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中深层储层孔隙发育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常兴浩 张枝焕 +4 位作者 李艳霞 王泽中 钟宁宁 吴水平 张秀川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2,共8页
本文根据储集岩样品的显微特征,分析了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下第三系中-深部储层中孔隙的成因类型、微观特征及演 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原生孔隙、混合孔隙及次生孔隙3个发育带。中-深部 储层中原... 本文根据储集岩样品的显微特征,分析了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下第三系中-深部储层中孔隙的成因类型、微观特征及演 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原生孔隙、混合孔隙及次生孔隙3个发育带。中-深部 储层中原生孔隙所占比例很小,以次生孔隙为主,随埋藏增大,次生孔隙所占比例相应增加。中深部储层中主要分布3个次生 孔隙发育带,其深度分别为3 200~3 500 m,3 600~4 000 m,4 200~4 500 m。次生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也 可见到铸模孔和微裂缝。导致原始孔隙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压实和胶结作用,次生孔隙形成机理主要包括长石、方解石的溶解 作用和矿物的转化等。本文还讨论了储层岩相、岩性特征、地层水中有机酸浓度的改变、早期方解石的充填、烃类注入、异常 高压及微裂缝等地质与地球化学因素对中深部储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深部储层 黄骅坳陷 储集岩 成因类型 孔隙演化 地球化学 主控因素 微裂缝 异常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常兴浩 王延宾 韩德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21,共3页
下石盒子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文章从沉积相和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常规薄片分析、孔渗分析、压汞试验分析成果,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下石盒子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为低孔隙、低渗透率... 下石盒子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文章从沉积相和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常规薄片分析、孔渗分析、压汞试验分析成果,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下石盒子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为低孔隙、低渗透率储层,具有较高的排驱压力,较小的孔喉半径,且孔喉分选性差。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为主,有少量微裂缝和粒间孔隙。笔者利用孔隙度((?))、渗透率(K)、排驱压力(Pd)、饱和度中值压力(Pc50)和孔隙喉道半径(Rm)5个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划分出Ⅰ、Ⅱ、Ⅲ类。经压裂测试证明,Ⅰ、Ⅱ类储层是本区具有工业价值的储层,是增储上产的主要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喉 石盒子组 储层特征 大牛地气田 孔隙喉道 增储 低渗透 沉积相 鄂尔多斯盆地 储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岩相-测井相与砂体储集关系及其平面分布的油气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常兴浩 田景春 +4 位作者 李良 张翔 李蓉 古娜 杨忠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7-423,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钻井岩心、测井、物性和产能等资料,研究不同岩相-测井相与储集砂体物性及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含砾)粗粒砂岩相(箱形)储集砂体物性最好,产能最高;其次为粗粒砂岩相-中粒砂... 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钻井岩心、测井、物性和产能等资料,研究不同岩相-测井相与储集砂体物性及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含砾)粗粒砂岩相(箱形)储集砂体物性最好,产能最高;其次为粗粒砂岩相-中粒砂岩相(伽马测井曲线为钟形或齿状箱形)储集砂体物性较好,产能中等;细粒砂岩相(漏斗形)储集砂体物性差,产能低。在对研究区内700余口单井优势岩相-测井相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沉积微相和砂体平面分布特征为基础,以盒3-1小层为例编制岩相-测井相平面分布图,精细刻画盒3-1小层优势岩相-测井相的平面分布特征;结合岩相-测井相与储集砂体物性和产能的相关性,得到了盒3-1小层储集砂体在平面上不同位置物性、含气性的差异,为岩性圈闭的评价提供预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下石盒子组 岩相-测井相 物性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家子—八屋气田气藏精细描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常兴浩 王延宾 +3 位作者 姚军辉 龙胜祥 李红雯 于兴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i024,共4页
文章通过对孤家子—八屋气田的三维地震、测井、测试、生产数据解释与综合分析,精细描述该气田的地质特征,建立气藏的地质模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研究气藏的构造面貌及断层组构、地层展布、圈闭要素及对气藏的控制作用;利用波... 文章通过对孤家子—八屋气田的三维地震、测井、测试、生产数据解释与综合分析,精细描述该气田的地质特征,建立气藏的地质模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研究气藏的构造面貌及断层组构、地层展布、圈闭要素及对气藏的控制作用;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获得目的层段的波阻抗、泥质含量预测储层的空间展布;通过测井解释技术建立适合本区的测井解释模型,建立识别气层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并对各井目的层段进行气层识别与评价;根据测井解释成果利用储层建模技术建立主要储层段孔、渗、饱等参数模型,并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在总结气藏地质模型和流体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本区气藏形成模式、控制因素及天然气富集区块,提出本区进一步勘探开发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空间展布 波阻抗反演技术 测井解释模型 组构 地质模型 三维地震资料 气田 测井解释技术 储层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股壕地区上古生界气藏类型再认识及其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常兴浩 宋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31,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什股壕地区地质条件特殊,气藏类型及分布情况一直未明确,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在分析该区油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测井、钻井、地震、试气等资料,分层系、分区域对典型气藏进行了解剖,...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什股壕地区地质条件特殊,气藏类型及分布情况一直未明确,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在分析该区油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测井、钻井、地震、试气等资料,分层系、分区域对典型气藏进行了解剖,重新认识了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类型。结果认为:①该区构造区划可细分为斜坡带与隆起带,构造面貌差异性影响着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2+3段的气藏类型;②平面上,锦33井处是盒2+3段气藏类型的分界线,该井以东隆起带主要发育构造背景控制下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该井以西斜坡带发育的岩性气藏含气面积广、储量规模大,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和方向;③纵向上,受构造复杂及天然气侧向运聚成藏的影响,不同层位的气藏类型差异性明显,由下往上构造因素的控制作用减弱,下部下二叠统山西组1段、下石盒子组1段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上部盒2+3段则以岩性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什股壕地区 晚古生代 气藏类型 构造区划 气藏解剖 勘探方向 岩性-构造复合气藏 性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县区块浅层致密油藏压裂裂缝扩展形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常兴浩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为了提高富县区块延长组浅层致密砂岩油藏压裂改造效果,研究了压裂裂缝扩展形态及其对压后产量的影响。采用室内声发射凯塞尔效应方法,结合现场裂缝监测、压裂压力降落特性和压后试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裂缝扩展形态与油层埋深和层位直... 为了提高富县区块延长组浅层致密砂岩油藏压裂改造效果,研究了压裂裂缝扩展形态及其对压后产量的影响。采用室内声发射凯塞尔效应方法,结合现场裂缝监测、压裂压力降落特性和压后试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裂缝扩展形态与油层埋深和层位直接相关,长2、长3和长6储层的压裂裂缝主要为水平缝或复杂缝,长7和长8储层的压裂裂缝主要为垂直缝。水平裂缝压后生产效果差,必须根据不同的深度与层位对压裂设计和现场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尽可能避免形成单一水平裂缝。在一口水平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压裂施工11段,试油最高产油量13.54t/d,目前稳产油量8.93t/d,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地区浅层油藏的压裂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致密油藏 裂缝扩展形态 富县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雷达的瞬态电磁波传输特性及实验验证(英文)
7
作者 常兴浩 赵青 +3 位作者 马春光 常文会 秦龙 冉利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研究了瞬态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输特性,为井中雷达系统设计和地层信息解释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传播速度和衰减系数的理论计算,确定目标物与井眼间的距离以及井中雷达最大的探测距离。基于以上雷达波传输特性的理论研究,设计了一个井中... 研究了瞬态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输特性,为井中雷达系统设计和地层信息解释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传播速度和衰减系数的理论计算,确定目标物与井眼间的距离以及井中雷达最大的探测距离。基于以上雷达波传输特性的理论研究,设计了一个井中雷达系统。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工作性能,在石灰岩地层中开展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到距离井眼8m远的金属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雷达 传输速度 衰减系数 探测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雷达定向天线仿真与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青 邓祥开 +2 位作者 常兴浩 赵怿哲 唐剑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1-695,716,共6页
采用分布介质加载和集中电阻加载宽带小型化技术,设计了一个四方向的定向天线。天线中心频率处方向图前瓣增益比后瓣增益大28 dB,天线主瓣增益为5.4 dB,天线辐射的前向与后向时域脉冲波形峰峰值之比大于3,时域电场脉冲波形拖尾小于主峰... 采用分布介质加载和集中电阻加载宽带小型化技术,设计了一个四方向的定向天线。天线中心频率处方向图前瓣增益比后瓣增益大28 dB,天线主瓣增益为5.4 dB,天线辐射的前向与后向时域脉冲波形峰峰值之比大于3,时域电场脉冲波形拖尾小于主峰幅度1/5。通过全向、定向钻孔雷达天线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定向效果明显。为了验证天线性能,实际加工制作了仿真的天线,并进行测试,测试得到的天线S11与仿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雷达 定向天线 介质加载 小型化 电阻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产能建设钻井成本最优经济界限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武 曲晓强 +4 位作者 陈尘 潘宏文 常兴浩 李建山 李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9-32,7,共4页
在油田产能建设钻井过程中,影响钻井成本经济界限的因素有钻井成本工艺技术和地质特征。为此,运用技术经济学原理通过对影响油田钻井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钻井成本经济界限与圈闭面积、井深和单井日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结合某油... 在油田产能建设钻井过程中,影响钻井成本经济界限的因素有钻井成本工艺技术和地质特征。为此,运用技术经济学原理通过对影响油田钻井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钻井成本经济界限与圈闭面积、井深和单井日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结合某油田的实际特征情况,对评价模型的参数进行赋值,测算了在不同圈闭面积、井深和单井日产量下的钻井成本。最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测算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钻井成本与圈闭面积、井深和单井日产量呈高度相关的关系,并得到了以钻井成本为因变量,以圈闭面积、井深和单井日产量为自变量的线性相关模型。这对以后油田快速预测钻井成本,科学制定钻井投标的价格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钻井成本 经济界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地层压力监测和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东华 李翠楠 +4 位作者 杜娟 汪学华 朱亚兵 常兴浩 李建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28,40,共3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日益深入,目前钻探地层普遍存在着多产层、多压力系统,且高低压相间,钻井过程中井下复杂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钻井周期和钻井成本。因此,深入开展随钻地层压力监测与预测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推荐使用两种随...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日益深入,目前钻探地层普遍存在着多产层、多压力系统,且高低压相间,钻井过程中井下复杂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钻井周期和钻井成本。因此,深入开展随钻地层压力监测与预测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推荐使用两种随钻压力监测方法(dc指数法、sigma计算法),并详细阐述了两种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分析了两种监测方法的优势和差异。实际应用表明,该监测和预测技术能够为钻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 地层压力 监测方法 预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常兴浩 孙晓 杨明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8892-8899,共8页
构造单元的划分对明确杭锦旗地区内部基本构造特征、深化地质认识、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原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据近年来的钻探和地震解释成果以大断裂及其走向趋势线、下古生界尖灭线、基底起伏形态及-2... 构造单元的划分对明确杭锦旗地区内部基本构造特征、深化地质认识、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原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据近年来的钻探和地震解释成果以大断裂及其走向趋势线、下古生界尖灭线、基底起伏形态及-2 500 m海拔为依据,对基底断裂及地层展布特征进行了论述。对杭锦旗地区构造单元边界划分进行了探讨。与原方案相比,下古生界尖灭线和坳拉槽特征的界定使二级构造单元的划分更趋合理。该划分方案对于杭锦旗地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杭锦旗地区 构造单元 划分新方案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什托构造石炭系小海子组高氦气藏成藏机理浅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常兴浩 宋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0,共3页
巴什托构造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上,是巴什托—先巴扎构造带中断层逆牵引作用形成的背斜构造。该构造目前已完成近10口探井,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尤其是位于构造高点的麦3、4井在石炭系中统小海子组获工业油气流... 巴什托构造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上,是巴什托—先巴扎构造带中断层逆牵引作用形成的背斜构造。该构造目前已完成近10口探井,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尤其是位于构造高点的麦3、4井在石炭系中统小海子组获工业油气流,从而证实为一个有利的含油气构造。据油气样分析,小海子组天然气以烃类为主,氦气占0.68%~0.73%,原油密度0.7763g/cm3,为凝析油,油气比4286m3/m3,故小海子气藏属凝析油含量高的凝析气藏。通过分析实钻所取得的地球化学、岩石物性及试采等资料,结合该区构造发展史的研究,表明巴什托构造具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充足的油源及有利的构造条件。小海子组高氮高氦气藏的形成与张(扭)性断裂深切下地壳,大量基性岩浆侵入或喷发有关。岩浆释放的氦气被捕集保存于气藏中,断层为气体向上运移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无机成因 气藏形成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刘家沟组井漏控制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常兴浩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88,101-102,共3页
大牛地气田刘家沟组属于低破裂压力层段,存在垂直裂缝,易发生井漏,并具有漏失规模大、堵漏难度大、易发生重复漏失等特点。根据对大98井区5口井漏失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除工程地质原因外,压力激动也是造成刘家沟组井漏的重要原因,控制... 大牛地气田刘家沟组属于低破裂压力层段,存在垂直裂缝,易发生井漏,并具有漏失规模大、堵漏难度大、易发生重复漏失等特点。根据对大98井区5口井漏失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除工程地质原因外,压力激动也是造成刘家沟组井漏的重要原因,控制该井漏的难点在于垂直裂缝堵漏以及处理好刘家沟组地层破裂压力与下部地层坍塌压力之间密度窗口的问题,因此在控制井漏时,不能仅关注堵漏剂,而要在各种堵漏操作中更加关注井内压力系统的稳定。介绍了2口井的堵漏作业情况,其中DPS-11井在钻穿刘家沟组后没有及时提高该段地层承压能力,追求进尺,导致井漏反复发生,井漏损失13 d,而DPH-70井及时提高了刘家沟组地层承压能力,堵漏时间最短,井漏仅损失4.35 d。提出该段地层井漏控制的要点为超前预防、控制漏速、迅速穿过漏层、打水泥塞彻底封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垂直裂缝性地层 堵漏剂 井眼压力系统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油田致密裂缝性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常兴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31-137,1,共7页
红河油田长8油层组属典型的致密裂缝性油藏,储层基质渗透率低、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水平井钻遇储层物性变化大,要求压裂设计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首先根据实际压裂井,进行压裂改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压裂改造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红河油田长8油层组属典型的致密裂缝性油藏,储层基质渗透率低、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水平井钻遇储层物性变化大,要求压裂设计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首先根据实际压裂井,进行压裂改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压裂改造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裂缝发育程度是压后产量的主控因素;其次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基质区、裂缝发育区的压裂施工参数,并针对红河油田长8油层组的储层类型,结合三维地震,建立了三维压裂设计思路,针对不同的储层类型形成了不同的压裂设计方法,提高了压裂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改造效果,对后续红河油田长8油层组及类似油藏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压裂设计 压裂裂缝 红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水平井钻完井工艺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常兴浩 秦玉英 王锦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3,157-158,共4页
大牛地气田尝试水平井技术开发初期,钻井指标低,成本高,不能满足低成本高效开发需要。分析前期钻井指标低的主要原因是井身结构不合理、井眼尺寸大、井眼轨道造斜率偏大、斜井段易出现煤层垮塌等复杂情况。对此进行了对策分析、方案优化... 大牛地气田尝试水平井技术开发初期,钻井指标低,成本高,不能满足低成本高效开发需要。分析前期钻井指标低的主要原因是井身结构不合理、井眼尺寸大、井眼轨道造斜率偏大、斜井段易出现煤层垮塌等复杂情况。对此进行了对策分析、方案优化,形成了优快钻进系列技术:152.4 mm水平段井眼井身结构技术、三段制单增轨道设计技术、二开上部直井段复合钻进技术、煤层安全钻进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大大提高了大牛地气田的水平井钻井指标,其中钻井周期由139 d缩短至61 d,机械钻速由3.02 m/h提高到至6.75 m/h,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井眼 复合钻具 煤层钻进 优快钻井 水平井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取心技术及取心方式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兴浩 宋凯 《钻采工艺》 CAS 1997年第1期24-24,61,共2页
煤层气井取心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由于煤层气在储层特征、储集方式及开采方式等方面与常规天然气的显著差异,决定了煤层气井取心技术和取心方式的不同。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煤层气井取心... 煤层气井取心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由于煤层气在储层特征、储集方式及开采方式等方面与常规天然气的显著差异,决定了煤层气井取心技术和取心方式的不同。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煤层气井取心技术进行阐述,并探讨适于煤层气井取心的取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取心 储集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取心技术及取心实践
17
作者 郑锋辉 张发安 常兴浩 《中国煤层气》 1996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为了准确测定煤层含气量,要求取心作业必须有高的收获率和尽可能短的提钻及出筒、装罐时间。常规取心工具难以全面满足其要求。本文介绍了“八五”期间研制的MS-215型绳索取心工具,可全面满足煤层气井取心要求。该工具最大特点是具有... 为了准确测定煤层含气量,要求取心作业必须有高的收获率和尽可能短的提钻及出筒、装罐时间。常规取心工具难以全面满足其要求。本文介绍了“八五”期间研制的MS-215型绳索取心工具,可全面满足煤层气井取心要求。该工具最大特点是具有半合式内筒、双作用隐蔽岩心爪及到位和堵心报警装置。使用该工具,在柳林进行了4口井取心,取心率均在90%以上,岩心出筒装罐时间小于lO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心技术 煤层气井 绳索取心 岩心 取心率 含气量 取心工具 双作用 报警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