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微波通信中的无源互调问题及其关键技术
1
作者 陈翔 王小丽 +4 位作者 孙冬全 双龙龙 胡天存 崔万照 LEI Wang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是大功率多通道微波通信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现象。PIM干扰对具备收发天线共用体制、高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等特点的航天微波通信有着严重威胁。PIM在航天通信系统中普遍且长期存在,有效解决...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是大功率多通道微波通信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现象。PIM干扰对具备收发天线共用体制、高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等特点的航天微波通信有着严重威胁。PIM在航天通信系统中普遍且长期存在,有效解决PIM问题是相关通信载荷顺利研制和在轨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中国下一代空间通信应用中,极高发/收比PIM问题更为复杂多样,PIM干扰控制成为航天工程研制和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关键技术。该文从机理、分析预测、检测定位及抑制技术等方面,全面总结了PIM问题的特点及研究现状,探讨了解决PIM问题的关键技术,结合航天应用背景,深入分析了PIM研究重点及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为航天工程中的PIM相关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通信 无源互调(PIM) 非线性干扰 微波部件 低P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改进多粒子蒙特卡罗计算方法
2
作者 张娜 曹猛 +2 位作者 王瑞 白春江 崔万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2-1759,共8页
星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谐振类设备失谐、噪声电平抬高、输出功率下降,甚至影响通信信道乃至整个微波传输系统彻底失效的瓶颈问题之一。在设计阶段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进行精准的评估是减少地面反复试验,避免延误研... 星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谐振类设备失谐、噪声电平抬高、输出功率下降,甚至影响通信信道乃至整个微波传输系统彻底失效的瓶颈问题之一。在设计阶段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进行精准的评估是减少地面反复试验,避免延误研制周期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蒙特卡洛方法的计算准确度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精度更高的计算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蒙特卡罗方法,该方法对参与微放电过程的初始电子进行了动态调整,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推进微波部件中电子的运动轨迹,基于Furman模型描述电子与微波表面相互作用的二次电子发射过程,按照碰撞电子产生的实际二次电子个数及对应能量参与碰撞时刻后的微放电过程,该多粒子-多碰撞过程更加客观、准确地表征了微放电效应发生的物理过程。以平板传输线和同轴传输线为例,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已有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精度显著提升,同时计算效率优于商用CST的粒子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放电 二次电子发射 蒙特卡罗方法 阈值 微波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频段圆极化能量选择表面的设计与仿真
3
作者 白鹤 陈泽煜 +2 位作者 王新波 胡天存 崔万照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76-279,共4页
能量选择表面可以在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有效防护大功率微波信号对系统的损坏。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在S频段的圆极化能量选择表面。采用圆环缝隙为主体、十字缝隙加载的能量选择表面(ESS)单元结构,当业务电磁信号入射时,... 能量选择表面可以在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有效防护大功率微波信号对系统的损坏。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在S频段的圆极化能量选择表面。采用圆环缝隙为主体、十字缝隙加载的能量选择表面(ESS)单元结构,当业务电磁信号入射时,二极管断开,圆极化电磁信号低损传输;当收到大功率电磁攻击时,二极管导通,ESS单元结构重构,电磁信号大部分反射。通过HFSS建模和仿真验证了圆极化ESS的传输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透波状态下,插入损耗小于1dB;在屏蔽状态下,屏蔽效能大于19dB。可用于S频段天线和射频系统前端的大功率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选择表面 PIN二极管 大功率防护 圆极化 交叉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rman能谱模型对空间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张娜 李亚峰 +1 位作者 魏焕 崔万照 《真空电子技术》 2024年第6期42-46,共5页
空间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影响航天器微波传输系统独特的瓶颈问题之一。以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仿真中广泛使用的Furman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平行平板传输线为例,研究并获得了Furman模型中本征二次电子、弹性散射电子和非弹性散射电子... 空间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影响航天器微波传输系统独特的瓶颈问题之一。以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仿真中广泛使用的Furman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平行平板传输线为例,研究并获得了Furman模型中本征二次电子、弹性散射电子和非弹性散射电子共3类电子的二次电子能谱参量对微放电阈值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影响合理解释了微放电阈值的变化规律,为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精确仿真提供了规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部件 微放电 二次电子发射 二次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镀膜调控二次电子发射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雪曼 杨晶 +5 位作者 胡天存 何鋆 杨兆伦 张雨婷 张娜 崔万照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1-39,98,共10页
二次电子发射现象属于材料表面的一种特殊物理效应,广泛存在于显微分析和信号探测领域、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大型粒子加速器以及高压真空绝缘部件中。表面镀膜技术是二次电子发射调控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引入镀层材料来改变衬底的... 二次电子发射现象属于材料表面的一种特殊物理效应,广泛存在于显微分析和信号探测领域、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大型粒子加速器以及高压真空绝缘部件中。表面镀膜技术是二次电子发射调控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引入镀层材料来改变衬底的表面状态,从而影响材料对电子的散射能力。从镀膜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的物理机制和理论模型出发,分析了半经验物理模型的适用条件及优化方向。随后,根据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应用场景的不同,对常用的镀层材料及其调控方法进行了文献调研和综合分析,从镀膜工艺和显微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对电子倍增领域而言,镀覆Al_(2)O_(3)、MgO和Zn O等氧化物薄膜作为二次电子倍增层材料,可以提高器件的探测效率。对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而言,镀覆碳化物、氮化物等低SEY的材料,可以降低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能力,避免由电子倍增所引起微放电效应。最后,总结了镀膜结构在调控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合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子发射特性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调控 表面镀膜技术 表面结构 纳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谐振腔放电击穿特性与发射光谱分析
6
作者 杨兆伦 陈泽煜 +2 位作者 彭玉彬 贺永宁 崔万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206,共8页
针对航天器通信系统中微波部件放电过程中的检测问题,开展对微波部件放电击穿的实验研究,以特殊设计的微波谐振腔为对象,研究从微放电到低气压放电的过渡过程中击穿特性的变化,考虑三种背景气体类型,采用全局检测和光学局部检测相结合... 针对航天器通信系统中微波部件放电过程中的检测问题,开展对微波部件放电击穿的实验研究,以特殊设计的微波谐振腔为对象,研究从微放电到低气压放电的过渡过程中击穿特性的变化,考虑三种背景气体类型,采用全局检测和光学局部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在100~1000 Pa的压强范围内,放电的击穿阈值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背景气体为氮气和空气,击穿阈值在400~500 Pa时达到最低水平,放电发生时产生的发射光谱较为相似,较为明显的发射谱线强度出现在氮气的第二正带系337.1 nm处。此外,由于背景环境中含少量的水蒸气,在314 nm处的OH自由基强度也较为明显。分析得出气体压强可改变粒子生成与消耗路径并对等离子体中各粒子的浓度大小产生影响。而氧气环境下的最低击穿阈值在600~700 Pa,同时整体发射光谱强度较低,仅能观测到704.2 nm和777.5 nm处氧原子的跃迁,进一步分析OH对氧气放电过程的影响,经过水浴处理后再次进行氧气的测试过程,结果并没有出现显著变化,表明在一定的压强范围内,水分子的存在对氧气的电离过程产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击穿 发射光谱 气体放电 空间微波部件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应用的3D打印宽带滤波器
7
作者 张恒 贾蓉蓉 +3 位作者 袁建荣 邵兆申 白静 崔万照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7期741-747,共7页
针对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以及大功率、低无源互调等空间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基于3D打印一体化成型的技术特点和滤波器综合理论,提出一种易于3D打印的TE101模波导滤波器设计方法。设计了一款Ka频段的波导滤波器并... 针对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以及大功率、低无源互调等空间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基于3D打印一体化成型的技术特点和滤波器综合理论,提出一种易于3D打印的TE101模波导滤波器设计方法。设计了一款Ka频段的波导滤波器并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加工,整个滤波器结构一体化成型,实测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良好;重量为同尺寸传统螺钉紧固方案的70%;滤波器的回波损耗优于22 dB,带内插损优于0.3 dB,电镀前的等效Q值约为1100。仿真结果表明,此滤波器具有单模工作带宽、功率容量大等特点;同时滤波器结构适用3D打印实现一体成型,免于装配和调试,避免了传统滤波器腔体与盖板连接引起的非线性接触。实测滤波器的无源互调电平低于-130 dBm,验证了3D打印技术实现滤波器加工的准确性和可实现性,对3D打印宽带滤波器集成化设计和工程化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互调 滤波器 3D打印 大功率 非线性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小波支持向量机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8
作者 崔万照 朱长纯 +1 位作者 保文星 刘君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2-565,586,共5页
基于小波分解和支持向量核函数的条件,提出了一种多维允许支持向量小波核函数.该核函数不仅是近似正交的,而且适用于信号的局部分析、信噪分离和突变信号的检测,从而提高了支持向量机的泛化能力.基于小波核函数和正则化理论提出了最小... 基于小波分解和支持向量核函数的条件,提出了一种多维允许支持向量小波核函数.该核函数不仅是近似正交的,而且适用于信号的局部分析、信噪分离和突变信号的检测,从而提高了支持向量机的泛化能力.基于小波核函数和正则化理论提出了最小二乘小波支持向量机(LS WSVM)并将LS WSVM用于非线性系统的辨识,提高了辨识效果,减少了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LS WSVM在同等条件下比传统支持向量机的辨识精度提高约13 1%,因而更适合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核函数 最小二乘小波支持向量机 非线性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测量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崔万照 杨晶 张娜 《空间电子技术》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空间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是表征空间飞行器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的重要参数,也是空间飞行器大功率微波部件的选材、分析与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准确测量空间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搭建了专门的测量平台。文章介绍了空间金... 空间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是表征空间飞行器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的重要参数,也是空间飞行器大功率微波部件的选材、分析与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准确测量空间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搭建了专门的测量平台。文章介绍了空间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测量原理、测量平台的结构组成,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平台能够准确的测量空间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金属材料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测量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电子发射研究进展及其空间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万照 张娜 +1 位作者 封国宝 王瑞 《空间电子技术》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由二次电子发射引发的微放电效应是严重影响星载微波部件性能和安全的瓶颈问题之一。针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的研究及应用需求,对国内外二次电子发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二次电子发射模型、仿真分析方法、测试装置及实验研... 由二次电子发射引发的微放电效应是严重影响星载微波部件性能和安全的瓶颈问题之一。针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的研究及应用需求,对国内外二次电子发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二次电子发射模型、仿真分析方法、测试装置及实验研究,以及在微波射频器件及航天器充放电方面的应用研究,总结了主要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对国内的二次电子发射及微放电研究的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子发射 微放电 微波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23年第4期专栏征稿主题: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的无源互调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万照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2年第10期I0006-I0006,共1页
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前6G共识)突破地形地表的限制,扩展到太空、天空、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真正实现6G时代的智联万物。未来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关注的是融合,典型的一体化网络由三部分组成:由各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天基网络、由飞行器构... 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前6G共识)突破地形地表的限制,扩展到太空、天空、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真正实现6G时代的智联万物。未来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关注的是融合,典型的一体化网络由三部分组成:由各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天基网络、由飞行器构成的空中网络以及传统的蜂窝无线网络等地基网络。复杂的多网络、多频段共存造成其无源互调风险巨大。因此,复杂通信系统中无源互调效应的建模与数值仿真技术、高精度检测定位技术以及有效的无源互调抑制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系统 无源互调 蜂窝无线网络 一体化网络 天基网络 多频段 高精度检测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介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万照 胡天存 陈燕 《空间电子技术》 2009年第3期78-83,92,共7页
电磁超介质是当前电磁学和物理研究领域中的前沿与热点,文章将左手材料、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光子晶体统一在电磁超介质的体系下进行介绍,并论述了电磁超介质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电磁超介质 左手材料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左手传输线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万照 李萱 马伟 《空间电子技术》 2008年第2期31-34,52,共5页
微波左手传输线是指当电磁波在这种传输线中传播时,其传播特性表现为左手特性——电场、磁场和波矢量遵从左手定则,其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值。文章根据传输线的基本理论,获得了微波左手传输线无耗情况下的传输线方程,系统... 微波左手传输线是指当电磁波在这种传输线中传播时,其传播特性表现为左手特性——电场、磁场和波矢量遵从左手定则,其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值。文章根据传输线的基本理论,获得了微波左手传输线无耗情况下的传输线方程,系统地总结了微波左手传输线的传播特性,对分析和设计微波左手传输线高频电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左手传输线 传输线方程 电磁波 高频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技术在空间领域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丰 朱忠博 +4 位作者 崔万照 刘江凡 席晓丽 钟凯 姚建铨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3年第6期857-866,共10页
太赫兹频段介于红外光波与毫米波之间,是电磁波谱中的重要频段。太赫兹技术已在空间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空间太赫兹频段观测可以获得丰富的气象信息、大气信息和深空科学信息。基于太赫兹链路的高频段通信有望突破等离子体... 太赫兹频段介于红外光波与毫米波之间,是电磁波谱中的重要频段。太赫兹技术已在空间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空间太赫兹频段观测可以获得丰富的气象信息、大气信息和深空科学信息。基于太赫兹链路的高频段通信有望突破等离子体黑障的限制,实现无中断的测控通信;高速率小型化的太赫兹通信终端是实现卫星网络的理想选择。太赫兹雷达在航天器自身防御及空间弹道目标预警领域将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空间探测 黑障 空间网络 太赫兹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大功率复杂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韵 崔万照 +4 位作者 张洪太 殷新社 王洪广 张剑锋 贺永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80,共8页
随着航天器有效载荷技术向高功率、小型化持续发展,复杂结构微波部件微放电数值模拟与阈值分析成为影响微放电分析的基础瓶颈问题。基于电磁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与粒子模拟技术,结合二次电子发射模拟,提出了微放电电磁粒子联合仿真方法... 随着航天器有效载荷技术向高功率、小型化持续发展,复杂结构微波部件微放电数值模拟与阈值分析成为影响微放电分析的基础瓶颈问题。基于电磁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与粒子模拟技术,结合二次电子发射模拟,提出了微放电电磁粒子联合仿真方法,数值模型中考虑了真实电子间的库仑力以及电子运动产生的电荷和电流变化对电磁场的影响,解决了复杂结构微波部件微放电三维数值模拟技术难题。实现了在统一的三维空间网格与时间步进行电磁场值演变计算、电子运动状态变化推进计算与二次电子产额与能量分布计算,基于得到的二次电子数目随时间变化趋势实现了微放电阈值预判,通过微放电电子随时间演化获得了微放电过程具体物理图像及放电位置,并与实际器件微放电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维电磁粒子数值模拟方法可对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的物理过程与具体放电位置进行三维描述,预测的阈值与微放电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误差小于1.2dB,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对于深入研究微放电效应微观物理机制、提高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设计与分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大功率 微放电 数值模拟 无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电磁场的微波器件微放电阈值快速粒子模拟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洪广 翟永贵 +5 位作者 李记肖 李韵 王瑞 王新波 崔万照 李永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75-28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频域电磁场快速计算微波器件微放电阈值的粒子模拟方法.首先通过CST微波工作室频域求解器获得微波器件中频域电磁场分布,在微放电过程模拟时将其转换到时域,再采用Boris算法求解电磁场中的电子运动,然后判断电子是否与三... 提出了一种利用频域电磁场快速计算微波器件微放电阈值的粒子模拟方法.首先通过CST微波工作室频域求解器获得微波器件中频域电磁场分布,在微放电过程模拟时将其转换到时域,再采用Boris算法求解电磁场中的电子运动,然后判断电子是否与三角面片边界相交,进行二次电子发射处理.变化输入功率,经过系列粒子模拟后,根据电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确定微放电阈值.采用该方法分别对平行平板和同轴传输线微波器件的微放电阈值进行模拟计算,并与CST粒子工作室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获得的阈值基本一致,但本方法的计算效率提高了1—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放电阈值 Boris算法 粒子模拟 二次电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多功能超高真空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平台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娜 曹猛 +1 位作者 崔万照 张海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4-558,共5页
介绍了一套高性能多功能的超高真空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平台。该平台包含了超高真空系统、测试系统、原位表面处理系统和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四个部分,实现了在10-8Pa的超高真空下准确测试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该平台采用... 介绍了一套高性能多功能的超高真空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测试平台。该平台包含了超高真空系统、测试系统、原位表面处理系统和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四个部分,实现了在10-8Pa的超高真空下准确测试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该平台采用了偏压电流法和收集极法两种测试二次电子产额的方法,配置了全自动控制的双通道筒镜型电子能谱仪测试二次电子能谱,集成了氩离子清洗和热处理部件研究表面状况对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在测试原理及功能介绍的基础上,展示了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典型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电子学 二次电子发射 测试平台 超高真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薄膜中的残余应力问题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长纯 赵红坡 +1 位作者 韩建强 崔万照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10期30-34,共5页
在制造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器件的过程中,通常要进行高温的薄膜淀积或生长,因此薄膜中存在的残余应力很多情况下影响着器件结构的特性,有时甚至严重劣化器件的性能。本文以实例具体分析了薄膜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介绍了残余应力的起源... 在制造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器件的过程中,通常要进行高温的薄膜淀积或生长,因此薄膜中存在的残余应力很多情况下影响着器件结构的特性,有时甚至严重劣化器件的性能。本文以实例具体分析了薄膜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介绍了残余应力的起源、产生机制以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薄膜 残余应力 微电子机械系统 产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电子密度的多载波微放电全局阈值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新波 李永东 +4 位作者 崔万照 李韵 张洪太 张小宁 刘纯亮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7-306,共10页
多载波微放电即发生在宽带、大功率真空无源微波部件中的二次电子倍增放电现象,是影响空间和加速器应用中无源微波部件长期可靠性的主要隐患.多载波微放电全局阈值功率的预测对于工作在真空环境中的微波部件至关重要,但迄今尚无有效方... 多载波微放电即发生在宽带、大功率真空无源微波部件中的二次电子倍增放电现象,是影响空间和加速器应用中无源微波部件长期可靠性的主要隐患.多载波微放电全局阈值功率的预测对于工作在真空环境中的微波部件至关重要,但迄今尚无有效方法进行上述阈值的准确分析.本文将微放电发生过程中二次电子分布区域等效为等离子体,通过在理论上建立微波部件的电磁特性和电子密度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系统可检测水平的多载波微放电全局阈值功率分析方法.为了能够通过蒙特卡罗优化方法得到全局阈值,进一步基于电子加速的类半正弦等效,提出了微放电演化过程中电子数涨落的快速计算方法.基于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针对实际微波部件的全局阈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不同于传统基于多载波信号功率分析的经验方法,本文基于临界电子密度判断依据和电子数涨落快速计算,为多载波微放电全局阈值的准确预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微放电 微波部件 粒子模拟 临界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nO阵列的银表面二次电子发射抑制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天存 曹猛 +3 位作者 鲍艳 张永辉 马建中 崔万照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60,共7页
随着卫星有效载荷的射频功率越来越大,传统的微放电抑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功率卫星有效载荷的需求。降低大功率射频部件内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是抑制微放电效应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在金属银表面构造纳米量级ZnO阵列,实现了纳米尺度... 随着卫星有效载荷的射频功率越来越大,传统的微放电抑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功率卫星有效载荷的需求。降低大功率射频部件内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是抑制微放电效应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在金属银表面构造纳米量级ZnO阵列,实现了纳米尺度银陷阱结构的制备,研究了晶种制备方式、锌盐浓度对ZnO阵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紫外照射法制备晶种获得的ZnO阵列在样片表面分布均匀,提高锌盐浓度可改善ZnO阵列的分布均匀性。分析了ZnO阵列排列密度对银膜构筑的影响,发现在低密度的ZnO阵列上更加容易镀覆金属银。因此,获得了镀银表面基于ZnO阵列的陷阱结构制备的工艺技术,实现金属银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最大值降低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放电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ZnO阵列 陷阱结构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