄研光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2期23-23,43,共2页
-
文摘
流行音乐有很多演唱风格,比如嘻哈乐、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说唱乐等等。文章从各种风格的介绍与内容、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影响力讲起,论述了流行音乐的发展特征,认为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各个风格源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演唱技巧与感情投入。
-
关键词
流行音乐
发展特征
演唱风格
感情投入
-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
-
题名北朝民歌《敕勒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研究
- 7
-
-
作者
刘禹含
庄研光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大观(论坛)》
2024年第10期51-53,共3页
-
文摘
北朝民歌《敕勒歌》历经千百余年流传至今,是敕勒人民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敕勒族由战乱到安定发展的有力证明。从音乐特征来看,《敕勒歌》的歌词展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豁达豪爽,其中所运用的蒙古长调委婉且具有节奏感,展现了北方民族的文化气节与真挚情感。从演唱技巧来看,声乐作品《敕勒歌》在气息调节、咬字吐字、衬字润腔方面灵活应用演唱技巧,更好地通过演唱技巧来实现情感表达,更好地传递出《敕勒歌》独特的民族韵味和音乐感染力。
-
关键词
北朝民歌
音乐特征
演唱技巧
《敕勒歌》
-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J616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