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天春 吴正一 +1 位作者 崔迎慧 柏金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构建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为优化医院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 目的构建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为优化医院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更加合理、公正地体现手术科室所承担的临床风险,也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临床科室绩效考核结果,有利于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更趋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手术科室 风险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天春 吴正一 +3 位作者 崔迎慧 柏金喜 吕丹 侯佳伶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结合秩和比法,对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进行分档、分级。结果在两所医院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分档结果中,医院A的手术科室分为低、中、... 目的评价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结合秩和比法,对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进行分档、分级。结果在两所医院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分档结果中,医院A的手术科室分为低、中、高风险科室,医院B的分档结果为低、高风险科室。结论在临床绩效评价过程中,建议医院管理部门参考将临床手术科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作为风险测评工具,促进绩效分配更科学、公平,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手术科室 风险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三甲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崔迎慧 吴正一 +2 位作者 周礼明 戴星 柏金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2,共3页
目的构建以公益和激励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依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合理改进与运用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起了一套能够重点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岗位风险、病种难易度... 目的构建以公益和激励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依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合理改进与运用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起了一套能够重点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岗位风险、病种难易度及成本控制和医药费用控制等核心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论强化公益性,扭转趋利性,构建与经济指标脱钩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和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公益性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全局管理的临床研究型MDT模式实施与体会 被引量:23
4
作者 崔迎慧 陈国强 +2 位作者 程纯 杨柳 徐晓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5,共3页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适应当前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已成为国内各级公立医院重点关注并积极探索践行的医疗服务模式。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研究型MDT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对其实...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适应当前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已成为国内各级公立医院重点关注并积极探索践行的医疗服务模式。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研究型MDT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对其实施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从医院全局管理角度对如何有效落实和发展MDT进行思考,为今后国内其他公立医院有效推进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临床研究型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RVS的临床医师绩效分配模式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郑基华 吴正一 +1 位作者 崔迎慧 柏金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18,共4页
目的构建科学的临床医师绩效分配模式,着力体现医师技术劳务价值。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参数检验对专家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构建了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评估体... 目的构建科学的临床医师绩效分配模式,着力体现医师技术劳务价值。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参数检验对专家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构建了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评估体系医师绩效分配模式,重点突出医师技术劳务价值。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能有效评估各诊疗项目中的资源投入情况,可有效测量医师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劳动付出,对于形成科学的绩效分配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 临床医师 专家咨询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RVS评估系统在医务人员绩效分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郑基华 吴正一 +1 位作者 崔迎慧 柏金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5-57,共3页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符合公立医院改革和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介绍了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esource 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RBRVS)评估系统及其在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中的应用,分析了我国现有...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符合公立医院改革和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介绍了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esource 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RBRVS)评估系统及其在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中的应用,分析了我国现有医务人员考核分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 绩效考核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临床数据仓库为核心的医院大数据平台构建 被引量:29
7
作者 吴正一 崔迎慧 +1 位作者 陆耀 金文忠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5,共3页
上海某三甲医院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采用HL7、CDA、IHE等国际标准和规范,以临床数据仓库为核心构建全院级别的大数据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了医院内部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和流程协同,满足临床、管理、科研流程业务和对数据... 上海某三甲医院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采用HL7、CDA、IHE等国际标准和规范,以临床数据仓库为核心构建全院级别的大数据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了医院内部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和流程协同,满足临床、管理、科研流程业务和对数据分析利用的需求,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整体竞争优势,促进医、教、研各方面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数据仓库 大数据集成平台 医院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26
8
作者 吴正一 崔迎慧 +1 位作者 陆耀 金文忠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8,共3页
医院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信息化的大力支持。开发建设基于临床数据集成平台的智能化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绩效考核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利于绩效考核信息的实时分析和动态监管,有利于医院改善服务绩效的正向激励和... 医院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信息化的大力支持。开发建设基于临床数据集成平台的智能化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绩效考核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利于绩效考核信息的实时分析和动态监管,有利于医院改善服务绩效的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可有效促进绩效考核与分配的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实现医院内部绩效考核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数据集成平台 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崔迎慧 吴正一 +1 位作者 戴星 陆耀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8期51-53,共3页
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基于临床数据仓库的智能化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信息管理系统,是各医院推进精细化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基于临床数据仓库的智能化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信息管理系统,是各医院推进精细化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内外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分配中的应用,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室 绩效考核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三甲医院绩效考核信息化应用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崔迎慧 吴正一 +1 位作者 戴星 金文忠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21,共3页
目的对上海某三甲医院绩效考核信息化应用进行效果评价。方法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医院35个临床科室在采用智能化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前后的月度绩效考核分值、临床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描述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应用智能... 目的对上海某三甲医院绩效考核信息化应用进行效果评价。方法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医院35个临床科室在采用智能化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前后的月度绩效考核分值、临床业务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描述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应用智能化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后,各科室月度绩效考核分值普遍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保持医疗服务量及服务效率增加的情况下,成本及医药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医院绩效考核信息化的应用,对坚持公益性、保持高效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信息化 临床科室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临床医师绩效分配模式的现状、不足与对策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正一 郑基华 崔迎慧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4,共3页
科学构建和优化临床医师绩效分配模式,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关注医疗服务内涵,对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广泛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目前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 科学构建和优化临床医师绩效分配模式,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关注医疗服务内涵,对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广泛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目前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同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临床医师 绩效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RVS的临床医师绩效分配模式模拟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基华 吴正一 +1 位作者 崔迎慧 柏金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对上海某三甲医院某科室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临床医师绩效分配模式的模拟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分配模式之间各诊疗项目价值点数变化... 目的对上海某三甲医院某科室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临床医师绩效分配模式的模拟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分配模式之间各诊疗项目价值点数变化幅度差异性较大,以月度为基础的绩效分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分配模式与三、四级手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分配模式优于原单纯基于比价的基本点数法,能够有效评价医师技术劳务价值,有利于促进三、四级手术和疑难复杂疾病的开展,不断推进公立医院医疗业务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 临床医师 绩效分配 模拟 价值点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dit和RSR法的临床手术科室风险系数及其风险等级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天春 吴正一 +1 位作者 崔迎慧 柏金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1,62,共5页
目的探寻构建临床手术科室风险系数并客观评价其风险等级的方法。方法结合Ridit法与RSR法,对临床手术科室风险系数进行分档评级。结果手术科室风险系数(Ki)=各科室平均Ridit值+三四级手术占比+复杂病人占用床日比。后期通过运用RSR法和... 目的探寻构建临床手术科室风险系数并客观评价其风险等级的方法。方法结合Ridit法与RSR法,对临床手术科室风险系数进行分档评级。结果手术科室风险系数(Ki)=各科室平均Ridit值+三四级手术占比+复杂病人占用床日比。后期通过运用RSR法和最佳分档准则,将Ki值分为3档,即临床手术科室风险分为3个等级:第一级为低风险科室,第二级为一般风险科室,第三级为高风险科室。结论利用临床手术科室风险系数Ki值反映各科承担的手术风险,能相对客观公正地表现临床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有利于优化医院内部运营绩效考核与分配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DIT法 秩和比法 风险系数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手术风险评估及手术科室风险系数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侯天春 吴正一 崔迎慧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33,共3页
科学有效的临床手术及手术科室的风险评估,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提高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力,深化绩效管理和评价,符合国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通过阐述手术风险的存在类型和评估过程、我国手术分级等管理现状,总结了我国当前手术... 科学有效的临床手术及手术科室的风险评估,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提高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力,深化绩效管理和评价,符合国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通过阐述手术风险的存在类型和评估过程、我国手术分级等管理现状,总结了我国当前手术科室风险系数的相关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介绍了用非参数检验Ridit分析方法在临床科室的风险系数评估中的应用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风险评估 临床科室风险系数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例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15
作者 杨金刚 夏荣辉 +7 位作者 朱云 吴思成 董亚兵 杨功鑫 史俊隆 崔迎慧 朱凌 周晌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PIOS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3—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影像、组织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采用描述性... 目的:总结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PIOS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3—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影像、组织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SPSS 23.0软件包将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98例患者,平均年龄56.6岁;男71例,女27例;上颌骨33例,下颌骨65例。术后随访的95例患者中,24例出现复发,10例出现远处转移,复发和远处转移多发生于术后2年内。患者的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7%和61.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切缘阳性、颈淋巴结转移对总生存率有显著影响;面部麻木、切缘阳性,肿瘤部位、颈淋巴结转移分别对复发和远处转移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切缘阳性和颈淋巴结转移对总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后前2年是PIOSCC患者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的高发期,切缘阳性及颈淋巴结转移是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 预后因素 临床病理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