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鹤草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巴晓雨 何永志 +1 位作者 路芳 史利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258-261,共4页
文章以国内外仙鹤草植物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对仙鹤草的形态特征、基源调查、成分检测和抗肿瘤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仙鹤草进一步系统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仙鹤草 质量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枫皮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洪禄 何永志 +2 位作者 史利利 冯金磊 巴晓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577-578,共2页
目的:以国内外地枫皮植物的文献资料为依据,从地枫皮的形态特征、基源调查、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系统研究与开发地枫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枫皮 形态组织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巴晓雨 闫朝雷 +5 位作者 郝福 晓雨 冯卫乔 丁锐 周长明 李志刚 《海峡药学》 2017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建立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及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平皿法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常规法... 目的建立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及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平皿法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常规法对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中各菌的回收率均为50%~200%,验证组可检出大肠埃希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采用平皿法,控制菌检查采用直接接种法。结论该方法可行性强,适用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微生物限度检查 平皿法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快速测定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巴晓雨 苗秋艳 +4 位作者 闫朝雷 郝福 张艳侠 高雯 侯金才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120EC反相色谱柱(100mm×3.0mm,2.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0.75ml·min^(-1),柱温:30℃。结果人参皂苷...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120EC反相色谱柱(100mm×3.0mm,2.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0.75ml·min^(-1),柱温:30℃。结果人参皂苷Rg1、Re、Rb1、Rd分别在19.04~190.39μg·ml^(-1)(r=0.9999)、21.79~217.90μg·ml^(-1)(r=0.9995)、32.97~329.70μg·ml^(-1)(r=0.9998)、10.38~103.82μg·ml^(-1)(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人参皂苷Rg1、Re、Rb1、Rd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101.4%、99.8%、101.6%,RSD分别为1.8%、2.4%、2.1%、2.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人参皂苷Rg1、Re、Rb1、Rd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提取物 人参皂苷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同时测定黄芪注射液中单糖和蔗糖含量 被引量:5
5
作者 巴晓雨 郝福 +3 位作者 张纲 许桂玲 张艳侠 李志刚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10期25-27,共3页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单糖和蔗糖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lltech Prevail Carbonhydrate Polymeric NH_2(聚合物氨基柱)(250mm×4.6mm,5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单糖和蔗糖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lltech Prevail Carbonhydrate Polymeric NH_2(聚合物氨基柱)(250mm×4.6mm,5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80℃,气体流速为2.0L/min,柱温为35℃。结果:该条件下D-木糖、D-果糖、D-葡萄糖和蔗糖线性范围分别为0.26~2.60mg/min,0.28~2.80mg/min,0.14~1.40mg/min与1.40~14.00mg/min;平均回收率均在95.0%~105.0%范围内,RSD均<2.0%。结论:建立的方法可靠、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黄芪注射液中单糖和蔗糖含量,为黄芪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单糖 蔗糖 HPLC-ELS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分析黄芪注射液中的有机小分子化学成分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纲 胡雪娇 +2 位作者 姜国志 刘艳丽 巴晓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4期410-414,430,共6页
目的:对黄芪注射液中的黄酮类、异黄酮类、皂苷类成分等有机小分子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线性离子阱质谱(HPLC-ESI/MS)检测技术对黄芪注射液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中的18种成分得以鉴定结构,... 目的:对黄芪注射液中的黄酮类、异黄酮类、皂苷类成分等有机小分子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线性离子阱质谱(HPLC-ESI/MS)检测技术对黄芪注射液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中的18种成分得以鉴定结构,其中紫云英苷等6种成分此前未见报道。结论:明确黄芪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为其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有机小分子 定性研究 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向青 郝福 +4 位作者 巴晓雨 孔德宪 杨晓玲 高峻 李志刚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5-1139,共5页
目的评价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RLD)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方法依据中国药典质量标准建立溶出度检查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对所建立的HPLC方法按照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要求进行了方法学验... 目的评价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RLD)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方法依据中国药典质量标准建立溶出度检查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对所建立的HPLC方法按照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要求进行了方法学验证;以pH 1.2盐酸溶液、pH 4.5磷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pH 1.2盐酸溶液(2 h)与pH6.0磷酸盐缓冲液、pH 1.2盐酸溶液(2 h)与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纯化水为溶出介质,采用不同的转速,对3批自研制剂和RLD进行溶出行为比较。结果 HPLC方法准确度、重复性、线性等验证结果均符合规定,满足分析要求;自研制剂与RLD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结论自研制剂与RLD溶出行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溶出曲线 高效液相色谱 F2相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药典》与中国香港、日、韩地黄药材质量标准比较
8
作者 巴晓雨 葛平 +3 位作者 郝福 郭勇 李寅庆 侯金才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5期1-3,共3页
分析比较《中国药典》、中国香港标准、日本药典及韩国药典中地黄药材质量标准的异同,包括来源、性状、鉴别和检查项指标等。结果发现中国香港和韩国对于地黄的质控指标较多且限度较为严格,但韩国药典未进行定性控制。掌握各药典间的异... 分析比较《中国药典》、中国香港标准、日本药典及韩国药典中地黄药材质量标准的异同,包括来源、性状、鉴别和检查项指标等。结果发现中国香港和韩国对于地黄的质控指标较多且限度较为严格,但韩国药典未进行定性控制。掌握各药典间的异同点可为制定一套可靠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提供依据,同时使各标准相互补充,更有效地控制药材质量,为药材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 日本 韩国 中国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郝福 胡向青 +3 位作者 巴晓雨 许桂玲 张纲 李志刚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17年第2期72-80,共9页
近年来,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领域.从激光散射测定粒度的原理、仪器的一般要求和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方法验证的要求以及该技术在药物领域中最新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在药物中的应用... 近年来,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领域.从激光散射测定粒度的原理、仪器的一般要求和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方法验证的要求以及该技术在药物领域中最新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在药物中的应用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静态激光散射 动态光散射 药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西红花苷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寅庆 许风磊 +3 位作者 宗梁 高雯 巴晓雨 侯金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考察金属离子对西红花苷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在Fe^3+、Fe^2+、Al^3+、Cu^2+、Na^+、K^+、Ca^2+、Mg^2+作用下,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在24 h内的浓度变化,以及不同温度、浓度Fe^3+和Na^+对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 目的考察金属离子对西红花苷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在Fe^3+、Fe^2+、Al^3+、Cu^2+、Na^+、K^+、Ca^2+、Mg^2+作用下,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在24 h内的浓度变化,以及不同温度、浓度Fe^3+和Na^+对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降解的影响。结果 Fe^3+和Fe^2+对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降解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Na^+和K^+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温度下Fe^3+均能显著促进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降解。随着Fe^3+浓度的升高,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降解速率加快。Na^+在温度为4~20℃,浓度为0.001~0.01 mol/L时减缓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降解的作用最强。结论西红花苷类化合物对部分金属离子较为敏感,西红花苷类成分在工业生产以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苷-Ⅰ 西红花苷-Ⅱ 稳定性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金柴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福 李东 +2 位作者 胡向青 巴晓雨 李志刚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测定金柴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变波长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osmosil C_(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波长:绿原酸(327nm)和黄... 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测定金柴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变波长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osmosil C_(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波长:绿原酸(327nm)和黄芩苷(280nm)。结果:绿原酸和黄芩苷均获得良好的分离度,阴性样品不干扰样品的测定;绿原酸和黄芩苷分别在13.3~53.2μg/mL和55~220μg/mL进样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RSD=1.6%)和99.8%(RSD=0.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金柴胶囊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柴胶囊 绿原酸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中糖类成分的分析测定研究
12
作者 王馨伟 巴晓雨 张纲 《海峡药学》 2017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测定红花注射液中的糖类成分含量。方法用苯酚硫酸法对红花注射液中的总糖、单糖和寡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用PMP衍生化法对单糖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红花注射液中的总糖含量约占总固体量的50%,其中单糖和寡糖在总糖中占比较高,单糖主... 目的测定红花注射液中的糖类成分含量。方法用苯酚硫酸法对红花注射液中的总糖、单糖和寡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用PMP衍生化法对单糖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红花注射液中的总糖含量约占总固体量的50%,其中单糖和寡糖在总糖中占比较高,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多糖在注射液中的含量较少。结论苯酚硫酸法操作简单,条件易控制,重现性较好,可以用于红花注射液中糖类成分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苯酚硫酸法 总糖 单糖 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鹤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路芳 巴晓雨 何永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1-855,共5页
目的研究仙鹤草Agrimoniae Herb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反复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仙鹤草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 目的研究仙鹤草Agrimoniae Herb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反复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仙鹤草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三十二烷醇(2)、三十一烷醇(3)、十九烷酸(4)、十六烷酸(5)、二十烷酸(6)、二十七烷酸(7)、胡萝卜苷(8)、委陵菜酸(9)、银锻苷(10)、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11)、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12)、仙鹤草酚B(13)、汉黄芩素(14)、芹菜素(15)、山柰酚(16)、乌苏酸(17)、槲皮素(18)、异槲皮苷(19)。结论化合物2~4、6、7、14均为首次从龙芽草属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芽草属 仙鹤草 乌苏酸 仙鹤草酚B 汉黄芩素
原文传递
伸筋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滕翠翠 何永志 +2 位作者 冯金磊 巴晓雨 李东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60-1963,共4页
目的研究伸筋草Lycopodium japon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伸筋草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IR、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法对结构进行解析和鉴定。结果从伸筋草中分离鉴... 目的研究伸筋草Lycopodium japon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伸筋草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IR、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法对结构进行解析和鉴定。结果从伸筋草中分离鉴定了7个三萜化合物、2个甾体化合物、1个单萜和1个脂肪醇,分别为3R,21α,24-trihydroxyserrat-14-en-16-one(1)、千层塔-14-烯-3β,21β-二醇(serrat-14-en-3β,21β-diol,2)、serrat-14-en-3β,21α-diol(3)、豆甾醇(4)、β-谷甾醇(5)、正二十八烷醇(6)、3-epilycoclavanol(7)、石松三醇(lycoclavanol,8)、α-芒柄花素(α-onocerin,9)、26-nor-8-oxoα--onocerin(10)、伸筋草素D(japonicumin D,11)。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伸筋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筋草 三萜 甾体
原文传递
《中国药典》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与《美国药典》,《欧洲药典》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巴晓雨 闫朝雷 +4 位作者 苗秋艳 郝福 张艳侠 高雯 侯金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80-185,共6页
文章主要对比分析了《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中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的异同,包括检查、含量测定和其他项几个主要指标的色谱条件、定量方法、前处理方法和限度等的分析比较,同时还对比分析了2015版《中国药典》修订内... 文章主要对比分析了《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中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的异同,包括检查、含量测定和其他项几个主要指标的色谱条件、定量方法、前处理方法和限度等的分析比较,同时还对比分析了2015版《中国药典》修订内容和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限度两方面内容。结果发现USP36执行的标准限度最为严格:总银杏酸≤5μg·g-1,总黄酮醇苷22.0%~27.0%,萜类内酯必须满足3个条件,且对银杏内酯J成分进行了检测;异鼠李素与槲皮素的峰面积比值≥0.1;USP36和Ch P2015检验指标较全:规定了农药残留和微生物限度等指标;2015版《中国药典》使用一测多评(QAMS)和指纹图谱等新技术手段:全面评估药品质量;银杏叶提取物不同剂型制剂间限度差异较大:注射剂限度要求更严格。掌握各药典间异同点,为制定一套可靠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同时为规范和提高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以便更充分理解质量标准提高的必要性和在质量标准制定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防止"银杏叶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向国际化标准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典》 银杏叶提取物 质量标准 《美国药典》 《欧洲药典》
原文传递
穿心莲内酯原料中有关物质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向青 巴晓雨 +2 位作者 郝福 武勇 周学刚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523-527,共5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中有关物质,并对穿心莲内酯原料进行不同影响因素的稳定性考察,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具体因素。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菲罗门Gemini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24nm,柱温为30℃,...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中有关物质,并对穿心莲内酯原料进行不同影响因素的稳定性考察,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具体因素。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菲罗门Gemini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24nm,柱温为30℃,体积流量为1.0mL/min,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梯度洗脱。考察穿心莲内酯原料药在不同pH值、氧化、高温、高湿、强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穿心莲内酯及其3个有关物质得到了很好地分离,所建立的有关物质方法经验证,表明专属性、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良好。穿心莲内酯固体状态较为稳定;在溶液状态对氧化和pH3~5条件较为稳定,在碱性介质、高温、光照条件下均不稳定。结论该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穿心莲内酯的质量控制,穿心莲内酯在溶液状态下总体稳定性较差,该结果为穿心莲内酯及其相关制剂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有关物质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GC法测定(R)-碳酸丙烯酯原料中(S)-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福 伊伟贞 +2 位作者 胡向青 武勇 巴晓雨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898-900,共3页
目的建立GC法检测(R)-碳酸丙烯酯中异构体(S)-碳酸丙烯酯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Cyclosil B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氮气,体积流量:1mL/min;分流比:20:1;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 目的建立GC法检测(R)-碳酸丙烯酯中异构体(S)-碳酸丙烯酯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Cyclosil B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氮气,体积流量:1mL/min;分流比:20:1;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30℃;氢气:45mL/min;空气:450mL/min;柱温:起始100℃,以5℃/min升至160℃,保持2min。对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回一碳酸丙烯酯在2.86-21.86μg/mL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1.8%(n=6)。结论本法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R)-碳酸丙烯酯中异构体(S)-碳酸丙烯酯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碳酸丙烯酯 (S)-碳酸丙烯酯 异构体 气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