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规模经营的增收效应:内在机制和实证检验
1
作者 平卫英 章标彪 +1 位作者 王佳 李文星 《管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81,共19页
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增强了农业产业的韧性,确保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而且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于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三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工具变量法... 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增强了农业产业的韧性,确保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而且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于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三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工具变量法和PSM-DID分析了农户规模经营的收入提升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规模经营对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农户规模经营可以通过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促进数字技术渗透来提高收入。(3)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户参与规模经营和持续规模经营的增收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户主拥有的技能越高其规模经营的增收效果越好,而性别因素也会影响技术作用的增收效果;相较于类市民化农户,纯农户规模经营能提升家庭人均纯收入,而兼业农户规模经营只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具有促进作用;考虑地理因素差异,规模经营对东中部地区和平原丘陵地区的农户家庭增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规模经营 增收效应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易地搬迁政策的逻辑转换 被引量:1
2
作者 平卫英 王佳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在传统因贫移民的历史根基上,历经40余年的演变发展,党中央围绕易地搬迁统筹部署,形成了一套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制度特色的工作逻辑,孕育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易地搬迁政策面临如何应对后续帮扶和“三... 在传统因贫移民的历史根基上,历经40余年的演变发展,党中央围绕易地搬迁统筹部署,形成了一套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制度特色的工作逻辑,孕育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易地搬迁政策面临如何应对后续帮扶和“三农”工作战略转型的双重考验,需要实现搬迁目标由脱贫向振兴、搬迁对象由贫困群体向五类村庄、搬迁方式由扶贫集中搬迁向统筹搬迁撤并、搬迁机制由聚力攻坚向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转变。由此,应以历史视域和开放视野分析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易地搬迁政策的逻辑转换问题,接续推进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 逻辑转换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门何以出贵子: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机会不平等
3
作者 平卫英 黄斐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104,共12页
机会平等是实现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将“环境—努力”机会均等分析框架引入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采用相异指数衡量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收入机... 机会平等是实现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将“环境—努力”机会均等分析框架引入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采用相异指数衡量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收入机会不平等程度,运用非参数条件推断树方法测算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机会不平等系数,并进一步讨论了环境因素对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机会不平等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2015—2021年,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机会不平等系数为0.2356—0.2925,说明农村居民收入跃升的机会不平等程度较高;农村低收入群体性别差异对机会不平等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地区和年龄。随着时间的变化,户口迁移和父母务农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机会差异对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影响逐渐增加;环境因素通过教育渠道和就业渠道间接影响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收入机会不平等的贡献度为43.34%—55.65%,其中,教育渠道的贡献度为34.34%—43.87%,就业渠道的贡献度仅有6.07%—14.26%。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地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发展机会平等,助力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收入群体 收入跃升 机会不平等 非参数条件推断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特征及返贫风险实证研究——基于随机森林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4
作者 平卫英 游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100,共10页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城市相对贫困成为减贫的主要挑战。本研究基于随机森林和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城市家庭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探究中国城市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特征及返贫风险。随机森林模型分析显示...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城市相对贫困成为减贫的主要挑战。本研究基于随机森林和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城市家庭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探究中国城市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特征及返贫风险。随机森林模型分析显示,中国城市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维度对中国城市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影响较大,而生活水平维度的影响相对较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处于低返贫风险的家庭占比最多,中度风险家庭最少,高风险家庭居中。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贫困监测,制定合理发展规划;推动就业创业,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强化企业支持,构建贫困家庭互助网络;激发扶贫活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相对贫困 返贫风险 中国城市家庭 随机森林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平台发展——基于金融科技平台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敏 杨旭 +1 位作者 平卫英 李建强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1193,共13页
金融科技平台是数字化平台的代表,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握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的异质性是推动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基于企业发展维度、平台应用维度和... 金融科技平台是数字化平台的代表,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握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的异质性是推动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基于企业发展维度、平台应用维度和公众需求维度构建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指数;其次,运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影响的门槛效应,探讨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研究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在促进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时存在信息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当信息化水平较低时,促进作用明显;当信息化水平较高时,促进作用减弱。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其在欠发达区域的作用效果大于发达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平台 区域发展 数字化平台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相对贫困测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平卫英 占成意 罗良清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94,共11页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城市相对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构建城市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数据,借助双界限法从收入、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家庭负债6个维度对城市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展开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城市相对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构建城市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数据,借助双界限法从收入、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家庭负债6个维度对城市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展开分析,并对区域、省份以及维度与指标三个方面进行分解。研究结果发现:东部区域相对贫困程度远低于其他区域,中部、西部和东北区域的相对贫困程度差异不显著;省份分解结果显示,福建、陕西等地区相对贫困指数与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结果差距较大,说明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一定能有效降低城市相对贫困率;维度分解中,各维度城市相对贫困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收入、健康和社会保障维度在两种指标权重下的贡献率结果接近,其中收入仍是重要的致贫原因,而健康和社会保障维度对相对贫困的贡献率较低;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相对贫困指数随着贫困维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基于上述结论,针对性提出四点建议:降低社会脆弱群体的制度性社会排斥程度;减少城市相对贫困者的脆弱性,增强其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预防和应对相对贫困;协调相对贫困个体与经济环境的关系,通过多向治理降低贫富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相对贫困 测度 贫困分解 多维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享经济统计核算: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 被引量:14
7
作者 平卫英 罗良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5,共13页
分享经济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来自政策制定者、商业部门、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现实迫切需要分享经济统计核算提供分享经济方面详尽的数据信息。为准确把握分享经济的规模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分享经济纳入宏观经... 分享经济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来自政策制定者、商业部门、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现实迫切需要分享经济统计核算提供分享经济方面详尽的数据信息。为准确把握分享经济的规模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分享经济纳入宏观经济核算的范畴,对分享经济的定义、核算对象和范围、核算内容和形式等基本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力图给出一个分享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以期对分享经济核算的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经济 统计核算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特别关注指数: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的识别与致贫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平卫英 王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133,共16页
本文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立需求为切入点,以西南地区某省的微观数据为样本,构建多维特别关注指数,为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的有效识别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然后通过多元分类评定(MLogit)模型分别研究两类监测对象的潜... 本文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立需求为切入点,以西南地区某省的微观数据为样本,构建多维特别关注指数,为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的有效识别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然后通过多元分类评定(MLogit)模型分别研究两类监测对象的潜在致贫因素,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多维特别关注指数能够有效满足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的多维性需求,同时重点突出收入维度的重要性;第二,收入剥夺、教育剥夺和健康剥夺是当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与帮扶工作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三,边缘易致贫户的政策帮扶应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能够长效提高收入水平的措施为主,脱贫不稳定户则需重点加强兜底保障类政策供给;第四,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所在地区可分别通过就业渠道、产业渠道与社会保障渠道影响易返贫致贫程度。本文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特别关注指数 易返贫致贫程度 影响因素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免费服务价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平卫英 张雨露 罗良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29,共11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低廉或免费的价格为居民提供互联网服务,但产出价值和消费行为却无法在GDP核算中体现。服务业产出被低估一直为学术界所讨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经济下创新的免费商业模式对传统核算理论的挑战成为本文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低廉或免费的价格为居民提供互联网服务,但产出价值和消费行为却无法在GDP核算中体现。服务业产出被低估一直为学术界所讨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经济下创新的免费商业模式对传统核算理论的挑战成为本文研究切入点。本文在"互联网免费服务与顾客价值"的易货交易框架下对其价值核算展开研究,将互联网免费服务价值核算与数据资产核算联系在一起,使数据成为连接互联网免费服务与国民经济核算中生产、消费、收入核算的桥梁。文章最后通过模拟核算案例表现了互联网免费服务核算对不同账户的影响,建议对住户部门的生产、消费与收入各增加一笔虚拟处理,对企业的生产、收入及资产也各增加一笔虚拟处理,且这6笔虚拟价值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免费服务 核算 顾客价值 数据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国省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平卫英 钟春兰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93,共10页
文章构建了多层次、多指标的省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子系统,并在建立初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选取7个包含指标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计算主成分得... 文章构建了多层次、多指标的省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子系统,并在建立初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选取7个包含指标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计算主成分得分以代表原始数据进行SVM建模,利用便于处理小样本分类和泛化性强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我国省域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给出了各地循环经济的发展评价得分,并基于熵值法计算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评价 支持向量机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学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第七届中国统计学年会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平卫英 罗良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第七届中国统计学年会于2018年11月3日至4日在江西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150多家单位的500余位代表和嘉宾莅临参会。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统计学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寓意统计学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发展。
关键词 年会综述 改革开放 统计学 中国 江西财经大学 国内外 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赛促教、寓用于学”的创新导向型统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12
作者 平卫英 张雨露 罗良清 《内蒙古统计》 2019年第4期27-29,共3页
“以赛促教、寓用于学”的创新导向型统计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提高统计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的创新型统计人才。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统计分析方法必须在实践... “以赛促教、寓用于学”的创新导向型统计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提高统计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的创新型统计人才。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统计分析方法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并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践 创新能力 统计人才 人才培养 导向型 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型 教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的地区差距、空间 效应和动态演进 被引量:9
13
作者 平卫英 肖秀华 《调研世界》 CSSCI 2022年第7期3-16,共14页
为全面系统地考察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我国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各省份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和核密度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的空间... 为全面系统地考察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我国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各省份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和核密度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的空间相关性以及动态演进过程。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非均衡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在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以及部分北部沿海、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低值地区主要聚集在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和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在观测期内,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高值区、中值区和低值区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提高,各区间内的地区差距持续变大,在未来几年,该趋势可能会继续保持。本文明确了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的发展现状、地区差距和演进趋势,对我国数字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核心产业规模测算 空间效应 核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平卫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8-42,47,共6页
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考核循环经济发展效果的定量标准。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和运行机理出发,试图从物质流分析的视角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展开相关实证分析,... 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考核循环经济发展效果的定量标准。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和运行机理出发,试图从物质流分析的视角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展开相关实证分析,力图由点及面,为我国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物质流分析 统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能源效率与能源价格、技术进步——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平卫英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9期7-10,共4页
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我国农业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价格、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了农业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能源效率 能源价格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DA的成渝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平卫英 曾芳伊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38-141,共4页
合理的经济空间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对成渝经济区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空间模式及变动特征,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空间结构 探索性空间分析 成渝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转移视角下中国区域横向碳补偿标准测度与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平卫英 曾康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101,共17页
从碳转移视角实施区域横向碳补偿制度,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碳转移视角,基于区域横向碳补偿理论,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中国区域间的碳转移量,引入碳交易价格测算区域横向碳补偿金额;为激励区域生产技术进... 从碳转移视角实施区域横向碳补偿制度,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碳转移视角,基于区域横向碳补偿理论,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中国区域间的碳转移量,引入碳交易价格测算区域横向碳补偿金额;为激励区域生产技术进步,进一步采用“技术补偿”对碳补偿金额进行修正,并选取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存在净碳转出量,需要支付碳补偿资金;内蒙古、宁夏、黑龙江等省份存在净碳转入量,可以获得碳受偿资金;碳补偿金额占比较高的部门为制造部门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部门;经过“技术补偿”修正后,绝大多数省份的碳补偿或碳受偿金额出现大幅度缩减。为保证碳补偿制度长效稳健实施,构建了碳补偿主体、碳补偿形式、碳补偿标准、碳补偿资金来源与使用、碳补偿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的区域横向碳补偿机制。基于上述分析,建议提高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编制和开发的时效性,完善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市场,实施纵横结合的多元化碳补偿制度,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转移 碳补偿标准测度 碳补偿机制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技术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核算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平卫英 曾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7-22,共6页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国民核算视角对生态产品进行界定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方法,并以生态优势显著的江西省为例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进行核算。核算结果显示,2...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国民核算视角对生态产品进行界定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方法,并以生态优势显著的江西省为例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进行核算。核算结果显示,2019年江西省GEP为29040.66亿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占比为13.25%,调节服务价值占比为63.47%,文化服务价值占比为23.28%。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提出完善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核算 生态产品价值 GEP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投入产出表的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量测算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平卫英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136,共7页
对一般的物质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改进,主要依据可操作性原则调整了部门分类和基本假定,通过设置资源恢复部门,着力反映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利用情况。之后,利用中国现有的数据基础,对2004—2015年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存量进行估算,并展开了... 对一般的物质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改进,主要依据可操作性原则调整了部门分类和基本假定,通过设置资源恢复部门,着力反映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利用情况。之后,利用中国现有的数据基础,对2004—2015年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存量进行估算,并展开了经济系统内部部门间的物质流动测算,在此基础上对物质投入产出表的物质消耗系数、物质循环效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进,部门层面的物质消耗系数的变化并不明显,但总体上初始物质投入的物质使用效果呈现向好的态势,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目前中国的环境压力还没有明显缓解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在宏观层面上加强对物质流动总量和物质循环结构的调控,提高物质利用效率,推动废弃物质的资源化和提升再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投入产出表 经济系统 物质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环境保护支出账户的架构与内容 被引量:2
20
作者 平卫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0,共3页
环境保护支出账户的建立,将进一步明确经济主体出于环境保护目的而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规模和特征,从而反映环境保护活动的总投入。文章对加拿大环境保护支出账户的架构和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对我国环境保护支出账户的建立提出... 环境保护支出账户的建立,将进一步明确经济主体出于环境保护目的而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规模和特征,从而反映环境保护活动的总投入。文章对加拿大环境保护支出账户的架构和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对我国环境保护支出账户的建立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核算 环境保护支出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