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nnexin1通道在顺铂诱导睾丸癌I-1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巫剑峰 董淑英 +2 位作者 武丹丹 陈银玲 童旭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观察pannexin1通道在顺铂诱导睾丸癌I-1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双染法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内IP3含量。结果 ... 目的观察pannexin1通道在顺铂诱导睾丸癌I-1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双染法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内IP3含量。结果 MTT法显示pannexin1通道抑制剂CBX与顺铂合用组的细胞存活率高于单用顺铂组(P<0.01);Annexin V/PI双染法显示CBX与顺铂合用组的细胞早期凋亡率低于单用顺铂组(P<0.001);Hoechst 33258染色法显示CBX与顺铂合用组的细胞晚期凋亡率低于单用顺铂组(P<0.01);化学发光法表明CBX与顺铂合用组的细胞外ATP浓度低于单用顺铂组(P<0.05);ELISA法表明CBX与顺铂合用组的细胞内IP3浓度低于单用顺铂组(P<0.05)。结论 Pannexin1通道参与顺铂诱导睾丸癌I-10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介导ATP/IP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珀酸 pannexin1通道 顺铂 凋亡 ATP 睾丸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饮片中党参内酯和党参炔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养清 赵平 +2 位作者 巫剑峰 庞维荣 裴晓丽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41-184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党参饮片中党参内酯和党参炔苷的含量,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关性,更好地控制党参的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测...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党参饮片中党参内酯和党参炔苷的含量,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关性,更好地控制党参的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测定党参内酯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20nm;以乙腈-0.1%HAc(26:74)为流动相,测定党参炔苷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67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这2种活性成分的分离度良好,党参内酯的回归方程为Y=4.01×10^6X+6.95×10^2,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9%(n=6),线性范围为0.01~0.10μg;党参炔苷的回归方程为Y=8.51×10^5X+1.67×10^4,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0%(n=6),线性范围为0.05~0.25μg。所测样品中2种成分的含量基本在12个样品中呈相同的顺序排列。结论:党参内酯和党参炔苷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为简便快速控制党参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内酯 党参炔苷 相关性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曾祥毅 王小平 +2 位作者 何顺平 李秋连 巫剑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8-559,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时由于气道阻力显著增加,以及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存在。患者常可并发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由于严重的CO2潴留而并发肺性脑病,传统的方法是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兴奋剂或建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时由于气道阻力显著增加,以及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存在。患者常可并发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由于严重的CO2潴留而并发肺性脑病,传统的方法是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兴奋剂或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前者疗效不理想,后者则治疗护理复杂、要求高、并发症多.在基层医院尚未普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条件下,应用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肺疾病 阻塞性 慢性 肺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曾祥毅 王小平 +1 位作者 巫剑峰 李丽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26-427,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4年间共52例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并发PTE的发生率高,多为附壁血栓(78.8%),临床最突出的症状是活动性胸闷、...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4年间共52例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并发PTE的发生率高,多为附壁血栓(78.8%),临床最突出的症状是活动性胸闷、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包括支气管扩张药物在内的常规治疗不能完全缓解(92.3%);71.2%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气PaCO2下降或呈Ⅰ型呼吸衰竭表现,D-二聚体>0.5mg/L(ELISA法)仅占25.0%。超声心动图检查多有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大于40mmHg者达71.2%,心电图常有SⅠQⅢTⅢ表现。结论:COPD合并PTE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疑诊,再选择CT肺血管造影或肺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顺平 王小平 +2 位作者 巫剑峰 刘志锋 李秋连 《中原医刊》 2006年第2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早期的患者分为接受早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治疗组(治疗组)和拒绝接受无创通气及纤支...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早期的患者分为接受早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治疗组(治疗组)和拒绝接受无创通气及纤支镜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变化、血气分析变化、首次痰培养阳性率、气管插管率、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 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h PaO2升至(74±11)mm Hg,至24h达(75±10)mm Hg,对照组分别为(49±11)mm Hg、(51±8)mm 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4h后呼吸频率为(30±5)次/m in,pH值为7.38±0.10,PaCO2为(46±10)mm Hg,对照组分别为(37±5)次/m in、7.30±0.12、(59±8)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首次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0.0%和33.3%、气管插管率为24%和57.14%、R ICU住院时间为(13±4)d和(16±4)d、病死率为12%和42.86%,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技术是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能迅速改善动脉血气、缓解呼吸困难,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减少ICU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建立的睾丸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的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贝贝 董淑英 +3 位作者 樊宗兵 吴小祥 巫剑峰 童旭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55-1759,共5页
目的浓度递增法与大剂量冲击法分别诱导两种小鼠睾丸癌I-10顺铂耐药细胞株,比较两种细胞株之间形态差异,并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i,大剂量冲击法的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h;... 目的浓度递增法与大剂量冲击法分别诱导两种小鼠睾丸癌I-10顺铂耐药细胞株,比较两种细胞株之间形态差异,并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i,大剂量冲击法的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分别检测耐药指数,绘制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正常睾丸癌I-10细胞及两种方法建立的相应耐药株均为贴壁生长,形态饱满,大体呈梭形,上皮样,细胞大小大致相同;I-10/DDP细胞大小不同,形态不规则,细胞表面有细长微绒毛类似触角,分散排列。耐药株I-10/DDPi及I-10/DDPh对顺铂的耐药指数分别为3.924和3.099,耐药细胞系的倍增时间较正常I-10细胞延长。耐药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表达显著高于正常I-10细胞,其中I-10/DDPi增加更为明显。耐药细胞株侵袭力增强,其中I-10/DDPh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采用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的耐顺铂睾丸癌细胞株,且大剂量冲击法建立的耐顺铂细胞株I-10/DDPh更接近于临床中的肿瘤耐药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癌 顺铂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莫特罗干粉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58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巫剑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2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的福莫特罗干粉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药物经济学。方法:选取58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A组的治疗方式为:福莫特罗干粉吸入(80、4.5μg/吸)... 目的:探讨小剂量的福莫特罗干粉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药物经济学。方法:选取58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A组的治疗方式为:福莫特罗干粉吸入(80、4.5μg/吸)早、晚各1次,茶碱缓释片0.2g/次、1次/12h口服;B组为:单纯福莫特罗干粉吸入(160、4.5μg/吸)早、晚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药物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基本控制率、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优于治疗前(P<0.01),而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良反应产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费用上,A组的治疗人均药物治疗费用比B组低(P<0.05)。结论: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费用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莫特罗干粉 茶碱缓释片 联合用药 中度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门诊处方前置审核自动通过率中的应用
8
作者 巫剑峰 高雪 +2 位作者 杨超 宋和娣 崔爱瑛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0期90-94,共5页
目的探索提高门诊处方前置审核自动通过率的方法,提高药师的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品管圈十大步骤进行活动,利用信息系统查检和甘特图、柏拉图、鱼骨图等图标工具,查找前置审方不能自动通过的真因,提出并实施对策方案。结果门诊处方前... 目的探索提高门诊处方前置审核自动通过率的方法,提高药师的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品管圈十大步骤进行活动,利用信息系统查检和甘特图、柏拉图、鱼骨图等图标工具,查找前置审方不能自动通过的真因,提出并实施对策方案。结果门诊处方前置审核自动通过率由61.62%提高至89.67%,目标达成率为123.41%,改善率为45.52%。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和流程图并形成持续改进。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门诊处方前置审核自动通过率,提高医师和药师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处方前置审核 超说明书用药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佐治真菌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巫剑峰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0期4051-4052,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碳酸氢钠佐治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选取42例真菌性肺炎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两组,各有21例,试验组使用碳酸氢钠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气道湿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 目的:观察探讨碳酸氢钠佐治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选取42例真菌性肺炎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两组,各有21例,试验组使用碳酸氢钠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气道湿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痰菌转阴率、治疗中不良反应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后痰菌转阴时间对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碳酸氢钠佐治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可缩短患者的痰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 真菌性肺炎 痰转阴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巫剑峰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8期144-145,共2页
目的:通过对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检测结果和致病菌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做出正确、合理的指导。方法:对150例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现有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在150例肺癌化疗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病菌中培养出... 目的:通过对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检测结果和致病菌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做出正确、合理的指导。方法:对150例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现有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在150例肺癌化疗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病菌中培养出340株病原菌,217株格兰阴性杆菌,52株革兰阳性球菌,71株真菌。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这为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巫剑峰 《北方药学》 2020年第7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采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抽签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奇数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采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抽签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奇数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偶数纳入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肺动脉收缩压及血气指标(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结果:两组治疗后右心室收缩压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后,两组PaO2指标明显提升,PaCO2指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PaO2指标提升及PaCO2指标下降幅度显著更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运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治疗中,氧分压得以显著提升,二氧化碳分压得以显著下降,肺动脉收缩压显著下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多司坦辅助治疗OSAS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巫剑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9期3448-3450,共3页
目的评价福多司坦辅助治疗OSAS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OSAS并高血压的患者72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34例参与研究。全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福多司坦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福... 目的评价福多司坦辅助治疗OSAS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OSAS并高血压的患者72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34例参与研究。全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福多司坦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福多司坦组接受福多司坦辅助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miniSpO2)、呼吸紊乱指数(AHI);炎性因子(Hs-CRP、ICAM-1、VCAM-1、E选择素、P选择素、IL-8、TNF-α)变化情况,并将患者的以上指标与正常人群组比较。结果患者组治疗前炎症因子、血压、AHI显著较正常组高(P<0.05),患者组miniSpO2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福多司坦组炎症因子、血压、AHI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miniSpO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福多司坦辅助治疗OSAS并高血压可改善通气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血压控制优于单纯常规降压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多司坦 血清炎性因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付会恒 田亚莉 +2 位作者 李丽荣 巫剑峰 曾祥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剧烈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_2)、酸碱值(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COPD 肺源性心脏病 Ⅱ型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P2X7受体在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银玲 唐媛媛 +3 位作者 童旭辉 巫剑峰 李言 董淑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9-1176,共8页
目的:探讨拮抗P2X7受体(P2X7 receptor,P2X7R)在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随后对其进行缺血2 ... 目的:探讨拮抗P2X7受体(P2X7 receptor,P2X7R)在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随后对其进行缺血2 h再灌注24 h处理,完成大鼠大脑局灶性脑I/R损伤模型的制备。采用Longa五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大鼠大脑梗死体积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onga五分法与TTC染色法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和大脑梗死体积(P<0.01)均明显增加。与I/R组大鼠相比,P2X7R拮抗剂明亮蓝(brilliant blue G,BBG)或ERK抑制剂PD98059均可明显降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1)和大鼠大脑梗死体积(P<0.05)。在阻断P2X7R的基础上使用PD98059抑制ERK活性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大脑梗死体积进一步降低(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BG或PD98059均可降低p-ERK,Cx43,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P<0.05)。在阻断P2X7R的基础上使用PD98059抑制ERK活性后,p-ERK,Cx43,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等蛋白表达量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拮抗P2X7R可减轻大鼠脑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激活,进而降低Cx4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及Bax/Bcl-2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P2X7受体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缝隙连接蛋白4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会恒 李丽荣 +2 位作者 巫剑峰 田亚莉 曾祥富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率、呼吸频率、动脉... 目的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平均动脉压水平,缩短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无创呼吸机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方法治疗COPD 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会恒 田亚莉 +2 位作者 李丽荣 巫剑峰 曾祥富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7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呼吸(RR)、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COPD引起的肺心病导致急性肺水肿患者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减轻心肺功能损伤,提高呼吸舒适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常规方法 肺活量 肺心病 急性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曾祥毅 李丽荣 +1 位作者 巫剑峰 王小平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88-88,45,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治疗中对肺动脉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3例经心脏超声和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两组病例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维持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治疗中对肺动脉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3例经心脏超声和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两组病例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口服扩血管药合心爽(硫氮卓同)降肺动脉压,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肺动脉压下降明显[(58.7±10.8)mmHg比(34.1±6.7)mmHg,P<0.05],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56.9±9.4)mmHg比(49.2±5.8)mmHg,P>0.05]。结论规范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部分降低CTEPH的肺动脉压,减轻症状,使预后改善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慢性 栓塞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稳定期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付会恒 李丽荣 +2 位作者 曾祥富 田亚莉 巫剑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0期4563-456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36%比83.64%,P<0.05)。观察组FEV1、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98±0.24L比1.73±0.11L,66.43±11.44%比54.12±10.25%,71.53±8.33%比62.24±7.56%,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急性发作率低于对照组[20.00%比52.7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稳定期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急性期发作率,具有较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达特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急性COPD的临床疗效研究
19
作者 田亚莉 巫剑峰 +1 位作者 黄薇 黄贵娥 《北方药学》 2022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茚达特罗联合莫西沙星在急性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8例急性COPD患者临床信息,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4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均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茚达特罗联合莫西沙星治... 目的:探究茚达特罗联合莫西沙星在急性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8例急性COPD患者临床信息,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4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均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茚达特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在治疗后的FEV1、FEV1/FV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结论:茚达特罗联合莫西沙星在急性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莫西沙星 茚达特罗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溶出特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巫剑峰 邱佩斯 +2 位作者 陈彦雯 陈海南 李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00-905,共6页
目的:制备丹参提取物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中丹参酮ⅡA的溶出效果。方法:选择不同种类的聚乙二醇(PEG)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载体材料,分别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丹参提取物的固体分散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固体分散体中及溶出液中所... 目的:制备丹参提取物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中丹参酮ⅡA的溶出效果。方法:选择不同种类的聚乙二醇(PEG)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载体材料,分别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丹参提取物的固体分散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固体分散体中及溶出液中所含丹参酮ⅡA进行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与丹参提取物相比,以PEG和PVP所制备的丹参提取物固体分散体中丹参酮ⅡA的溶出度与溶出速度均明显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其中以PEG2000:PEG4000(3:7)为载体材料,药载比为1:9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其丹参酮ⅡA溶出度最优,60min累积溶出百分率达87%,高出丹参提取物32%。结论:采用PEG与PVPK30成功制备了丹参提取物固体分散体,其中丹参酮ⅡA的溶出较原料提取物有明显改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可为更有效地利用丹参提取物中脂溶性成分提供一种新的制剂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提取物固体分散体 丹参酮ⅡA 溶出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