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左大明 陈政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17,共3页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属于哺乳动物类C型凝集素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 面,不仅在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天然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还参与抗原提呈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关键词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 C型凝集素 天然免疫 抗原提呈 获得性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小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糖识别域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左大明 张丽芸 +1 位作者 卢晓 陈政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获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Balb/C小鼠血清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A)糖识别域(CRD)蛋白。方法应用PCR从含Balb/C小鼠MBL-A基因的质粒pmMBL-A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1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目的... 目的获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Balb/C小鼠血清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A)糖识别域(CRD)蛋白。方法应用PCR从含Balb/C小鼠MBL-A基因的质粒pmMBL-A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1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包涵体)经洗涤和复性处理后,利用GST柱纯化,以SDS-PAGE、Westernblotting和ELISA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pmMBL-A中扩增到约450bp的DNA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ET41a-mMBL-A-CRD,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47000。包涵体经洗涤及复性处理,GST柱纯化后,融合蛋白的纯度达90%以上。Westernblotting显示重组融合蛋白与抗GST抗体特异性反应,糖结合试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Balb/C小鼠MBL-ACRD蛋白,为MBL-A分子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糖识别域 原核表达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小鼠MBL-C糖识别域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左大明 张丽芸 陈政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Balb/c小鼠肝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MBL-C)糖识别域(CRD)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PCR从含Balb/c小鼠MBL-C全长编码区基因的质粒pmMBL-C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离纯化表达产物并免... 目的原核表达Balb/c小鼠肝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MBL-C)糖识别域(CRD)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PCR从含Balb/c小鼠MBL-C全长编码区基因的质粒pmMBL-C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离纯化表达产物并免疫动物,制备mMBL-C CRD的抗血清,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其效价和特异性。结果从pmMBL-C中扩增到约450 bp的DNA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ET-CKS-mMBL-C-CRD和pET32a-mMBL-C-CRD,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44 000和34 000。利用pET-CKS载体表达产物免疫家兔,分离免疫血清后,使用pET32a(+)载体表达产物进行ELISA及Western blotting,显示多克隆抗体能够与mMBL-C CRD蛋白特异结合。结论获得了重组mMBL-C CRD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mMBL-C分子以及CRD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糖基识别域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课程设计在免疫学实验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左大明 张丽芸 +1 位作者 卢晓 周嘉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982-984,共3页
免疫学实验技术课程是面向基础医学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学目的以加强学生对免疫学知识全面掌握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为主要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科研素养。文章旨在探讨参与式课程设计在免疫学实验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推... 免疫学实验技术课程是面向基础医学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学目的以加强学生对免疫学知识全面掌握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为主要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科研素养。文章旨在探讨参与式课程设计在免疫学实验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推进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实验技术 参与式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科研与本科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有机结合的尝试 被引量:2
5
作者 左大明 刘艳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年第4期396-397,共2页
教学和科研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科研的融合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科研进展,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体系在“感染与防御”模块PBL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左大明 吴砂 +1 位作者 周嘉 刘艳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9期204-205,共2页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已逐步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实现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价至关重要。结合学校和学科特点,我们探索了"感染与防御"模块课程整合,并引入PBL教学。本文将就形成性评价体系在...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已逐步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实现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价至关重要。结合学校和学科特点,我们探索了"感染与防御"模块课程整合,并引入PBL教学。本文将就形成性评价体系在本模块PBL教学中应用做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形成性评价体系 “感染与防御”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L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月 陈政良 +2 位作者 左大明 裘毅刚 张丽芸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Mo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以天然人MBL刺激MoDC,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 用FACS分析DC的表型; 用 3H- TdR掺入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Mo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以天然人MBL刺激MoDC,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 用FACS分析DC的表型; 用 3H- TdR掺入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以酵母多糖颗粒吞噬试验评估DC的抗原摄取能力; 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 12和TNF- α的含量。结果: MBL刺激的DC表面分子CD1a、CD83、CD40、CD80、CD86和MHC DR的表达均上调,摄取酵母多糖颗粒的能力降低, 激发初始T细胞增殖的能力加强, 分泌的IL- 12增多但几乎不分泌TNF- α。结论: MBL能诱导DC分化成熟, 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DC的功能而参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树突状细胞 分化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C-SIGN全长编码区基因的克隆及其胞外段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莹 左大明 +2 位作者 卢晓 张丽芸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6-398,405,共4页
目的:克隆人DC-SIGN全长编码区基因,获得其胞外段的原核表达产物。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健康产妇胎盘中克隆DC-SIGN全长cDNA,扩增其胞外段基因并构建pET41a-sDC-SIGN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以SDS-PAGE和Western blo... 目的:克隆人DC-SIGN全长编码区基因,获得其胞外段的原核表达产物。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健康产妇胎盘中克隆DC-SIGN全长cDNA,扩增其胞外段基因并构建pET41a-sDC-SIGN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从健康产妇胎盘总RNA中,扩增获得约1300bp的DNA片段,克隆至pG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M-DC-SIGN。从pGM-DC-SIGN扩增DC-SIGN的胞外段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41a-sDC-SIGN;纯化表达产物sDC-SIGN-GST,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为66000,Western blot证明其可与抗DC-SIGN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克隆DC-SIGN全长编码区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其胞外段融合蛋白sDC-SIGN-GST,为进一步研究DC-SIGN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IGN 基因克隆 胞外区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BL-CLR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蔡学敏 左大明 +2 位作者 赵娜 张丽芸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7,31,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胶原样区(CLR)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中国人野生型MBL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CLR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后,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菌株诱导表达CLR蛋白。通...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胶原样区(CLR)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中国人野生型MBL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CLR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后,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菌株诱导表达CLR蛋白。通过Ni2+-NTA琼脂糖柱层析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Westernblot和ELISA法进行鉴定。结果:从重组质粒pGEM-MBL中扩增到长约180bp的DNA片段。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经BamHI和HindⅢ酶切后出现约5900bp和180bp的片段,测序结果同预期的结果完全一致。重组质料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后,纯化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出现Mr约为30000、60000和120000的3条带。Westernblot分析表明,3条蛋白带均可与抗His抗体起反应,3条蛋白带对应于融合蛋白的单体和寡聚体。ELISA检测证实,纯化的蛋白能与鼠抗重组人MBL蛋白抗体结合。结论:获得可表达人MBL-CLR的大肠杆菌菌株和重组的人MBL-CLR-Trx融合蛋白,为MBL分子结构、功能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胶原样区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ASP1 N端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学敏 赵娜 +2 位作者 左大明 张丽芸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MASP1)N端片段。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含人MASP1cDNA的质粒pGEM-MASP1中扩增MASP1-N端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MASP1-N...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MASP1)N端片段。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含人MASP1cDNA的质粒pGEM-MASP1中扩增MASP1-N端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MASP1-N端蛋白,通过GSTrap亲合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并以ELISA分析了目的蛋白与重组MBL-CLR、重组MBL的结合活性。结果:从pGEM-MASP1中扩增得到约860bp的基因片段,构建成重组载体经酶切出现约4900bp和860bp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的完全一致。纯化蛋白经SDS-PAGE可见Mr60000蛋白带,该蛋白可与抗GST抗体反应并能与重组人MBL-CLR、重组人MBL蛋白结合。结论:获得了表达人MASP1N端片段的大肠杆菌菌株和重组人MASP1N端片段/GST融合蛋白,为MASP1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 N端片段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伤创面愈合过程中MMP-9和TGF-β所起的作用和重量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新勇 方驰华 +2 位作者 张丽芸 左大明 陈政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44-846,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湿热环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它们对创面愈合所起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湿热环境下战伤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湿热环境爆炸伤... 目的通过研究湿热环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它们对创面愈合所起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湿热环境下战伤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湿热环境爆炸伤创面的动物模型,收集伤后4、24、48h和5、7、14、21、28d创面渗液。采用明胶酶谱法和ELISA法,分别对创面MMP-9和TGF-β进行检测。结果创面愈合过程中MMP-9和TGF-β有规律性变化,以伤后48h为高峰,TGF-β伤后7d出现第二高峰,伤后2周两者水平下降,并且出现分离现象。创面给予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的干预,在早期无明显作用,但在后期,即伤后2周,可以降低MMP-9、上调TGF-β的水平。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早期MMP-9和TGF-β水平上升促进了创面细胞的迁移,有利于创面炎性坏死组织的清除,可能是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而MMP-9水平的过度升高,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合理外用TIMP对促进延迟愈合创面的愈合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伤 伤口愈合 金属蛋白酶类 转化生长因子Β 湿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GT52TGTMBL突变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产物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凤玲 左大明 +1 位作者 白志军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 初步探索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机制。方法: 采用PCR技术, 从质粒pMBLm52中获取含CGT52TGT点突变的MBL基因, 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 电转染入CHO细胞。以800mg... 目的: 初步探索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机制。方法: 采用PCR技术, 从质粒pMBLm52中获取含CGT52TGT点突变的MBL基因, 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 电转染入CHO细胞。以800mg/LZeocin筛选转染后的CHO细胞30d; 随后的30d中, 维持Zeocin的浓度在200mg/L, 以获取稳定转染的细胞。以RT PCR分析其mRNA的表达情况。表达产物经Ni NTAagarose纯化后, 以非还原SDS 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以PCR扩增的MBLm52基因片段长约750bp, 将其插入表达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 MBLm52, 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后将其电转染入CHO细胞。从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得的纯化的表达产物, 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Mr)约60 000的分子, 寡聚化程度明显低于重组人野生型MBL和从人血浆中分离的MBL。结论: 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可能并不影响其表达产物向胞外分泌的过程, 但突变后产生的Cys可能形成新的二硫键, 影响MBL结构单位和/或寡聚分子的形成, 推测该突变MBL蛋白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CGT52TGT突变体 表达 52Cys突变MBL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N端片段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学敏 左大明 +2 位作者 赵娜 张丽芸 陈政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N端片段。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人MASP2 cDNA的质粒pGEM-MASP2中扩增MASP2-N端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MASP2-N...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N端片段。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人MASP2 cDNA的质粒pGEM-MASP2中扩增MASP2-N端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MASP2-N端蛋白,通过GSTrap亲合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并以ELISA分析了目的蛋白与MBL-CLR结合的活性。结果从pGEM-MASP2中扩增得到约840 bp的基因片段,构建成重组载体经酶切出现约4900 bp和840 bp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的完全一致。纯化蛋白经SDS-PAGE可见Mr 60000蛋白带,该蛋白可与抗GST抗体反应并能与重组人MBL-CLR蛋白结合。结论获得了表达人MASP2 N端片段的大肠杆菌菌株和重组人MASP2N端片段/GST融合蛋白,为MASP2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 N端片段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三肽链亚单位的制备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鸣 童俊容 +3 位作者 卢晓 张丽芸 左大明 陈政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84-1587,共4页
目的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三肽链亚单位(trhMBL)。方法我们先前已构建了N端缺失的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MBL△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rhMBL△N融合蛋白。本实验利用胶原蛋白的3条肽... 目的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三肽链亚单位(trhMBL)。方法我们先前已构建了N端缺失的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MBL△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rhMBL△N融合蛋白。本实验利用胶原蛋白的3条肽链依其自身性质而相互缠绕成三股螺旋、装配成三级结构的原理,首先以凝血酶酶切rhMBL融合蛋白,将获得的单链rhMBL蛋白在50 mmol/LPBS(pH7.2)和ddH_2O中交替反复透析使之自动装配成trhMBL,最后以配体结合试验和C4d沉淀试验对终产物trhMBL进行生物学活性分析。结果 rhMBL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20 000的rhMBL单链蛋白;将其反复透析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50 000的rhMBL三肽链亚单位trhMBL;活性分析表明,该MBL亚单位的配体结合活性比rhMBL△N肽链高,并获得了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活性,但这些活性比天然MBL低。结论成功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MBL三肽链亚单位;这种三肽链组织形式不仅是MBL的结构亚单位,而且是其功能亚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三聚化 亚单位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应用于临床医学本科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探索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嘉 蒋小滔 +2 位作者 左大明 刘北一 刘艳君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12期1023-1025,共3页
医学免疫学是现代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在PBL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背景下,结合学校和学科特点,探索了如何利用PBL教学模式的优势,解决存在的问题,在临床医学本科医学免疫学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提高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PBL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MBL-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宏伟 陈政良 +1 位作者 左大明 张丽芸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克隆小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A(MBL A)基因的全长编码区cDNA。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 ,从Balb c小鼠的肝细胞中 ,分离出MBL A基因cDNA片段 ,克隆入pUC T载体 ,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 扩增得到的小鼠MBL A基因cDNA全长 72 0bp ,编... 目的 克隆小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A(MBL A)基因的全长编码区cDNA。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 ,从Balb c小鼠的肝细胞中 ,分离出MBL A基因cDNA片段 ,克隆入pUC T载体 ,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 扩增得到的小鼠MBL A基因cDNA全长 72 0bp ,编码 2 4 0个氨基酸残基 ,包含了完整的富含半胱氨酸区、胶原区、颈区和糖识别域。分析表明 ,与Genbank中发表的序列具有 99.9%的同源性。结论 获得小鼠MBL A基因的克隆 ,为进一步研究M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MBL-A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RT-PCR 氨基酸 胶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ASP1和MASP2 C端片段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学敏 赵娜 +2 位作者 张丽芸 左大明 陈政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7-580,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2(MASP1、MASP2)C端片段。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分别含人MASP1、MASP2cDNA的质粒pGEM-MASP1、pGEM-MASP2中扩增MASP1、MASP2C端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7b,转...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2(MASP1、MASP2)C端片段。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分别含人MASP1、MASP2cDNA的质粒pGEM-MASP1、pGEM-MASP2中扩增MASP1、MASP2C端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7b,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MASP1、MASP2C端蛋白,通过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进行鉴定。结果分别从pGEM-MASP1和pGEM-MASP2中扩增到约1300bp的基因片段,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出现约3300bp和1300bp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的完全一致。纯化蛋白经SDS-PAGE可见Mr40000蛋白带,该蛋白可与抗His抗体反应。结论获得了重组人MASP1和MASP2C端片段蛋白及其表达菌株,为MASP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2 C端片段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抗原破伤风毒素C蛋白的克隆、表达条件优化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明永 张雅妮 +3 位作者 雷鸣 左大明 张丽芸 陈政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1-735,共5页
目的获得高纯度、高免疫原性的破伤风毒素C片段(TTC)蛋白。方法以PCR从破伤风杆菌质粒DNA中扩增TTC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载体pET43.1a(+)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再用Ni2+-NTA... 目的获得高纯度、高免疫原性的破伤风毒素C片段(TTC)蛋白。方法以PCR从破伤风杆菌质粒DNA中扩增TTC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载体pET43.1a(+)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再用Ni2+-NTA琼脂糖柱分离目的蛋白。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抗原性,动物免疫实验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获得1373bp的TTC基因片段,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ET43.1a(+)-TTC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TC-Nus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2%,酶切后TTC蛋白可与载体蛋白有效分离,获得纯度为95.5%的TTC蛋白,该蛋白可被破伤风抗毒素识别;将TTC蛋白免疫小鼠后,免疫血清可与破伤风毒素特异性结合,三次免疫后其抗体效价可达1∶25600。结论所获TTC蛋白纯度高,免疫原性好,为研究体内外抗原提呈、免疫应答提供了良好的模式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毒素C蛋白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免疫原性 模式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N端缺失MBL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鸣 左大明 +2 位作者 王明永 张雅妮 陈政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具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N端缺失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MBL△N)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中国人野生型MBL 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rhMBL△N基因片段,插入pET43.1a载体后,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rhMBL△N蛋白... 目的原核表达具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N端缺失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MBL△N)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中国人野生型MBL 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rhMBL△N基因片段,插入pET43.1a载体后,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rhMBL△N蛋白。应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进行鉴定。结果从pGEM-MBL中扩增到长约620bp的DNA片段,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经BamHⅠ和EcoRⅠ酶切后出现约7270bp和620bp的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的完全一致。表达的重组蛋白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为Mr97000的蛋白。ELISA证实,纯化蛋白能与抗重组人MBL抗体结合,具备配体结合活性并能与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2的N端片段结合。结论获得了可表达rhMBL△N的菌株和具活性的rhMBL△N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N端缺失 原核表达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和野生型MBL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凤玲 左大明 陈政良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0-313,共4页
采用PCR技术,从质粒pMBLm52、pMBLm54和pMBLm57中分别获取含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点突变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突变体全长编码区cDNA序列,将其分别插入质粒pcDNA4/HisMax C中,构建成相应的3种真核表达载体。将各突变型MB... 采用PCR技术,从质粒pMBLm52、pMBLm54和pMBLm57中分别获取含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点突变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突变体全长编码区cDNA序列,将其分别插入质粒pcDNA4/HisMax C中,构建成相应的3种真核表达载体。将各突变型MB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和野生型MB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分别转染COS7细胞。72 h后,以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检测各细胞培养上清中目的蛋白的含量分别为0.980μg/ml、0.971μg/ml、0.900μg/ml和1.047μg/ml;用One-way ANOVA分析这些目的蛋白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MBL结构基因的点突变并不影响MBL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点突变 免疫缺损 瞬时表达 COS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