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DA1发动机气缸体组织与性能的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席赟 王跃 +2 位作者 吴成龙 陈杰 周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7-110,共4页
文章对4DA1发动机气缸体铸件各关键部位的金相组织及硬度等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并分析各部位组织与性能存在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机体结构及铸造工艺所造成的凝固条件的不同是缸体各部位组织、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章对4DA1发动机气缸体铸件各关键部位的金相组织及硬度等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并分析各部位组织与性能存在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机体结构及铸造工艺所造成的凝固条件的不同是缸体各部位组织、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下一步改善4DA1缸体毛坯质量和提高合格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A1气缸体 金相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体铸件表面异常锈斑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4
2
作者 席赟 张京伟 朱昊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90-1192,共3页
4DA缸体铸件清理抛丸后,曲轴箱内腔面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斑点状锈斑。通过对锈斑形貌、化学成分和铸造工艺的分析,认为二次随流孕育过程中,Si-Ba孕育剂未完全熔化,部分残留物富集在铸件的特定表面。残留偏析的Ba与H2O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4DA缸体铸件清理抛丸后,曲轴箱内腔面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斑点状锈斑。通过对锈斑形貌、化学成分和铸造工艺的分析,认为二次随流孕育过程中,Si-Ba孕育剂未完全熔化,部分残留物富集在铸件的特定表面。残留偏析的Ba与H2O反应生成碱性物质,并在涂料、砂芯、树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去极化作用促进了铸铁表面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形成以残留Ba为中心、外围为氧化铁的腐蚀锈斑。取消Si-Ba二次孕育或用75Si-Fe代替作为随流孕育剂,可以消除异常锈斑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锈斑 二次孕育 Si-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n合金熔体结构变化及其对凝固行为和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席赟 陈志浩 +1 位作者 朱协彬 祖方遒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6-39,共4页
运用电阻法和DSC热分析发现了CuSn30%合金熔体中存在不可逆的结构转变。在转变区间前后,通过熔体过热处理手段探索了这一结构变化对合金凝固过程及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可逆熔体结构的变化导致熔体凝固所需的过冷度增大,合金凝... 运用电阻法和DSC热分析发现了CuSn30%合金熔体中存在不可逆的结构转变。在转变区间前后,通过熔体过热处理手段探索了这一结构变化对合金凝固过程及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可逆熔体结构的变化导致熔体凝固所需的过冷度增大,合金凝固组织变化明显,初生相和共析组织细化,分布弥散化。并从熔体结构转变角度对上述现象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30合金 液态结构转变 过热处理 凝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Te_3合金熔体结构变化对凝固行为及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席赟 黄中月 祖方遒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24-1427,共4页
根据Bi2Te3合金熔体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发生的异常行为,从熔体结构变化的视角探索了材料凝固行为与熔体热历史的依存关系。实验证明,Bi2Te3合金熔体结构在686~707℃范围内发生了异常转变,这种结构变化导致其熔体凝固过冷度增大,释放凝固... 根据Bi2Te3合金熔体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发生的异常行为,从熔体结构变化的视角探索了材料凝固行为与熔体热历史的依存关系。实验证明,Bi2Te3合金熔体结构在686~707℃范围内发生了异常转变,这种结构变化导致其熔体凝固过冷度增大,释放凝固潜热更加剧烈,并且凝固组织细化。这一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熔体热历史,可更为有效地获得理想的凝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TE3 合金 电阻率 熔体结构转变 凝固行为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卡轮毂铸造工艺的改进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席赟 黄光伟 朱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0-51,共2页
QT500-10轮毂铸件常用于重型卡车。为了保证铸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较好的伸长率,并且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试制过程中对铸件的成分、浇注系统和泥芯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从而在产品性能、成本控制方面获得了较... QT500-10轮毂铸件常用于重型卡车。为了保证铸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较好的伸长率,并且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试制过程中对铸件的成分、浇注系统和泥芯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从而在产品性能、成本控制方面获得了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卡轮毂 铸造工艺改进 成分设计 浇注系统 泥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诱导液相结构转变对Pb-Sn合金凝固行为及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席贇 刘兰俊 +1 位作者 祖方遒 陈志浩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7-589,共3页
在前期工作发现的某些合金熔体发生温度诱导非连续液 液结构转变的基础上,通过研究Pb Sn共晶合金及Pb Sn80%合金发生液 液结构转变前后熔体的凝固行为及组织,发现后者凝固过冷度较发生熔体结构转变前成倍增大,并导致凝固组织的明显细化... 在前期工作发现的某些合金熔体发生温度诱导非连续液 液结构转变的基础上,通过研究Pb Sn共晶合金及Pb Sn80%合金发生液 液结构转变前后熔体的凝固行为及组织,发现后者凝固过冷度较发生熔体结构转变前成倍增大,并导致凝固组织的明显细化。揭示了温度诱导非连续液 液结构转变对合金凝固行为及组织有着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结构转变 凝固行为 组织细化 PB-SN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SnZn合金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余瑾 张燕 +4 位作者 祖方遒 席赟 李先芬 徐炜 丁厚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37-1342,共6页
采用直流四电极法研究了常压下Sn-Zn合金系的电阻率随温度连续升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金Sn-Zn5、Sn-Zn8.8、Sn-Zn20、Sn-Zn30、Sn-Zn40、Sn-Zn50和Sn-Zn70分别在970、1 008、957、950、948、926和873℃处发生了电阻率的突变现象。... 采用直流四电极法研究了常压下Sn-Zn合金系的电阻率随温度连续升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金Sn-Zn5、Sn-Zn8.8、Sn-Zn20、Sn-Zn30、Sn-Zn40、Sn-Zn50和Sn-Zn70分别在970、1 008、957、950、948、926和873℃处发生了电阻率的突变现象。对合金的进一步分析表明,Sn-Zn熔体电阻率在高温时的突变是由Zn在Sn-Zn熔体中大量汽化造成的,即在此处发生了液气结构转变;Sn-Zn合金在完全熔化至发生液气结构转变的连续升温过程中,合金中并不存在某种液液结构的转变,且液液结构转变并非存在于在所有二元合金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Zn合金 液态结构 电阻率 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0.5Te合金熔体结构转变及其对凝固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兰俊 席赟 祖方遒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09-611,共3页
通过对Bi-20.5Te合金熔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发现合金熔体在642℃时存在着液-液结构转变。分析Bi-Te合金熔体在不同成分和不同温度的原子结合规律,认为这种结构转变是由于熔体中的原子团簇变化引起的。将Bi-20·5Te合金分别在... 通过对Bi-20.5Te合金熔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发现合金熔体在642℃时存在着液-液结构转变。分析Bi-Te合金熔体在不同成分和不同温度的原子结合规律,认为这种结构转变是由于熔体中的原子团簇变化引起的。将Bi-20·5Te合金分别在熔体结构转变前温度(600℃)、结构转变后温度(700℃)的范围内熔炼、保温,测定相应的凝固曲线,并观察凝固组织。结果表明,相对于在结构转变前保温处理的熔体,将合金在700℃保温处理后,凝固时所需过冷度增大,释放凝固潜热更加剧烈,并且凝固组织显著细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熔体结构内的Bi-Bi同类原子团簇,以及具有共价结合的Bi-Te原子团簇在高温下被打破,熔体趋向均匀,对凝固过程中的原子扩散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合金的凝固行为及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0.5Te合金 熔体结构转变 凝固行为及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A1柴油机缸体砂眼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炜 钱辉 +1 位作者 席赟 李小蕴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5-727,共3页
对4DA1柴油机缸体砂眼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除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外,喷涂涂料对缺陷产生也有较大的影响。针对于此,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改进浇注系统,同时整改组芯工艺,使芯撑不沾上涂料,并在下芯时严格控制散砂。整改以后缸体... 对4DA1柴油机缸体砂眼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除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外,喷涂涂料对缺陷产生也有较大的影响。针对于此,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改进浇注系统,同时整改组芯工艺,使芯撑不沾上涂料,并在下芯时严格控制散砂。整改以后缸体的上表面缺陷以及机加工缸筒砂眼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缸筒砂眼发生率由原来的20%降到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A1柴油机 砂眼 涂料 浇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诱导液态In-80%Sn合金结构非连续变化的分形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国华 祖方遒 +2 位作者 余谨 席赟 张燕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59-1261,共3页
用分形理论探讨了液态In-80%Sn结构及其变化,证实了液体结构中存在分形结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与液态合金其它结构参数一样,分形维数也发生了不连续的变化,提出分形维数是一个结构敏感参量.分析认为液态In—Sn合金结构所出现的不连... 用分形理论探讨了液态In-80%Sn结构及其变化,证实了液体结构中存在分形结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与液态合金其它结构参数一样,分形维数也发生了不连续的变化,提出分形维数是一个结构敏感参量.分析认为液态In—Sn合金结构所出现的不连续变化是由于液体中粒子集合体线度减小而出现的线度效应所造成的,分形维数的突变是温度诱导液态结构不连续的基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合金结构 分形理论 温度诱导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晶凝固及其新认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祖方遒 席赟 李小蕴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5,共5页
包晶凝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相变过程,但实际合金的包晶凝固并非像传统教科书上所介绍的平衡凝固方式"固相+液相→新的固相"这样简单。包晶凝固常常进行得不完全,也可能存在"液相→固相"的直接凝固;另一方面,由于包... 包晶凝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相变过程,但实际合金的包晶凝固并非像传统教科书上所介绍的平衡凝固方式"固相+液相→新的固相"这样简单。包晶凝固常常进行得不完全,也可能存在"液相→固相"的直接凝固;另一方面,由于包晶凝固中初生与包晶两相生长过程中可发生相竞争,还可能出现类似于共晶凝固的两相偶合共生组织,也可能出现两相分层组织或其中一相成为岛状组织等复杂情况。文中从包晶凝固的一般过程出发,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新进展,对偏离平衡包晶凝固的相关现象进行描述和原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和作用规律做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晶凝固 非平衡组织 相竞争 共生生长 分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粒子烧结法制备多孔不锈钢/TiO_2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连超 谢佳 席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3-129,共7页
采用悬浮粒子烧结法在不同孔径的多孔不锈钢表面制备均匀的TiO_2膜。通过扫描电镜和XRD研究了悬浮液、多孔不锈钢基体和烧结温度对膜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O_2颗粒的分散与悬浮液粘度是提高膜层质量的关键。随着烧结温度的增... 采用悬浮粒子烧结法在不同孔径的多孔不锈钢表面制备均匀的TiO_2膜。通过扫描电镜和XRD研究了悬浮液、多孔不锈钢基体和烧结温度对膜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O_2颗粒的分散与悬浮液粘度是提高膜层质量的关键。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TiO_2膜层孔径减小;950℃烧结膜层综合性能较好,当烧结温度为1050℃时金红石相的TiO_2部分转变为亚氧化钛Ti_nO_(2n-1)相。当多孔金属平均孔径为10.0μm时,TiO_2粒子会内渗进入基体,同时造成膜层坍塌;当多孔金属平均孔径为2.0μm时,基体表面形成连续平整的TiO_2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不锈钢 TIO2膜 悬浮粒子烧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粉代替煤粉对型砂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吴成龙 朱奇林 +3 位作者 王跃 靳勇 席赟 梅勇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52-953,共2页
关键词 FS粉 型砂性能 煤粉 试用情况 生产性试验 使用效果 时间计算 加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成形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炜 李小蕴 +1 位作者 王连超 席赟 《职业技术》 2011年第11期26-26,共1页
随着现代成形制造技术的发展,材料成形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依托工程训练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加大先进成形设备的投入,并以此为引导,对材料成形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成... 随着现代成形制造技术的发展,材料成形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依托工程训练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加大先进成形设备的投入,并以此为引导,对材料成形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成了省内甚至国内高水平的材料成形实践教学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形实践教学 工程训练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合金PbBi电阻率随温度的异常变化
15
作者 余瑾 李强 +2 位作者 祖方遒 李先芬 席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文章通过电阻法对PbBi合金的电阻率进行了测量。发现在液相线以上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加,即其电阻率温度系数α(α=dρ/dt)基本保持不变;当温度超过某一临界温度时,α随温度的升高出现异常变化。经分析可以认... 文章通过电阻法对PbBi合金的电阻率进行了测量。发现在液相线以上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加,即其电阻率温度系数α(α=dρ/dt)基本保持不变;当温度超过某一临界温度时,α随温度的升高出现异常变化。经分析可以认为,不同的合金成分具有不同的转变温度;液态PbBi合金高温区可能存在着温度诱导的液-液结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Bi合金 电阻率 结构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n合金熔体结构转变及其动力学行为探索
16
作者 陈志浩 席赟 祖方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9-1004,共6页
迄今为止,人们对合金在液相线之上的熔体结构转变过程的认识仍不清晰.本文运用电阻法、DSC热分析等实验手段,对CuSn60wt%二元合金熔体在升温及保温条件下的结构转变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相变动力学理论探讨了转变过程的特征与微... 迄今为止,人们对合金在液相线之上的熔体结构转变过程的认识仍不清晰.本文运用电阻法、DSC热分析等实验手段,对CuSn60wt%二元合金熔体在升温及保温条件下的结构转变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相变动力学理论探讨了转变过程的特征与微观物理机制.分析表明:合金熔体中温度诱导的结构转变过程符合"形核-长大"类型,其动力学过程为自动催化转变模式,其中液相中新结构原子团簇的"形核率"为转变速率的主导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结构 液态结构转变 相变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和B对Al-Si合金中Fe相组织的影响
17
作者 王家伟 席赟 +2 位作者 王连超 李亨 陈星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3-51,共9页
研究Mn、B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铝液中对Al-Si合金中Fe相组织的影响。此次研究中,在熔体中加入0.625~2.5 wt.%的Mn和1~3 wt.%的Al-8%B中间合金进行保温沉降,因此合金的底部形成了块状α-Al(FeMn)Si相和AlB_(2)相沉淀,从而达到除铁的目的... 研究Mn、B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铝液中对Al-Si合金中Fe相组织的影响。此次研究中,在熔体中加入0.625~2.5 wt.%的Mn和1~3 wt.%的Al-8%B中间合金进行保温沉降,因此合金的底部形成了块状α-Al(FeMn)Si相和AlB_(2)相沉淀,从而达到除铁的目的。Mn有利于块状富Fe相粒径的增大,加速沉降;AlB_(2)相会促进Mn在固液界面前沿析出,有利于富Fe相的形成。在温度为630~640℃时,具有较大的过冷度,铝液黏度较低,更有利于富Fe相的沉降。当Mn/Fe为2,Al-8%B的添加量为2 wt.%时为最佳合金设计。在630℃时铁含量降至0.5 wt.%,除铁率为60%,且保持较低的Mn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 α-Al(FeMn)Si相 保温温度 AlB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浇注系统对4DA1柴油机缸体砂孔缺陷的影响与对策
18
作者 吴炜 钱辉 +1 位作者 席赟 李小蕴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6期325-326,共2页
通过对4DA1柴油机缸体浇注系统的分析,认为缸体砂孔缺陷是由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引起的。通过改进浇注系统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各个内浇道的浇注速度,使浇注过程平稳,不会导致严重的紊流现象;新浇注系统还能很好地起到挡渣的作用。根... 通过对4DA1柴油机缸体浇注系统的分析,认为缸体砂孔缺陷是由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引起的。通过改进浇注系统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各个内浇道的浇注速度,使浇注过程平稳,不会导致严重的紊流现象;新浇注系统还能很好地起到挡渣的作用。根据整改后的工艺,进行试验验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A1柴油机 砂孔 浇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特点及韧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金寿 席赟 祖方遒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其生产技术及质量控制有较大难度。本文主要内容: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的性能特点及相关标准,低温断裂的特征及其表征方法,组织及主要成分对其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等。
关键词 球墨铸铁 低温冲击功 显微组织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MOF衍生ZnCo多孔碳骨架电化学分析Hg(Ⅱ)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吉星 鲍钱鑫 +2 位作者 席赟 陈星 王连超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以Zn/Co-ZIF为前驱体制备了高比表面积、高石墨化程度和均匀N掺杂的双金属MOF衍生ZnCo多孔碳骨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对其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物相和... 以Zn/Co-ZIF为前驱体制备了高比表面积、高石墨化程度和均匀N掺杂的双金属MOF衍生ZnCo多孔碳骨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对其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物相和元素价态进行研究。利用ZnCo多孔碳骨架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构建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分析水环境中的Hg(Ⅱ),新型传感器表现为宽的检测范围,较好的灵敏度、线性程度和检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检测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