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成家庄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前缘露头构型分析
1
作者 师学耀 高超利 +7 位作者 孟旺才 赵逸 陈立军 王彩霞 冷丹凤 马洪志 马裕武 孙宁亮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通过野外露头精细解剖,基于露头的岩性、沉积构造、颜色及沉积环境,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柳林成家庄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10种岩相类型及7种沉积单元,根据沉积旋回特征及岩相组合类型,识... 通过野外露头精细解剖,基于露头的岩性、沉积构造、颜色及沉积环境,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柳林成家庄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10种岩相类型及7种沉积单元,根据沉积旋回特征及岩相组合类型,识别出了分流河道、分流砂坝、潮汐砂坝、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6种4级构型单元,它们又以复杂的组合方式构成三角洲前缘5级构型单元。构型单元的组合样式可分为垂向叠置、侧向拼接及孤立式3种。通过实地测量对构型单元进行了定量表征,分流河道、分流砂坝、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厚度和宽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为地下构型单元建模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山西组 三角洲前缘 岩相类型 露头构型 组合样式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的径向电阻率特征及含油性——以鄂尔多斯盆地洛河油田延长组长6^(1)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超利 程时清 +4 位作者 师学耀 黄闯 樊云峰 周志杰 孙欢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424,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洛河油田长6^(1)低渗透油层含油饱和度变化大、油层非均质强,再加淡水钻井液侵入,造成油层电阻率径向分布不均且变化大。通过双感应-八侧向测井与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特征对比分析,认为水层的径向电阻率均为增阻侵入,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洛河油田长6^(1)低渗透油层含油饱和度变化大、油层非均质强,再加淡水钻井液侵入,造成油层电阻率径向分布不均且变化大。通过双感应-八侧向测井与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特征对比分析,认为水层的径向电阻率均为增阻侵入,油层、油水同层的径向电阻率普遍具有减阻侵入、低阻环带、高阻环带特征或相关趋势。其中,减阻侵入有助于识别高含油饱和度、高电阻率油层和油水同层,低阻环带和高阻环带有助于识别低电阻率油水同层。另外,部分油水同层的双感应-八侧向测井径向电阻率组合具有“增阻侵入”且深感应电阻率低的特征,推测可能是受双感应-八侧向测井探测范围限制,为低阻环带靠近井眼附近遭受淡水钻井液侵入影响的结果,深感应测井反映的是侵入带电阻率而不是油水同层的电阻率,容易被误解释为水层。因此,对于双感应-八侧向测井中具有“增阻侵入”特征且深感应电阻低值的储层,其流体性质有水层、油水同层这两种可能性,需要结合深探测测井资料或油藏地质特征进一步分析,以提高油层、水层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电阻率 流体识别 双感应-八侧向测井 阵列感应测井 洛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河地区高自然伽马砂岩识别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师学耀 高超利 +4 位作者 刘伟 周志杰 安鑫胜 李宁 孙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0-538,共9页
为识别洛河区延长组长6与泥岩、凝灰质泥岩具有类似常规测井响应特征的高自然伽马砂岩,分析高自然伽马砂岩的成因与主控因素。综合分析高自然伽马砂岩的岩性、物性特征及对应测井响应特征,优选测井曲线敏感参数进行曲线重叠处理,快速识... 为识别洛河区延长组长6与泥岩、凝灰质泥岩具有类似常规测井响应特征的高自然伽马砂岩,分析高自然伽马砂岩的成因与主控因素。综合分析高自然伽马砂岩的岩性、物性特征及对应测井响应特征,优选测井曲线敏感参数进行曲线重叠处理,快速识别高自然伽马砂岩,通过多敏感测井参数组合构建新指示参数进行交会,验证高自然伽马砂岩。结果表明:与常规砂岩相比高自然伽马砂岩中钍元素含量相对较高,铀和钾元素含量正常;高自然伽马砂岩纵向随机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旋回砂体的任何部位;高自然伽马砂岩平面展布整体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基本一致,受沉积微相控制。洛河区高自然伽马砂岩为同沉积期火山事件沉积的凝灰质叠加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中形成,高放射性主要来自高含量钍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自然伽马砂岩 新指示参数 火山事件沉积 水下分流河道 洛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师学耀 任战利 +1 位作者 杜芳鹏 陈西泮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1-6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大型富含油气盆地,发育多套页岩层系,具备页岩气成藏的物质基础。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页岩气的勘探潜力,本文在区内及邻区老井复查、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含气量测试等多种手段,分... 鄂尔多斯盆地是大型富含油气盆地,发育多套页岩层系,具备页岩气成藏的物质基础。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页岩气的勘探潜力,本文在区内及邻区老井复查、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含气量测试等多种手段,分析了长7页岩的基本特征、地化及含气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长7页岩气勘探潜力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长7页岩埋深和厚度适中,有机质具有混合型的特点,且以Ⅱ1型为主,有机质含量高;岩石中脆性矿物石英含量不低,裂缝发育;长7全段含气量较高,其中以长73最优,可达6. 63 m3/t,是长7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层位;研究区内泥页岩厚度大、含气量高的张家湾和直罗地区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富县地区 长7页岩气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生烃条件及沉积模式分析
5
作者 师学耀 高超利 +7 位作者 雷俊杰 黄闯 安鑫胜 张宇恒 王如意 李艳青 王磊 孙宁亮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1期39-48,69,共11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对研究区泥页岩的岩石学、矿物组成、有机地球化学、孔隙类型及沉积模式精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泥页岩,分别是泥质碎屑...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对研究区泥页岩的岩石学、矿物组成、有机地球化学、孔隙类型及沉积模式精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泥页岩,分别是泥质碎屑流成因的块状泥岩、浊流成因的正粒序泥岩及沉积于静水环境中的纹层状泥岩.块状泥岩和正粒序泥岩含有较多的陆源碎屑矿物,纹层状泥岩碳酸盐矿物含量高,同时含有较高的有机碳及可溶烃和热解烃,它们的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含有少量Ⅰ型.泥页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粒内孔及微裂缝,有机质孔少见,纹层状泥岩孔隙类型多样,储集空间大.泥质碎屑流形成的块状泥岩沉积在湖盆坡脚处,浊流成因的正粒序泥岩及纹层状泥岩广泛沉积于湖盆中心,且厚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泥岩 页岩油气 生烃条件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世延安组软沉积物变形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冷丹凤 田坤 +1 位作者 王彩霞 师学耀 《地质与资源》 CAS 2020年第5期454-460,418,共8页
古地震相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盆地演化中具有指示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活动的作用.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岩心描述和野外调查过程中,于定边西南部DT3522井、安塞延河剖面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包括液化作用相关的枕状层、液... 古地震相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盆地演化中具有指示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活动的作用.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岩心描述和野外调查过程中,于定边西南部DT3522井、安塞延河剖面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包括液化作用相关的枕状层、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泥火山,以及负载构造、球枕构造等9种变形构造.通过软沉积物变形层位对比,变形特征研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7油层组沉积末期,发生了3期古地震活动,且呈现地震强度先弱后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早中侏罗世 延安组 软沉积物变形 古地震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花-劳山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下限研究
7
作者 陈立军 王彩霞 +2 位作者 刘绍光 冷丹凤 师学耀 《中外能源》 CAS 2017年第9期49-53,共5页
万花-劳山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东北部,包括下寺湾和南泥湾2个采油厂,长6油层组是该区重要含油层位之一,2个采油厂结合区域储层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储层物性下限研究较少。依据岩心、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区长... 万花-劳山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东北部,包括下寺湾和南泥湾2个采油厂,长6油层组是该区重要含油层位之一,2个采油厂结合区域储层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储层物性下限研究较少。依据岩心、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区长6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填系物以自生矿物为主,胶结物有方解石、绿泥石等,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包括少量的剩余粒间孔、粒内孔及微裂缝,孔喉组合为中孔细—微细喉型。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为7.0%~16.0%,渗透率主要分布区间为0.15×10^(-3)~2.0×10^(-3)μm^2,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利用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及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3种方法,确定了研究区储层物性下限孔隙度为8%、渗透率为0.2×10^(-3)μm^2,检验结果正确率为93.7%,为储量计算、开发生产及后期滚动试油开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组 低孔-超低渗储层 物性下限 经验统计法 含油产状法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花-劳山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8
作者 冷丹凤 师学耀 +2 位作者 孟旺才 陈立军 王彩霞 《中外能源》 CAS 2017年第6期55-59,共5页
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储油层系,而长8油层组为下组合最重要的含油层位,长8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填系物以自生矿物为主,胶结物有方解石、绿泥石等,以泥质胶结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8.6%,渗透率平均值为0.27mD,属于特低... 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储油层系,而长8油层组为下组合最重要的含油层位,长8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填系物以自生矿物为主,胶结物有方解石、绿泥石等,以泥质胶结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8.6%,渗透率平均值为0.27mD,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研究区不同沉积微相物性特征具有较大差异,高孔高渗主要集中在水下分流和河口坝优势微相。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这种孔隙对孔隙度的贡献较大,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粒内溶孔也是研究区孔隙类型之一,这种孔隙对提高储层孔隙度有限。微裂缝在研究区较常见,主要是由压实作用形成的,它们的存在改善了储层物性。依据层次分析方法 ,选取构造部位、微相部位、烃源岩厚度、砂体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作为评价有利区指标,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区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其中长81预测Ⅰ类有利区2个,Ⅱ类有利区3个;长82预测Ⅰ类有利区3个,Ⅱ类有利区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孔隙类型 评价标准 勘探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山油田W110井区长6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9
作者 刘秀婵 陈西泮 +1 位作者 高浩锋 师学耀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9期28-31,共4页
以W110井区长6储层地质特征为基础,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油驱水实验中,长6储层随含水饱和度增加,油相渗透率下降幅度较大,水相渗透率提升不大,两相流动范围较窄,表明可流动流体较少。水驱油中,长6油层中流体以非活塞式驱... 以W110井区长6储层地质特征为基础,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油驱水实验中,长6储层随含水饱和度增加,油相渗透率下降幅度较大,水相渗透率提升不大,两相流动范围较窄,表明可流动流体较少。水驱油中,长6油层中流体以非活塞式驱油,随着注入倍数的增加,含水率的增高幅度大于采收率的增加,在到达一定的注入倍数时,采收率没有提高的趋势,最终平均驱油效率为56.82%。储层的渗透率低、微观孔隙结构偏小和微观非均质性强同时导致研究区驱油效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渗流特征 劳山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北油田高台—毛家河北成藏特征与勘探方向
10
作者 王彩霞 冷丹凤 +2 位作者 陈立军 孟旺才 师学耀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2期26-34,10,共10页
为了搞清子北油田高台—毛家河北成藏特征与勘探方向,在石油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测试资料,开展了油藏分布特征、油气主要控制因素及油气成藏规律分析工作,同时开展了勘探有利区预测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主力含油层位为长4+... 为了搞清子北油田高台—毛家河北成藏特征与勘探方向,在石油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测试资料,开展了油藏分布特征、油气主要控制因素及油气成藏规律分析工作,同时开展了勘探有利区预测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主力含油层位为长4+5、长6油层组,从下部地层到上部地层水层呈增多的趋势;②油气藏在平面上呈现零散分布,毛家河北部油藏相对较为富集,高台地区油藏分布零星,整体具有面积小、层系多、连片性差等特点;③油水分布规律主要受烃源岩油源供给、构造特征、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储层物性条件控制,体现在平面上的油水展布规律为油层基本分布在储层砂体发育、物性好、构造高部位且距离烃源岩较近的有利成藏圈闭内。以上述成果认识为指导,分析认为高台东部王家畔地区、毛家河北部马鞍山地区为今后勘探的重点区域,确定Ⅰ类有利区5个、Ⅱ类有利区1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北油田 油藏分布特征 油气控制因素 油气分布规律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县槐树庄地区长7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光辉 师学耀 +4 位作者 陈立军 闻星宇 刘伟 庄岩 安鑫胜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6-60,共5页
为了充分认识槐树庄地区长7油层组储层特征,并提出合理的分类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砂岩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资料等,对研究区长7油层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为了充分认识槐树庄地区长7油层组储层特征,并提出合理的分类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砂岩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资料等,对研究区长7油层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油层组储层主要以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类型主要为薄膜—孔隙式和孔隙式;储层孔隙度平均为8.29%,渗透率平均为0.23×10^-3μm^2,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并根据排驱压力和最大进汞饱和度,将研究区长7油层组储层物性特征简单划分为三类。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最大,溶蚀作用对储层孔隙起到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树庄地区 长7油层组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槐树庄长7油层地质储量评价
12
作者 安鑫胜 师学耀 +3 位作者 刘伟 白光辉 庄岩 闻星宇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1-44,共4页
延长组长7层系对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直罗油田槐树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化验及测井等资料,并利用容积法对该地区长7地质储量进行了评价,得出其地质储量为388.14×10^4 t,可为槐树庄区地质的勘探开发提... 延长组长7层系对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直罗油田槐树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化验及测井等资料,并利用容积法对该地区长7地质储量进行了评价,得出其地质储量为388.14×10^4 t,可为槐树庄区地质的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槐树庄区 长7油层 容积法 地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县探区长8段致密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贺永红 任战利 +6 位作者 陈占军 邓亚仁 葛云锦 焦健 李红进 陈西畔 师学耀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3-399,共7页
富县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近年来的勘探成果表明,长8段油藏的储层以细砂岩为主、储层孔隙度介于5%~15%,渗透率一般小于0.5×10^(-3)μm^2,主要发育致密储层,且非均质性明显;长8段油藏没有明显的油藏边界,油水亦无统一的分异界... 富县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近年来的勘探成果表明,长8段油藏的储层以细砂岩为主、储层孔隙度介于5%~15%,渗透率一般小于0.5×10^(-3)μm^2,主要发育致密储层,且非均质性明显;长8段油藏没有明显的油藏边界,油水亦无统一的分异界面,开发的主要对象为物性较好、产油量相对较高的"甜点"油藏,生产需经过压裂,上述特征表明长8段油藏为致密型油藏。根据富县探区长8段的地质背景及油藏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长8段油藏是近源充注的结果,其分布主要受长7段优质烃源岩的展布以及长8段物性较好的"甜点"型储层共同控制;由于区域性地史演化较为稳定,油藏在成藏之后没有发生大的破坏,所以油藏保存条件普遍较好,该因素对油藏的分布不起主要控制作用。根据上述油藏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富县探区中南部2个区块不但砂体发育,而且西邻长7段烃源岩发育区,应是长8段成藏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8段 致密油藏 主控因素 富县探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张家湾地区延长组8段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永红 任战利 +6 位作者 陈占军 邓亚仁 葛云锦 焦健 李红进 陈西畔 师学耀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2,67,共7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张家湾地区延长组8段的岩心分析、薄片鉴定、压汞测试等研究,认为该区长8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湾沉积微相,砂体多呈条带状展布,岩性为细粒级别长石砂岩。物性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为特低孔、超低...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张家湾地区延长组8段的岩心分析、薄片鉴定、压汞测试等研究,认为该区长8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湾沉积微相,砂体多呈条带状展布,岩性为细粒级别长石砂岩。物性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为特低孔、超低渗、特小孔道、细微喉型储层。按物性及与含油气关系可将储层分为4类:Ⅰ、Ⅱ类为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Ⅲ类仍具一定开发价值,Ⅳ类几乎无油气显示。根据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及含油气特征,预测有利区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致密储层 延长组8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县探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油藏源储配置特征分析
15
作者 邓亚仁 师学耀 +1 位作者 任来义 贺永红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6年第19期86-88,90,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储层致密油藏源储配置特征,此次研究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长8油气来源、分析储层特征、阐述源储配置对成藏的影响,丰富富县地区长8源储配置研究,指导油气勘探。
关键词 致密油 长8段 源储配置 富县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