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体重中心性肥胖对新发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影响
1
作者 马占莹 王洁蕊 +9 位作者 宋海澄 杨帆 李娇艳 赵明珠 陈立志 李丽娜 杨文芳 陈朔华 吴寿岭 崔刘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0-1116,共7页
目的:探讨正常体重中心性肥胖对新发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06~2007年首次参加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职工中符合入选标准者93885例。根据腰围(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非... 目的:探讨正常体重中心性肥胖对新发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06~2007年首次参加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职工中符合入选标准者93885例。根据腰围(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非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和体重指数(BMI,正常体重:18.5 kg/m^(2)≤BMI<24.0 kg/m^(2);超重/肥胖:BMI≥24.0 kg/m^(2))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正常体重无中心性肥胖组(G1组)、正常体重中心性肥胖组(G2组)、超重/肥胖无中心性肥胖组(G3组)和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组(G4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组的新发心血管事件(包括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组别与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经中位14.97(14.55,15.17)年随访,G1组、G2组、G3组、G4组的新发心血管疾病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62%、10.84%、8.67%、12.91%(log-rank P<0.05),全因死亡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2.83%、19.72%、10.65%、16.33%(logrank 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G1组相比,G2组、G3组、G4组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HR(95%CI)分别为1.14(1.04~1.25)、1.07(1.01~1.14)、1.27(1.21~1.34),P值均<0.05;全因死亡的HR(95%CI)分别为1.06(1.00~1.14)、0.90(0.85~0.95)、0.97(0.93~1.01),P值分别为0.07、<0.01、0.15。分别排除超重/肥胖、随访过程发生癌症的人群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以上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结论:正常体重中心性肥胖增加新发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体重中心性肥胖 心血管疾病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癥口服液人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崔刘福 王志文 +2 位作者 姚树坤 刘志忠 宋海澄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1,共3页
本文就肝口服液人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 - 772 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肝口服液可以促进人肝癌细胞SMMC - 772 1细胞凋亡 ,且对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影响不大。
关键词 肝癥口服液 含药血清 肝癌细胞 SMMC-7721细胞 细胞调亡 细胞周期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崔刘福 姚树坤 +2 位作者 宋海澄 丁秀荣 刘志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 :观察服用肝口服液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和正常志愿者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 772 1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以正常志愿者和肝癌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细胞 ,应用RT PCR技术观察含药血清... 目的 :观察服用肝口服液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和正常志愿者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 772 1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以正常志愿者和肝癌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细胞 ,应用RT PCR技术观察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正常人服用肝口服液前后血清对SMMC 772 1细胞的VEGFmRNA表达无影响 ,VEGF β actin灰度值差异无显著性 ;SMMC 772 1细胞在肝癌病人服药后血清中生长 ,VEGF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 ,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肝癌病人肝口服液的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肝癌细胞VEGFmRNA的表达 ,而对健康人群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瘸口服液 血清 肝癌细胞 SMMC-772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与新发高血压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刘福 石慧婧 +4 位作者 舒荣 于萍 杨文浩 毛军 吴寿岭 《中国医药》 2014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 研究不同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开滦集团公司健康体检的101 510例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脑卒中病史、恶性肿瘤病史、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73 m2)者、... 目的 研究不同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开滦集团公司健康体检的101 510例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脑卒中病史、恶性肿瘤病史、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73 m2)者、随访期间妊娠者及研究相关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38 180例.其中女10 150例,男28 030例,分别以血尿酸四分位数值分为4组:女性UA≤193 μmol/L(Q1组)、193 μmol/L〈UA≤229 μmol/L(Q2组)、229 μmol/L〈UA≤273 μmol/L(Q3组)和UA〉273 μmol/L(Q4组);男性UA≤243 μmol/L(Q1组)、243 μmol/L〈UA≤290 μmol/L(Q2组)、290 μmol/L〈UA≤343 μmol/L(Q3组)和UA〉343 μmol/L(Q4组).观察2010—2011年度健康查体时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① 2010—2011年健康体检结束时观察对象中新发高血压者共11 995例,其中女性1 868例,男性10 127例.女性Q1组、Q2组、Q3组、Q4组分别为2 545、2 542、2 564、2 499例;男性Q1 组、Q2组、Q3组和Q4组分别为7 045、7 046、6 932、7 007例.Q1组、Q2组、Q3组、Q4组各组发病率分别为女性14.4%、16.9%、19.1%、23.3%;男性33.6%、33.8%、36.4%、40.7%(P〈0.05).②以Q1组为对照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比较,Q2组到Q4组发生高血压的RR值分别为:女性1.20(95%CI:1.04~1.40),1.40(95%CI:1.21~1.63),1.80(95%CI:1.56~2.08);男性1.01(95%CI:0.94~1.08),1.13(95%CI:1.05~1.21),1.36(95%CI:1.27~1.45);其中女性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Q3、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比较,Q2组到Q4组发生高血压的RR值分别为:女性1.17(95%CI:1.00~1.38)、1.23(95%CI:1.04~1.44)、1.25(95%CI:1.06~1.47);男性0.97(95%CI:0.90~1.05)、1.05(95%CI:0.98~1.13)、1.14(95%CI:1.06~1.23).其中女性Q3、Q4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仅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升高可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酸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抗环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刘福 袁伟 +6 位作者 杨文浩 舒荣 宋海澄 韩依轩 于萍 王建 王洁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基因padi4_9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北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及与抗环瓜氨酸化蛋白(CCP)抗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PCR-LDR)对134例RA患者... 目的:探讨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基因padi4_9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北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及与抗环瓜氨酸化蛋白(CCP)抗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PCR-LDR)对134例RA患者和140例健康对照组中PADI4基因的padi4_94位点进行SNP分型,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结果:RA患者中padi4_94位点各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用病例对照人群中携带AG基因型者患RA的可能性是GG基因型的2.010倍(OR=2.010,95%CI=1.162-3.476),A等位基因可能为RA的易感等位基因(P<0.05)。抗CCP抗体的阳性率在携带RA易感等位基因A阳性患者中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携带A等位基因的阳性组患者中抗CCP抗体滴度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di4_94位点AG基因型与RA具有相关性,其中A等位基因在河北汉族人群中为RA的易感等位基因。且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均较不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抗环瓜氨酸化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刘福 杨文浩 +5 位作者 宋海澄 舒荣 韩依轩 刘燕鹰 陆艳萍 于萍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7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研究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I4)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9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116例正常人的 PADI4基因型。结果 PADI4_94和 PAD14_104位点 A/G 杂合子频率(P=0... 目的研究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I4)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9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116例正常人的 PADI4基因型。结果 PADI4_94和 PAD14_104位点 A/G 杂合子频率(P=0.012,P=0.030)和 A 等位基因频率(P=0.040,P=0.043)在 RA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PADI4_94、PADI4_10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 RA 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刘福 姚树坤 +1 位作者 宋海澄 李宏芬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外周血 T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相关性 细胞免疫功能 流式细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激酶抑制药tofacitinib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刘福 白秋江 +1 位作者 李岩峰 赵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624-626,共3页
Janus激酶活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nus-activatedkinaseSing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JAK—STA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条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 Janus激酶活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nus-activatedkinaseSing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JAK—STA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条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Janus激酶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有4个家族成员,分别是JAKl、JAK2、TYK2和JAK3。前3者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而JAK3仅存在于骨髓和淋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acitinib JANUS激酶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理学 药动学 临床试验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崔刘福 李慧娟 +4 位作者 杨文浩 舒荣 宋海澄 韩依轩 于萍 《中国医药》 2012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sTREM-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80例RA患者(病例组)中,稳定期RA患者15例,活动期RA患者6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7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 目的 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sTREM-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80例RA患者(病例组)中,稳定期RA患者15例,活动期RA患者6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7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TREM-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sTREM-1与患者病史、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相关关系.结果 RA患者血清中sTREM-1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1.3)μg/L比(2.6±1.4) μg/L,t =2.94,P <0.05];活动期RA患者血清sTREM-1的表达水平高于稳定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1.2)μg/L比(0.9±0.6)μg/L,t=4.50,P<0.05];出现双手关节X线损害(放射学评分达2级或2级以上)的RA患者血清sTRE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双手关节X线损害者[(3.7±1.1) μg/L比(2.5±1.1)μg/L,t =4.52,P<0.01];病例组sTREM-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性评分( DAS28)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500,P<0.01),且与RA关节肿胀数、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12、0.8263、0.4421、0.6635,均P<0.01).结论 RA患者血清中sTREM-1呈高表达,血清sTREM-1水平可作为反映RA病情活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细胞因子 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l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5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崔刘福 宋海澄 +1 位作者 陈乃耀 舒荣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2期1170-1171,共2页
关键词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病因 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40
11
作者 李春 王秀茹 +52 位作者 唐熠达 安媛 周云杉 郭时伟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晓峰 王莉枝 王彩虹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靳洪涛 刘金婷 刘湘源 孙琳 陈海英 魏平 王俊祥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韩淑玲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王轶 王晓元 穆荣 苏茵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RA患者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RA患者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体重指数(BMI)]及RA临床表现[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数目,皮下结节数目,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等]、关节功能状态评分及用药情况。对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家医院的960例RA患者,其中女性779人,男性181人,女∶男=4.3∶1,平均年龄(52.7±13.9)岁(11.0~86.0岁)。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34/960),其中合并超重和肥胖者占35.1%(377/960)、吸烟者占12.3%(118/960)、高血压者占17.0%(163/960)、糖尿病者占7.7%(74/960)、高胆固醇血症者占0.4%(4/960)、脑血管病者占3.0%(29/960)。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年龄高[(64.7±9.3)岁vs.(52.3±14.0)岁,P<0.001]、皮下结节数目多(14.7%vs.3.1%,P=0.005)、肺间质病变发生率高(17.6%vs.7.0%,P=0.034)、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使用比例低(5.9%vs.22.6%,P=0.021)、糖尿病及高血压患病率高(29.4%vs.7.0%,P<0.001;38.2%vs.16.2%,P=0.001),而受检时关节畸形数目、RF水平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及BMI与冠心病发生无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RA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HCQ为RA合并冠心病的保护因素。结论: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使用HCQ为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现况调查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秀茹 苏茵 +49 位作者 安媛 周云杉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小峰 王彩虹 王莉枝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王轶 王晓元 靳洪涛 刘金婷 陈海英 魏平 王俊祥 刘湘源 孙琳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韩淑玲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穆荣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患者应用TNF抑制剂的费用,分析我国TNF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其应用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共有全国范围内的21家大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 095位RA患者完成问卷,其中112位患者应用了TNF抑制剂(infliximab,商品名类克或etanercept,商品名益赛普)进行治疗,占总研究人群的10.2%(其中益赛普81例,占7.4%;类克26例,占2.4%;两种制剂都用过者5例,占0.5%)。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均为38.1%,益赛普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分别占38.5%和25.0%。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者的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分别为1.1、0.5、0.1,益赛普的相应评分分别为1.3、1.0、0.3。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费用分别为24 525.0、69 300.0、96 800.0元,益赛普的费用分别为7 394.8、9 158.6、54 910.9元。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患者的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65.6、0、158.9元,益赛普分别为2 158.4、288.5、180.1元。出现过敏和感染的比例在应用益赛普者均为3.5%,在应用类克者均为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TNF抑制剂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在我国大型医院就诊的RA患者中约有10%应用过TNF抑制剂,其病情随应用TNF抑制剂的疗程延长而减轻,治疗总费用随用药疗程延长而增加,但间接经济损失随疗程延长而减少,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和感染,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肿瘤坏死因子 问卷调查 药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病情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阚淑婷 朱颖 +3 位作者 王瑞霞 葛超 安利杰 崔刘福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病人658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Ⅰ级263例(A组),Ⅱ级231例(B组),Ⅲ~Ⅳ级16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病人658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Ⅰ级263例(A组),Ⅱ级231例(B组),Ⅲ~Ⅳ级164例(C组),另选179例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4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并对血管内皮功能及Hcy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B、C 3组反应性冲血后的血管内径变化(FMD%)明显低于对照组,Hcy水平和IMT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间FMD%、Hcy水平及IMT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间HDL-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水平和FMD%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OR(95%CI)分别为1.654(1.246~1.857)和1.595(1.357~1.836)。结论老年冠心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Hcy水平升高可使其病症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密度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健 郭庆乐 +5 位作者 赵静 刘景旺 周瑞臣 高玉龙 崔刘福 乔建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的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41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多螺旋CT造影检查,精确测量相应心外膜脂肪密度。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及非斑块组,并进一步将斑块组分为3个亚组,即钙化斑块组... 目的:探讨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的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41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多螺旋CT造影检查,精确测量相应心外膜脂肪密度。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及非斑块组,并进一步将斑块组分为3个亚组,即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非钙化斑块组,并按照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比较斑块侧与非斑块侧心外膜脂肪密度。结果:141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斑块组189例,其中钙化斑块者42例,非钙化斑块59例,混合斑块83例;无斑块者228例。2斑块侧心外膜脂肪密度(以CT值比较)高于非斑块侧,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40.84±37.28 vs.23.81±30.81,P=0.000),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斑块侧心外膜脂肪密度均高于非斑块侧(男,t=8.78,P=0.000;女,t=5.941,P=0.000);按年龄分层后,心外膜脂肪密度在45岁组以下(t=7.012,P=0.000)、45~〈55岁组(t=3.459,P=0.002)、55~〈65岁组(t=5.416,P=0.000)、65岁以上组(t=7.750,P=0.000)均为斑块组大于非斑块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斑块侧与非斑块侧心外膜脂肪密度均以非钙化斑块组的值最高,钙化斑块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性质各斑块组内斑块侧心外膜脂肪密度均大于非斑块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外膜脂肪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存在密切关系,与斑块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吡啶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用药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田 王秀茹 +47 位作者 安媛 周云杉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晓峰 王莉枝 王彩虹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靳洪涛 刘湘源 孙琳 陈海英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韩淑玲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王轶 王晓元 穆荣 苏茵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 096例R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分析其中160例使用SSZ患者的临床特点、副作用发生情况、SSZ使用现况及联合用药种类和时间等数据。结果:160例患者使用SSZ治疗,使用比例为14.6%。该组患者男女之比为1∶7,平均发病年龄为(46.1±15.0)岁,平均病程为(9.9±7.8)年。SSZ平均用量为(1.87±0.52)g/d,平均用药时间为(26.3±14.6)月。所有患者仅有17%(27/160)使用SSZ单药治疗,其余患者均曾联合应用其他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其中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最常应用的联合治疗药物,占63.1%,平均联合使用MTX时间(28.2±12.3)月;其次为来氟米特(36.2%)和羟氯喹(18.1%);SSZ+MTX是最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案(36.2%)。应用SSZ患者的疗效指标优于未应用者。调查时有41.9%(67/160)的患者曾使用SSZ治疗,但因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而停药。有17.5%(28/16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其中因胃肠道反应停药比率(8.8%)最高,其次为皮疹(3.8%)和肝功能异常(3.1%)。结论:与其他国家相比,SSZ在我国应用率偏低,且平均用量上较临床规范用量偏小。SSZ治疗RA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在临床应用中相对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氮磺吡啶 关节炎 类风湿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成功治疗难治性痛风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依轩 邱虹 +5 位作者 杨文浩 舒荣 宋海澄 于萍 王洁蕊 崔刘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2,共2页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主因间断多关节肿痛10年,再发1个月,于2010年1月30日人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难忍,后交替出现双足第一跖趾、右踝、双膝、右侧胸锁关节、双腕、双手近指、双肘关节肿痛...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主因间断多关节肿痛10年,再发1个月,于2010年1月30日人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难忍,后交替出现双足第一跖趾、右踝、双膝、右侧胸锁关节、双腕、双手近指、双肘关节肿痛,性质同前,间断发作,每年发作5-6次,多以进食海鲜或劳累为诱因,曾于多所医院诊断为痛风,间断口服秋水仙碱、双氯芬酸缓释胶囊等药物(具体剂量不详)控制病情,后因白细胞下降停用秋水仙碱。1个月前患者进食海鲜后再次出现右踝关节、左腕关节、左膝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查体:神清,心肺腹无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痛风 病例报告 依那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丁秀荣 石峻 +1 位作者 崔刘福 李晓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37例活动期RA患者、39例缓解期RA患者及35例健康人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1)、骨碱性磷酸酶(B-ALP),同时测定血...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37例活动期RA患者、39例缓解期RA患者及35例健康人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1)、骨碱性磷酸酶(B-ALP),同时测定血沉(ESR)及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NTX-1水平在健康对照组、RA缓解组、RA活动组依次升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RA活动组比较,健康对照组、RA缓解组的ESR、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B-ALP显著增加(P<0.05),而这两组间的B-ALP,ESR,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RA活动组NTX-1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375,P<0.05)。结论RA患者骨代谢异常,NTX-1是判断不同病期RA患者骨吸收的敏感指标,与B-ALP一起,可作为判断RA活动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骨碱性磷酸酶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合并快速进展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铁蛋白与疾病活动度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洁蕊 崔刘福 +2 位作者 舒荣 宋海澄 王强庆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2例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合并快速进展间质性肺疾病(RP-ILD)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2例CADM合并RP-ILD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目的通过分析2例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合并快速进展间质性肺疾病(RP-ILD)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2例CADM合并RP-ILD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死亡原因。结果 2例CADM合并RP-ILD死亡病例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结果均阳性,入院时2例患者的SF水平均有明显升高,但胸部CT仅提示散在炎症。随着患者的呼吸情况逐渐加重,SF水平进行性升高,胸部影像学表现进展,给予激素、他克莫司及环磷酰胺3种药物的联合治疗,2例患者分别于发病66 d、61 d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高SF水平反映了抗MDA5抗体相关的DM患者ILD的病情恶化。在判断疾病的进展方面,SF水平比胸部CT检查具有更早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肺疾病 间质性 临床无肌病性 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癥口服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树坤 宋海澄 +2 位作者 丁秀荣 崔刘福 刘志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肝口服液对HCC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三色分析法测定 14例HCC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和 5例HCC患者及 5例健...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肝口服液对HCC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三色分析法测定 14例HCC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和 5例HCC患者及 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肝口服液后外周血中CD4 +、CD8+、CD8+CD2 8-、CD8+CD2 8+细胞数值。结果 :HCC患者外周血中CD4 +明显下降 ,CD8+增高 ,CD4 + CD8+下降 ,CD8+CD2 8-增高 ,而CD8+CD2 8+降低 ,与健康志愿者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健康志愿者用药前后外周血中CD4 +、C0 8+、CD4 + CD8+比值、CD8+CD2 8-、CD8+CD2 8+的测定值变化不明显 ,P值均大于 0 0 5 ;HCC患者用药后CD4 +、CD8+CD2 8+测定值明显增加 ,CD8+CD2 8-测定值明显下降 ,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 ;HCC患者用药后CD8+呈下降趋势 ,CD4 + CD8+比值则呈上升趋势 ,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CC患者处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抑状态 ,肝口服液可以逆转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受抑状况 ,增加正性抗肿瘤免疫作用的T细胞亚群比例 ,降低负性抗肿瘤免疫作用的T细胞亚群的比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癥口服液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7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依轩 邱虹 +5 位作者 舒荣 宋海澄 杨文浩 于萍 陆艳萍 崔刘福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573-573,575,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在RA的发病和进展中起关键性作用,以CD4+效应性T细胞尤为重要。近年来在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原特异性反应研究中发现机体存在一种新的CD4+T细胞亚群,其具有白介素-2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在RA的发病和进展中起关键性作用,以CD4+效应性T细胞尤为重要。近年来在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原特异性反应研究中发现机体存在一种新的CD4+T细胞亚群,其具有白介素-23(IL-23)依赖性产生IL-17,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而IL-17是其主要效应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介素-17 相关性 效应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IL-17 关节滑膜炎症 免疫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