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平明芳 吴鸣 张旭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7期1018-1019,共2页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儿童CAP是儿童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全部死亡的19%[1],严重威胁儿...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儿童CAP是儿童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全部死亡的19%[1],严重威胁儿童健康。作者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CAP患儿10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死亡 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 感染性肺炎 静脉滴注治疗 痰热清注射液 常规西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骆秋龙 平明芳 +1 位作者 朱惠仙 吴鸣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6期97-97,共1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并行大便轮状病毒检...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并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治疗组退热快,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快。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结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骆秋龙 平明芳 吴鸣 《海峡药学》 2011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儿童重症MPP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重症MPP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表现为...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儿童重症MPP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重症MPP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表现为肺不张、肺实变、胸腔积液等变化,并均伴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甲基强的松龙及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联合治疗有效,8例肺不张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儿童重症MPP病程长,临床症状及体征重,并发症多,积极治疗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儿童 重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C传入纤维通路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的作用
4
作者 平明芳 杨霞 +3 位作者 刘伟荣 顾伟忠 舒小莉 江米足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4期1469-1473,1480,I0003,共7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C传入纤维通路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的作用。方法普通级健康雄性Wistar新生大鼠4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R1组、R2组、R4组大鼠各10只,R3组大鼠15只。R1组:阳性对照组(盐酸灌注组);R2组:暂时性食管迷走神经C传入纤...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C传入纤维通路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的作用。方法普通级健康雄性Wistar新生大鼠4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R1组、R2组、R4组大鼠各10只,R3组大鼠15只。R1组:阳性对照组(盐酸灌注组);R2组:暂时性食管迷走神经C传入纤维变性型实验组;R3组:持久性食管迷走神经C传入纤维变性型实验组;R4组: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灌注组)。所有小鼠均喂养至8周,麻醉后按照以下方式完成建模:R1组用浓度0.1 mol/L盐酸溶液连续灌注2周;R2组皮下连续注射50 mg/kg辣椒素2 d后,给予酸灌注2周;R3组在出生2 d后,先皮下注射50 mg/kg辣椒素,连续2 d,8周龄后连续酸灌注2周;R4组连续食管内0.9%氯化钠溶液灌注2周。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大鼠吸入不同浓度的乙酰甲胆碱(Mch)后大鼠的肺顺应性及肺阻力的变化;HE染色观察4组大鼠气管组织、肺组织和食管组织的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神经激肽受体1(NK_(1)R)、神经激肽受体2(NK_(2)R)、神经激肽受体3(NK_(3)R)mRNA表达水平及食管组织中5-羟色胺受体3(5-HT_(3)R)、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和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mRNA表达水平。结果当Mch浓度升到0.25、0.5 mmol/L时,R1组大鼠肺阻力增加百分比明显大于R2组、R3组、R4组(均P<0.05);当Mch浓度升到0.5 mmol/L时,R1组大鼠动态肺顺应性减少百分比大于R2组、R3组及R4组(均P<0.05)。HE染色发现,与R1组比较,R2、R3和R4组大鼠气管组织纤毛柱状上皮无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肺组织仅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食管组织鳞状上皮增厚不明显,固有层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等。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K_(1)R、NK_(2)R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3组大鼠肺组织中NK_(3)R mRNA表达水平高于R1组、R2组和R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大鼠食管组织中5-HT_(3)R、TRPV1和ASIC3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灌注盐酸可引起大鼠食管黏膜损害及气道高反应性,持久性食管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变性可引起大鼠肺组织NK_(3)R水平升高,迷走神经C传入纤维通路可能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C传入纤维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酸敏感离子通道3 气道高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平明芳 吴鸣 +1 位作者 张旭 金松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7期543-543,546,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84例,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并行大便镜检病毒。结果热毒宁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84例,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并行大便镜检病毒。结果热毒宁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6.0%)(P<0.05);治疗组退热快,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快,大便镜检病毒恢复阴性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轮状病毒肠炎 热毒宁注射液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敛肺止咳方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平明芳 滕懿群 陈俊国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分析益气敛肺止咳方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外周血EOS、IgE、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学院附属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接诊的9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 目的:分析益气敛肺止咳方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外周血EOS、IgE、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学院附属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接诊的9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敛肺止咳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EOS、IgE、TNF-α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冒次数、平素多汗、咳嗽咳痰积分及血清EOS、IgE、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啰音、咳嗽、咽喉肿痛、发热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5%)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呼吸道感染复发率(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48.57%)(P<0.05)。结论:益气敛肺止咳方可有效缓解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发热等症状,下调外周血EOS、IgE、TNF-α水平,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敛肺止咳方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球蛋白E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平明芳 吴鸣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12期1613-1614,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表现为肺部感染后出现反复或持续气促、咳嗽、喘息及运动耐受力差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湿哆音及喘鸣音。所有患儿均使用口服糖...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表现为肺部感染后出现反复或持续气促、咳嗽、喘息及运动耐受力差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湿哆音及喘鸣音。所有患儿均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辅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随访3-27个月,13例患儿复查胸部CT,5例肺部病灶影像检查好转,6例影像检查无变化,2例出现新的病灶,无1例病灶完全吸收。结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多为感染后起病,气促、咳嗽和喘息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三凹征、喘鸣音和湿啰音是最常见的体征,"马赛克"征象是胸部CT的典型表现。口服和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时可改善临床症状,但远期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对儿科肠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洁 平明芳 +1 位作者 韩晨阳 丁玲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思维导图对儿科肠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12月于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肠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分析思维导图对儿科肠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12月于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肠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住院时间、疾病恢复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疾病恢复时间分别为(3.22±0.39)d、(1.13±0.27)d、(2.35±0.41)d、(1.11±0.21)d均少于对照组的(4.31±0.41)d、(1.74±0.25)d、(3.24±0.62)d、(1.94±0.42)d(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5.25±1.82)分、(96.21±1.72)分、(97.44±1.83)分、(96.52±1.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3±2.31)分、(85.79±1.85)分、(85.28±2.12)分、(86.36±1.91)分(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78.33%,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儿科肠炎患者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儿科 护理质量 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例腹泻患儿粪便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平明芳 骆秋龙 章爱莲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粪便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特征,并分析产毒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共123份,其中社区获得性腹泻患儿60例,医院获得性腹泻患儿63例。标本进行厌...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粪便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特征,并分析产毒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共123份,其中社区获得性腹泻患儿60例,医院获得性腹泻患儿63例。标本进行厌氧培养,采用实时荧光PCR鉴定艰难梭菌tpi基因,并检测tcd A、tcd B毒素基因。收集患儿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毒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23例粪便标本共检出艰难梭菌tpi基因阳性35例(28.46%),毒素基因中tcd A^(+)B^(+)为19例(15.45%),tcd A^(+)B^(-)为3例(2.44%),tcd A^(-)B^(+)为2例(1.63%),tcd A^(-)B^(-)为11例(8.94%)。社区获得性腹泻患儿中tcd A/B产毒艰难梭菌感染率为28.33%,高于医院获得性腹泻患儿的11.11%(P<0.05)。产毒艰难梭菌感染腹泻患儿与非产毒艰难梭菌感染腹泻患儿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是否早产、有无先天性疾病、既往有无胃肠道手术、抗生素应用种类、近1个月内有无机械通气、临床症状、血液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粪便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毒艰难梭菌感染腹泻患儿中的非母乳喂养、近1个月内抗生素用药史、抗生素持续用药时间>7 d、近1个月内糖皮质激素用药史、近1个月内抑酸药用药史、近1个月内肠内营养者的比例显著高于非产毒艰难梭菌感染腹泻患儿(均P<0.05)。非母乳喂养(OR=2.433)、近1个月内抗生素用药史(OR=3.040)、近1个月内肠内营养(OR=2.330)是腹泻患儿产毒艰难梭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嘉兴地区儿童艰难梭菌毒素基因主要为tcd A/B基因,患儿以社区获得性腹泻为主,非母乳喂养、抗生素用药史、肠内营养的儿童更容易感染艰难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毒素基因 儿童 腹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平明芳 吴鸣 陈俊国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1期1907-1910,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肺功能、胸部CT、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诊断为BO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病因、临...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肺功能、胸部CT、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诊断为BO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肺功能改变、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结果 17例患儿中,男10例,女7例,均为肺部感染后起病,以腺病毒、麻疹病毒、支原体为其主要的病原体。4例患儿的肺功能检查的结果表现为不可逆性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度。17例患儿胸部的HRCT均出现马赛克灌注征,5例存在肺实变,3例肺不张,2例支气管扩张,1例支气管壁增厚。所有患儿均使用全身及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注意加强肺部理疗,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患儿身体全面发育。随访3~27个月,13例患儿对胸部HRCT进行复查,结果显示6例患儿肺部病灶没有改变,2例患儿肺部出现新的病灶区,5例患儿肺部病灶有所减轻,未发现有病灶完全吸收的病例。结论呼吸道感染为儿童BO最常见病因,腺病毒、麻疹病毒、支原体是其主要的病原体,肺功能检查对早期BO的诊断没有太大帮助。胸部HRCT显示出来的马赛克灌注征对BO早期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全身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改善临床症状,BO的预后关键取决于对患儿早诊断、早治疗及身体的全面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 儿童
原文传递
学龄前患儿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分型及患儿临床特点分析
11
作者 平明芳 骆秋龙 章爱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9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患儿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分型及患儿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148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留取48 h内粪便,将粪便标本置于-80℃冰箱中,进行艰难梭菌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学龄前患儿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分型及患儿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148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留取48 h内粪便,将粪便标本置于-80℃冰箱中,进行艰难梭菌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完成DNA提取及毒素基因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毒素A/B。结果148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培养出24株艰难梭菌,分离率16.21%。发现粪便标本培养阳性及培养阴性患儿近2个月抗生素使用情况、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及粪便性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PCR法对24株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tcdA和tcdB均为阳性菌株9株(37.50%),均为阴性3株(12.50%)。tcdA或tcdB阳性有12株(50.00%),其中tcdA^(-)tcdB^(+)菌株9株,tcdA^(+)tcdB^(-)菌株3株。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测得毒素阳性21例,阳性率为87.50%,其中毒素A^(+)B^(-)9例,毒素A^(+)B^(+)6例,毒素A^(-)B^(+)6例。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生素过去2个月、白蛋白与粪便性状是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艰难梭菌培养以产毒株tcdA^(-)tcdB^(+)、A^(+)B^(-)为主,艰难梭菌感染与抗生素过去2个月、白蛋白与粪便性状体有关,为艰难梭菌监测、预防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 艰难梭菌毒素 基因分型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慢病毒介导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基因沉默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旭 陈俊国 +6 位作者 章爱莲 陆燕 王琼 平明芳 葛禾佳 滕懿群 吴呜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779-781,共3页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可通过抑制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异常活化调节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在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中起...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可通过抑制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异常活化调节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在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中起重要作用[1].研究表明STAT3-SOCS3信号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在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4].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T2DM大鼠SOCS3基因表达上调,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降解并促进其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导致胰岛素抵抗[5-6].RNAi(RNA interference, RNAi)是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诱导细胞内同源mRNA降解介导的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技术[7],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已广泛用于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中[8].本研究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RNAi技术下调T2DM大鼠SOCS3基因,观察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探讨沉默SOCS3基因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胰岛素信号通路 基因沉默技术 慢病毒介导 糖尿病大鼠 转录活化因子3 ACTIVATOR CYTOKINE
原文传递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脑脊液中S-100β蛋白、MBP、NSE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俊国 吴鸣 +3 位作者 张旭 陆燕 王琼 平明芳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6期986-98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β蛋白、碱性髓鞘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认识其在该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38例BICE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良性颅内压... 目的通过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β蛋白、碱性髓鞘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认识其在该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38例BICE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良性颅内压增高症、鼻窦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共18例。观察组按惊厥发生次数分为2组,观察组1(<2次)16例,观察组2(≥2次)22例。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β蛋白、MBP和NSE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β、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观察组2上述指标显著高于观察组1(P<0.01);观察组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两观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中S-100β、NSE含量对比,在治疗后均较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100β、NSE水平与BICE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关。BICE患儿存在脑神经细胞的损害,且随着惊厥发生次数增加,损害加重,其病理变化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惊厥 S-100Β蛋白 MBP NSE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及其丝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旭 陈俊国 +4 位作者 吴鸣 陆燕 章爱莲 王琼 平明芳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7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丝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Ser307))水平,探讨其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丝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Ser307))水平,探讨其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和糖尿病组(20只)。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糖尿病组大鼠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其中16只大鼠制成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SOCS-3、IRS-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SOCS-3、IRS-1、PIRS-1^(Ser307)蛋白水平。应用t检验及Pearson直线相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 mRNA显著升高(P<0.05),IRS-1 mRNA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和PIRS-1^(Ser307)蛋白显著升高(P<0.05),IRS-1蛋白显著降低(P<0.05);2糖尿病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SOCS-3蛋白与IRS-1蛋白呈负相关(r=-0.865、-0.756,P<0.05),与PIRS-1^(Ser307)蛋白呈正相关(r=0.678、0.663,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可能通过上调SOCS-3基因,增加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和降低IRS-1表达,诱发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胰岛素受体底物1 丝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