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蝙蝠蛾拟青霉发酵培养基配方 被引量:10
1
作者 巩伯梁 董冰雪 +2 位作者 李长杰 张丽萍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了提高虫草无性型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丝体中的腺苷含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蝙蝠蛾拟青霉腺苷收率的8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从中确定其主要影响因... 为了提高虫草无性型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丝体中的腺苷含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蝙蝠蛾拟青霉腺苷收率的8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从中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为马铃薯和蚕蛹粉。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上述2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8.25%,蔗糖1%,玉米粉1%,蛋白胨0.5%,蚕蛹粉0.81%,KH2PO40.1%,MgSO4.7H2O 0.1%,(NH4)2 SO40.1%。该配方所产生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腺苷含量由优化前的2.15 mg/g(干重)提高到3.44 mg/g(干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蛾拟青霉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卢建溪 巩伯梁 +2 位作者 阳莉 梅明珠 李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应用ADV治疗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一片段PCR法扩增了用药前(baseli...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应用ADV治疗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一片段PCR法扩增了用药前(baseline,BL)、用药后第28周、52周、92周时的HBV全基因组,克隆后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基因型分型。结果16例CHB患者治疗开始时(baseline,BL)的HBV基因型分布为:B型9例,C型7例,未发现A、D、E、F基因型。但有5例患者在接受ADV治疗后的28周、52周、92周,基因型发生了变化即从B型变为C型,或从C型变为B型。结论本研究发现,在ADV治疗CHB过程中,31.25%患者体内的HBV基因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其生物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阿德福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灵芝菌粉抑制小鼠肿瘤及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巩伯梁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第3期46-48,共3页
研究了发酵灵芝菌粉对接种S-180瘤细胞后的实验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发酵灵芝菌粉对正常的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灵芝菌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腹... 研究了发酵灵芝菌粉对接种S-180瘤细胞后的实验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发酵灵芝菌粉对正常的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灵芝菌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无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灵芝菌粉 抑制肿瘤 巨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选育可常温发酵的中国被毛孢新菌株 被引量:1
4
作者 巩伯梁 徐长豪 +2 位作者 周建华 宋细忠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是天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真正无性型,其生长温度低(低于20℃),生长缓慢(发酵周期长达20~30d),对人工发酵的技术条件要求很高,因而大大增加了工业化发酵生产的成本和技术难度... 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是天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真正无性型,其生长温度低(低于20℃),生长缓慢(发酵周期长达20~30d),对人工发酵的技术条件要求很高,因而大大增加了工业化发酵生产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验中从天然冬虫夏草子座中分离到中国被毛孢菌株BS-1,并对其进行了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处理。经过粗筛和精筛,从中选出一株可常温下(25~28℃)发酵、生长迅速(发酵周期4~5 d)、有效成分(甘露醇和腺苷)含量显著高于原始菌株的诱变株BS-5962。通过连续10代PDA斜面继代培养和摇瓶试验,以及连续3批的1t罐的中试试验,检查结果表明所得诱变株性状优异而稳定。可为降低中国被毛孢的液体深层发酵成本和技术难度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中国被毛孢 原生质体 紫外诱变 常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以桑枝为主要基质的灵芝栽培配方 被引量:6
5
作者 覃炎锋 李荷 +1 位作者 巩伯梁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第3期36-42,共7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以桑枝为主要成分的灵芝栽培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方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子实体中的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PB)实验筛选出影响栽培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以桑枝为主要成分的灵芝栽培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方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子实体中的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PB)实验筛选出影响栽培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影响灵芝多糖含量的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利用以栽培灵芝子实体中多糖含量为响应值建立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得到可大幅度提高灵芝子实体中多糖含量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确定了以桑枝为主要基质的优化后栽培培养基配方:65%桑枝屑,25%中药渣,4%玉米粉,1%蔗糖,1%石膏粉,4%麸皮,0.1%KH_2PO_4,0.1%MgSO_4·7H_2O,0.01%VB1。验证实验表明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生产的灵芝子实体中的多糖含量高达8.35%,是基础培养基生产的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3.17%)的2.63倍。结论对灵芝栽培培养基配方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可以有效地对栽培培养基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栽培 桑枝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三萜含量的测定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评价 被引量:20
6
作者 谭洪升 李翔 +1 位作者 巩伯梁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测定灵芝子实体和破壁灵芝孢子粉中的三萜含量,并评价其醇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高氯酸显色法测定灵芝子实体和破壁灵芝孢子粉中的三萜含量,采用磺酰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sulforhodamine B,SRB)评价灵芝子实体和破壁灵芝孢... 目的测定灵芝子实体和破壁灵芝孢子粉中的三萜含量,并评价其醇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高氯酸显色法测定灵芝子实体和破壁灵芝孢子粉中的三萜含量,采用磺酰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sulforhodamine B,SRB)评价灵芝子实体和破壁灵芝孢子粉醇提物对宫颈癌He La细胞、结肠癌HCT-116细胞和乳腺癌MCF-7-ADM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研究的灵芝子实体中三萜质量分数为0.92%,破壁灵芝孢子粉供试品中三萜质量分数实测值为2.95%,但是灵芝孢子粉中脂肪油对高氯酸显色法有极大的干扰,因此破壁灵芝孢子粉三萜的实测值可能远高于实际值。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灵芝子实体的醇提物在100μg/m L时,其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和乳腺癌MCF-7-ADM细胞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4.54%和71.30%;对结肠癌HCT-116细胞表现出较弱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0.68%。破壁灵芝孢子粉的醇提物在100μg/m L和10μg/m L时,其对宫颈癌He La细胞表现出了弱的抑制作用,对另外2种细胞系仅在100μg/m L时表现出较弱的抑制作用。结论灵芝子实体的醇提物含有三萜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将其开发为辅助治疗癌症的药物或保健品。含有脂肪油的灵芝孢子粉直接采用高氯酸比色法测定会高估其三萜的含量,需要进一步开发准确、可行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子实体 破壁灵芝孢子粉 三萜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慧 蔡青青 +5 位作者 贾佳 尹佳 巩伯梁 阮长顺 潘浩波 王剑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5-218,共4页
以具有广泛工业应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利用PVA分子结构特点对其进行改性,进一步采用高速搅拌制备聚乙烯醇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其形貌。采用1,1′-羰基二(1,2,3-三氮唑)将聚乙烯醇微球活化,以活化后的聚乙烯醇微球... 以具有广泛工业应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利用PVA分子结构特点对其进行改性,进一步采用高速搅拌制备聚乙烯醇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其形貌。采用1,1′-羰基二(1,2,3-三氮唑)将聚乙烯醇微球活化,以活化后的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并采用聚乙烯醇物理吸附脂肪酶为实验对照组。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微球粒径分布在2~3μm之间,微球表面形态较为光滑。聚乙烯醇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可重复使用,重复10次酶催化水解反应,相对酶活仍维持在70%以上。固定化脂肪酶的最优催化水解反应温度为30℃,与游离酶相比降低了10℃,最佳催化水解反应pH为8,与游离酶最佳催化pH相比,催化反应条件更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微球 脂肪酶固定化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毕赤酵母系统高效表达灵芝中的免疫调节因子LZ-8蛋白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细忠 肖建勇 +2 位作者 巩伯梁 习梅兰 李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根据Murasugi等发表的LZ-8基因的DNA序列,利用PCR方法从灵芝菌丝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lz-8基因。将该基因构建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上,电激转化毕赤酵母。对转化子先后进行PCR和PCR-Southern鉴定,表明lz-8基因已转入毕赤酵母。转化子经... 根据Murasugi等发表的LZ-8基因的DNA序列,利用PCR方法从灵芝菌丝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lz-8基因。将该基因构建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上,电激转化毕赤酵母。对转化子先后进行PCR和PCR-Southern鉴定,表明lz-8基因已转入毕赤酵母。转化子经发酵培养后用SDS-PAGE电泳方法检测发酵液,证明毕赤酵母中成功地表达出LZ-8蛋白,而且表达量可高达35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Z-8 免疫调节因子 毕赤酵母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基因表达的调控及作用机制
9
作者 巩伯梁 郎春鹏 《甘肃科技》 2007年第6期83-87,7,共6页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存在各种调控机制,如基因转录中有PKC介导的转录调节和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上调等;转录后许多生长因子也对PAI1起调控作用;另外,文章也进一步阐述了PAI1与体内其它蛋白质之间的...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存在各种调控机制,如基因转录中有PKC介导的转录调节和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上调等;转录后许多生长因子也对PAI1起调控作用;另外,文章也进一步阐述了PAI1与体内其它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 基因结构 转录调控 蛋白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