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高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熊昌军 左云周 +3 位作者 严小康 王冠 付豪 姜学明 《中医正骨》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高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接受UKA治疗的8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高龄组40...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高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接受UKA治疗的8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高龄组40例(年龄>75岁)、对照组40例(年龄55~75岁)。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femoral tibial angle,FTA)。结果: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0例患者均获随访,高龄组随访时间(19.75±5.10)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21.65±5.83)个月。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5.60±0.87)分,(1.33±0.66)分,t=-24.730,P=0.000;(5.63±0.98)分,(1.28±0.60)分,t=-23.942,P=0.000],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51.50±5.75)分,(86.33±3.15)分,t=33.560,P=0.000;(51.98±5.44)分,(89.53±3.63)分,t=36.315,P=0.000],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前(100.70°±8.33°,117.13°±8.31°,t=8.831,P=0.000;99.88°±9.45°,116.75°±8.20°,t=8.528,P=0.000),FTA均小于术前(185.05°±3.62°,180.23°±2.45°,t=-6.974,P=0.000;184.95°±3.90°,180.03°±2.31°,t=-6.865,P=0.000);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FTA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1,P=0.734;t=-0.198,P=0.844;t=-0.361,P=0.719);高龄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小于对照组(t=4.041,P=0.000)。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6,P=0.189)。结论:对于年龄>75岁的高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UKA治疗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纠正下肢力线和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其膝关节功能恢复不如年龄55~75岁的患者理想,但足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促炎与抗炎因子表达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左云周 叶劲 +3 位作者 梅贤忠 左昌俊 樊帆 熊昌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217-219,共3页
目的研究与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促炎与抗炎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7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促炎与抗炎因子表达水平,同时比较... 目的研究与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促炎与抗炎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7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促炎与抗炎因子表达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及关节液促炎与抗炎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促炎与抗炎因子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分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促炎与抗炎因子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不同分级患者的差异明显,因此认为上述指标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血清 关节液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校验系统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左云周 熊昌军 +2 位作者 甘学文 严小康 陈岩召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髋臼前倾外展角校准系统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关节科行初次单侧THA的6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 目的 探讨改良髋臼前倾外展角校准系统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关节科行初次单侧THA的6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直接前入路组(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57~75岁,平均年龄(61.8±7.2)岁;后路入路组(posterior approach, PA)33例,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3.4±8.3)岁。使用改良髋臼前倾外展角校准系统,评价术中和术后1周髋臼假体位置情况,术后1周和6个月评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患者术后再次骨折,脱位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及术后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髋臼前倾外展角校准系统对PA入路和DAA入路的THA手术疗效进行评价,二者手术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前倾角 外展角 校验系统 全髋关节置换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严小康 甘学文 +2 位作者 聂宇 聂中华 左云周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后路椎体间植入聚醚醚酮(PEEK)材质椎间融合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 目的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后路椎体间植入聚醚醚酮(PEEK)材质椎间融合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30例。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测均符合骨质疏松诊断(超声骨密度值测定<-2.5)。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及硬膜损伤,骨水泥无严重渗漏,术后复查X线、CT显示骨水泥分布均匀。随访10~21个月,平均(16±2.11)个月,神经受压症状均得到改善。VAS评分术前(7.01±1.44)、术后6个月随访为(3.00±0.57)、末次随访为(2.23±1.19);JOA评分术前为(9.98±5.64)、术后6个月随访为(17.99±1.41)、末次随访为(18.42±1.47);ODI评分术前为(0.64±0.24)、术后6个月为(0.27±0.07)、末次随访为(0.22±0.09)。三项评分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分别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或CT显示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椎间融合器无下沉,椎间融合满意,融合率为86.7%。结论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能够提高螺钉对伴有骨质疏松的椎体的握持力,防止椎弓根螺钉松动,保证较高的椎间融合率,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强化 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 骨质疏松 腰椎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消肿止痛膏联合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骨伤肿痛(气滞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江城 徐华丽 +2 位作者 唐谨 朱凌 左云周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 观察川芎消肿止痛膏联合活血止痛汤加减对骨伤肿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川芎消肿止痛膏联合活血止痛汤加减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 目的 观察川芎消肿止痛膏联合活血止痛汤加减对骨伤肿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川芎消肿止痛膏联合活血止痛汤加减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89%、1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川芎消肿止痛膏联合活血止痛汤可有效促进骨伤患者消肿,减轻患者疼痛不适,皮肤过敏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科疾病 肿痛 川芎消肿止痛膏 活血止痛汤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几丁糖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叶劲 左云周 +4 位作者 樊帆 严小康 左昌俊 梅贤忠 张琦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7期98-101,138,共5页
目的评价膝关节腔注射医用几丁糖加口服双醋瑞因胶囊与膝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O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80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院(ACR)膝OA标准的患者。随机纳入A组40... 目的评价膝关节腔注射医用几丁糖加口服双醋瑞因胶囊与膝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O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80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院(ACR)膝OA标准的患者。随机纳入A组40例予以膝关节腔注射医用几丁糖加口服双醋瑞因胶囊、B组40例予以膝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4周后停药且再随访1个月观察持续疗效,观察记录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37例对照组35例完成试验,经过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主要疗效参数(关节疼痛)和次要疗效参数(压痛及髌骨研磨、关节活动、肿胀)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在第4周末,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疗效参数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末,试验组药物能持续发挥药效,相对于对照组主要疗效参数-疼痛减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出现可能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的比例分别为13.51%和14.29%。结论应用膝关节腔注射医用几丁糖加口服双醋瑞因胶囊比膝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OA有较好且持续性的疗效以及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医用几丁糖 双醋瑞因 曲安耐德 盐酸氨基葡萄糖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有会阴区症状的重度腰椎管狭窄症1例
7
作者 梅贤忠 左云周 甘学文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6期570-572,共3页
患者,男,64岁,因"行走时阴囊间歇性疼痛1年半"入院。患者于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阴囊胀痛,以行走时尤为明显,每行走约100 m即出现双侧阴囊胀痛,需下蹲或弯腰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再行走一段距离。卧床休息时,阴囊处无明显胀痛不... 患者,男,64岁,因"行走时阴囊间歇性疼痛1年半"入院。患者于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阴囊胀痛,以行走时尤为明显,每行走约100 m即出现双侧阴囊胀痛,需下蹲或弯腰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再行走一段距离。卧床休息时,阴囊处无明显胀痛不适。双下肢无酸胀痛麻症状。一直于外院以附睾炎、前列腺炎等病治疗无效,并呈进行性加重。于门诊经骶骨裂孔行硬膜外封闭治疗后,双侧阴囊处疼痛减轻,可行走500 m,1个月后症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会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局部应用于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效果观察及价值研究
8
作者 樊帆 左云周 +4 位作者 陈祝江 余昌明 严小康 严浩 梅贤忠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12期84-85,共2页
目的研究在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给予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氨甲环酸)与对照组(行等剂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 目的研究在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给予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氨甲环酸)与对照组(行等剂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伤口为一期愈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对照组25例患者补充血容量,观察组仅8例。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显性、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的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的红细胞比容小于观察组(P<0.05)。结论氨甲环酸局部应用于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缓解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减少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校验系统在腰椎融合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熊昌军 左云周 +3 位作者 严小康 王冠 付豪 姜学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582,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校验系统辅助腰椎融合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髋臼杯放置的准确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3年6月45例因骨关节炎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既往均接受腰椎...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校验系统辅助腰椎融合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髋臼杯放置的准确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3年6月45例因骨关节炎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既往均接受腰椎融合术。THA术中26例采用改良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校验系统(观察组),19例未采用该系统(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腰椎融合节段数量以及术前Harri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臼假体位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髋臼杯均在安全区(前倾角25°~30°),术后1例(3.85%)位于安全区外;对照组术后9例(47.37%)位于安全区外;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髋臼外展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臼外展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发生感染。两组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Harris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2例关节脱位、1例股骨撞击综合征;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融合患者THA术中可应用改良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校验系统获得理想髋臼杯植入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假体 前倾角 外展角 腰椎融合术
原文传递
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近期疗效 被引量:16
10
作者 左云周 孔清泉 +4 位作者 李晓龙 徐练 胡帅 曾建成 宋跃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3年1月,采用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13~46岁,平均26.7岁。29例有明确腰部外...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3年1月,采用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13~46岁,平均26.7岁。29例有明确腰部外伤史。均为单节段单侧椎间盘突出,其中L4、522例,L5、S135例。离断骨块为侧方型25例,中央型32例;位于L4椎体后下缘9例,L5椎体后上缘13例,L5椎体后下缘8例,S1椎体后上缘27例。均采用症状侧单侧入路(椎板间或椎间孔入路),镜下摘除突出椎间盘、部分或完全切除离断的骨块。结果 术中均准确定位,无神经根损伤、血肿形成及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0~85 min,术中透视次数2~15次,术中出血量3~10 mL。术后影像学检查示离断骨块未切除16例,部分切除32例,完全切除9例;椎间盘均彻底摘除。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64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术后6个月根据Macnab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获优48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4.7%。结论 经症状侧单侧入路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具有损伤小、对腰椎正常结构破坏小、出血量少、康复时间短等优势,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体后缘离断 经皮脊柱内窥镜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经皮内窥镜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帅 孔清泉 +4 位作者 徐练 李晓龙 左云周 曾建成 宋跃明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伴马尾神经损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华西医院收治的 LDH 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96例。采用经皮内窥治疗69例,于术前及... 目的:评价经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伴马尾神经损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华西医院收治的 LDH 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96例。采用经皮内窥治疗69例,于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末次随访按 Nakano 等的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平均随访时间16(9~36)个月,腿痛 VAS 评分术前(7.68±1.12)分,术后末次随访(1.01±0.81)分,腰痛 VAS 评分术前(7.51±1.21)分,术后末次随访(1.63±1.42)分,腿痛与腰痛 VAS 评分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按 Nakano 评分进行疗效评定:优23例,良21例,可18例,差4例。术后3个月随访 MRI 均见受压迫的神经减压良好、突出的髓核摘除彻底。结论经皮内窥镜对 LDH 伴马尾神经损伤治疗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技术,能够彻底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脊髓疾病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腰椎间孔镜术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的作用与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云周 梅贤忠 胡帅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镜术后静滴甲基强的松龙对保护脊髓功能,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对其它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腰椎间孔镜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腰椎间孔镜术后6h内1次,术后第1,2天每日2次静滴甲...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镜术后静滴甲基强的松龙对保护脊髓功能,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对其它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腰椎间孔镜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腰椎间孔镜术后6h内1次,术后第1,2天每日2次静滴甲基强的松龙,每次40mg,B组术后不静滴甲基强的松龙。对术后第1、2、7、14、30、90天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因失访、需要其它治疗等其它原因14例被排除,其余86例病人中A组46例,B组40例。术后第1、2、7天VAS疼痛评分:A组(16.00±2.83)分,(15.33±2.73)分,(14.33±2.34)分;B组:(3.67±0.82)分,(3.33±0.52)分,(2.83±0.9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A组:(16.00±2.83)分,(15.33±2.73)分,(14.33±2.34)分;B组:(25±2.10)分,(24.00±1.26)分,(23.00±1.1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30、90天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全身、局部并发症和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孔镜术后静滴甲基强的松龙对术后围手术期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围手术期后恢复效果与甲基强的松龙的应用无关,同时甲基强的松龙也没有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甲基强的松龙 腰痛 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孔镜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熊昌军 姜学明 +2 位作者 左云周 李照文 左昌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12诊治的227例老年髋部骨折,对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因素,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12诊治的227例老年髋部骨折,对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因素,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饮酒、手术方式对术后发生谵妄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术前白蛋白、合并基础疾病、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与术后发生谵妄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术前白蛋白<35 g/L、合并基础疾病≥3种、全身麻醉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75岁、术前白蛋白<35 g/L、合并基础疾病≥3种、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纠正低蛋白血症,积极治疗患者内科疾病,尽量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有利于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术后 谵妄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椎体成形术中高粘度骨水泥与普通骨水泥渗漏的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梅贤忠 刘修华 +5 位作者 甘学文 左云周 樊帆 严浩 左昌俊 鲁齐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比较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中应用高粘度骨水泥与普通骨水泥渗漏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且获随访OVCFs并行PVP患者,按治疗方法被分为两组:A组使用高粘度骨水泥,B组使... 目的:比较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中应用高粘度骨水泥与普通骨水泥渗漏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且获随访OVCFs并行PVP患者,按治疗方法被分为两组:A组使用高粘度骨水泥,B组使用普通骨水泥。其中A组35例,男16例,女19例;B组46例,男17例,女29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VAS评分A组术前第1天(7.56±0.56)分,术后第3天(2.12±0.96)分,末次随访(2.01±0.88)分;B组术前第1天(7.50±0.68)分,术后第3天(2.12±1.5)分,末次随访(2.41±1.4)分,两组手术前后VAS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1,PB<0.01),两组手术后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水泥渗漏率5.71%,B组19.5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VP治疗OVCFs有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高粘度骨水泥还具有瞬间高粘度,可注射时间长、定向可控注射的优点,能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粘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原文传递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学明 熊昌军 +3 位作者 左云周 严小康 梅贤忠 叶劲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0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01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的8例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01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的8例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结果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5(18~34)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复查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移位、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1.75±0.71)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5.38±4.10)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17.13±3.52)°,股胫角为(177.36±0.8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情况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可取得满意的短期疗效,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明显,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固定平台单髁假体
原文传递
自体肌腱移植修复髌韧带断裂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昌军 姜学明 +2 位作者 左云周 李照文 左昌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10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自体肌腱移植修复治疗髌韧带断裂的疗效。方法自2012-12-2016-12对7例髌韧带断裂采用Krackow改良缝合方法,结合自体肌腱通过髌骨中段及胫骨结节骨道,重建修复断裂的髌韧带。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Lysholm... 目的探讨分析自体肌腱移植修复治疗髌韧带断裂的疗效。方法自2012-12-2016-12对7例髌韧带断裂采用Krackow改良缝合方法,结合自体肌腱通过髌骨中段及胫骨结节骨道,重建修复断裂的髌韧带。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Lysholm评分,术后各个时间段随访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各个时间段比上一次随访亦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Blumensaat距离比较上,术后3 d比术前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自体肌腱移植修复髌韧带断裂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肌腱 移植 修复 髌韧带 膝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