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杨属叶表皮毛状体微形态特征
1
作者 吴恙 崔兴勇 +2 位作者 苑福林 张志翔 尚策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8,共8页
为讨论叶表皮毛状体特征的分类学价值和系统学意义,借助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杨属(Populus)33个物种的叶表皮毛状体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杨属物种叶片毛状体整体上是非腺状的、简单的、基底固定的;除胡杨(P.euphratica)叶... 为讨论叶表皮毛状体特征的分类学价值和系统学意义,借助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杨属(Populus)33个物种的叶表皮毛状体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杨属物种叶片毛状体整体上是非腺状的、简单的、基底固定的;除胡杨(P.euphratica)叶表皮没有毛状体外,其余物种叶表皮均被有毛状体,但毛状体的分布、形态、长度等在物种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毛状体外形(圆柱状至条带状)、弯曲程度(直立至曲卷)、相对于叶表皮表面的方向(伏贴或不伏贴)及毛状体长度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结合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的进化框架,本研究认为杨属叶表皮毛状体特征在亚属水平难以区分,但胡杨亚属(subg.Turanga)和白杨亚属(subg.Populus)在种间水平可区分很多物种,尤其是白杨亚属内的物种毛状体差异大;脂杨亚属(subg.Tacamahaca)内叶片毛状体相似且稳定,但不同分支上的叶片毛状体在长度上有差异。毛状体特征整合后可划分为以下类型:无毛、毡毛、绢毛、短柔毛和长柔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属 叶片表皮毛 微形态特征 系统学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9
2
作者 崔兴勇 杨焱冰 +1 位作者 安明态 李晓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66,共3页
报道了贵州省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三脉蜂斗草(Sonerila trinervis Q. W. Lin)、美丽通泉草(Mazus pulchellus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出蕊四轮香(Hanceola exserta Sun)和密花玉凤花(Habenaria furcifera Lindl.)。
关键词 新记录种 草本植物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楼梯草属(荨麻科)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格局
3
作者 崔兴勇 安明态 +1 位作者 施金竹 刘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79-1386,共8页
荨麻科(Urticaceae)楼梯草属( Elatostema )植物种类繁多、形态相似、关系密切,是植物分类学界公认的疑难分类群之一。贵州省地理位置特殊,水热条件较好,喀斯特地貌复杂多变,是我国楼梯草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但一直以来种类不清,分类不... 荨麻科(Urticaceae)楼梯草属( Elatostema )植物种类繁多、形态相似、关系密切,是植物分类学界公认的疑难分类群之一。贵州省地理位置特殊,水热条件较好,喀斯特地貌复杂多变,是我国楼梯草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但一直以来种类不清,分类不明。为进一步理清资源本底及分布特征,该文通过近年调查和查阅资料形成贵州楼梯草属植物名录,分析其物种组成,并基于分布地及海拔数据分析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贵州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区系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基础资料。结果表明:全省赤车类群植物有1组1系7种,楼梯草类群有5组20系69种,分别占全国种类的17.94%、20.78%。楼梯草属植物共76种,其中13种为贵州楼梯草属特有种。在地理分布上,赤车类群主要见于黔北-黔东-黔南部分地区,沿赤水、桐梓、习水、正安-江口、印江-剑河-都匀、荔波-望谟一线,总体分布反呈“C”状;楼梯草类群植物主要分布在黔北-黔东-黔南-黔西南大部分地区,沿赤水、正安、江口-七星关、开阳、施秉、黄平-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望谟、独山、荔波一带分布较多,总体分布呈“三”字状;楼梯草属特有植物总体呈点状、不均匀分布。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 000 m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车类群 楼梯草类群 特有种 物种组成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北盘江石漠化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主要乔木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龙 安明态 +5 位作者 任娇娇 潘端云 叶超 崔兴勇 黄郎 金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94,共15页
以北盘江流域石漠化区现存植被进行样地调查,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北盘江强度石漠化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同时在2×2联列表基础上,应用X 2检验、相似性指数、重合度指数... 以北盘江流域石漠化区现存植被进行样地调查,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北盘江强度石漠化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同时在2×2联列表基础上,应用X 2检验、相似性指数、重合度指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及联结系数和种间共同出现的百分率研究了强度石漠化区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①维管植物共计445种,隶属102科288属,主要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蝶形花科和大戟科;②样地内总体上来说,尽管群落受高度异质性小生境的影响,物种仍较为丰富,群落各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各有不同.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R)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木层(4.19)、草本层(3.5)、乔木层(1.66),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均相差不大,主要优势种为圆果化香树、复羽叶栾树、青檀、圆叶乌桕、南酸枣、栓皮栎、安顺润楠、岩樟、翅荚香槐和清香木;③X 2检验结果显示,样地内15个优势种91个树种对中仅有4个树种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群落种间关联极弱.从联结系数(AC)来看,91个树种对中正联结的种对有42对,占总对数的比例为46.15%,负联结的有49对,占总对数的比例为53.85%.关联强度大部分集中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表明该地区群落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种间联结性 贵州北盘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特征及保护优先区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勇 安明态 +2 位作者 崔兴勇 叶超 安青青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10-1723,共14页
该研究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指示物种,结合贵州各县(市、区)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统计信息,基于GIS技术,分析了贵州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特征;应用Dobson算法筛选识别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优先区,... 该研究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指示物种,结合贵州各县(市、区)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统计信息,基于GIS技术,分析了贵州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特征;应用Dobson算法筛选识别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优先区,并利用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信息评价分析所筛选的保护优先区的保护现状。结果表明:(1)在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分布上,总体来说全省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环省界区域往内陆延伸的物种丰富度明显呈现减少趋势。(2)在75%和10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保护水平上,筛选识别出了荔波县等4个和17个县域为保护优先区,其中分别有1个和9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优先区内涵盖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低于5%,且涉及的自然保护区中68.26%的面积是市/县级。(3)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较丰富的区域和全省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与所筛选识别的保护优先区有较好的空间对应关系。(4)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应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丰富的区域结合本研究筛选的保护优先区为重点,进行优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优先区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物种丰富度分布特征 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贵州省兰科植物丰富度与分布特征的保护优先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侯欢欢 安明态 +3 位作者 金勇 崔兴勇 黄郎 施金竹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研究贵州省野生兰科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以全省兰科植物作为指示物种,结合GIS软件分析其丰富度和分布特征,运用Dobson算法筛选县(区、市)域保护优先区,并与已建自然保护区叠加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兰科植物以省相对边缘地带较丰... 为研究贵州省野生兰科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以全省兰科植物作为指示物种,结合GIS软件分析其丰富度和分布特征,运用Dobson算法筛选县(区、市)域保护优先区,并与已建自然保护区叠加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兰科植物以省相对边缘地带较丰富,其中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800~1200 m海拔段包含了贵州省兰科植物种类的92.65%,其中1000~1200 m分布的种类最多,占比49.41%。在75%和100%保护水平上,分别筛选出兴义等4个和27个县域为保护优先区,75%保护水平的保护优先区兴义,已建自然保护区与其国土面积的比例仅为1.1%,100%保护水平的册亨、望谟、贞丰、晴隆、黔西、安龙、兴仁、罗甸、三都、桐梓、贵阳的占比皆低于5%,其中多数县的自然保护区级别低,盘州、赫章、六枝、镇宁共4个县域保护优先区没有自然保护区,上述16个县域存在明显的保护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优先区 兰科植物 丰富度 分布特征 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5
7
作者 黄郎 安明态 +2 位作者 崔兴勇 刘锋 刘玉凤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69,共4页
报道了贵州省1个新记录属及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弯蕊芥属(Loxostemon Hook.f.et Thoms)的弯蕊芥(Loxostemon pulchellus Hook.f.et Thoms.)、橙花瑞香(Daphne aurantiaca Diels)、刺叶点地梅(Androsace spinulifera(Franchet)R.Knuth)、... 报道了贵州省1个新记录属及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弯蕊芥属(Loxostemon Hook.f.et Thoms)的弯蕊芥(Loxostemon pulchellus Hook.f.et Thoms.)、橙花瑞香(Daphne aurantiaca Diels)、刺叶点地梅(Androsace spinulifera(Franchet)R.Knuth)、单叶波罗花(Incarvillea forrestii Fletcher)、亮叶忍冬(Lonicera ligustrina Wall.subsp.yunnanensis(Franch.)Hsu et H.J.W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种子植物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西秀区木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锋 叶超 +4 位作者 安明态 崔兴勇 施金竹 张央 汪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3期75-80,84,共7页
目的:调查研究黔中西秀区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状况,弄清该地区木本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摸清贵州省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询的研究方法,以西秀区木本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种... 目的:调查研究黔中西秀区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状况,弄清该地区木本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摸清贵州省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询的研究方法,以西秀区木本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种多样性组成、受危状况以及空间分布等特征。结果:该地区木本药用植物共563种,隶属103科280属。药用部位以根类和叶类为主体,包含该地区90.94%的木本药用植物;生活型以乔木类群为主体,占总种数的50.62%;药用功效主要是清热类、止痛类及活血化瘀类,共占总种数的65.18%,其中以清热类(24.51%)最多。有12种木本药用植物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4种。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在水平分布上总体表现为西北部与东南部多样性较高于中部;垂直分布上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单峰型特点。结论:该地区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但其空间分布差异大,珍稀濒危的种类较多,建议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药用植物 空间分布 资源多样性特征 珍稀濒危植物 西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5种兰科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5
9
作者 叶超 杨焱冰 +2 位作者 安明态 崔兴勇 张央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0-472,共3页
报道了贵州兰科植物新记录属1个,即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5个新记录种,即川滇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inverta)、麻栗坡玉凤花(Habenaria malipoensis)、麻栗坡叉柱兰(Cheirostylis malipoensis)、蛤兰(Conchidium pusillum)、藏... 报道了贵州兰科植物新记录属1个,即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5个新记录种,即川滇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inverta)、麻栗坡玉凤花(Habenaria malipoensis)、麻栗坡叉柱兰(Cheirostylis malipoensis)、蛤兰(Conchidium pusillum)、藏南舌唇兰(Platanthera clavigera)。这些兰科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贵州省兰科植物多样性,对今后研究植物区系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叠鞘兰属 新记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本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琨 安明态 +3 位作者 黄江华 崔兴勇 刘锋 张央 《贵州科学》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贵州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水热条件,蕴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本文主要报道了贵州省4种草本植物分布新纪录,并提供主要形态学描述及凭证照片。它们是茜草科(Rubiaceae)的伞花螺序草(Spiradiclis umbellicformis H.S.Lo.);母草科(Linde... 贵州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水热条件,蕴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本文主要报道了贵州省4种草本植物分布新纪录,并提供主要形态学描述及凭证照片。它们是茜草科(Rubiaceae)的伞花螺序草(Spiradiclis umbellicformis H.S.Lo.);母草科(Linderniaceae)的大叶母草(Lindernia megaphylla Tsoong);兰科(Orchidaceae)的城口盆距兰(Gastrochilus fargesii(Kraenzl.) Schltr.)和大花地宝兰(Geodorum attenuatum Griff.)。此次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贵州省植物本底资料,为贵州省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新记录 区系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岔河福建柏群落特征及演替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芳 穆军 +3 位作者 黄郎 崔兴勇 金勇 张雷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3期8-12,共5页
通过对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岔河管理区内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的群落调查,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以揭示其群落演替趋势,结果表明:(1)福建柏群落样地共计维管植物191种,隶属于87... 通过对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岔河管理区内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的群落调查,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以揭示其群落演替趋势,结果表明:(1)福建柏群落样地共计维管植物191种,隶属于87科144属。其中,乔木层24科36属53种,灌木层及层间层共43科61属94种,草本层25科37属45种;(2)群落垂直结构明显,灌木层物种复杂多样,乔木层与草本层次之,层间层物种数量较少;(3)整个群落的丰富度指数高达191;Shannon-Wiener,Simpson指数(优势度指数)、Pielou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呈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4)群落郁闭度极大,林下的光照不足,加上种内、种间竞争激烈及一些自然的因素(如凝冻、积雪、病虫害和地质灾害等)、人为干扰等导致幼苗幼树数量极少,天然更新困难,群落演替朝不利于福建柏正常生长繁育的衰退方向发展,亟待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更新 习水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兰科植物新分布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晓芳 郭应 +3 位作者 李丛瑞 杨加文 罗波 崔兴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73,共3页
本文主要报道了贵州4种新分布兰科植物,即巫溪虾脊兰(FF 08 Calanthe wuxiensis H.P.Deng&F.Q.Yu,sp.nov.)、翘距虾脊兰(Calanthe aristulifera Rchb.f.)、禄劝玉凤花(Habenaria luquanensis G.W.Hu.)和丽江杓兰(Cypripedium lichia... 本文主要报道了贵州4种新分布兰科植物,即巫溪虾脊兰(FF 08 Calanthe wuxiensis H.P.Deng&F.Q.Yu,sp.nov.)、翘距虾脊兰(Calanthe aristulifera Rchb.f.)、禄劝玉凤花(Habenaria luquanensis G.W.Hu.)和丽江杓兰(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S.C.Chen el Cribb);此外,阐述了新分布种的鉴别特征与地理分布信息,进一步丰富了贵州省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新记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种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芳 穆军 +3 位作者 崔兴勇 黄郎 金勇 张雷 《贵州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调查发现,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岔河管理区内的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呈集群分布,主要生于海拔1000m以上温暖湿润的山地森林中,各样地福建柏植株平均密度为400株/hm2,覆盖度达46.2%,形成以华山松(Pinus armandii)、福建柏为主的... 调查发现,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岔河管理区内的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呈集群分布,主要生于海拔1000m以上温暖湿润的山地森林中,各样地福建柏植株平均密度为400株/hm2,覆盖度达46.2%,形成以华山松(Pinus armandii)、福建柏为主的常绿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各样地福建柏个体数量波动较大,标准差为9.13。研究区福建柏种群总体为不完全、衰退型种群,特别是幼树幼苗严重缺失使其成为一种不连续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种群结构 种群更新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楠杆自然保护区楠木受胁因素与资源保护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东 袁丛军 +3 位作者 李晓芳 潘端云 崔兴勇 袁天才 《贵州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8-23,共6页
对楠杆自然保护区内楠木种群进行调查,分析资源现状及受胁因素,结果表明:(1)保护区楠木古树种质资源均分布在距离村寨或公路200m范围内;(2)不同立木等级受到的主要干扰因素不同,生境退化或丧失、直接采挖或砍伐是楠木种群资源受胁的关... 对楠杆自然保护区内楠木种群进行调查,分析资源现状及受胁因素,结果表明:(1)保护区楠木古树种质资源均分布在距离村寨或公路200m范围内;(2)不同立木等级受到的主要干扰因素不同,生境退化或丧失、直接采挖或砍伐是楠木种群资源受胁的关键因素。(3)生境退化或丧失是影响楠木古大树的比例最大的干扰因素,其次是直接采挖或砍伐、自身特性限制。(4)乔木层植物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表现为中度干扰型>重度干扰型>轻度干扰型; 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重度干扰型>轻度干扰型>中度干扰型; Shannon-Wiener指数呈重度干扰型>中度干扰型>轻度干扰型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受胁因素 保护策略 楠杆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