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A12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常能 刘睿军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74-2876,共3页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2A1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二氧化锆陶瓷层,研究了电解液中锆盐浓度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粗糙度、形貌和耐盐雾腐蚀性能,并对微弧氧化膜层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膜层主要由AlMg_2O_4、ZrO_2...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2A1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二氧化锆陶瓷层,研究了电解液中锆盐浓度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粗糙度、形貌和耐盐雾腐蚀性能,并对微弧氧化膜层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膜层主要由AlMg_2O_4、ZrO_2、Zr_2O和Al_2O_3相组成;随着锆盐浓度的增加,微弧氧化膜层的厚度和粗糙度逐渐增加,膜层表观从优转变为一般;锆盐浓度为18 g/L的微弧氧化膜层的微孔区域的腐蚀产物相对更少,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好。盐雾腐蚀优先在微弧氧化膜层的疏松层开始,对致密层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12合金 微弧氧化 膜层 盐雾腐蚀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PSI方法的办公座椅设计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哲 尚凯 +1 位作者 张青 常能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9-184,共6页
为办公座椅设计方案选择构建科学全面且易用的评价体系,运用文献法和用户与专家讨论法,确定办公座椅设计评价指标的评价层次及评价范畴,采用专家九级量表打分法对各层次评价指标赋值,最终构建较为科学和全面的办公座椅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为办公座椅设计方案选择构建科学全面且易用的评价体系,运用文献法和用户与专家讨论法,确定办公座椅设计评价指标的评价层次及评价范畴,采用专家九级量表打分法对各层次评价指标赋值,最终构建较为科学和全面的办公座椅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解决办公座椅设计评价指标存在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问题;采用TOPSIS法和PSI法相结合的方法,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进行组合赋权的方式,分别基于熵权和偏好选择指数将评价指标进行确权和规范决策矩阵,解决评价人员对评价指标赋值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并能够缩小主观评价的比重;利用TOPSIS-PSI方法对3款办公座椅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如果CI值越大,表示距正理想解越近,距负理想解最远,即可成为好的选择。对比计算结果显示:座椅1、座椅2和座椅3的CI值分别为0.691,0.418和0.240,说明设计方案座椅1为最优方案,并对评价结果采用VIKOR法和COPRAS法进行验证,结果均一致,验证了所提指标设计理论和评价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座椅 TOPSIS法 PSI法 设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供性概念的座椅舒适度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尚凯 张青 +1 位作者 常能 陈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05-209,共5页
目的从视觉感知和使用感知角度探讨可供性概念在座椅舒适度研究中的作用,结合使用者的视觉体验与生理心理体验,为座椅舒适度创新设计提供指导。方法以可供性概念为基础,利用文献分析法将其内涵扩展为真实可供性和感知可供性的综合,并对... 目的从视觉感知和使用感知角度探讨可供性概念在座椅舒适度研究中的作用,结合使用者的视觉体验与生理心理体验,为座椅舒适度创新设计提供指导。方法以可供性概念为基础,利用文献分析法将其内涵扩展为真实可供性和感知可供性的综合,并对座椅舒适度要素从情感体验、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3个方面进行阐述,最终将可供性引入到座椅舒适度设计中,提出座椅舒适可供性概念并构建了座椅舒适可供性设计要素模型,并对运用该模型进行座椅舒适度设计进行介绍。结论座椅舒适度创新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又要满足对于座椅表面特性传达的视觉心理需求。从视觉感知和使用感知到的舒适程度进行创新设计,并形成两者的匹配关系,才能更加满足使用者对座椅舒适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供性 舒适度 视觉感知 使用感知 舒适可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VIKOR法的椅类家具舒适性设计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尚凯 陈哲 +1 位作者 常能 彭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06-211,共6页
目的为了解决椅类家具舒适性设计评价过程中主观赋值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及主观与客观结合时的权重比例的分配不合理所造成的评价结果的较大误差,为椅类家具设计提供更为客观且简单易用的评价方法。方法运用用户体验理论和FFORDANCE理论... 目的为了解决椅类家具舒适性设计评价过程中主观赋值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及主观与客观结合时的权重比例的分配不合理所造成的评价结果的较大误差,为椅类家具设计提供更为客观且简单易用的评价方法。方法运用用户体验理论和FFORDANCE理论构建较为科学和全面的椅类家具舒适性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体系排除决策者在赋权中的主观因素并利用VIKOR法最大化群体效用使评估者接受其折衷解,将熵权法和VIKOR法相结合解决椅类家具设计方案的优选问题。结论通过椅类家具中办公座椅舒适性设计方案的评价过程及结果验证了熵权—VIKOR法能够解决现有设计评价方法主观赋值存在的问题,实现了评价过程的客观化和定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椅类家具 熵权—VIKOR方法 舒适性 设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PBL教学方法在不同类型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哲 常能 宋磊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9期194-196,共3页
文章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首先概述了PBL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然后提出了PBL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最后对比了基于AHP的PBL教学方法在不同类型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艺术类课程“交通工具造型设计”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 文章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首先概述了PBL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然后提出了PBL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最后对比了基于AHP的PBL教学方法在不同类型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艺术类课程“交通工具造型设计”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好于“游艇材料与工艺”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PBL教学方法 不同类型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VIKOR法及其在小型游艇概念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尚凯 陈哲 +1 位作者 常能 马青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51,共8页
为解决小型游艇设计概念阶段评价中主观赋值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引起的设计评价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利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与用户评价法构建较为科学、全面的设计概念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将VIKOR法与粗糙集理论相结合,对设计概念方案进行评... 为解决小型游艇设计概念阶段评价中主观赋值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引起的设计评价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利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与用户评价法构建较为科学、全面的设计概念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将VIKOR法与粗糙集理论相结合,对设计概念方案进行评价;利用改进区间数的VIKOR法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获得相对精确的评价区间值,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确定性。运用该方法对某公司的小型游艇设计概念方案进行评价,并采用基于粗糙集结合AHP和TOPSIS的研究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粗糙-VIKOR法能提高评价数据的精确性,且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游艇 设计概念 粗糙集 VIKOR法 设计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感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哲 马学良 常能 《机械工程师》 2012年第4期17-19,共3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体验设计突出了顾客感性价值的重要性,它试图通过更生动更富情趣的产品,来营造更为完善的用户体验。文中在分析了用户体验理论及其与用户感官联系的基础上,针对产品设计中包括视觉、听觉、触...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体验设计突出了顾客感性价值的重要性,它试图通过更生动更富情趣的产品,来营造更为完善的用户体验。文中在分析了用户体验理论及其与用户感官联系的基础上,针对产品设计中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因素,结合案例予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用户体验 产品感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青 常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49-152,共4页
基于混合脑电信号及视觉信息的人机交互系统无法对复杂环境中瑕疵图像进行有效修复,人机交互性能差。设计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系统分为片上功能模块和外部电路模块,片上功能模块中的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还... 基于混合脑电信号及视觉信息的人机交互系统无法对复杂环境中瑕疵图像进行有效修复,人机交互性能差。设计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人机交互系统,系统分为片上功能模块和外部电路模块,片上功能模块中的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还原以及采集特征点坐标。系统采用8255A芯片作为人机界面的硬件接口。该芯片A,B,C口分别连接数据线、控制线和行列线,实现人机交互界面信息的传输。系统通过带有USB的摄像头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给计算机后,通过维纳滤波算法对图像进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能够准确完成应用者的动作指令,具有较高的指令识别正确率和识别速度,人机交互性能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人机交互 系统设计 特征点坐标 数字信号 维纳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晓宇 常能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4期171-172,共2页
手机的出现和发展拉近了科技与人们的距离,手机从之前的以打电话、发短信为主,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微时代,手机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虽然手机拥有着数量众多的需求者,但是也面临着其他品牌的竞争,因此,手机的UI界面设计也越来越重视... 手机的出现和发展拉近了科技与人们的距离,手机从之前的以打电话、发短信为主,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微时代,手机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虽然手机拥有着数量众多的需求者,但是也面临着其他品牌的竞争,因此,手机的UI界面设计也越来越重视视觉艺术元素。在激烈的竞争中,手机产品更加注重外形和界面交互实用性。手机界面作为人们的第一开机印象,自然更能捕获手机使用者的眼球,舒适和美观的视觉效果,会给手机的整体评价加分。基于此,本文从手机UI界面设计中的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原因、目的和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营造手机UI界面设计中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UI 界面设计 视觉艺术 元素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习座椅视觉舒适可供性的感知过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尚凯 罗婧 +2 位作者 常能 张青 王震亚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65,共5页
座椅视觉舒适可供性的感知过程影响用户对学习座椅的整体评价及选择。利用眼动技术,对不同类别的学习座椅进行用户的视觉感知实验,研究用户视觉舒适可供性的感知规律,结果显示:被试者对于学习座椅呈现由上而下的视觉观察模式,且被试受... 座椅视觉舒适可供性的感知过程影响用户对学习座椅的整体评价及选择。利用眼动技术,对不同类别的学习座椅进行用户的视觉感知实验,研究用户视觉舒适可供性的感知规律,结果显示:被试者对于学习座椅呈现由上而下的视觉观察模式,且被试受到座椅的短时视觉刺激时,与学习座椅就坐易疲劳的背部对应的靠背最吸引被试者的视觉感知;座椅的造型特点、色彩搭配、材质运用和结构设计等能够影响被试者对座椅舒适度的视觉感知可供程度,其视觉舒适可供性的模糊评价能够指导座椅进行后续的改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座椅 眼动技术 视觉舒适可供性 模糊评价 心理感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以“设计调查与分析”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哲 常能 +1 位作者 魏梦蝶 孙晓宇 《西部素质教育》 2022年第11期24-26,共3页
文章以“设计调查与分析”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然后论述了应用型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最后阐述了应用型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关键词 产品设计专业 实践教学 “设计调查与分析”课程 应用型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空间的设计策划理论研究
12
作者 常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S2期116-118,共3页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现代组织越来越重视运用情感价值要素来实现项目的差异化,设计项目正在由以工程技术驱动创造使用价值为主导的"单力"模式向以工程技术和设计艺术共同驱动来创造使用价值和...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现代组织越来越重视运用情感价值要素来实现项目的差异化,设计项目正在由以工程技术驱动创造使用价值为主导的"单力"模式向以工程技术和设计艺术共同驱动来创造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双力"驱动模式转变。一个项目中所涉及的价值的类型越来越复杂、价值的分析与定位在设计中所处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界定了价值空间的概念,提出了其内容、标准和构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空间 设计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的起步滑摩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殿伦 常能 郭学凯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2,共5页
以液力变矩器中的锁止离合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滑摩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锁止离合器的动力学模型和离合器活塞腔的压力控制模型;其次,分析了现在采用的锁止离合器滑摩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起步滑摩控制策略;... 以液力变矩器中的锁止离合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滑摩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锁止离合器的动力学模型和离合器活塞腔的压力控制模型;其次,分析了现在采用的锁止离合器滑摩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起步滑摩控制策略;再次,建立了锁止离合器起步滑摩策略下的离合器液压回路Simulation X模型,最后进行了整车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锁止离合器起步滑摩控制策略能很好地控制在起步工况下的离合器锁止过程,大大减少了滑摩时间和提高了起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止离合器 起步滑摩控制 液压控制 传动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