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汪晓伟 徐学义 +4 位作者 马中平 陈隽璐 朱小辉 孙吉明 崔方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3-569,共17页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出露大量晚石炭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岩石类型以亚碱性玄武岩为主,含有少量的流纹岩,属拉斑系列。其玄武岩富钠贫钾(Na2O/K2O=2.84~3.01),Ti O2含量为1.32%~1.43%,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高Al(Al2O...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出露大量晚石炭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岩石类型以亚碱性玄武岩为主,含有少量的流纹岩,属拉斑系列。其玄武岩富钠贫钾(Na2O/K2O=2.84~3.01),Ti O2含量为1.32%~1.43%,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高Al(Al2O3含量为19.81%~20.60%)、低Mg(Mg O含量为2.95%~3.25%,Mg#为32.33~34.50),表明其原始岩浆发生过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有近于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轻微正Eu异常(δEu=1.02~1.10,平均为1.04),富集Rb、Ba、P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h、Sr、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其微量元素Zr/Nb比值41.13~41.38,Zr/Y比值4.26~4.52(均大于4.00),Rb/Sr比值0.02~0.04(均小于0.05),Dy/Yb比值1.92~2.00,La/Nb比值2.42~2.49,Ba/Nb比值113.58~126.05,Ba/La比值47.02~50.62以及火山岩Zr-Nb、La/Yb-Dy/Yb和La/Nb-La/Ba等判别图解,表明玄武岩可能是亏损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向石榴石相地幔橄榄岩过渡相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且在其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i O2(76.54%~77.74%)和全碱(Na2O+K2O=6.70%~7.70%)含量,以及较低的Ti O2(0.15%~0.16%)、Al2O3(10.70%~10.90%)和Mg O(0.17%~0.18%,Mg#为13.93~14.52)含量;显示右倾负斜率稀土配分模式,铕负异常明显(δEu为0.32~0.33),显著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强烈亏损Sr、Ti、P等高场强元素,指示流纹岩应来自于玄武岩浆上升过程中提供的热量对地壳物质重熔,源区有斜长石残留。芨芨台子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应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同时获得流纹岩锆石U-Pb年龄为(312±1)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晚石炭世早期。进一步的Rb-Sr地壳厚度网络图投影表明当时博格达地区地壳厚度为20.0~30.0 km,而且根据Zr-Zr/Y图解推断其地壳拉张速率介于2.0~5.0 cm/a,表明早石炭世早期开始的博格达初始裂谷在晚石炭世早期进一步快速拉张,发展到鼎盛阶段,也代表着博格达地区由碰撞挤压到伸展拉张这个地球动力学环境的重大转折,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博格达造山带在石炭纪处于大陆裂谷演化的观点,为进一步理解博格达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板块构造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晚石炭世早期 双峰式火山岩 岩石成因 大陆裂谷 鼎盛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早石炭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属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汪晓伟 徐学义 +4 位作者 马中平 陈隽璐 崔方磊 朱小辉 孙吉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22,共15页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克孜库都克地区七角井组玄武岩和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少量流纹岩在时空上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31.0±3.0Ma,属于早石炭世晚期;Si O2含量为47.68%~48.82%,Ti O2含量(1.83%~2.17%)略...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克孜库都克地区七角井组玄武岩和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少量流纹岩在时空上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31.0±3.0Ma,属于早石炭世晚期;Si O2含量为47.68%~48.82%,Ti O2含量(1.83%~2.17%)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高Al(Al2O3含量为15.56%~16.09%),富钠贫钾(Na2O/K2O=5.44~7.76),低Mg(Mg O含量为5.97%~7.17%,Mg#为43~47),表明其原始岩浆发生过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有近于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轻微负Eu异常(δEu=0.89~0.93),相对富集Rb、Ba、P,亏损Th、Nb、Ta、Sr、Ti等不相容元素。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玄武岩可能是亏损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向石榴石相地幔橄榄岩过渡的产物,且在其上升过程中受到较弱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其地球动力学体制可能与古亚洲洋壳向先存的准噶尔-吐哈陆块斜向俯冲,产生的侧向撕裂力拉张陆块有关。克孜库都克地区早石炭世玄武岩构造属性的确立进一步证实了博格达造山带在石炭纪时期处于大陆裂谷演化过程的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博格达地区石炭纪构造岩浆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地质与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早石炭世火山岩 岩石成因 陆内裂谷 构造岩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七角井-巴里坤地区辉绿岩脉年代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7
3
作者 崔方磊 汪晓伟 +3 位作者 徐学义 马中平 朱小辉 孙吉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3-56,共14页
新疆东天山七角井-巴里坤一带石炭系中广泛发育辉绿岩脉,具有相对较高的 Al2 O3和MgO,低 TiO2,贫 P2 O5及 K2 O 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稀土模式,Cs、K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而 Nb、Ta、Zr、Hf 等高场... 新疆东天山七角井-巴里坤一带石炭系中广泛发育辉绿岩脉,具有相对较高的 Al2 O3和MgO,低 TiO2,贫 P2 O5及 K2 O 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稀土模式,Cs、K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而 Nb、Ta、Zr、Hf 等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均一的 SiO2含量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的不显著波动等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接近于软流圈地幔与岩石圈地幔界面温度的岩浆形成温度,暗示岩浆来源于受流体/熔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较高的 Mg#(0.64~0.67),较低的 Ce/Y(1.55~1.79)和 Dy/Yb(1.97~2.02)以及 La/Sm La 图解等表明其原始岩浆可能为石榴子石橄榄岩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分异演化程度较低;Zr、Hf、Y等稳定元素及判别图解指示岩石形成于板内环境;对辉绿岩中锆石进行 LA ICP MS U Pb 定年,获得(314.7±1.5)Ma 的形成年龄,表明从晚石炭世开始,博格达造山带已转变为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吐哈盆地北缘晚泥盆世火山岩的确立、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崔方磊 徐学义 +3 位作者 马中平 汪晓伟 朱小辉 孙吉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02-1416,共15页
东天山吐哈盆地北缘巴里坤煤矿一带发育一套拉斑系列玄武岩—安山岩,该套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66.1±1.7Ma,属晚泥盆世。全岩主微量分析显示其SiO_2含量集中于46.67%~52.18%,具有高铝(Al_2O_3=15.81%~17.74%)、相对低钛(... 东天山吐哈盆地北缘巴里坤煤矿一带发育一套拉斑系列玄武岩—安山岩,该套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66.1±1.7Ma,属晚泥盆世。全岩主微量分析显示其SiO_2含量集中于46.67%~52.18%,具有高铝(Al_2O_3=15.81%~17.74%)、相对低钛(TiO_2=0.99%~2.44%)以及贫钾富钠(Na_2O=2.82%~3.82%,K_2O=0.17%~1.62%)的特征。稀土总量在103.75×10^(-6)~137.26×10^(-6)之间,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配分曲线中表现出一致的轻稀土略富集而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存在弱的负Eu异常。Ti/Yb-Zr/Nb、La/Nb-Sr协变图和Th/Ce等显示岩浆在源区和上升过程中基本没有俯冲沉积物参与和地壳混染。火山岩样品Mg#=54.46~64.34,Ni、Cr含量都低于幔源原生岩浆值,预示着岩浆经过了适度演化。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蛛网图和Nb、Th、U等微量元素比值显示其兼有IAT和N-MORB的性质,Th/Yb-Ta/Yb和Hf/3-Th-Ta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其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环境。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及本研究中火山岩年龄,认为吐哈盆地北缘巴里坤煤矿一带的火山岩是康古尔塔格洋向北俯冲的产物,其预示着博格达地区在晚泥盆世就已经进入了局部伸展环境,后期的侧向撕裂加快了博格达裂谷化的过程,是博格达地区从主动伸展到被动拉张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泥盆纪火山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与哈尔里克早泥盆世火山岩成因对比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崔方磊 汪晓伟 +2 位作者 马中平 孙吉明 朱小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9-533,共15页
本次研究在东天山博格达东段下涝坝南部新确认一套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97.5±4.7 Ma,属早泥盆世。该火山岩具有一致的轻稀土与重稀土分馏明显的右倾配分模式,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显著富集... 本次研究在东天山博格达东段下涝坝南部新确认一套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97.5±4.7 Ma,属早泥盆世。该火山岩具有一致的轻稀土与重稀土分馏明显的右倾配分模式,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显著富集,而Nb、Ta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其原始岩浆可能来自于石榴石稳定域地幔橄榄岩2%~5%的部分熔融,同化混染程度较小。对应的哈尔里克南麓下泥盆统大南湖组火山岩为一套基性到酸性连续演化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丰度较下涝坝火山岩高,轻、重稀土之间分馏较弱,整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其岩浆可能来源于尖晶石稳定域地幔橄榄岩【3%的部分熔融,受地壳物质混染明显,岩石后期蚀变较强。Hf/3-Th-Ta图解和Yb标准化的Th-Nb判别图解显示这两套泥盆纪火山岩均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活动陆缘环境,暗示博格达和哈尔里克地区在早泥盆世时期可能具有相同的大地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与哈尔里克 早泥盆世 火山岩 岩石成因 大地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早二叠世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晓伟 崔方磊 +3 位作者 孙吉明 朱小辉 白建科 朱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00-114,共15页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早二叠世玄武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在时空上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为亚碱性玄武岩和流纹岩,主体属钙碱性系列。玄武岩SiO2含量为47.70%-51.71%,TiO2含量(1.26%-1.52%)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早二叠世玄武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在时空上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为亚碱性玄武岩和流纹岩,主体属钙碱性系列。玄武岩SiO2含量为47.70%-51.71%,TiO2含量(1.26%-1.52%)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高Al(Al2O3=14.06%-20.93%),富Na贫K(Na2O/K2O=2.34-28.36),低Mg(MgO=2.99%-8.62%,Mg^#为27-52),表明其玄武岩浆发生过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Eu异常不明显(δEu=0.85-1.02),相对富集Rb、Ba、P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Sr、Ti等不相容元素。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玄武质岩浆来自于亏损岩石圈地慢的部分熔融,且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内伸展环境。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iO2(73.58%-75.45%)和全碱(Na2O+K2O=8.56%-8.79%)含量,以及较低的TiO2(0.12%-0.18%)、Al2O3(12.77%-13.24%)和MgO(平均为0.21%)含量;显示右倾负斜率稀土配分模式,Eu负异常明显(δEu为0.52-0.70),显著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Nb、Ta、Sr、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底侵玄武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博格达造山带东部芨芨台子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应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同时获得流纹岩锆石U-Pb年龄为(294.2±1.3)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早期。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研究区在历经石炭纪汇聚碰撞事件后进入二叠纪后碰撞伸展的演化时期,为进一步理解博格达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板块构造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早二叠世 双峰式火山岩 岩石成因 后碰撞伸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萨尔乔克地区早石炭世双峰式 被引量:5
7
作者 汪晓伟 徐学义 +4 位作者 马中平 陈隽璐 朱小辉 孙吉明 崔方磊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70,共13页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萨尔乔克地区出露大量早石炭世晚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有亚碱性玄武岩、英安岩和流纹岩,主体属拉斑系列。玄武岩w(SiO2)为48.69%~52.09%,w(TiO2)(1.16%~1.34%)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w(Al2O3)高...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萨尔乔克地区出露大量早石炭世晚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有亚碱性玄武岩、英安岩和流纹岩,主体属拉斑系列。玄武岩w(SiO2)为48.69%~52.09%,w(TiO2)(1.16%~1.34%)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w(Al2O3)高(17.44%~20.86%)、w(MgO)低(3.05%~4.98%)、富钠贫钾(Na2O/K2O=1.82~3.04),表明其原始岩浆发生过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有近于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Eu异常不明显(δEu=0.87~1.06),相对富集Rb、Ba、P,亏损Nb、Ta、Th等不相容元素。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玄武质岩浆来自于亏损石榴石地幔橄榄岩在一定深度(约75km深度)情况下发生10%~20%的部分熔融,且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中酸性火山岩具有较高的w(SiO2)(70.29%~75.46%)和全碱[w(Na2O+K2O)=5.13%~9.90%],以及较低的w(TiO2)(0.25%~0.30%)、w(Al2O3)(12.85%~15.88%)和w(MgO)(0.36%~1.01%);显示右倾负斜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铕负异常明显(δEu为0.36~0.86,平均为0.64),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指示中酸性火山岩起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源区有斜长石残留。萨尔乔克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应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同时获得中酸性火山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320.3±1.1)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末期。结合进一步的地壳w(Rb)-w(Sr)和Zr/Y-w(Zr)判别图解,表明早石炭世早期开始的博格达初始裂谷在早石炭世晚期进一步快速拉张,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博格达造山带在石炭纪处于大陆裂谷演化的观点,为进一步理解博格达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板块构造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早石炭世晚期 双峰式火山岩 岩石成因 大陆裂谷 成熟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沙沟库都克闪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汪晓伟 崔方磊 +3 位作者 孙吉明 朱小辉 朱涛 白建科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51-158,共8页
对新疆博格达造山带东段沙沟库都克闪长岩进行系统的LA-ICP-MS测年、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初步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41.9±1.3)Ma(MSWD=0.15),属早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岩体以低TiO2、较高Al2O3、较低MgO、... 对新疆博格达造山带东段沙沟库都克闪长岩进行系统的LA-ICP-MS测年、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初步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41.9±1.3)Ma(MSWD=0.15),属早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岩体以低TiO2、较高Al2O3、较低MgO、贫P2O5,较高的Na2O/K2O比值(1.93-2.65),ΣREE相对较低,ΣLREE/ΣHREE为4.17-5.70,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79-0.8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Cs,Rb,Ba,Th,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Ti等)为特征。研究表明,该岩体可能为下地壳物质(源岩为底侵的玄武质岩石)受热部分熔融形成,源区可能存在石榴子石+角闪石残留,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其动力学机制与石炭纪卡拉麦里蛇绿岩带或康古尔塔格-黄山深断裂代表的古大洋消减引起的陆内拉张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闪长岩 锆石U-PB测年 陆内裂谷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院与学院双院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内涵及实现进路 被引量:3
9
作者 余博 穆宏浪 +1 位作者 崔方磊 赵大虎 《高教学刊》 2023年第S01期164-167,共4页
随着高校书院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书院迅速发展且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高校传统的学院制一元育人模式逐渐被打破,书院和学院二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格局正在形成。双院协同育人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 随着高校书院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书院迅速发展且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高校传统的学院制一元育人模式逐渐被打破,书院和学院二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格局正在形成。双院协同育人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从书院和学院的育人目标、育人主体和路径选择上挖掘双院协同育人的内涵,从育人理念、机制、队伍、文化等方面着手,打造双院协同育人“共同体”,提升双院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书院制改革 “双院” 协同育人 育人主体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类招生背景下书院制改革与实践——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方磊 余博 +2 位作者 张国良 李超 穆宏浪 《高教学刊》 2023年第S02期13-16,共4页
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于人才有着不同的能力需求,高等教育改革对于指导高校培养适合于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意义重大。我国高等教育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高考招生、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渐... 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于人才有着不同的能力需求,高等教育改革对于指导高校培养适合于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意义重大。我国高等教育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高考招生、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渐从国家指导计划体制发展为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自主调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制。近年来,“宽专业、厚基础”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越来越被社会和高校认可,并在高考改革中广泛实践,与之伴生的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也逐渐成为新时期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发力方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双一流”大学,大力推进本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成立本科生院和7个试点书院,构建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模式,助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扩大大类招生培养及书院制改革育人成效,已成为新时期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书院制 教育教学改革 “双院”协同育人模式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陕西某高校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方磊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第2期97-98,共2页
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以陕西某高校为例,分析了留学生日常管理中学籍管理、签证管理和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提出... 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以陕西某高校为例,分析了留学生日常管理中学籍管理、签证管理和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留学生管理 教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