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生毒理学PBL教学方式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敬华 蔡原 +2 位作者 逯晓波 靳翠红 巫生文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7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在卫生毒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式,评价PBL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探讨卫生毒理学PBL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 目的在卫生毒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式,评价PBL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探讨卫生毒理学PBL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个班级随机确定为PBL方式组和传统方式组。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研究PBL方式的应用效果及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的影响。结果 PBL方式组课程考试分数、优秀率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方式组。PBL方式组对"拓宽视野、强化知识记忆、增加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独立思索能力、提升语意表述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研究能力、提升处理问题能力、提升协作交流能力"方面的认可率也显著高于传统方式组。结论 PBL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卫生毒理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利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强化知识记忆、增加学习兴趣,促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卫生毒理学 预防医学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生毒理学教学中的践行与思考 被引量:10
2
作者 靳翠红 李莹 +4 位作者 巫生文 杨敬华 张国培 肖明扬 逯晓波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6期740-744,共5页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生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与统一难度测试题普查2016级与2017级预防医学本科生,用满意度调查、成绩分析、学生能力培养等综合评价线上线下混合...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生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与统一难度测试题普查2016级与2017级预防医学本科生,用满意度调查、成绩分析、学生能力培养等综合评价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帮助,总体成绩与线下教学模式相当(P>0.05),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增强。结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毒理学教学中有益的教育改革方向,但具体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对大鼠海马CA1区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敬华 巫生文 +4 位作者 刘秋芳 张立丰 齐鸣 鲁帅 蔡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4-499,共6页
目的探讨镧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40只Wistar孕大鼠通过自由饮水的方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aCl30.25%,0.5%和1.0%染毒组。染毒组仔鼠在断乳前通过母乳染毒,断乳后通过自由饮水的方式染毒1个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海马CA1... 目的探讨镧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40只Wistar孕大鼠通过自由饮水的方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aCl30.25%,0.5%和1.0%染毒组。染毒组仔鼠在断乳前通过母乳染毒,断乳后通过自由饮水的方式染毒1个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海马CA1区镧含量;磷酸二酯酶法检测海马CA1区钙调蛋白(CaM)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Ⅳ(p-CaMKⅣ),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c-ju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c-jun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Cl30.25%,0.5%和1.0%染毒组海马CA1区镧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7.3,12.0和20.0倍(P<0.05);海马CA1区CaM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80.7%,59.9%和30.6%(P<0.05);海马CA1区p-CaMKⅣ表达降低,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83.0%,57.4%和27.7%(P<0.05),p-CREB表达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24.4%,36.6%和73.2%(P<0.05),c-ju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36.1%,45.9%和83.6%(P<0.05),c-jun mRNA表达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4.8%,27.2%和76.5%(P<0.05)。结论镧可能与钙竞争结合于CaM,造成海马CA1区CaM活性和CaMKⅣ,CREB磷酸化以及c-jun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从而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D对仓鼠成纤维细胞V79靶细胞和旁观者细胞活力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靳翠红 巫生文 +3 位作者 逯晓波 刘秋芳 蔡原 肖云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对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V79靶细胞和旁观者细胞的细胞活力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以确定ACTD能否诱导旁观者效应的发生。方法:用不同剂量ACTD(0、0.25、0.5、1.0、2.0、4.0和8.0 mg/L)处理V79靶细胞1...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对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V79靶细胞和旁观者细胞的细胞活力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以确定ACTD能否诱导旁观者效应的发生。方法:用不同剂量ACTD(0、0.25、0.5、1.0、2.0、4.0和8.0 mg/L)处理V79靶细胞1 h,并选择其中4 mg/L ACTD作用1 h开始计时,分别在第4、8、12和24 h时取靶细胞去细胞培养液(conditionedmedium,CM),培养正常细胞24 h后,进行旁观者效应的观察。用MTT法测定靶细胞和旁观者细胞活力;并对靶细胞和旁观者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随着ACTD剂量的增加,靶细胞的活力下降,存在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P<0.05)。4 mg/L ACTD作用1h时细胞活力接近50%且稳定。旁观者细胞活力在用4~12 h CM培养时逐渐增加(P<0.05),用24 h CM时又下降(P<0.05),4 h CM诱导旁观者细胞损伤的作用最强。靶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随ACTD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0.05)。旁观者细胞染色体畸变以4 h CM诱导的作用最强,随着加入CM时段的延后,损伤逐渐减轻(P<0.05),在24 h CM又趋严重(P<0.05);旁观者细胞与靶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相似,以断裂为主,伴有少量环形染色体、碎片和双着丝粒染色体。结论:ACTD可以诱导旁观者效应的发生,染色体畸变在靶细胞和旁观者细胞均以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D 条件培养液 旁观者效应 染色体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D处理V79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对旁观者细胞p53 mRNA和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5
作者 靳翠红 巫生文 +4 位作者 刘秋芳 逯晓波 杜邦 张倩 蔡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处理V79靶细胞获得的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CM)对V79旁观者细胞p53mRNA和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研究ACTD诱导旁观者效应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4.0mg/LACTD处理V79靶细胞1h,...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处理V79靶细胞获得的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CM)对V79旁观者细胞p53mRNA和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研究ACTD诱导旁观者效应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4.0mg/LACTD处理V79靶细胞1h,PBS洗3次,加入新鲜培养液后开始计时,分别在第4、8、12和24h获取靶细胞不同时段的CM。用不同时段CM培养正常V79细胞24h后,分别采用RT-PCR检测旁观者细胞中p53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旁观者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53mRNA水平在4、8和24hCM处理组均增加(P〈0.01),在4~12hCM时段,p53mRNA水平随着时段的延后呈逐渐降低趋势,12h组降至最低,与阴性对照的水平接近(P〉0.05)。各CM处理组p53蛋白平均灰度值和积分光密度,除12hCM组外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随着时段的延后(4~12h),p53蛋白表达逐渐减少,12h组降至最低,与阴性对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表达与p53mRNA表达结果一致。不同时段CM处理组旁观者细胞G0/G1期比阴性对照组增多(P〈0.05),4hCM组增加最明显;各CM处理组S期细胞均较阴性对照组减少(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2/M期细胞在4hCM组下降明显,与阴性对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12h逐渐增加,12h组接近对照水平(P〉0.05);24h又下降,与阴性对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CTD诱导旁观者效应可能是通过靶细胞的CM影响旁观者细胞p53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影响细胞周期的进展而引起的,以4hCM诱导的效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D 条件培养液 P53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诱导V79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巫生文 靳翠红 +3 位作者 逯晓波 杨敬华 刘秋芳 蔡原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UVC)诱导V79细胞凋亡的最佳暴露剂量并建立细胞凋亡模型。方法处于对数生长期的V79细胞,以4.5 mJ/cm^2强度UVC分别照射0、10、20、30、60、90 s,对应的照射剂量分别为0(对照)、45、90、135、270、405mJ/cm^2。采用MT...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UVC)诱导V79细胞凋亡的最佳暴露剂量并建立细胞凋亡模型。方法处于对数生长期的V79细胞,以4.5 mJ/cm^2强度UVC分别照射0、10、20、30、60、90 s,对应的照射剂量分别为0(对照)、45、90、135、270、405mJ/cm^2。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及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UVC暴露组V79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UVC暴露剂量的升高,V79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当UVC暴露剂量为90 mJ/cm^2时,V79细胞的存活率为(50.4±5.7)%。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UVC暴露组V79细胞的凋亡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坏死率无明显改变。且随着UVC暴露剂量的升高,V79细胞的凋亡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UVC暴露组V79细胞内ROS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UVC暴露剂量的升高,V79细胞内ROS的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 UVC诱导V79细胞凋亡的最佳暴露剂量为90 m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紫外线 旁观者效应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UVC照射V79细胞后培养液对旁观者细胞影响
7
作者 巫生文 靳翠红 +3 位作者 刘秋芳 齐鸣 鲁帅 蔡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22-1423,共2页
目的探讨ultraviolet C诱导的旁观者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用辐射强度为9 mJ/cm2 UVC照射V 79细胞20 s,分别在第4、8、12 h取靶细胞辐照条件培养基(ICM)培养正常细胞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观察染色体畸变;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ultraviolet C诱导的旁观者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用辐射强度为9 mJ/cm2 UVC照射V 79细胞20 s,分别在第4、8、12 h取靶细胞辐照条件培养基(ICM)培养正常细胞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观察染色体畸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随着ICM时段的往后推移,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上升,4、8、12 h时段ICM培养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1.5±3.9)%、(78.8±3.3)%、(84.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色体畸变率下降,4、8、12 h时段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2.33%、8.67%、5.67%;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4、8、12 h时段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78±2.38)%、(13.45±1.99)%、(10.51±1.53)%,与对照组(3.04±0.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照射剂量为180mJ/cm2 UVC处理靶细胞后的ICM能够诱导出明显旁观者效应,其表现为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C 细胞凋亡 旁观者效应
原文传递
生长发育期氯化镧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敬华 刘秋芳 +4 位作者 巫生文 张立丰 齐鸣 鲁帅 蔡原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9-661,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期氯化镧(LaCl3)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对照和低、中、高浓度染镧组,低、中、高浓度染镧组雌鼠产仔后分别饮用0.25%,0.5%,1.0%LaCl3溶液,对照雌鼠产仔后...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期氯化镧(LaCl3)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神经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对照和低、中、高浓度染镧组,低、中、高浓度染镧组雌鼠产仔后分别饮用0.25%,0.5%,1.0%LaCl3溶液,对照雌鼠产仔后饮用蒸馏水。各染镧组仔鼠断乳前吸吮母乳染镧,断乳后自行饮用0.25%,0.5%和1.0%LaCl3溶液1个月。采用穿梭箱测定仔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仔鼠海马组织中镧含量,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仔鼠海马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结果穿梭箱测试时,低、中浓度染镧组仔鼠的主动逃避潜伏时间以及中浓度染镧组仔鼠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均显著多于对照组,高浓度染镧组仔鼠的电击次数、电击时间和主动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多于对照和低浓度染镧组。低、中、高浓度染镧组仔鼠海马组织中镧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0.5倍、16.5倍和26.0倍。随着镧染毒水平的增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明显加重。此外,与对照组比较,染镧组仔鼠海马神经突触活性带较短、突触后致密物较薄,且中、高浓度染镧组仔鼠海马神经突触的界面曲率减小。结论 LaCl3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镧在海马内蓄积而损害海马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神经突触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大鼠睾丸发育及StAR、CYP19a1、CYP11a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逯晓波 于涛 +4 位作者 马明月 靳翠红 刘秋芳 巫生文 潘亮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通过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28天短期重复暴露,探讨DEHP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7~9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灌胃玉米油)和低、中、高剂量染毒组(每天灌胃DEHP10、100和1000mg/kg),每... 目的通过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28天短期重复暴露,探讨DEHP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7~9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灌胃玉米油)和低、中、高剂量染毒组(每天灌胃DEHP10、100和1000mg/kg),每组10只,动态观察动物一般状况、体重变化。28天后断头处死大鼠,测定睾丸组织脏器系数;对睾丸和附睾进行病理学观察。提取睾丸组织的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通过PCR扩增产物比较DEHP不同剂量染毒对StAR、CYP19a1和CYP11a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DEHP剂量增加,大鼠体重增长受限(F=3.54,P<0.05);睾丸重量及其脏器系数降低,且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F=105.545,P<0.05);DEHP可使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在中、高剂量组尤为明显;RT-PCR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YP19a1及CYP11a1基因表达降低,而StAR基因表达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DEHP对青春期雄性大鼠的生殖系统发育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导致睾丸重量降低,发育不全。DEHP及其代谢产物可能通过影响CYP19a1和CYP11a1等芳香化酶的基因表达,干扰内分泌平衡而使青春前期雄性大鼠产生生殖系统的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睾丸发育 STAR CYP19a1 CYP11a1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孕哺期及断乳后氯化镧暴露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钙稳态及Bcl-2蛋白家族和cas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敬华 吕丹 +4 位作者 孙文昌 巫生文 逯晓波 靳翠红 蔡原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研究氯化镧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钙稳态、Bcl-2和cas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雌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和低、中、高剂量氯化镧组,与雄性成年Wistar大鼠按1∶1比例同笼交配。对照和低、中、高剂量氯化镧组雌性大鼠自... 目的研究氯化镧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钙稳态、Bcl-2和cas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雌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和低、中、高剂量氯化镧组,与雄性成年Wistar大鼠按1∶1比例同笼交配。对照和低、中、高剂量氯化镧组雌性大鼠自受孕起分别饮用以蒸馏水配制的0、2.5、5和10 g/L氯化镧溶液,并哺育其子代大鼠。对照和低、中、高剂量氯化镧组子代大鼠断乳后分别饮用以蒸馏水配制的0、2.5、5和10 g/L氯化镧溶液1个月。采用Fura 2荧光探针法测定子代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内Ca^(2+)浓度,以流式细胞仪法测定子代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子代大鼠大脑皮质Bcl-2、Bax、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和caspase 12蛋白水平。结果各氯化镧组子代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氯化镧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低、中剂量氯化镧组子代大鼠大脑皮质Bcl-2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Bax、caspase 3、caspase 9和caspase 12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氯化镧组子代大鼠大脑皮质Bcl-2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和低、中剂量氯化镧组(P<0.05),Bax、caspase 3、caspase 9和caspase 12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和低、中剂量氯化镧组(P<0.05)。然而各氯化镧组caspase 8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镧导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过度凋亡可能与神经细胞钙稳态失衡、Bcl-2表达下降和Bax、caspase 3、caspase 9、caspase 12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Bcl-2 Bax CASPASE
原文传递
镧对大鼠学习记忆及大脑皮质c-fos mRNA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敬华 蔡原 +5 位作者 刘秋芳 张立丰 齐鸣 巫生文 鲁帅 程铭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镧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并从大脑皮质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角度探讨镧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4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染镧组,染镧组仔鼠在出生至断乳后1个月期间染镧,然后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水迷... 目的研究镧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并从大脑皮质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角度探讨镧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4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染镧组,染镧组仔鼠在出生至断乳后1个月期间染镧,然后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水迷宫和穿梭箱测试),测定大脑皮质中c-fosmRNA和c-Fos蛋白以及尼氏体表达情况。结果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染镧组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水平,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低剂量染镧组仔鼠大脑皮质c-fosmRNA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水平,中剂量染镧组仔鼠海马c-fos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水平,c-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和低剂量染镧组,高剂量染镧组仔鼠大脑皮质c-fosmRNA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和低剂量染镧组。另外,低剂量染镧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中尼氏体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水平,中、高剂量染镧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中尼氏体表达水平进一步减少。结论染镧造成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可能与染镧引起大脑皮质即刻早期基因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神经细胞功能削弱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大脑皮质 蛋白表达 环境毒理
原文传递
氯化镧对大鼠海马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敬华 刘秋芳 +2 位作者 巫生文 张立丰 蔡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 研究氯化镧(1anthanumchloride,LaCl3)对大鼠海马即刻早期原癌基因(c-jun)、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l)和活性调节细胞骨架基因(activity—regulatedcytoskeletalgene,Arc)表达的影响,探讨L... 目的 研究氯化镧(1anthanumchloride,LaCl3)对大鼠海马即刻早期原癌基因(c-jun)、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l)和活性调节细胞骨架基因(activity—regulatedcytoskeletalgene,Arc)表达的影响,探讨LaCl3损害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按完全随机化法将40只Wistar雌性成年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低(0.25%)、中(0.50%)、高(1.00%)LaCl3染毒组,各组雌鼠10只,与5只雄鼠按2:1比例交配。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染毒组产仔鼠数分别是80、83、78、75只。各LaCl3染毒组仔鼠断乳前吸吮母乳染镧,断乳后饮用0.25%、0.50%和1.0HD%LaCl3溶液1个月。分别采用跳台试验测试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海马镧含量,RT—PCR法检测海马c-jun、Egr1和Arc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海马c-jun、Egr1和Arc蛋白表达。结果低、中、高剂量组仔鼠在跳台测试时错误次数分别是(1.75±0.71)、(2.38±0.92)、(3.00±0.76)次,中、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的(1.25±0.46)次(q值分别为4.386、6.793,P值均〈0.05);潜伏期分别为(174.13±33.72)、(139.25±45.83)、(75.50±18.56)S,均低于对照组的(206.754-20.47)S(q值分别为2.958、6.121、11.902,P值均〈0.05)。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仔鼠海马c-junmRNA表达量分别为(0.89±0.08)、(0.77±0.12)、(0.58±0.14)、(0.29±0.11),c-jun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72±0.13)、(0.64±0.11)、(0.43±0.11)、(0.31±0.14),Egr1mRNA表达量分别为(0.78±0.09)、(0.61±0.13)、(0.53±0.10)、(0.22±0.08),Egr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5±0.18)、(0.40±0.15)、(0.32±0.13)、(0.14±0.09),均与染毒剂量具有剂量一反应关系,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00(t=11.309,P=0.000)、-0.969(t=7.058,P=0.000)、-0.898(t=11.179,P=0.000)和-0.962(t=6.739,P=0.000)。结论LaCl3损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与其致海马c-jun和egr1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海马 转录 遗传
原文传递
妊娠期至生长发育期氯化镧暴露致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及对海马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庞妍 杨敬华 +4 位作者 刘秋芳 靳翠红 巫生文 刘慧颖 蔡原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氯化镧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作用及对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饮用蒸馏水)组和低(0.25%)、中(0.5%)、高(1%)浓度氯化镧染毒组。从雌鼠受孕第0天起通过自由饮水染毒至仔... 目的探讨氯化镧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作用及对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饮用蒸馏水)组和低(0.25%)、中(0.5%)、高(1%)浓度氯化镧染毒组。从雌鼠受孕第0天起通过自由饮水染毒至仔鼠断乳,仔鼠断乳后通过自由饮用与原剂量相同的氯化镧水溶液染毒至断乳后1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仔鼠海马p-ERK1/2和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氯化镧染毒组仔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均延长,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具有剂量-反应关系(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氯化镧染毒组仔鼠海马中p-ERK1/2、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氯化镧染毒浓度的升高,仔鼠海马中p-ERK1/2、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氯化镧可造成仔鼠的学习记忆损伤,其对于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可能是相关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学习 记忆 水迷宫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镧对大鼠海马CA3区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和及刻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敬华 刘秋芳 +4 位作者 巫生文 张立丰 齐鸣 鲁帅 蔡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9-303,311,共6页
目的研究镧(La)对大鼠海马CA3区钙调蛋白(CaM)活性、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V(CaMKIV)和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以及c-fos、c-jun和egr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LaCl3染毒组,La... 目的研究镧(La)对大鼠海马CA3区钙调蛋白(CaM)活性、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V(CaMKIV)和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以及c-fos、c-jun和egr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LaCl3染毒组,LaCl3组仔鼠在出生至断乳前通过母乳染毒,断乳后通过自由饮水的方式染毒1个月。采用磷酸二酯酶法检测仔鼠海马CA3区CaM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仔鼠海马CA3区p-CaMK IV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仔鼠海马CA3区c-fos、c-jun和egr1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LaCl3染毒组海马CA3区CaM活性和p-CaMK IV、p-CRE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低、中剂量LaCl3染毒组c-fos和c-jun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剂量LaCl3染毒组egr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和低剂量LaCl3染毒组,高剂量LaCl3染毒组c-fos、c-jun和egr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和低、中剂量LaCl3染毒组。结论镧可通过降低海马CA3区CaM活性和CaMK IV、CREB磷酸化以及c-fos、c-jun和egr1基因转录水平,从而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氯化镧对大鼠海马线粒体和死亡受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敬华 刘秋芳 +3 位作者 巫生文 逯晓波 靳翠红 蔡原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氯化镧(lanthanum chloride,LaCl3)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和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9、死亡受体依赖的caspase-8凋亡途径的影响,探讨LaCl3对海马产生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 40只Wistar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对照和低、中、高剂量LaCl3... 目的研究氯化镧(lanthanum chloride,LaCl3)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和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9、死亡受体依赖的caspase-8凋亡途径的影响,探讨LaCl3对海马产生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 40只Wistar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对照和低、中、高剂量LaCl3染毒组。对照孕鼠产仔后饮用蒸馏水,低、中、高剂量LaCl3染毒组孕鼠产仔后分别饮用0.25%、0.50%和1.00%LaCl3溶液。LaCl3染毒组子代大鼠断乳前吸吮母乳染镧,断乳后则通过自行饮用0.25%、0.50%和1.00%LaCl3蒸馏水溶液染镧,至断乳后1个月结束。取子代大鼠海马,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采用比色法测定线粒体和胞浆内Cyt c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as、FasL、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aCl3染毒组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低剂量LaCl3染毒组子代大鼠海马细胞线粒体内Cyt 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胞浆中Cyt c含量和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剂量LaCl3染毒组子代大鼠海马细胞线粒体内Cyt 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LaCl3染毒组,而胞浆中Cyt c含量和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LaCl3染毒组;高剂量LaCl3染毒组子代大鼠海马细胞线粒体内Cyt 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中剂量LaCl3染毒组,而胞浆中Cyt c含量和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中剂量LaCl3染毒组。各LaCl3染毒组子代大鼠海马Fas、FasL和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aCl3染毒造成大鼠海马细胞凋亡过度的机制可能涉及线粒体caspase-9凋亡途径表达增强,而与死亡受体Fas依赖的caspase-8凋亡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大鼠 海马 凋亡 CASPASE
原文传递
孕哺期母鼠镧暴露所致仔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及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杰 靳翠红 +3 位作者 鲁帅 巫生文 齐鸣 蔡原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孕哺期母鼠镧暴露对子代大鼠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母鼠孕哺期染镧的方法检测子代断乳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超... 目的探讨孕哺期母鼠镧暴露对子代大鼠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母鼠孕哺期染镧的方法检测子代断乳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形态结构改变。结果随着剂量的增加子代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MDA水平明显升高,GSH含量和GSH-Px活力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明显增强,T-AOC明显降低,海马组织形态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结论孕哺期母鼠镧暴露对子代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损伤作用,其原因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镧 海马 MDA GSH SOD GSH-PX T-AOC 形态学
原文传递
镧对大鼠大脑皮质兴奋性氨基酸和钙稳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敬华 蔡原 +7 位作者 刘秋芳 张立丰 巫生文 齐鸣 鲁帅 迟铁爽 杨小湜 王烈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5-677,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镧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从大脑皮质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和钙稳态的角度探讨镧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LaCl3(0.25%,0.50%,1.0%)染毒组,每组10只。LaCl3染毒组仔鼠在出生至... 目的观察镧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从大脑皮质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和钙稳态的角度探讨镧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LaCl3(0.25%,0.50%,1.0%)染毒组,每组10只。LaCl3染毒组仔鼠在出生至断乳后1个月期间染镧,然后进行跳台测试,并测定大脑皮质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以及尼氏体表达水平。结果跳台测试结果表明,LaCl3染毒组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水平,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低、中剂量LaCl3染毒组大脑皮质谷氨酸含量和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LaCl3染毒组大脑皮质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和细胞内C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中剂量LaCl3染毒组。此外,低剂量LaCl3染毒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中尼氏体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和高剂量LaCl3染毒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中尼氏体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镧可能是通过使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异常升高和钙稳态失衡的机制引起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损伤,造成学习记忆能力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兴奋性氨基酸
原文传递
出生前后染镧对大鼠海马CREB和BDNF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庞妍 杨敬华 +4 位作者 刘秋芳 靳翠红 巫生文 刘慧颖 蔡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出生前后镧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6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镧染毒组,各镧染毒组从雌鼠受孕日起到子鼠... 目的探讨出生前后镧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6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镧染毒组,各镧染毒组从雌鼠受孕日起到子鼠断乳后1个月通过自由饮水方式染毒,测定海马p-CREB、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染镧组子代大鼠海马p-CRE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7±0.063)、(0.62±0.057)、(0.52±0.051)、BDNF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0±0.072)、(0.56±0.090)、(0.41±0.075)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7±0.065)、(0.59±0.064)、(0.51±0.045)均下降(P<0.05)。结论镧可以抑制大鼠海马CREB磷酸化和BDNF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原文传递
哺乳期母鼠镧暴露对子代脑组织氧化损伤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戚大煜 蔡原 巫生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4-705,共2页
目的探讨哺乳期镧暴露对子代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交配产子后,通过自由饮水方式对各组大鼠进行处理,其中对照组饮用蒸馏水;低剂量组饮用含0.25%三氯化镧(LaCl3)蒸馏水溶液;中剂量组饮用含0.5%LaCl3蒸馏水溶液;高剂... 目的探讨哺乳期镧暴露对子代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交配产子后,通过自由饮水方式对各组大鼠进行处理,其中对照组饮用蒸馏水;低剂量组饮用含0.25%三氯化镧(LaCl3)蒸馏水溶液;中剂量组饮用含0.5%LaCl3蒸馏水溶液;高剂量组饮用含1.0%LaCl3蒸馏水溶液,连续染毒至仔鼠断乳,测量仔鼠体重、脑组织重量并计算脑组织系数,取仔鼠脑组织测量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仔鼠体重、脑组织重量均呈下降趋势,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MDA值分别为60.51,68.90,80.26,90.65nmol/(mgpro);GSH值分别为16.78,14.99,11.58,11.15mg/(gpro);SOD值分别为40.55,35.66,36.61,32.01U/(mgpro);GSH-Px值分别为2.07,2.93,0.94,0.58U/(mgpro)。结论哺乳期镧暴露可使子代大鼠脑组织中的抗氧化物质GSH减少,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降低,发生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脑组织 脂质过氧化
原文传递
镧对原代神经元存活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洁 刘秋芳 +3 位作者 杨敬华 巫生文 朱爽 蔡原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化镧对大脑皮层神经元存活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元纯度,四唑蓝比色实验(MTT)检测神经元存活率,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化镧对大脑皮层神经元存活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元纯度,四唑蓝比色实验(MTT)检测神经元存活率,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结果镧处理组神经元存活率降低,其中1.0 mmol/L组细胞存活率接近50%;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升高,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镧可使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存活率降低,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 神经元 活性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