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植被固碳能力与产水、土壤保持服务冷热点识别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子辉 张亚 +4 位作者 巴永 陈伟志 董春凤 杨梦娇 文方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7-1019,共13页
本文以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域,评估植被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与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并通过空间冷热点分析识别出固碳能力与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空间冷热点区域,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固碳能力最大,最大值分别为590.02... 本文以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域,评估植被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与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并通过空间冷热点分析识别出固碳能力与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空间冷热点区域,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固碳能力最大,最大值分别为590.02和591.15gC/m^(2);固碳能力变化方面,迪庆、昭通、怒江、德宏以及临沧的固碳能力增加,占云南省地级市总数的37.5%;其余地区固碳能力呈下降趋势.整体来看,云南省植被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2)2000~2020年,云南省产水服务能力最大值为2215.84和2045.83mm,产水服务总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20年,云南省土壤保持服务能力总体呈增加趋势,仅有德宏土壤保持服务总量呈降低趋势,占云南省地级市总数的6.25%;昆明、迪庆、怒江等其他地区的土壤保持服务能力为增加趋势.(3)2000~2020年,云南省植被固碳能力-产水服务-土壤保持三项服务的综合空间热点布局变化较小,冷点布局变化较大.综合空间的热点区域(99%可信度、95%可信度、90%可信度)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等地区,其中,极热点区域(99%可信度)在西双版纳分布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固碳能力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能力 典型生态系统服务 冷热点识别 驱动分析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磊 管继云 +6 位作者 巴永 陈伟志 黄加忠 程琰勋 张亚 瞿镪 赵萌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26,共23页
【研究目的】查清滇中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驱动机制,服务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方法】以滇中大姚县、姚安县和南华县为研究区,依据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分析土壤重... 【研究目的】查清滇中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驱动机制,服务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方法】以滇中大姚县、姚安县和南华县为研究区,依据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分析土壤重金属来源、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建立滇中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表生地球化学过程驱动模式。【研究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d、Hg含量均值高于深层土壤背景值,Cr、Ni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除As、Hg、Sb外的其他重金属显著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局部地区土壤可能存在As、Cd、Pb生态风险。构建的最小数据集的元素为As、Co、Cr、TFe、Ni、Pb、Sb、Sn、V、Zn,莫兰指数显示均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变质岩和侵入岩重金属含量高、碎屑岩和第四系冲积物含量低的特点。多元统计分析与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表明Co、Cr、TFe、Mn、Ni、V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As、Sb、Sn受原生地层与成矿地质背景影响较大,Cd、Pb、Zn主要受工矿活动等人类活动影响。【结论】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地层分布高度耦合,地质背景控制了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差异。岩石风化作用驱动了重金属的垂向迁移和富集,重金属含量与高程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拟合趋势,有机质和pH是不同高程区间控制重金属行为的主控因素。研究区强烈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重塑了重金属的宏观分布,受自身化学性质的制约以及环境条件(坡度、pH、有机质等)的影响在土壤中发生分配、迁移、富集,人类活动影响了局部重金属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空间分布 驱动机制 表生地球化学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局-质量-功能的高寒草甸区生态脆弱性分析——以云南迪庆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子辉 苏湘媛 +10 位作者 田甜 张亚 陈庆松 朱康文 宋丹 张艳军 巴永 陈伟志 董春凤 杨梦娇 侯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3-2285,共13页
以滇西北高寒草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格局-质量-功能框架开展其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特征评价,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滇西北高寒草甸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EVI)格局由北向... 以滇西北高寒草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格局-质量-功能框架开展其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特征评价,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滇西北高寒草甸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EVI)格局由北向南递减.2000~2020年迪庆北部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呈增加趋势,生态脆弱性性指数最高增加了0.30,中南部绝大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影响因子对生态系统脆弱性敏感性显著,气候因子对迪庆北部和南部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敏感,经济(GDP)、人口(POP)等因子是导致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增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局-质量-功能 生态系统脆弱性 驱动分析 高寒草甸区 云南迪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富碱斑岩风化成土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其主控因素
4
作者 徐磊 赵萌生 +10 位作者 程琰勋 潘江涛 管继云 张亚 徐杰 陈伟志 王浩宇 黄加忠 杨明龙 巴永 王守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528,共17页
富碱斑岩带分布较广,目前对其风化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较少。笔者等以滇中姚安富碱斑岩为例,通过对其化学风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富碱斑岩成土过程中元素富集贫化控制因素,丰富碱性岩浆岩风化成土理论。笔者等分析了富碱斑... 富碱斑岩带分布较广,目前对其风化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较少。笔者等以滇中姚安富碱斑岩为例,通过对其化学风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富碱斑岩成土过程中元素富集贫化控制因素,丰富碱性岩浆岩风化成土理论。笔者等分析了富碱斑岩风化过程中的矿物风化特征、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化学风化趋势、元素迁移富集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富碱斑岩各风化层元素含量与基岩具有继承性,体现了原位风化的特征,符合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下云南境内上扬子地块岩石的风化特征;与大陆上地壳组成(UCC)相比,风化成土过程中Ca、Na、K等阳离子强烈淋失亏损,Fe、Al富集;化学风化过程主要发生脱Ca、Na、K、Mg、Si与富Al、Fe作用,风化早期主要为去Ca、去Na过程,风化中、晚期为去K、去Mg、富Al、富Fe过程,并伴随着强烈的脱硅作用;结合迁移系数,常量元素活动性强弱顺序为:Ca>Na>K>Mg>Si>Al>Fe;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一方面主要受地球化学性质相似的常量元素行为控制,另一方面受Al、Fe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黏土矿物吸附作用的影响,Sm、Nb、Sc、Th、Ti、U、Y、Cu、Cr、Ni随风化原地残余富集,Ba、Rb、Sr与K、Na、Ca、Mg等常量元素行为一致,随风化而淋失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斑岩 化学风化 常量元素 成土过程 地球化学行为 主控因素 姚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化遥综合找矿方法在西藏隆子县拉九地区的应用
5
作者 娄元林 钱建利 +3 位作者 朱志平 巴永 杨明龙 杨桃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57,共17页
西藏隆子县拉九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潜力较大。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前提下,通过遥感地质解译研判成矿有利部位,确定拉九地区为成矿预测Ⅳ区,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进行扫面,圈定了多处化探综合异常。选择在拉... 西藏隆子县拉九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潜力较大。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前提下,通过遥感地质解译研判成矿有利部位,确定拉九地区为成矿预测Ⅳ区,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进行扫面,圈定了多处化探综合异常。选择在拉九异常(HS-13-B2)内,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壤中1/1万汞气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等大比例尺化探物探工作,初步圈定了2处化探综合异常,发现3个极化体和2处视极化率异常,优选其中有利的成矿靶区,经异常查证和槽探工程揭露,发现3条金矿矿化蚀变带,实现了找矿新发现。基于物化遥综合找矿信息初步建立了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特征为标志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实践证明,运用物化遥综合找矿方法可极大地提高找矿效率,该工作为今后在高原山区开展多金属找矿勘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遥特征 综合找矿方法 金矿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拉九地区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干热河谷区土壤容重空间变异特征--以滇中楚雄地区为例
6
作者 陈伟志 张亚 +2 位作者 李静婷 巴永 潘家荣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
土壤容重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是植被恢复、生态修复和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重要参数。滇中楚雄州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组合形成了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和非干热河谷气候,为探讨土壤容重变化影响因素提供了极好... 土壤容重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是植被恢复、生态修复和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重要参数。滇中楚雄州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组合形成了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和非干热河谷气候,为探讨土壤容重变化影响因素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通过系统实测土壤容重,采用统计学方法拟合容重传递函数,探讨了研究区内土壤容重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干热河谷区土壤容重高,果园对土壤容重影响深度最大,燥红土容重最高,容重传递函数中有机碳贡献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干热河谷区生态保护修复、土壤碳储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干热河谷 成土母质 土壤结构 土壤类型 土壤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Emara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韩朝辉 宋玉财 +3 位作者 刘英超 巴永 杨明龙 程斐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95-1606,共12页
Emarat是位于伊朗Sanandaj-Sirjan带内的一个大型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其研究程度较低,矿化特征不明,并且,矿床脉石矿物显著富集石英,这一特征在MVT矿床中并不多见,因此,石英富集的原因值得探讨。此外,涉及矿床成因的成矿流体... Emarat是位于伊朗Sanandaj-Sirjan带内的一个大型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其研究程度较低,矿化特征不明,并且,矿床脉石矿物显著富集石英,这一特征在MVT矿床中并不多见,因此,石英富集的原因值得探讨。此外,涉及矿床成因的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有待查明。Emarat矿床铅锌矿体发育于早白垩纪灰岩中,呈多条近平行脉顺层、陡倾产出,矿化分两个阶段,分别为:1成矿前阶段,为细粒石英+黄铁矿强烈交代赋矿灰岩;2成矿阶段,表现为粗粒石英+闪锌矿+方铅矿+方解石呈脉状、斑团状出现在硅化灰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阶段粗粒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为盐水体系,均一温度介于132.2~225.3℃之间,盐度为18.47%~24.15%NaCl,液相组分以Na+和Cl-为主,含少量Ca2+、Mg2+和K+,Na+/K+比值较高(平均为29),SO2-4含量低,成矿流体具盆地卤水特征,岩浆流体特征不明显。石英的δ18 OV-SMOW介于18.6‰~20.7‰之间,分别用低的和高的均一温度峰值计算得到流体的δ18 OH2O范围为2.84‰~4.94‰(T=201.7℃)与7.02‰~9.12‰(T=147℃),流体δD值介于-76.2‰^-57.5‰之间。流体氧同位素组成与岩浆水氧同位素组成相似,但综合岩相学特征、流体包裹体测温和成分数据发现,这种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可能由来自盆地卤水的初始成矿流体在矿化部位与围岩发生强烈水岩作用,从而导致围岩中相对富18 O的氧进入流体所致。结合前人对富石英MVT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的模拟分析,暗示成矿过程中石英的大量出现可能为热的盆地卤水与较冷围岩发生相互作用、温度快速下降所致。闪锌矿δ34S值介于4.6‰~10.3‰,方铅矿δ34S值介于2.6‰~7.9‰,推测硫来自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方铅矿206 Pb/204 Pb比值为18.4112~18.4157,207 Pb/204 Pb比值为15.6472~15.6497,208 Pb/204 Pb比值为38.5642~38.5808,与区域铅锌矿床(点)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表明成矿金属为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石英 成矿物质 Emarat铅锌矿 伊朗 MVT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富碱斑岩风化剖面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磊 赵萌生 +8 位作者 徐杰 程琰勋 瞿镪 陈伟志 张亚 王浩宇 巴永 文方平 钱坤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631,共16页
中国西南地区发育大规模富碱斑岩带,通常具有重金属高背景值的特征,岩石风化是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云南水热条件充足、成土作用强烈的条件下,为了查清富碱斑岩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中国西南地区发育大规模富碱斑岩带,通常具有重金属高背景值的特征,岩石风化是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云南水热条件充足、成土作用强烈的条件下,为了查清富碱斑岩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特征以及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选择滇中姚安富碱斑岩岩石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ICP-MS/O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容量法等方法测定岩石和土壤样品中As、Cd、Cr、Cu、Hg、Ni、Pb、Zn、Al_(2)O_(3)、TFe_(2)O_(3)、CaO、Na_(2)O、K_(2)O、MgO、SiO_(2)、有机碳等主微量元素含量和pH值,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和质量迁移系数研究风化剖面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迁移富集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富碱斑岩风化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揭示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机制及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①富碱斑岩各风化层元素分布特征继承了基岩的特征,在风化成土过程中,As、Cr、Cu、Hg和Cd、Pb、Zn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相对于Ti,重金属迁移能力强弱顺序为:Cd>Zn>Pb>Hg>Cu>As>Ni>Cr;②Cu、Cr、Ni、Hg受其自身化学性质和脱硅富铝铁作用的影响,随风化最终富集于黏土矿物与Al、Fe氧化物/氢氧化物中,As与Fe、Al结合成难溶性的化合物而显著富集,土壤层迁移系数均值为7.64,Cd、Pb、Zn在酸性和强淋溶条件下显著地淋失迁移,土壤层迁移系数均值分别为−0.67、−0.45、−0.59。与大部分铅锌矿区相似,As受富铝铁作用影响原地次生富集,Cd、Pb、Zn受自身活泼的化学性质和pH影响大量淋失;③研究区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存在As、Pb污染的风险,Pb的大量淋失可能随地表径流迁入蜻岭河,应加强对富碱斑岩上覆土壤中As、Pb和流经富碱斑岩区河流中Pb、Zn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斑岩 风化 重金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地球化学特征 环境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古堆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9
作者 巴永 《四川地质学报》 2014年第A01期57-59,65,共4页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西藏古堆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Au、Sb、Pb、Zn为区内具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优选了卓木日金铅锌找矿远景区、...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西藏古堆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Au、Sb、Pb、Zn为区内具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优选了卓木日金铅锌找矿远景区、古堆金锑等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测量 找矿远景区 西藏古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武定地区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
10
作者 杨明龙 黄加忠 +2 位作者 巴永 徐磊 庞咏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第6期181-184,共4页
以滇中楚雄地区武定县为研究区,按平均1.02个点/km2的密度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基于研究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采用采样小格作为评价单元,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对该地区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对土壤... 以滇中楚雄地区武定县为研究区,按平均1.02个点/km2的密度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基于研究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采用采样小格作为评价单元,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对该地区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对土壤地球化学质量进行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划定耕地保护红线、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开发和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武定县地区发现有小面积的富硒土壤,土壤以酸性土壤为主,土壤养分综合质量良好,土壤环境综合质量总体优良,仅存在极少部分中度、重度污染情况,土壤综合质量情况良好,均为丰富和较丰富级别,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以优质和良好土地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县 土壤养分 重金属元素 空间分布 地球化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