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23年中国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岳玉娟 伦辛畅 董朝良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4期198-203,238,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我国登革热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3年全国报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输入性登革热的时间、空间和人群特征,采用R软... 目的分析我国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我国登革热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3年全国报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输入性登革热的时间、空间和人群特征,采用R软件绘制热图和桑基图。结果2005—2023年全国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4376例,病例数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2020—2022年除外),报告县(市、区)数与病例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输入性病例分布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3个地市的1454个县(市、区)。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份有云南省(5778例,占40.19%)、广东省(2634例,占18.32%)、福建省(1165例,占8.10%)、浙江省(1105例,占7.69%)、四川省(469例,占3.26%)和湖南省(457例,占3.18%)。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缅甸(5260例,占36.59%)、柬埔寨(3830例,占26.64%)、泰国(996例,占6.93%)、菲律宾(615例,占4.28%)、马来西亚(552例,占3.84%)、老挝(527例,占3.67%)、印度尼西亚(428例,占2.98%)和越南(416例,占2.89%)。输入性病例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集中在夏秋季,全国高峰期总体在6—11月,云南省高峰期为8—11月,广东、福建和浙江省高峰期为6—10月。输入性病例中国籍和外国籍比例为4.23∶1;男女性别比为2.01∶1;年龄集中在21~50岁(10967例,占76.29%);职业主要为农民/民工(4268例,占29.69%)、商业服务(2667例,占18.55%)、家务及待业(1894例,占13.71%)。结论中国输入性登革热具有季节性特征,主要来自缅甸和柬埔寨,主要输入云南省和广东省,具有男性居多、年龄和职业聚集等特征,建议因时因地加强入境重点人群的登革热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输入性病例 流行特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3年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2
作者 岳玉娟 任东升 伦辛畅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4年第5期257-261,300,共6页
目的 了解我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死亡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我国SFTS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0—2023年我国SFTS死亡病例报告数据,采用描述... 目的 了解我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死亡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我国SFTS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0—2023年我国SFTS死亡病例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SFTS死亡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特征,以及死亡病例的发病至诊断、发病至死亡的时间间隔特征。结果 2010—2023年,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2个地市219个县(市、区)736个乡镇(街道)报告SFTS死亡病例1 326例,年均病死率为4.83%。年死亡数呈波浪式增长,年病死率呈波浪式下降。2019—2023年病死率逐年下降,2023年死亡数为191例,病死率为3.77%。死亡病例时间分布具有季节性,高峰期为5—7月,占总死亡数的61.84%(820/1 326)。2010—2023年报告死亡病例的地区数量不断增加,山东省死亡数占全国的51.43%(682/1 326)。男女性别比为1.15∶1;≥50岁年龄组占96.15%(1 275/1 326),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农民占84.46%(1 120/1 326)。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2010年为89.00 d,2011—2023年为6.54~9.71 d。共有578例死亡病例在死亡后才确诊,占总报告死亡数的43.59%(578/1 326),其中山东省最多(352例)。结论 我国SFTS报告死亡数总体上升,病死率总体呈下降态势。针对死亡病例地区数量不断增多、死亡数增加等特点,建议提升各地SFTS病例监测水平与诊治能力,同时加强重点人群SFTS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死亡病例 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不透水面遥感估算方法比较——以京津唐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岳玉娟 周伟奇 +1 位作者 钱雨果 韩立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390-4397,共8页
城市不透水面既是常用的城市化程度指标,也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采用遥感技术准确提取城市不透水面并分析其空间扩张过程,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5 TM影像,采用NDVI二元法和线性光谱分解法,分别提取北京、天津... 城市不透水面既是常用的城市化程度指标,也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采用遥感技术准确提取城市不透水面并分析其空间扩张过程,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5 TM影像,采用NDVI二元法和线性光谱分解法,分别提取北京、天津和唐山3个城市不透水面信息,并将不透水面估算结果与近同期的ALOS影像提取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线性光谱分解法获取的不透水面结果较好,RMSE为20.6%,能有效提取大范围的不透水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遥感 NDVI二元法 线性光谱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阳性蚊虫的病毒多样性研究
4
作者 闫文喆 李晋宇 +7 位作者 伦辛畅 刘蓬勃 宋秀平 郭玉红 刘小波 岳玉娟 鲁亮 赵宁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4年第6期328-333,共6页
目的 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阳性蚊虫携带病毒的病毒组特征,为评估蚊媒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病原学监测方案(试行)》,对全国蚊传病原学监测系统中2022年6—9月... 目的 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阳性蚊虫携带病毒的病毒组特征,为评估蚊媒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病原学监测方案(试行)》,对全国蚊传病原学监测系统中2022年6—9月成蚊JEV监测结果为阳性的蚊虫样本信息进行收集并开展阳性复核。选择不同省份、不同蚊种中核酸质量高的JEV复核阳性样本进行宏病毒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比对与拼接组装病毒序列,并对注释到的重要虫媒病毒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选择了贵州、湖北、江苏、重庆、甘肃和云南等6个省份的8个JEV阳性蚊池的蚊虫进行分析,蚊种包括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宏病毒组测序结果显示,共注释到41个病毒科和118种已知病毒,其中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在半数以上的蚊池中相对丰度较高,有22个病毒科在3种蚊虫中均被注释到。有6个蚊池注释到广平病毒(Quang Binh virus, QBV),拼接组装得到6条QBV近全长序列;有2个蚊池注释到版纳病毒(Banna virus, BAV),拼接组装得到2条BAV第12节段序列;有2个蚊池注释到卡地皮诺病毒(Kadipiro virus, KDV),拼接组装得到1条KDV第1节段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本研究的QBV、BAV和KDV病毒株多与近年在我国分离到的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其中2株BAV均为A1基因型。结论 本研究丰富了对中国蚊虫病毒组的认识,揭示了蚊虫中的病毒多样性和QBV、BAV、KDV等虫媒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为蚊媒传染病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虫媒病毒 宏病毒组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中国登革热时空分布及相关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5
作者 岳玉娟 刘小波 +3 位作者 郭玉红 赵宁 任东升 刘起勇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41-345,共5页
目的分析2020—2022年中国登革热时空分布及环境因素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本地和输入性登革热分布的时空特征以及环境特征。结果2020—2022年中国5个省发生1185例本地病例和19个省发生217例输入性病例。登革热具有... 目的分析2020—2022年中国登革热时空分布及环境因素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本地和输入性登革热分布的时空特征以及环境特征。结果2020—2022年中国5个省发生1185例本地病例和19个省发生217例输入性病例。登革热具有季节性特征,本地病例高峰期为9—11月,输入性病例高峰期为6—11月。97.64%的本地病例发生在云南和广西。云南边境缅甸的登革热输入是其登革热本地暴发的主要原因。67.28%的输入性病例分布在广东、福建、云南和浙江,83.41%的输入性病例来自东南亚国家。广东的人口和经济条件是2020—2022年其输入性病例居首位的主要原因。结论我国登革热仍是由输入引起的本地暴发,具有显著的地方性和季节性特征,各地要做好蚊媒、登革热以及相关环境因素监测,贯彻落实蚊媒可持续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时空特征 环境因素 蚊媒 人口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地图自适应可视化的用户模型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岳玉娟 蔡忠亮 龚建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5,共5页
对网络电子地图的自适应可视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自适应用户模型、自适应的数据组织和自适应结构。试验系统主要根据"用图目的"对用户进行划分,建立用户模型;利用地图瓦片技术和背景与热点集成技术... 对网络电子地图的自适应可视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自适应用户模型、自适应的数据组织和自适应结构。试验系统主要根据"用图目的"对用户进行划分,建立用户模型;利用地图瓦片技术和背景与热点集成技术,实现了地图瓦片的自适应数据组织以及用户模型支持下的地图自适应可视化等基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电子地图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 用户模型 地图瓦片 AJ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喜马拉雅旱獭生境分析及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岳玉娟 吴朝学 +4 位作者 杨闯 扎西彭措 杨军 任东升 鲁亮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916-922,共7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喜马拉雅旱獭的生境特征和预测其适生区。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旱獭洞的生境特征、旱獭洞密度与生境因子之间关系,并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喜马拉雅旱獭洞潜在空间分布。结果多数旱獭洞监测点生境特征具有:... 目的分析四川省喜马拉雅旱獭的生境特征和预测其适生区。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旱獭洞的生境特征、旱獭洞密度与生境因子之间关系,并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喜马拉雅旱獭洞潜在空间分布。结果多数旱獭洞监测点生境特征具有:高程为3700~4000 m,坡度较小,土地覆盖为耕地,均一化植被指数较高,土壤类型为薄层土,温暖,降雨量丰沛。但过高的高程、均一化植被指数、温度和降雨量不利于旱獭洞的分布。影响喜马拉雅旱獭洞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年降雨量、坡度、土壤类型和最暖月最高温度。年降雨量为540.0~620.0 mm,坡度为0.0°~4.0°,土壤类型为薄层土,最暖月最高温度为16.0℃~21.0℃,是喜马拉雅旱獭洞潜在分布的适宜条件。MaxEnt模型测试AUC值为0.8919,模型效果较佳,其中高适生区面积为601 km^(2)(3.2%)。结论年降雨量、坡度、土壤类型和最暖月最高温度是影响喜马拉雅旱獭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应加强对旱獭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的监测,并对居民和游客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防范鼠疫感染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 生境 分析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实验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岳玉娟 孟红 +1 位作者 崔正言 吴惠联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2年第3期98-100,共3页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如美国每年约有300万人发病。成人及婴儿均可受累,女性危害尤为严重,可引起盆腔炎、异位妊娠和不孕等严重后果,且患生殖道CT 感...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如美国每年约有300万人发病。成人及婴儿均可受累,女性危害尤为严重,可引起盆腔炎、异位妊娠和不孕等严重后果,且患生殖道CT 感染的母亲其婴儿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泌尿生殖道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氨基酸代谢与发酵饮料风味 被引量:4
9
作者 孟红 岳玉娟 +3 位作者 姜秀芳 孟令 吴惠联 李焱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研究依据酵母菌相应发酵液的呈味氨基酸(游离精氨酸、谷氨酸)含量以及影响发酵物风味的游离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的含量,结合品评人员的主观品评,选用菌种用于饮料发酵试验,有效地改善了酵母发酵饮料的风味。
关键词 酵母菌 氨基酸 代谢 发酵饮料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玉娟 杜振伟 张花荣 《河南农业》 2007年第7期13-13,共1页
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农业、农村经济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了植保机械。
关键词 植保机械 农药应用工艺学 喷雾机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抗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11
作者 吴惠联 郭进林 +3 位作者 孟红 李焱 岳玉娟 秦立增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用CMV-AD_(169)病毒株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_(2/0)细胞融合,获得5株分泌抗CM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ELISA)为1∶32~1∶128,腹水效价为10~4~10~5,经证实McAb为IgG2a或IgM,均具有HCMV种特异性... 用CMV-AD_(169)病毒株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_(2/0)细胞融合,获得5株分泌抗CM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ELISA)为1∶32~1∶128,腹水效价为10~4~10~5,经证实McAb为IgG2a或IgM,均具有HCMV种特异性,可作为特异、敏感的免疫试剂,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抗体 杂交瘤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发酵绿豆浸汁制做夏季饮料
12
作者 孟红 岳玉娟 +3 位作者 吴惠联 王恒孝 姜秀芳 李炎 《软饮料工业》 1994年第4期22-23,共2页
本研究选用优质酵母菌种,以绿豆浸液为培养基、采用主菌发酵工艺制做天然饮料,清亮透彻、低渗爽口,具有消暑解毒之功效。由于所采用工艺简单、菌种易于取得,因此该饮料生产工艺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酵母菌 绿豆浸液 发酵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检测HBVDNA对HBsAg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的监测
13
作者 秦立增 吴惠联 +3 位作者 郭进林 岳玉娟 李焱 孙广莲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用多聚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50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中HBVDNA,检出率分别为50%(25/50)和58%(29/50)。抗-HBc、抗-HBe和HBeAg阳性者HBVDNA的检出率高于阴性者。单,N... 用多聚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50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中HBVDNA,检出率分别为50%(25/50)和58%(29/50)。抗-HBc、抗-HBe和HBeAg阳性者HBVDNA的检出率高于阴性者。单,NHBs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HBVDNA在血中呈不同程度地波动,其排毒情况无明显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ma1va细胞与人白细胞干扰素抗单纯疱疹病毒的研究
14
作者 吴惠联 郭进林 +2 位作者 孟红 岳玉娟 张弢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1期36-38,共3页
用本室自制的Namalva细胞与人白细胞干扰素(IFN),对培养在微孔塑料培养板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进行病毒生长抑制试验。结果:Namalva-IFN在750U/ml、人白细胞IFN在500U/ml浓度时,可抑制100TCID_(50)单纯疤疹病毒Ⅰ型(HSV_1)的生长繁... 用本室自制的Namalva细胞与人白细胞干扰素(IFN),对培养在微孔塑料培养板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进行病毒生长抑制试验。结果:Namalva-IFN在750U/ml、人白细胞IFN在500U/ml浓度时,可抑制100TCID_(50)单纯疤疹病毒Ⅰ型(HSV_1)的生长繁殖。在联合用药的细胞培养抑毒试验中,Namalva-IFN与无环鸟苷表现为协同作用,与病毒唑表现为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人疱疹病毒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70例母婴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岳玉娟 《黑龙江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392-393,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母儿并发症。方法:7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为GDM组。取同期7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其临床经过和母儿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DM妊娠期并发症,如先兆子痫,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母儿并发症。方法:7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为GDM组。取同期7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其临床经过和母儿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DM妊娠期并发症,如先兆子痫,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围生儿合并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等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强调早期检出,加强对GDM的管理,可以改善母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并发症 母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5省媒介伊蚊幼蚊密度回归模型的建立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坤 孙文锴 +12 位作者 郭玉红 赵童 吴海霞 母群征 宋秀平 岳玉娟 任东升 赵宁 李贵昌 王君 鲁亮 刘小波 刘起勇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9年第6期549-554,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南方5省媒介伊蚊幼蚊密度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为以登革热为代表的媒介伊蚊传播疾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及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国2012-2018年登革热I类省份媒介伊蚊监测点的布雷图指数(BI)、房屋指数(HI)、容... 目的分析我国南方5省媒介伊蚊幼蚊密度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为以登革热为代表的媒介伊蚊传播疾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及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国2012-2018年登革热I类省份媒介伊蚊监测点的布雷图指数(BI)、房屋指数(HI)、容器指数(CI)、诱蚊诱卵器指数(MOI)和千人指数等伊蚊幼蚊密度指标,各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各省幼蚊密度进行预测。结果除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BI与CI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省媒介伊蚊BI与CI、HI、MOI、千人指数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BI与HI、千人指数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BI与千人指数回归模型拟合效果好(R^2分别为0.928、0.992和0.957);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BI与MOI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BI与CI的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相对较差(R^2分别为0.403和0.340)。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千人指数预测值和广西省钦州市(大路街)CI预测值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10%,回归模型预测效果好。结论南方5省的媒介伊蚊幼蚊密度各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回归方程可定量反映不同幼蚊密度指标之间关系且预测效果较好,可为我国各地媒介伊蚊监测、预测和媒介伊蚊传播疾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伊蚊 幼蚊密度 媒介伊蚊传播疾病 相关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济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施肥技术指导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花荣 赵玉正 +1 位作者 张晓玲 岳玉娟 《河南农业》 2008年第3期26-26,共1页
一、惠济区概况惠济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地处郑州北大门,是河南省会郑州市内六个行政区之一。该区地势平坦,北依黄河,西靠邙山,总面积232.8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3℃,年降水量为... 一、惠济区概况惠济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地处郑州北大门,是河南省会郑州市内六个行政区之一。该区地势平坦,北依黄河,西靠邙山,总面积232.8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3℃,年降水量为640毫米。该区的主要种植作物有: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大豆)、蔬菜、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技术 水田 指导 全氮 速效钾 有机质 有效磷 速效磷 惠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镍/硅碳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配方设计研究
18
作者 周立 岳玉娟 +1 位作者 孙文坡 谢添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4期77-80,共4页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问题,能量密度和快充时间成为衡量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相对应的化学体系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比如正极考虑使用8系或者9系镍钴锰三元正极,提供更高的容量,负极使用掺硅负极,利于极片减薄...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问题,能量密度和快充时间成为衡量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相对应的化学体系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比如正极考虑使用8系或者9系镍钴锰三元正极,提供更高的容量,负极使用掺硅负极,利于极片减薄,提升快充性能。通过化学体系选择在满足高比能和超快充的同时,也带来高温和循环衰减问题,主要是由于高镍正极带来的电解液氧化和材料结构变化,以及含硅负极的膨胀特性。本研究通过电解液配方设计,明显改善高镍/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和循环性能。其中本研究所输出电解液配方常温循环1 C/1 C 1000T@80%,60℃高温存储30 d容量保持率94%,容量恢复率95%,相比于基准组性能明显提升,为下一代高镍/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提供了开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正极 硅碳负极 循环性能 高温存储性能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鼠疫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的Meta分析
19
作者 付邦 梁莹 +6 位作者 方心悦 岳玉娟 任东升 宋秀平 鲁亮 刘小波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高海拔地区鼠疫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评价,为高海拔地区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鼠疫”“败血性鼠疫”“黑死病”“肺炎型鼠疫”“肺鼠疫”“腹股沟鼠疫”“脑膜炎型鼠疫”“败血型鼠疫”“高原”为中文关键词...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高海拔地区鼠疫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评价,为高海拔地区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鼠疫”“败血性鼠疫”“黑死病”“肺炎型鼠疫”“肺鼠疫”“腹股沟鼠疫”“脑膜炎型鼠疫”“败血型鼠疫”“高原”为中文关键词,使用“altitude”“altitudes”“highland”“plateau”“tableland”“plateaus”“high altitude”“altiplano”“mountain”“high plateau”“elevation”“height”“plague”“Yersinia pestis infection”“septicemic plague”“black death”“black plague”“pneumonic plague”“pulmonic plague”“bubonic plague”“inguinal plague”“meningeal plague”为英文关键词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检索内容的时间范围为从建库开始到2024年3月14日。使用Excel 2019软件提取文献数据,运用R 4.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2篇文献,均为描述性研究。异质性检验发现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I2>90.00%,P<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鼠疫合并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8/10万[95%置信区间(CI):0.06/10万~0.11/10万]。敏感度分析表明结果较稳定,Egger检验、Begg检验结果均P<0.05,纳入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地区分布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西藏自治区高海拔地区鼠疫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7/10万(95%CI:0.11/10万~0.23/10万);中国青海省高海拔地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8/10万(95%CI:0.05/10万~0.11/10万);中国甘肃省高海拔地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1/10万(95%CI:0.00/10万~0.02/10万);蒙古国高海拔地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33/10万(95%CI:0.20/10万~0.48/10万);秘鲁高海拔地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2/10万(95%CI:0.01/10万~0.04/10万)。患病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腺型鼠疫患者占比为27.26%,肺型占比为43.91%,败型占比为5.32%,其他类型患者占10.88%。结论本研究综合了72篇描述性研究,揭示了高海拔地区鼠疫发病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分析显示,蒙古国的高海拔地区发病率最高,而秘鲁的发病率最低。此外,肺型鼠疫在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研究结果突显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鼠疫的流行特点,建议在制定公共卫生策略时考虑上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黑死病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2010-2021年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岳玉娟 任东升 鲁亮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4-830,共7页
目的分析2010—2021年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死亡以及在高发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集中度、圆形分布、空间制图等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SFTS的时间、空间和人群特征,采用χ^(2)检验分析高发区人群特征差异。结果... 目的分析2010—2021年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死亡以及在高发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集中度、圆形分布、空间制图等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SFTS的时间、空间和人群特征,采用χ^(2)检验分析高发区人群特征差异。结果2010—2021年我国27个省份报告18968例SFTS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1/10万;有11个省份报告死亡病例973例,病死率为5.13%。病例分布具有季节性,呈单峰分布,高峰期在5—8月。2010—2021年发病率上升、回落再上升,而病死率下降。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和辽宁省的病例数占92.97%,死亡数占89.21%,并由此向西南、东北、东部、西部方向扩散。男女性别比为0.89∶1,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农民占86.02%;死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2∶1。河南省病例数在2015年达峰值后明显回落。2018年以来,山东和安徽省病例数居前2位。辽宁省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5∶1,其余4省均女性多于男性。结论2010—2021年中国SFT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病例分布由高发区向西南、东北、东部、西部呈逐步扩张趋势。建议在有病例发生的地区加强SFTS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于患者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 高发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