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兔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巢升平 张才仁 王瑞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4-66,I012,共4页
目的:为研究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提供简易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兔子的左颈总动脉用2FForgarty球囊导管损伤后,分别在8周内不同的时间段处死,采用光镜、扫描及透射电镜以及图象分析手段研究... 目的:为研究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提供简易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兔子的左颈总动脉用2FForgarty球囊导管损伤后,分别在8周内不同的时间段处死,采用光镜、扫描及透射电镜以及图象分析手段研究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形态变化。结果:损伤后内皮细胞剥脱、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粘附、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坏死与增生以及随后的内膜增厚,这些与动脉成形术导管所造成的形态变化一致;另外还发现动脉球囊损伤后,中膜也有增厚。结论:该动物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动脉球囊损伤后复杂的病理变化且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损伤 超微结构 动物模型 球囊导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蛇酶与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对照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巢升平 曹茂银 田翠姣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1年第5期407-408,共2页
观察了蕲蛇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并与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比较 ,结果显示其与小剂量尿激酶疗效相当 ,均明显优于常规肝素治疗 。
关键词 蕲蛇酶 不稳定型心绞痛 尿激酶 肝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球囊损伤后中膜增厚及在管腔狭窄中的意义
3
作者 巢升平 曹茂银 杨礼春 《医学新知》 CAS 2001年第4期192-193,共2页
为研究动脉内皮损伤后的中膜变化及在管腔狭窄中的作用 ,将 16只兔子随机分为损伤组及假手术组 :损伤组用 2FForgarty球囊导管损伤其左侧颈总动脉 ,于术后 8周处死 ,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左侧颈总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直径 ,并分别... 为研究动脉内皮损伤后的中膜变化及在管腔狭窄中的作用 ,将 16只兔子随机分为损伤组及假手术组 :损伤组用 2FForgarty球囊导管损伤其左侧颈总动脉 ,于术后 8周处死 ,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左侧颈总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直径 ,并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显示 ,损伤组的内膜及中膜明显厚于假手术组 ,而两组的血管直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 ,除内膜增厚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扩张术 颈动脉 病理学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Kv1.4钾电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智泉 蒋学俊 +3 位作者 巢升平 任江华 曹茂银 张冬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782-785,78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参松养心胶囊对KV1.4钾通道C型(KV1.4△N)失活的影响。方法:将Kv1.4ΔNmRNA注射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使用双电极钳制法(Two electrodes voltage clamp TEV)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KV1.4ΔN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参...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参松养心胶囊对KV1.4钾通道C型(KV1.4△N)失活的影响。方法:将Kv1.4ΔNmRNA注射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使用双电极钳制法(Two electrodes voltage clamp TEV)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KV1.4ΔN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参松养心胶囊对Kv1.4ΔN通道的峰电流有抑制作用,这种阻滞作用具有电压依赖性,随电位的升高而作用加强,符合单指数和线性关系。参松养心胶囊可加速KV1.4ΔN钾通道电流的失活过程,同时可使KV1.4ΔN通道失活后的恢复减慢。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显著抑制KV1.4钾通道电流,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钾通道 电压门控型离子通道 电压钳 膜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抑制C反应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 mRNA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蓉 朱刚艳 +4 位作者 陈德良 张琳 巢升平 干学东 熊世熙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9-602,共4页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ELISA和RT-PCR检测C反应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表达的剂量与时间效应。Western blotting检测信号蛋白p38MAPK...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ELISA和RT-PCR检测C反应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表达的剂量与时间效应。Western blotting检测信号蛋白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 C反应蛋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 mRNA表达,p38MAPK表达增加,其抑制剂SB203580减少p38MAPK的磷酸化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 mRNA表达水平,瑞舒伐他汀显著抑制p38MAPK表达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C反应蛋白至少通过p38MAPK磷酸化途径直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表达,促进细胞炎症反应,而瑞舒伐他汀抑制C反应蛋白的这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血管内皮细胞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心脏起搏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曹茂银 巢升平 《医师进修杂志》 1999年第1期37-38,共2页
报道58例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心脏起搏临床应用,重点讨论围手术期心脏起搏的方法与适应症,认为经静脉右室起搏疗效恒定可靠,适应症范围广。对伴有缓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心律病或潜在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脏起搏适应症可适当... 报道58例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心脏起搏临床应用,重点讨论围手术期心脏起搏的方法与适应症,认为经静脉右室起搏疗效恒定可靠,适应症范围广。对伴有缓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心律病或潜在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脏起搏适应症可适当放宽,以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干学东 巢升平 +1 位作者 任江华 曹茂银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5期275-276,279,共3页
目的在高胆固醇饮食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基础上,研究厄贝沙坦对AS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家兔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A组)饲喂普通饲料,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饲喂高胆固醇饲料,治疗组(C组)饲喂高胆固醇饲料... 目的在高胆固醇饮食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基础上,研究厄贝沙坦对AS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家兔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A组)饲喂普通饲料,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饲喂高胆固醇饲料,治疗组(C组)饲喂高胆固醇饲料并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已形成AS的主动脉作病理学检查并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厄贝沙坦使AS斑块面积减小,动脉内膜厚度减低,同时使AS家兔血清及动脉组织MDA降低、SOD升高。结论厄贝沙坦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发挥防治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过氧化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及内皮素1基因表达与罗格列酮的影响
8
作者 万静 巢升平 +2 位作者 雷霆 赖国政 任江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1期8263-8266,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高选择性强效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PPARγ基因及内皮素1基因转录及翻译水平的影响,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及在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7...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高选择性强效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PPARγ基因及内皮素1基因转录及翻译水平的影响,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及在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7-03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MTT法得出罗格列酮浓度为5μmol/L时对细胞活性影响最小。②实验分为2组,罗格列酮干预组采用5μmol/L罗格列酮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③通过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定量检测2组PPARγ与内皮素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与内皮素1前体蛋白水平;然后对PPARγ及内皮素1的RT-PCR及Westernblot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罗格列酮干预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PARγmRNA和蛋白质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内皮素1 mRNA及内皮素1前体蛋白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②PPARγ与内皮素1 mRNA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r=0.914,P=0.011;r=0.999,P=0.028)。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增加PPARγ的表达量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内皮素1及其前体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共同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素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卓对Kv1.4钾通道动力学的影响
9
作者 张冬 陈卉 +2 位作者 巢升平 王智泉 任江华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12-518,共7页
目的:研究地尔硫卓对异源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克隆fKv1.4钾通道电流的激活及失活动力学影响。方法: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异源表达雪貂心脏来源的去N端Kv1.4(fKv1.4△N)通道基因,采用双电极电压钳制技术记录电流、记录药物对fKv1.4△N通... 目的:研究地尔硫卓对异源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克隆fKv1.4钾通道电流的激活及失活动力学影响。方法: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异源表达雪貂心脏来源的去N端Kv1.4(fKv1.4△N)通道基因,采用双电极电压钳制技术记录电流、记录药物对fKv1.4△N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地尔硫卓以频率依赖性、电压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fKv1.4△N通道电流,其半抑制浓度(IC_(50))为(241.04±23.06)μmol/L(+50 mV)。对照条件下,fKv1.4△N通道电流失活的表现为单指数方程拟合,在应用地尔硫卓后,fKv1.4△N通道电流失活变为双指数方程拟合,即药物诱导的快速失活成分及较慢的C型失活成分。地尔硫卓可加快C型失活,但其不影响fKv1.4△N通道电流的激活过程。结论:地尔硫卓为fKv1.4△N通道的开放状态阻滞剂,可加快Kv1.4△N通道的失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卓 Kvl 4 钾通道 激活 失活 非洲爪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曹茂银 巢升平 任江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9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药理 高脂血症 非诺贝特 微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后反复胸腔——心包积液1例
11
作者 昌玉蓉 焦琳 +3 位作者 吴双 何勃 巢升平 赵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369-1370,共2页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CIS)并不常见,多发生于心脏外科术后[1]。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心包摩擦、心包积液,伴或不伴胸腔积液[2]。虽然PCIS的发生在心血管内科较罕见,但随着心脏射频消融术(RFCA)的广泛应用,心脏损伤后综合征的发生...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CIS)并不常见,多发生于心脏外科术后[1]。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心包摩擦、心包积液,伴或不伴胸腔积液[2]。虽然PCIS的发生在心血管内科较罕见,但随着心脏射频消融术(RFCA)的广泛应用,心脏损伤后综合征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本文报道1例左侧旁道参与的预激综合征患者于RFCA术后反复发作胸腔-心包积液,疗效明显的PCIS,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血管内科 心包积液 左侧旁道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 胸腔积液 胸痛 心脏外科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注射剂及缓释胶囊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琼昕 唐家荣 +5 位作者 蒋学俊 汪朝晖 巢升平 董晓燕 张美春 曾和松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4-655,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急症患者使用尼卡地平注射剂有效控制血压后逐渐减量并过渡为尼卡地平缓释胶囊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住院高血压急症患者103例使用尼卡地平注射剂降压至目标血压后,随机分为口服尼卡地平缓释胶囊和硝苯地平缓释... 目的观察高血压急症患者使用尼卡地平注射剂有效控制血压后逐渐减量并过渡为尼卡地平缓释胶囊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住院高血压急症患者103例使用尼卡地平注射剂降压至目标血压后,随机分为口服尼卡地平缓释胶囊和硝苯地平缓释片组,逐渐减少注射剂用量直至停用,继续监测血压5日。结果入选患者使用尼卡地平注射剂后,血压下降显著(P<0.01),显效率81.6%,有效率16.5%。心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尼卡地平缓释胶囊组患者血压平稳过渡率及平稳过渡且良好控制率分别为90%和81.7%,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71.7%(P<0.05)和48.8%(P<0.01)。结论尼卡地平注射剂及缓释胶囊可良好控制高血压急症和平稳维持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急症 尼卡地平 硝苯地平
原文传递
心脏起搏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茂银 巢升平 +1 位作者 任江华 陈德良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围手术期 非心脏手术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血清血栓素蛋白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海蓉 陈德良 +4 位作者 程英惠 干学东 巢升平 江洪 熊世熙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血栓素蛋白1(TSP-1)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4例(男性33例,女性11例),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血栓素蛋白1(TSP-1)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4例(男性33例,女性11例),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有明显血栓征象,平均年龄(62.0±11.4)岁,随机分成替罗非班组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n=24)与对照组(n=20)。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TSP-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IRA的TI MI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替罗非班组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比20.0%,P<0.05),IRA远端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15.0%,P<0.05)。替罗非班组TSP-1增加明显;PCI术前替罗非班组TSP-1(346±145)ng/L,与对照组(339±125)ng/L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PCI术后TSP-1水平较术前分别增加(39±11)%,(18±9)%,组间比较,P<0.05。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能是TSP-1水平增加的原因之一;IRA无复流发生减少,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增加。TSP-1水平与IRA开通后TI MI血流呈正相关,TSP-1水平增加的意义尚不明确,其与远期预后、特别是心力衰竭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推测围绕TSP-1的研究或治疗有可能是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素蛋白1 血管成形术 替罗非班 无复流
原文传递
Tako-Tsubo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海蓉 巢升平 +3 位作者 任江华 程新耀 干学东 龚菲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TAKO-TSUBO综合征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血栓素蛋白1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海蓉 巢升平 +6 位作者 干学东 龚斐 熊世熙 曹建雷 林国立 蒙程 王艳炜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浆中血栓素蛋白1(TSP-1)水平,分析其与不稳定斑块、血小板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A组)、20例慢性稳定型冠心病...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浆中血栓素蛋白1(TSP-1)水平,分析其与不稳定斑块、血小板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A组)、20例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B组)、20名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者(C组)的血液标本中TSP-1水平。AMI患者均按照指南规范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结果:3组基线临床特征在性别、年龄、风险因素及服用药物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入院时A组CRP、IL-6水平均高于C组,P<0.01,支持A组冠脉血管斑块处于不稳定阶段;入院时A组TSP-1水平(312±160)ng/L,高于B组及C组,P<0.05。术前准备阶段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TSP-1水平升高,3组较入院时分别增加(14±10)%,(22±15)%,(17±1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CI术或冠脉造影术后TSP-1水平变化显著,3组较入院时分别增加(55±21)%,(61±25)%,(56±19)%,均为P<0.01,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PCI或冠脉造影术明显促进TSP-1释放。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TSP-1、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冠心病组及对照组,TSP-1升高与不稳定斑块密切相关。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药物抑制血小板活化,增加TSP-1表达;PCI术后TSP-1表达显著增加,初步分析与PCI术操作本身、术中应用肝素钠针以及替罗非班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素蛋白1 不稳定斑块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普罗帕酮对Kv1.4ΔN钾通道的作用及细胞外钾离子和pH浓度变化时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智泉 蒋学俊 +2 位作者 任江华 巢升平 张冬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对Kv1.4△N钾通道的作用,以及细胞外钾离子和pH浓度变化时对该作用的影响,并探讨该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Kv1.4ΔN的mRNA注射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并使用双电极钳制法观察普罗帕酮对Kv1.4ΔN电生理特性...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对Kv1.4△N钾通道的作用,以及细胞外钾离子和pH浓度变化时对该作用的影响,并探讨该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Kv1.4ΔN的mRNA注射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并使用双电极钳制法观察普罗帕酮对Kv1.4ΔN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细胞外钾离子和pH变化时的电生理特性改变。结果:pH7.4状态下,普罗帕酮对Kv1.4ΔN通道的峰电流有抑制作用,这种阻滞作用具有电压依赖性、浓度依赖性以及频率依赖性,并且随电位的升高而作用加强,符合单指数和线性关系。普罗帕酮加速电流的失活过程。在不同的钾离子浓度下,这种阻滞作用具有pH依赖性,细胞外高钾pH7.4时,不同浓度普罗帕酮灌流显示IC50为121μmol/L;细胞外酸性环境下(pH6.0)IC50提高到463μmol/L,碱性化的环境(pH8.0)降至58μmol/L。结论:普罗帕酮是Kv1.4ΔN的阻滞剂,可能与作用于细胞内的某些位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 抗心律失常药物 电压门控型离子通道 电压钳 膜电流
原文传递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医学生临床技能毕业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龚斐 雷红 +2 位作者 巢升平 陈慧芳 袁公贤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年第2期297-29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毕业考核方法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成绩分析,探讨了临床技能教学和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以更好地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临床技能考核 应用
原文传递
稳心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作用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冬 陈卉 +1 位作者 巢升平 任江华 《医学新知》 CAS 2011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95例稳定型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95例稳定型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同时监测其对血压、心率、C反应蛋白(hs—CRP)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结果用药后两组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室性早搏减少更明显,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QT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稳心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具有明显疗效,其机理可能与降低hs—CRP和QT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丹红注射液 冠心病 室性早搏
原文传递
普罗布考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CRP及斑块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卉 巢升平 +1 位作者 张冬 任江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755-758,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Probucol)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CRP及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2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6):给予普通饮食16周;②高胆固醇组(n=8):高脂饮食8周后,再给予普通饮食8周;③普罗布考组(n=8):高脂...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Probucol)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CRP及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2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6):给予普通饮食16周;②高胆固醇组(n=8):高脂饮食8周后,再给予普通饮食8周;③普罗布考组(n=8):高脂饮食8周后,再给予普通饮食+普罗布考[200 mg/(kg.d)]8周。分别于第0周、8周和第16周末经兔耳中央动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普罗布考组治疗8周后,TC、LDL-C及HDL-C水平较8周时显著下降,并低于同时间未用药之高胆固醇组水平。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高胆固醇组和普罗布考组hs-CRP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高胆固醇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普罗布考组hs-CRP明显低于高胆固醇组。结论:普罗布考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及hs-CRP水平,具有一定的稳定斑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高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